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查看
经过一夜的修整,池大娟和池冬月放下了心里包袱。次日一早,两人干劲十足的来到池夏家的厨房检查问题。 在这次烧炕过程中,两人仔细观察了冒烟的地方并且做个标记。等柴烧完后,她们发现冒烟的地方都是有缝隙的地方。这个发现,让两人心下一喜。为验证她们的想法,池冬月修补好缝隙后又一次烧炕。果然不再冒烟。 池夏欢喜的不得了:今年冬天不怕冷了。 经过上次的失败,池冬月谨慎了不少。对于这次的成功表现的淡淡的:“小夏,炕一般能使用多久?时间长了会有甚么问题?” 这个可难倒池夏了。她记得她家的炕用了几十年。除了偶尔冒烟之外,并无其它问题。“这个我不清楚。等冬天试用后才清楚。” 池大娟和池冬月陷入沉思。她们俩人原打算在入冬前就打出池家村的名气。但现在看来还不是时候。此时,池夏还未意识到她想靠炕赚钱的想法已经泡汤了。还在美滋滋的想着这门手艺能分她多少钱呢。 “小夏,走。现在去找村长和族长。”下定决心后,池夏大娟开口说道。 村长和族长的家相隔较远,池大娟与池冬月兵分两路。前者带着池夏,后者独自一人。到时会在祠堂集合。由于祠堂是不允许外姓人进入,贾应就暂时去和栗子做伴。 一般村里有大事交代,都会在祠堂前宣布。池家村与别的村不同的地方在于村长和族长是分开的。不能由同一人担任。据说这是早前村里留下的规矩。 以前,池家村也是集村长和族长的权利为一体。时间长了有的人滥用权力收刮民财等等,差点让池家村毁之一旦。从那以后,就把村长和族长的权利分开了。好处显然易见。 村长单名一个涑,年纪跟池大娟差不多。娶夫张氏,育有两女两子。长子长女已经嫁娶,次子次女马上就要到适婚的年龄。小郎们不愁出冠,娘子们就难说了。 村里娘子成家问题由来已久,已经成了村长的一块心病。就算她是村长,她家老三娶夫也是个大问题。当年娶老大家的进门时,已经把家底掏干净了。直到现在也没缓过来。这回轮到老三,村长愁的整宿整宿睡不着。 幸好老二家的是个好的。进门这么多年待人温和大气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下面两个小的都很尊敬姐夫。让村长两口子甚感安慰。 对池大娟和池夏的到来,村长有些奇怪。村里一般没甚大事。上门来的多是爷们,基本都由张氏接待。娘子们上门无非是买田置地、缴税等。但秋收没过,还不到办事的时候。池大娟倒也罢了,这池夏来是干嘛的。不过想到寄居在她家的表哥也就释然了。 没想到池大娟直接开口道:“村长,咱单独聊聊。” 瞬间,村长将之前的想法都推翻了。肯定是有大事发生。以她对池大娟的了解,她是不会轻易上门也不可能提出独自聊聊的想法。 村长给夫郎使了个眼色,很快堂屋里就剩下三人。村长看向池大娟,意思是说这下可以说了吧。 “村长,您知道炕么?”池大娟问道。 池夏眼睛抽了抽,这完全就是她之前说过的话么。 村长抽了一口烟袋锅,不紧不慢的回道:”炕?什么东西?” 池大娟默然,心中有种窃喜的感觉。村长也不知道,说明不是她无知,而是很少有人知道。当下解释起来:“炕呢,四四方方的。功用类似于床,但是比床好多了。它的大小与房间大小有关。最重要的是冬天睡在上面不会冷。” 寥寥数语就让村长抓住了关键:“冬天不冷?” “是的”,池大娟点头,“做饭烧炕就会发热。我和冬月已经确定过了。” 在池家村,冬天是最难熬的一个季节。每年冬天不仅会压坏一两座房子也会冻死冻伤些老幼病残。村长和族长头疼的不得了。可村里穷能做的准备不多。市面上也有火炉,但那玩意儿那是他们这种底层老百姓用的起的。东西是不错,但价格他们承受不起。也就是大户人家不差钱才会用。如果这炕真那么好,对村子的好处不言而喻。 “炕已经弄出来了。”村长用肯定的口气问道。 池大娟回道:“是的”。 村长深吸一口气,按捺住心里的激动:“在哪里?是怎么想出来的?” “在小夏家。这炕是小夏找我和冬月弄的。”池大娟想让村长明白没有池夏,这炕也弄不出来。 “哦?”村长轻轻瞟了一眼池夏,又转向池大娟:“那你们此次前来是所谓何事?” “小夏跟我们商量过,想把盘炕的手艺交给族里。” 话落,砰的一声,茶盏落地。 外面的人吓了一跳,想要进来一探究竟时,里面传来村长的制止声:“都别进来。没事。一时失手,不小心打了一个杯子而已。” 屋里的另外两人淡定的看着村长的失态一言不发。这意味着什么,没人比村长更明白它的重要性。不过,池大娟觉得她比村长强多了。起码当初她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没这么失态。这样想着,眼里不自觉露出她比村长强的感觉来。 同一时刻,族长家里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池冬月不愧是池大娟的好友,一样在心里疯狂吐槽着。 村长懒得理会池大娟的腹议,径直看向池夏:“这是你的意思?” “嗯”,这是进屋以来池夏说的第一句话。人小就是容易被人忽略。要是没有池大娟带她来,估计村长挥挥衣袖就打发她走了。 这之后,村长一阵沉默。来回的在屋里走来走去,就连她最喜欢的烟袋锅也不抽了。半响停下来:“走,先去小夏家里去看看。” 池大娟愣住了:这和她预想的不一样。不是该去祠堂么?而且村长,您老人家这么随便好么。具体细节她还没讲呢。想起族长家的好友,池大娟吩咐池夏道:”小夏,你往族长家里走一趟。别让她们走岔了。“ “好”。 “不用”。 池夏和村长同时出声。 “不用跑了。老荣那个人必定也去了小夏家。快走吧。千万不能让她抢先。“说着,急哄哄的就往外走。 另外两人没想到村长说走就走,落后一步之后,赶忙跟上去。留下村长一家人呆愣的站在院子里,茫然无措的不知该作何。这究竟是有事儿还是没事儿。 在池夏家附近的一条路口,她们一行人与族长和池冬月碰面。村长族长嫌弃的哼了一声,不约而同的加快脚步。 进了厨房,趁村长和族长参观的空档,池夏去抱柴火生火。只有亲眼见证,才能体会其中的好处。 “好好好”,族长激动的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被抢了台词的村长瞪了一眼老对头,说道:“这造价几何?优缺点如何?”若是想做池家村的的招牌,方方面面都要考虑清楚。万一弄个不好,坏了村里的名声就不行了。 “最低的成本也要两百文。”池冬月回道。 村长和族长对视一眼,觉的这个价格一点都不贵。一次成型,钟身使用。对于农家来说,没有比这个更划算的了。 “那你们觉的这个手艺难不难学?”村长问道。 “不难,同行的人看过一次就能捉摸个差不离。”这也是池大娟和池冬月最担心的地方。不然,她们也不会如此保密了。 村长和族长的开心戛然而止。不能作为村里独门手艺谈何改变。可就这样放弃她们也不甘心。 池夏开口道:“这没关系。咱村只要能抢占先机做到最好不就得了。”每行每业都有不少人做着相同的职业。有好有坏,有高有低。只要肯下苦功夫把手艺磨练到极致还有甚么好担心的。 这番话让屋里的人茅塞顿开:是她们想岔了。只想着不外传倒是忘记了根本。她们村有希望了。小娘子们不用担心娶不到夫了。越想越激动的四人不禁闪出了泪光。 一旁的池夏觉的特尴尬,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谁说过女子不流泪的。眼前这几位注意点形象好么。这让外人看到了指不定编排些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