第250章 贝都因人的好日子
阿拉伯半岛西部较高,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呈阶梯状。西部为希贾兹(汉志)--阿西尔高原;南段的希贾兹山脉海拔3000米左右;中部为纳季德(内志)高原;东部是平原。半岛西南角土地肥沃,宜于耕种。也门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农业发达,素有“阿拉伯乐园”之称。半岛内的平原和部分高原被沙砾覆盖,沙漠约占全部面积的1/3。无常年河流,雨季和山洪暴发时,山谷积水成河,天晴则干涸无水。半岛地处热带和亚热带,西部高原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东南部沿海地区有部分高地属于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林草原气候)。其他广大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普遍酷热干燥,四季气候及昼夜温差显著,夏季白天最高气温达60度左右,烈ri炎炎,热浪滚滚,酷热难忍。降水量较少,西部沿海地区和山区,年平均降水量达500~1000毫米,西北部平均降水量为25-400毫米,阿拉伯高原年平均降水量低于100毫米以下,沿海地区降水在10月至次年5月之间。大部分地区冬季刮干旱热风。风源来自西亚南部和北非的热带气团,常使气温在几小时内上升20度以上,给农作物生长和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农田灌溉和居民饮水主要靠地下水。
阿拉伯半岛紧接亚非两洲,地当交通要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半岛西南的也门曾是东西方海上贸易的枢纽。半岛两侧的红海和海湾,连通埃及和肥沃新月地带,形成一条重要的东西交通的天然走廊。为了更好的控制这块未来的石油王国和战略要地。穿越众看上了一直处于贫穷的部落状态,没有建立du li国家的原住民贝都因人。
阿拉伯整个历史过程中,甚至包括外国人统治期间,支配其他社会阶级的是武装的zi you部落民,无论他们是游牧民或绿洲居民,在高地定居的农民或靠海谋生的水手、商人和海盗。苏丹、埃米尔和舍赫从部落中遴选,他们必须善待部落成员以获得其支持。不过先知穆罕默德的后代赛义德和谢里夫在社会等级中处在所有其他人之上。他们有时作为jing神领袖实施神权统治。
贝都因人是阿拉伯的原住民是不同于那些富有的城市定居亲戚的游牧民部落成员的统称,属于闪米特人的一个分支,和犹太人属于同一个祖先。贝都因人一般生活在沙漠、荒原、丘陵和农区边缘地带。贝都因人靠饲养骆驼为生。他们按季节和固定路线进行有规律的移动。每次游牧距离常在1000千米以上。在农区边缘地带度过最炎热、干旱的季节。参加集市,出售畜产品或采集香料 ,买回椰枣、食粮 、手工业品等必需品。每当雨季到来、沙漠水草生长之际,他们便向沙漠深处进发。
内志在此时的世界版图上亚洲唯一的一块除了北亚的无主之地。这无主的土地就是没有被主权国家有效统治的原始部落领地和无人区。自古以来在定居居民(al-hadar)。同称为贝都因的游牧部落或放牧部落之间存在着对立,虽然在定居部落中也有一部分人过着游牧生活。在也门,阿拉伯半岛西南角肥沃的土地上居住着该半岛1/3以上的人口,在城市居民同大部分居住在村庄的武装部落(qabilis)之间也存在着敌对情绪。阿拉伯半岛除了法蒂玛统治的麦地那麦加一带就是亚丁湾北岸到北纬25度(和所罗门王国的边界)属于阿拉伯人统治之外,其他的地方都属于华夏帝国的盘中餐了。
所罗门王国就是华夏帝国一手扶植起来的一赐乐业人国家,占据了正在施工的苏伊士运河以西的土地,几乎夺去了三分之一的法蒂玛埃及的国土,名义上是十字军建立的联合王国。实际上就是类似以sè列之于美国的关系。
而波斯高原和西亚的巨无霸——塞尔柱帝国也全靠华夏帝国的贸易延续着危机四伏的生命,自从明主贤相穆厄佐丁.阿布.法塔赫.马立克肖.哈桑.本.阿尔布.阿尔斯朗(马立克肖)和哈桑.本.阿里.本.伊斯哈格.图西(尼扎姆.穆勒克就是王国的纪纲音译蜚声于当时政界)相继去世之后。继任的洛克努丁.阿布.穆扎法尔.勃勒凯亚洛格.本.马立克肖这个第四位塞尔柱君主毫无帝王气象,全靠华夏帝国的支持才能压制住国内各地的野心家和其他王子的蠢蠢yu动。
所以这块无主之地除了法蒂玛埃及这个被穿越众力挺的所罗门王国打得节节败退可以忽略的因素之外,最大的不可控因素就是贝都因人自己对华夏帝国的看法了。贝都因人酷爱zi you而不受约束的生活,豪侠行为是游牧部落衡量每个人道德的最高标准。阿拉伯语“姆鲁族”一词的意思极勇敢、好义、为氏族利益勇于冲锋陷阵,不惜牺牲xing命。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热情豪放、zi you自在、无拘无束,是贝都因人的个xing特征。为享受最大限度的zi you,贝都因人宁愿过艰苦的游牧生活,也不肯过定居的城市生活。
贝都因人不承认部落传统以外的任何法律,除了本部落的酋长外,不服从任何政权,不承认任何政治制度,没有纪律秩序和权威的概念,也没有定居社会所具有的政治组织。他们遵循前人的习惯,受部落惯例的节制只要公意认可的事情就是合法的。他们所处的社会被称为“没有zhèng fu的社会”有血缘关系的氏族是其社会基础。凭著血缘关系,他们把家庭结合成氏族;把氏族结合成部落。为了加强势力的需要。又把部落联合起来成为部落联盟。
旧时空的伊本沙特就是靠武力和联姻让几百个部落酋长服服帖帖才建立起自己的统治的(在漫长的统治过程中,主要是在开国时期,为笼络各个部落。伊本.沙特广泛与各部落联姻,累计曾娶过300余个新娘。他有43个儿子,去世时子女加上孙子有160多人。今天的沙特王室有男xing成员5000多人,是世界上最庞大的王室,而且广泛分布在国家的各个重要部门。当然如果大明帝国还存在的话这就是一个笑话)。
一个出自贝都因人的开国君主就成为了穿越众需要的新时空的伊本沙特。在来自阿拉伯的几十个当地代理商送来的开明部落酋长子弟中,李基等人选择了最小的也是最聪明的一个叫穆斯塔法.伯克尔的学生,从他选修的政治史专业就可以看出和那些选修军事专业和商学专业的同乡不同之处。
到了共和历1972年的chun天。这个改名为穆罕穆德.哈里的酋长之子已经是拥兵过万的一个把持着卡塔尔半岛的军阀,武力统一贝都因诸部落是势在必行的大势,也是华夏帝国全球布局的重要一环。为了石油和顺利的进行贸易,整合不稳定因素和抢劫成xing的贝都因人部落就是依靠政治的艺术了。
得到穿越众私相授受的高级货的哈里直接以超越时代的武器和骆驼骑兵军团横扫了还未因季节和降雨进入内陆的各个农区边缘地带部落,在短短四个月的旱季就环绕了半岛一圈,压服了四百多个大大小小的贝都因部落。也娶了200多个部落酋长的女儿。
成为贝都因诸部落共主的哈里带着一路上不断的增加的妻妾在巴格达被此时的哈里发穆斯塔尔希德册封为苏丹。其地位和法蒂玛埃及和塞尔柱突厥两个苏丹国相同。随后在穆斯林的盛大节ri开斋节的前一天举行了庆祝建国的典礼,定都卡塔尔(多哈),国名为萨拉森王国,并宣布和诸国建交(和华夏帝国有外交关系的所有国家都在三天内宣布和这个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个为了能生产大量天然气和石油的富裕国家很快就出售了大量的土地给华夏帝国用于偿还建国前的军火贷款和建国后的建设贷款。
穷的只能靠打劫和收取过路商队、朝觐队伍过路费的众多游牧贝都因部落在得到华夏帝国经援的新苏丹面前迅速的臣服了。这个新国家不仅没有收税和征发兵役,反而给每个部落分发各种生活用品和粮食布匹。总共不到一百万人(丁口统计不包括幼儿和妇女)的贝都因苏丹国和法蒂玛完全没有可比xing,根本不可能发展灌溉农业和其他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大型工程,但是其拥有的土地比一百个尼罗河三角洲还要有价值。
在穿越众看来花点小钱圈占这片油田根本不合算,万一哪一天这个萨拉森王国的当权者油田土地被贱卖。要求收回来自己也麻烦,而且很不利于维护地区稳定和和平。学习美国的做法最好,合作双赢,反正掌握定价权和市场,油价怎么样涨跌无所谓,你卖油赚的钱也用不出去,只能买我的国债和基金,低息借我用和自己赚来用没什么区别,都要支付费用(借来要出利息,自己开发还要劳心劳累的开工资给工人),合资的开发石油更能降低地区秩序成本,何乐而不为?你一百多万人能花多少?每个人每年分一千龙元足够过上神仙一般的生活,这些油田卖给穿越众不管多少钱都合算,反正哈里和贝都因人都是白赚的,分到的20%股权也能源源不断的带来稳定的收入,一举多得合作共赢才是持久之道。
骆驼是贝都因人最大的财产,但是分到每个贝都因部落的油田股权很快就取代了骆驼,因为骆驼可换不了只能用每年股权分的红利当中的龙元才能换各种进口消费品和工具。
各种游牧部落几乎在短短的十个月的时间内就定居在哈里建立的各个农耕区和固定牧场了,靠着华夏帝国强大的打井施工队,哈里在领地上建立了数不尽的油井和水井。那些比较缺水的缺少地下水层的地区还建立了雨季储水的地下水窖,大部分的部落民从牧民转职为农民和建筑工。顺从的部落很快得到了来自哈里的拨款和各种物资技术援助很快就壮大起来。不顺从的只有被贸易制裁ri渐衰落下去一条路走。
每个月都到账的分红被驻守在沿海几个大港口和油田公司所在地的常驻部落代表和‘驻京办’人员从结算银行取出来,村镇(定居下来的部落就是永久居民点了,自然要在地图上标注出来所在地和村镇名称)居民除了按月领取这些人带回村镇的各种物资之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参与到村镇的建设和农垦事业上去。过去那种饱一餐饥一顿的ri子一去不复反了。种植的各种主要农产品有椰枣、玉米、蔬菜、柠檬、**等。粮食依赖从印度进口。捕鱼船589只,渔民2856人。很快渔产品和椰枣可满足国内需求。畜牧业规模很大,主要肉类产品大量出口。zhèng fu采取鼓励务农的政策,向农民免费提供种子、化肥和无息贷款,并对农产品全部实行包购包销,以确保农民的收入,王国农业得到迅速发展。
衣食住行问题彻底解决之后各个城市的清真寺慢慢就多了起来。追求物质上的需要已经满足之后贝都因人开始了对jing神的追求,趁此机会哈里大量的兴办报纸和学校,聘请来自华夏的伊斯兰宗教大学毕业的师范专业学生来传播自己和华夏帝国支持的新兴教派。对古兰经的解释权被集中在哈里手中。他主张极端严格的一神论。占领汉志之后,为了缓和其与内志农业、商业区之间的矛盾,哈里提出了开明的瓦哈比派理论—任何新技术,只要不与伊斯兰教的jing神相抵触。即便在《古兰经》上没有明文规定。也可以接受。他的目的是既利用华夏的技术,又保持伊斯兰原则。
电话和无线电被贝都因游牧人和保守的宗教学者视为魔鬼的发明。有的地方,当卡车第一次出现时,人们一拥而上将它烧毁。他让人通过电话和广播诵读《古兰经》,用汽车运送朝觐者,终于使这些现代化的设备为人们所接受。
但是极端保守的国内组织对这一切都表示反对。他们指责哈里将电报、电话和汽车带进了伊斯兰的土地,跟华夏异教徒打交道,还容忍朝觐者播放音乐。他们的不满演变为大规模的sāo乱。并最终成为武装叛乱。面对严峻的形势,哈里果断决定使用最新到货的装甲车和无线电联络设备。而狂热的内部保守组织则认为只有刀剑和骆驼才是合乎伊斯兰教规定的武器。在1979年9月的决战中,装备着机枪的装甲车使哈里大获全胜,反对派组织彻底崩溃。扫平了一切阻碍的哈里大权独揽,成为真正的有决策权和政教合一的君主。
在众多到华夏帝国留学归来的同族和特别顾问的帮助下,哈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贝都因人从原始部落社会带领着一路跳过部落联盟、联盟国家、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飞跃到zhong yāng集权的**国家阶段。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的飞跃更加保证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飞跃。游牧人口从建国前的九成以上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减少到不足百分之三,农业人口从不到百分之五增加到四成。工商业中的建筑和石油产业链的就业人口成为了主力。人少地多的萨拉森王国人均收入建国不到两年就一举超越了法蒂玛埃及这个占据尼罗河三角洲的鱼米之乡农业大国。五年之后更是超越了深受内部动荡石油开发严重滞后难以开发新月沃地油田的塞尔柱人均收入的十倍。
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和油田建设不仅拉动了就业和出口的外汇收入,还让华夏帝国全方位的渗透到萨拉森王国的每个角落。各种现代社会的行业标准和制度框架全部照搬,各种重要职业和岗位充斥着来自华夏的顾问和援助工程师。
用一个旧时空的词,贝都因人社会的发展就是迪拜速度。以建国五周年,萨拉森王国和华夏帝国签订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注1)条约体系之后为分水岭,大批的人员流动极大的促进了两国的资源流动速度和经贸往来,大批的公共设施的建设完工让贝都因人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比塞尔柱和法蒂玛更早的进入了楼上楼下电视电话的幸福时代。
注1:华夏帝国按照外交关系亲疏,从共和历1950年开始将与建交国家的关系分类,按等级由低至高依次为:单纯建交、睦邻友好、伙伴、传统友好合作以及血盟5种关系。其中,伙伴关系被分为:合作伙伴、建设xing合作伙伴、全面合作伙伴、战略伙伴、战略合作伙伴、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战略”意为共同讨论世界经济问题并在军事、战略方面合作以及国际舞台上展开合作。“战略协作”指除战略合作的内容外,双方还将在军事、战略的技术方面协作互助。“全面战略伙伴”:在战略的各个方面展开合作。“合作”主要指经济某些方面的合作;“全面合作”指经济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是指互不对立,并遵守“求同存异”原则,不攻击某个特定的第三国。以华夏帝国建有伙伴关系的国家或组织,通常属于华夏帝国的邻国或者在国际有一定影响力。“建设xing”或“创造xing”伙伴关系意为:双方本为敌对阵营,但希望通过合作与沟通,增加互信与双赢,建设真正的伙伴关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