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没有故乡
当夜,客栈中,戚长歌立于窗前眺望繁华的街道,灯火通明的街上人来人往,晚风徐徐,微凉的风吹进人的心里,戚长歌一阵恍惚,恍惚间回到从前,回到那时的卫国王宫。正想得出神,乌克走了进来,她回神,手指微凉。
“明日就要离开卫国了,海葵还是没有下落。”乌克说。
戚长歌道:“若她还活着,自然会再相见。”她说着抬头看星空璀璨,心底有个地方空空的,凉凉的,寂寥萧瑟的很,她突然问,“乌克,你的故乡在哪里?”
故乡?
他一生漂泊,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故乡在哪里了,从他懂事开始便是在逃亡,暗杀。他没有故乡,如果一定有,那就是他的埋骨之地吧。
“我没有故乡。”乌克说。
没有故乡,便没有牵挂。真好,孑然一身,无牵无挂。
凝望着远方,戚长歌良久不语,就是这样的看着王宫的方向,她仿佛能看出一个天长来。卫国的王宫,那里放着的是她父亲的灵位,是她父亲的江山。重回故里,呼吸着故乡的气息,她感觉每呼吸一下都是沉重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沉淀的。
翌日清晨,戚长歌和戚流坐上马车,向着城门出发。
与此同时,世子府上,海葵被困在屋内,大门口是守着的狼匪,四周的窗子被封死了,她身体还没复原,每动一下浑身酸痛得厉害,她拼命的爬上屋梁,钻进房梁的角落里,重重的喘着气,冷汗浸透了衣裳。
送早膳的狼匪进来,推开门不见海葵,顿时惊叫一声:“不好,她逃跑了!”
“什么?不可能,我一直守在这里,她怎么跑的!”门外狼匪闻声进来,房间没有多大,可是海葵的确是不见了踪影。
耶律烈要留着海葵日后有用,他们这么多人守着这里,居然连一个重伤的人也看不住。
狼匪们脸色剧变,如临大敌,厉喝一声:“四处去找,她一定没有跑远。”
狼匪们急匆匆的离开,海葵迅速的抱着柱子滑下来,门口守着的狼匪已经离开,都去找她了,她张望四周,猫腰窜出去,和跑来跑去的狼匪躲猫猫,最后跑到后院,打开门狂奔而出。
戚长歌,戚长歌在哪里,救救她。
大街上,戚长歌坐在马车里往城门的方向走去,海葵急促的喘着气,踉踉跄跄的跑着,像干涸的鱼急需找到水源,她拼命的寻找,喧嚣热闹的人群中,她漫无目的又焦急的张望四周,人海茫茫,她找不到戚长歌。
隔着一条街,一行整齐的店铺,她在这边,戚长歌的马车在另一边,缓缓走向城门口。
海葵的视线变得忽明忽暗,一阵眩晕,她的体力以及支撑到了极限。
“姑苏哥哥……”海葵虚弱的喊出她的名字,视线一片漆黑,她的大脑陡然停止运动,浑身一软栽倒在地。
卫国的城门口,乌克赶着马车,通过检查带着戚长歌和戚流出城,离开卫国。
大街上,海葵不省人事的倒在街上,来往的人围拢过来,好奇的指着她议论纷纷,有好事的人蹲下来看她是否还活着,街道被围拢的人堵住了,李府的轿子停下来,轿帘子被撩开,琳琅眺望围拢的人群,问守在轿子旁的丫鬟:“那边是怎么回事?”
丫鬟道:“夫人稍等,奴婢去看看。”说着她走过去,挤进人群中去。
琳琅眺望着人群,不一会丫鬟走了出来,回来禀道:“是一个姑娘,昏倒在路边不省人事,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哦。”琳琅淡淡的应一声,收回视线打算离开,可是看见那么多人围着,她忍不住道,“没有人认识她吗?”
就那样让一个姑娘倒在路边没事吗?为什么没有人帮她。
丫鬟道:“若是有认识的人也不至于倒在路边了,我看她身上有伤,不知道先前发生了什么,这种事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夫人。”
“嗯。”琳琅应一声,想了想终究是于心不忍,起身离开轿子走下来,挤进人群中去。
只见海葵奄奄一息的躺在地上,四周围满了看热闹的人,却没有一个人对她伸手。琳琅打量海葵身上的衣服,那不是卫国的服饰,看样子不是卫国人。她身上有伤,身份不明,这样的人若是救回去了恐怕也是麻烦。
可是若不救,她必死无疑。
这样想着琳琅对身后跟来的丫鬟道:“找人带她回府吧。”说着她看一眼海葵,转身离开。
丫鬟找来人把海葵抬回了李府,琳琅请来大夫为海葵诊脉,最后送大夫离开。才出门便看见李复远远的过来,琳琅于是停下来,微笑着看走过来的李复。
“听说你救回来了一个姑娘,她伤势怎么样了?”李复温柔的笑着问。
琳琅道:“她先前可能受过什么重伤,需要好好照顾调理。你不会怪我轻易的就把人领回来了吧。”
李复道:“你若是不领回来,那便不是琳琅了。没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不管她是什么人,你做的终归都是好事。”
琳琅笑起来,挽着李复仰头看他,道:“今天我陪你,好不好?”
“好。”李复笑着,温柔的挽着琳琅缓缓离开,两人向着花园里走去。
路上,琳琅虽然笑着,但是眉头始终紧锁,这几日她一直在想琳珠的事情,自那日进宫见过琳珠后她便越发的不放心她,想起她说的话,她总觉得是自己亏欠了她,是她害得她变成宫中**。
“怎么了,你一直愁眉不展的,有心事?”李复见她闷闷不乐于是问。
琳琅松开李复停下来,垂眸幽幽的说:“我放不下琳珠。”
李复闻言沉默下来,他什么事都可以帮她,唯独这件事不能。当年李淳不顾天下人反对娶了琳珠,别人不知道为何,他却比谁都清楚。李淳是他弟弟,从小到大他便喜欢争,喜欢夺,他性格要强,他知道他是这样的性子,于是处处谦让着他,那时候他还唤他一声哥哥,直到后来,琳琅嫁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