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兵马俑修复现场 二合一章今日更新完毕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建立在兵马俑坑原址上的遗址性博物馆,以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兵马俑陪葬坑为核心。
在三个俑坑当中,以一号坑的规模为最大,呈长方形,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
一号坑长230米,宽62米,距离原地表深4.5米——6.5米,面积约1.4万平方米,坑内有10道宽2.5米的夯筑隔墙,形成南北面阔9间,周围绕以回廊的格局。
凭栏俯视,东端3列步兵俑面向东方,每列68尊,是军阵的前锋。
后面接着战车和步兵相间的38路纵队,构成军阵主体。
俑坑南北两侧和西端各有1列,分别面南、面北和面西的横队,是军阵的翼卫和后卫。
向南站在观景台,看着一号俑坑之中,1000余尊兵马俑列阵于此。
他们如真人般大小,或身披铠甲,手持兵器;或腰束革带,腿扎裹鞋。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雄伟,势不可挡。
向南深吸了一口气,被眼前这壮观的一幕而深深震撼着——
这就是华夏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心血的结晶,这就是华夏古代璀璨的文明,举一国之力,震惊千年后的世界!
“你别看现在这些兵马俑整整齐齐的,当年出土时,可没有一尊是完整的。”
2000多年来,经历过地壳运动和烟熏火燎,加上出土之后的氧化,秦俑再见天日时已经面目全非,残缺不全。
自1974年秦始皇兵马俑墓葬坑被发现以来,兵马俑的修复工作就与考古发掘工作同时进行着。
如今游客们看到的这1000余尊完整的兵马俑,凝聚着许多文物修复师的心血和汗水。
是他们,将发掘出来的一块一块陶俑碎片,重新拼凑完整,重现了兵马俑的风采,对于研究秦皇朝的历史、文化有着极其珍贵的科研价值。
看到向南一脸震撼的模样,陶屹雷脸上闪过一丝骄傲之色。
在这些兵马俑中,也有一部分是他的团队伙伴们日夜雕琢的结晶,如今能让向南感到震惊,自然值得骄傲。
顿了顿,陶屹雷又接着说道,“修复兵马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我们的修复师‘复原’一尊兵马俑,需要耗时2~5个月,你可以想象一下,这1000余尊兵马俑,耗费了多大的人力物力才能修复完毕。”
“这确实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此刻,向南已然恢复了平静,听了陶屹雷的话后,微微点了点头,转而问道,“陶大哥,兵马俑修复的地方在哪儿?”
“就在一号坑的西面,那里有一个开放的修复现场。”
陶屹雷抬手往西边指了指,笑道,“走吧,我带你过去看一看。”
说完,他就抬腿往兵马俑的修复现场走去。
“好。”
向南应了一声,也跟了上去。
事实上,修复兵马俑,才是向南此来的目的,此刻听到自己终于能去兵马俑的修复现场看一个究竟时,连一向淡然的他都忍不住有些小雀跃。
“一号坑实际上要远比现在大得多,我们看到的只是一部分。”
陶屹雷一边在前面走着,一边指着一号坑,对向南介绍道,“目前开放给游客近距离观看的已经发掘和修复完毕部分,只占了一号坑的三分之一。另有三分之一作为研究用途,而最后的三分之一,则可能永远都不会再发掘了。”
向南听得连连点头,这些东西实际上他并不是太关心,发掘工作,那是考古学家的事情。
他的工作,就是把发掘出来的破碎的文物,尽可能地“复原”。
如今的现状是,发掘出来的文物很多,但大部分破损的文物,除了一部分极其珍贵的文物之外,大部分都来不及修复,或者是文物修复师紧缺,根本抽不出人手来修复。
这也是华夏国内文物修复师们,痛并快乐着的原因所在——
一方面,为华夏上下5000年的璀璨文明,为华夏祖先们智慧和勤劳的结晶而骄傲;
另一方面,为深藏在博物馆仓库里的那些修复不完的文物而苦恼。
两个人边走边聊,很快就来到了一号坑西侧的兵马俑修复现场。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修复场地,和向南以前接触过的室内修复场所完全不一样,前来博物馆游览的旅客们站在参观通道上,都可以看得到兵马俑的修复过程。
修复现场摆放着一张张的工作台,七八个陶俑修复师在那里忙碌着:有的在清理,有的在拼对,有的在绘图。
在他们身边,则矗立着一尊尊待修复的兵马俑。
这些兵马俑,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没了脑袋,还有的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开膛破肚”了,一个个看起来颇为凄惨的模样。
再稍远一些距离,则是陶马的修复工位,几匹真马大小的陶马,正被木制的器具固定在那儿,等待着修复师们来修复。
向南在现场的一张工作台上,躺着一尊等待修复兵马俑,从这尊兵马俑身上的粘接痕迹上可以看出来,这位秦国的“士兵”,在此前不知道什么原因,已经碎成了大大小小400多片,“病情”相当严重。
但经过秦俑修复师之手,如今总算是可以看出原本的模样来了,但修复工作却是远没有结束。
“兵马俑和其他文物不同,残片特别多。我们的修复师在上手修复兵马俑之前,光是拼图一项,就需要练习1至3年。”
看到向南盯着那尊待修复的兵马俑不停地看,陶屹雷笑着解释道,“但是在修复程序上,实际上跟古陶瓷的修复相差不大。”
向南点了点头,表示了解,兵马俑虽然相对而言特殊了一些,但在本质上,它还是属于古陶器这一类别,因此,修复工艺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实际上,兵马俑属于彩绘陶,当年在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十秒钟瞬间消尽,化作白灰。
如今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
但在修复过程当中,却不能将颜色已经氧化的兵马俑,重新覆上彩绘。
因为彩绘文物的保护,绝不是给文物身上描绘色彩,而只是将其发掘时本来的色彩保存下来。
因此,兵马俑的修复,和向南曾经修复过的那些古陶瓷器物又不完全一样。
像作色、仿釉这一类的步骤,就可以省略掉了。
看起来是简单了不少,但实际上兵马俑的修复一点也不简单。
因为兵马俑都是和真人、真马相同的尺寸,体积大啊,而且碎片又多,散乱在坑道各处,光是将这些碎片拼对、粘接起来,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可以说,拼对粘接,就是兵马俑修复的重点和难点。
向南和陶屹雷两个人正四处参观着,一个正趴在桌子上拼图的年轻修复师发现了他们,连忙站直了身子,笑着招呼道:
“陶馆长,您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
“臭小子,又贫嘴,我有哪天是没过来的?”
陶屹雷笑骂了一句,又转身对向南介绍道,“这是我们博物馆新来的修复师王民琦,他去年刚刚从大学毕业,是学三维设计的。”
说完,他又对王民琦说道,“这位是向南……”
“向南?”
陶屹雷还没说完,王民琦的眼睛就顿时一亮,打断了他的话,一脸惊喜地说道,“你是那个古书画修复专家,刚刚还在长安拿下了古陶瓷修复技艺大比一等奖的向南?”
向南点了点头,朝他伸出了手,淡笑道:“我是向南,你好。”
王民琦连忙伸手双手握住向南的手,使劲摇了摇,开心地说道:“你真是向南啊,我老崇拜你了,你就是我的偶像啊!”
“过奖了,咱们互相学习。”
向南抽回了手,对王民琦说道,“我可能要在这里学习几天,到时候还要多多向你请教呢。”
“请教我?那我可真是没这本事。”
王民琦也笑了起来,他话音一转,又说道,“不过,你可以请教我老师,他可是一号坑修复组的组长,在这里修复兵马俑都有二十多年了,论起对兵马俑的熟悉程度来,估计陶馆长也不如我老师。”
说完,王民琦就对着站在一旁的陶屹雷挤眉弄眼起来。
“……”
陶屹雷一脸无语,这话他还真反驳不了。
他原本是跟着吴振峰学习古陶瓷修复的,十年前才调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里来的,而且主要做的还是宏观方面的指导工作,很少亲自上手修复了。
论起兵马俑的修复经验,他还真的不如王民琦的老师汪震海。
说曹操,曹操到。
王民琦的话音刚落,就从不远处传来一道雄浑的声音:“兔崽子又在陷害我呢?什么陶馆长也不如我了?”
向南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年约五十来岁,个子高大的中年男子,手里拿着几块编了号的兵马俑铠甲碎片,正从坑道里迈着大步朝这边走来。
“啊,老师,你那边忙完了?”
王民琦一听到汪震海的声音,顿时脖子一缩,随后眼珠子一转,又大声说道,“老师啊,向南向专家来了,就是我跟你说的那个古书画修复专家。”
“哦?”
汪震海一听这话,便将目光投向了向南,脸上露出了一丝惊讶之色,显然是没料到向南真的这么年轻。
他朝向南点了点头,很快又看向陶屹雷,一本正经地说道,
“陶馆长,人手不够啊,这么多破碎的兵马俑,总得有人修复吧?”
“老汪,你别一见到我就朝我要人哪,文物修复师本来就少,不是说你想要几个,我就能给你找几个来的。”
陶屹雷一听到这话就头大,他双手一摊,又说道,“我要是个女人,我就给你生几个出来好了。”
王民琦听了这话,一下子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汪震海转头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又回过身来,对陶屹雷说道:
“你生出来也没用,我可等不了他们长大,你还是赶紧给我找几个人来,哪怕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好,集中强化培训一下,做一些简单的清扫、搬运工作还是没问题的。”
“好吧,我回头再催催他们去。”
陶屹雷也是没办法了,只好点头应了下来。
实际上,兵马俑的修复工作,也是博物馆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一点也马虎不得,人手不够的问题,确实得尽快解决掉才行。
“被你这么一搅和,我都差点忘了正事。”
说完了人手的事情后,陶屹雷才指着站在一旁的向南,对汪震海说道,“老汪,这是向南,你应该多少了解一点,我就不作介绍了。”
“这一次,向南会留在你们一号坑修复组里,学习兵马俑的修复与维护。”
说着,他朝汪震海眨了眨眼睛,一脸笑意地说道,“向南今天上午才刚刚拿下了首届华夏古陶瓷修复技艺大比一等奖,古陶瓷修复技艺精湛,这么好的修复技术,你可不能浪费了。”
说完,陶屹雷又转头对向南说道,“这位就是一号坑修复组组长,汪震海,也是王民琦的老师。”
向南和汪震海两人互相点了点头,就算是打了招呼了。
向南看了看汪震海手里的兵马俑铠甲碎片,开口问道:“汪组长,我刚刚好像看你在坑道那边翻找这些碎片……”
他话没说完,汪震海却是听懂了,他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这就是兵马俑为什么修复起来这么复杂了,这些碎片全都是混杂在一起的,也许是属于三五尊兵马俑的,也许是六七尊兵马俑的。”
“而且一些兵马俑都碎得很厉害,严重的都碎成了三四百片了,所以拼对的难度非常大。”
说到这里,他举起手中的碎片晃了晃,接着说道,“如果对兵马俑不怎么熟悉的话,一天能够找到3片到5片与破碎的兵马俑相吻合的碎片,就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向南听得暗暗咋舌,一天找到三五片就算不错了,那兵马俑的拼接,还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想到这里,向南不由得有些又想起了之前问老师江易鸿的那个问题:
他们在长安还会停留多少天?
如果只是短短的三五天时间,他就算是开了挂,也不敢保证自己就能修复好一尊破损严重的兵马俑。
要是这样的话,留下来的意义其实也不大。
既然要参与到兵马俑的修复工作中来,向南还是希望,自己至少能够修复好一尊兵马俑。
做人做事,都要有始有终嘛。
你说你修复到一半忽然不修复了,那算怎么一回事?
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