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迫在眉睫
耶律烈眼神明显一冷,却依旧漫不经心的笑着,道:“你说的没错,我的性命是用我兄弟的性命换来的,正是因为得来不易,才显得格外珍贵,我又怎么敢轻易的拿出来与太后豪赌呢。”
公公道:“世子应该相信太后,当年太后能立李淳为王,也能推立你为王,只要世子愿意加入我们,何愁大事不成。”
耶律烈笑道:“公公需知道,实在不是我瞻前顾后鼠目寸光,实在是萧家军后,本王再也没有了别的心思。人活在世,能够好好活着就已经知足了,大王的位置本王坐不起。”
公公微微皱眉,来之前仁显太后与他说过,萧家军之后耶律烈现在犹如惊弓之鸟,就这样贸然去游说,他必然不会答应。于是公公道:“当年世子其实并没有答应萧家军谋反吧,只是被逼到了那个地步,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其实太后如果需要,也完全可以故伎重演,到时候不管您答应不答应,万事已定,你说,如果太后打着您的幌子推翻李淳,李淳还能容您吗?你还能好好活着吗?就算是一场豪赌,世子也应该赌一把。”
耶律烈皱眉,思索片刻道:“你且容我考虑考虑。”
公公于是道:“好,请世子好生考虑,时间紧迫,明日我便来取答复。”说完他转身离开。
等公公离开后,苏沽忍不住问耶律烈:“世子你要答应他们吗?”
耶律烈讽刺地笑一声,道:“为什么不答应?仁显太后现在是狗急跳墙,可是以她现在的实力是不会成功,那些个大臣们也不过是些跳梁小丑而已,难成大器,现在整个卫国的兵权绝大部分都在李淳手里,可是我就是要他们闹起来,闹得越大就越好,就让他们打着我的旗子闹吧。”
苏沽不解的道:“既然你知道太后不会成功,为什么还要答应?”
耶律烈说:“李淳从来将是视作眼中钉,不信任我,他对我始终提防着,连我那仅剩的几个兄弟也不放过,可是如果这次我能投诚示好呢?我不想再回大漠了,也不想终日窝在世子府,我这条命是弟兄们用生命换来的,蛰伏这么久,已经够了。”说完他起身,道,“今日晚上,我们去一趟安易府上吧。”
苏沽顿时明白过来,道:“好。”
当晚,耶律烈和苏沽悄悄来到安易府上,将仁显太后的打算告诉了安易,安易知道太后在游说大臣们,却没想到仁显太后居然去找了耶律烈。的确,李复倒戈了,太后现在能打的主意就只有耶律烈了。
耶律烈问安易:“先生打算怎么办?”
安易沉思片刻,对耶律烈道:“你答应她了吗?”
耶律烈道:“没有,但是我会答应她。”
安易微微扬眉,颇感诧异,道:“为何?”
耶律烈道:“李复倒戈后太后就已经输了,现在的太后不过是狗急跳墙,孤注一掷,但是她败得还不够彻底,如果我能答应太后,那些有异心的大臣势必会跟着站起来,如此一来大王不单能够解决掉太后,更能将那些心存不轨的朝臣连根拔起。如此一来,大王才算是真正的高枕无忧了。”
安易闻言笑起来,耶律烈所讲的正是他心中所想,他给过那些大臣们忠告,不要叛变,可是倘若还是有人站出来参与太后的行动的话,那么就不能怪他们无情了。李淳想要完成霸业,首先得安内,铲除了异己,拔掉了太后,卫国才算是真正的安稳了。
“大王曾经害死了你那些兄弟,你为什么还要帮他?”安易笑着问。
这个问题他的确很好奇,他想知道耶律烈是怎么想的。
耶律烈道:“我对他至今还是恨着的,但是我更想活下去,我这条性命是我那些弟兄用生命换来的,得来不易,才更加珍贵,为了活下去,我什么都可以做。”
对于这个回答安易颇为满意,耶律烈在大漠里长大的,就像狼一样彪悍凶猛,这样一头野兽,怎么可能是会被驯服的,他会帮李淳只有一个原因,他想活下去。他很聪明,也很狡猾,懂得权衡利弊,也很识时务。
安易道:“那就按照你心里所想的去做吧。”
耶律烈于是起身,对他拱手道:“多谢,那么告辞。”说完他转身离开。
第二天,宫里的公公又来了,耶律烈答应了仁显太后,与她合谋,推翻李淳,立自己卫为王。得耶律烈答复,太后甚是欢喜,当即又派了亲信游说诸位大臣,务必与自己结盟,推翻李淳,拥立耶律烈为王。为筹政变,太后与楚国借兵,李复倒戈后楚王就一直惴惴不安,倘若李淳回到国内一定不会轻饶了楚国,卫楚两国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既然这样,不如先发制人。茂青奉楚王之命率兵入关,进入卫国,楚王希望能够在李淳回来之前废掉李淳,尽快拥立耶律烈为王,到时候即使李淳回到了卫国,也无济于事。
楚军的到来令卫国上下惶惶不安,那些还在观望的大臣们见状于是再也不怕了,站出来支持推翻李淳,拥立耶律烈为王。
仁显太后软禁了安易和诸多领兵大将,卫国士兵群龙无首,都不知该怎么办,仁显太后临时委派几位大臣领兵,形成新的政权,新王登基大典紧急部署中,其余四国得知卫国变天,大家纷纷观望,上一次是护国军萧家,这一次是仁显太后,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也不敢轻易的站边。
与此同时,李淳等人正在赶往卫国的途中,乌克原本受戚长歌之命赶往卫国,准备回国让自己这群人马成为卫国的正规军,却没想到军队还没到卫国就收到卫国政变的消息,他于是带着士兵在乌泽县停下来。
得知乌克在乌泽,戚长歌立刻带着人马前往乌泽与乌克会和。
一夜的北风,温度骤然降低,天灰蒙蒙的,像一块没有洗干净的抹布,压在人头顶令人喘不过气。没有雨,空气干燥的很,又冷又干燥的天气令每个人都有些喘不过起来。戚长歌的人马终于与乌克会和,当李淳看到戚长歌的那些军队时,他还是被震惊了。
他知道戚长歌训练了一匹人马,但是他没想到人马会有这么多,乌泽外驻军的帐篷很多,粗略算去,他们约莫有一万多的人马。戚长歌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她离开燕国的时候才只有几千的人马,只是几个月的功夫,居然变成了一万多,戚长歌大喜过望。
乌克将李淳等人安顿好,带着戚长歌巡视自己的军队,那些第一批跟过戚长歌的士兵见到她立刻站起了身,对新兵道:“瞧见了没有,那位才是咱们真正的主子。”
新兵们于是对戚长歌行注目礼,一路走来,戚长歌道:“我只是离开了几个月,怎么会多了这么多人?”
乌克道:“你走之后我带着他们一直在阵营里训练,后来燕国派兵过来了,大家和燕国打了这回合,赢了几次,于是心就大了,兄弟们都不想窝在军营里训练,我就带着他们把周边的山贼劫匪什么的都打了一遍,山贼土匪那些不愿死的就投奔过来了,还有些附近的百姓,受战乱之苦,活不下去了,听说跟着我们打钱多,于是也就陆续的投奔过来了,一来二去,竟然有这么多人了。”
戚长歌道:“我留下的那些银两够用吗?”
乌克道:“自然是不够用的,我于是向钱庄借钱了。”
戚长歌停下来,提到钱庄她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戚家,想到了自己父母。这么久了,她终于回卫国了,为了尽快赶回卫国路过陈国时她也未曾回家,只怕家中二老还沉浸在丧女的悲痛中吧。
想到这里戚长歌难过地道:“是长歌不孝,对不起二老。”
乌克道:“戚老板恐怕还不知道您还活着。”
戚长歌诧异地问:“你不是找戚家的钱庄借的吗?”
乌克摇头,道:“因为担心你行踪暴露,我不敢去找戚家,我找的是沈玲珑,她知道要借钱的人是你,于是二话不说便把钱拿出来了。”
沈玲珑?戚长歌想起来,她在陈国的时候拜了一个姐妹,就是沈玲珑。她一介女流,却胸怀大志,想要在商行里与当今最大的戚家一较高下,陈国一别后她和她约莫一年多没见了,一年多的时间,她的钱庄已经开到燕国去了吗?
戚长歌道:“她的钱庄已经开到燕国去了吗?”
乌克点头,笑起来:“这女人不简单啊,虽然是新起之秀,但是一点也不输给你父亲,假以时日,这个女人将比你父亲还要厉害啊。虽然现在产业不大,但是听说是你要用钱,她二话不说就从钱庄里拨了钱出来,说只要是你要的,到了沈家的钱庄只管报上你的名字就好。”
戚长歌笑起来,当日一时兴起于她结了姐妹,没想到还能派上用场。
“欠了她多少一并记下来,日后连本带利一起还回去。”戚长歌道。
乌克点头,戚长歌于是想起她的那些孩子军来,问:“对了,我要的那几百个孩子呢?”
乌克道:“你走之后我陆续四处找过,没有找到合适的孩子们,有的孩子吃不了苦的,逃走了,能够剩下来的最后只剩下八十三个了。”
戚长歌于是沉思起来,最后道:“也罢,八十三个就八十三个吧,若是我们能够回到卫国,这八十三个孩子就由我来亲自训练吧。”
乌克点头,道:“这样也好。”
戚长歌和乌克巡视着自己的军队,李复和李淳离开了军营往山坡上走去,两人最后停下来,注视山坡下的军营。李复忍不住道:“没想到她会有这么多人马,你答应戚长歌的这批军队回国,日后戚长歌手中也就掌握是一万多的兵马,驻军卫国,怕是不好。”
李淳道:“眼下要担心的不是她这一万的人马,而是卫国里面,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情况。幸得有戚长歌的这批人马,我们可以杀回卫国,但是一万的人马是不过的,如果安易能够与我里应外合,事情就好办多了。”
李复道:“安先生还没有消息吗?”
李淳摇头,他已经派了探子潜伏进卫国,但是至今还没有消息,也不知道安易那边现在怎么样了。太后将卫国的消息锁得很紧,现在城内的百姓都出不来,消息更加是出不来了,唯一传出来的消息是耶律烈即将登基。
想到耶律烈李淳不由冷笑一声,果然当初就应该斩草除根,除掉耶律烈这个祸端。他不怕内乱,更加不怕打仗,可是这种无谓的内战他实在不喜欢,他的士兵可以死在别国的领土上,但是不能死在自己人手里。
内乱,他实在是恨极了内乱,那些牺牲在他看来都是没有必要的。现在的卫国刚刚稳定,却一直在窝里斗,除掉了一个萧家来了一个太后,下一个来的又会是谁?
得知李淳等人已经到了乌泽,当晚耶律烈前往安府探望安易。退下了四周的人,看着一脸镇定和自己博弈的安易,耶律烈有些着急地问安易:“先生到底打算何时动手,大王已经到乌泽了,要不本王先将您救出去吧。”
安易不慌不忙道:“不急,等那边传来消息,世子只需按计行事就好了,不用担心,一切皆在计划中。”
见安易这样说,耶律烈唯有回去继续等消息。原来,李淳派来的探子早已经和安易接洽了,得知李淳已经到了乌泽,安易这才叫探子回去,告诉李淳,准备攻城。一旦攻城,耶律烈便率兵开城,里应外合,不攻自破。
仁显太后对耶律烈寄以了厚望,她所有的指望都在耶律烈身上,所以当耶律烈向她要兵的时候她答应了,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正是她给的这支军队出卖了她。
她看人的眼光实在不准,从李淳到李复,再到耶律烈,她总是把自己的霸业理想建立在别人的身上,可是她忘记了,这个世上什么人都没有自己来得可靠,连亲弟弟也可以反目成仇,一个外姓的世子又怎么靠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