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杀鸡儆猴
李立钧终于看到了稿子,还有触目惊心的图片,他紧蹙着眉头,也终于意识到,为何会劳烦市公安局长韩立军来打招呼,这篇稿子,毫不保留地揭露了开发区工业园区的污染问题,偷排企业的有恃无恐,还有王庄村村民那被强行改变的生活。
这是一篇领导不喜欢,群众却喜欢的曝光稿,是一篇会直接影响东开发区经济的稿子,这是篇得罪人的稿子,可以想象,如果这篇稿子发出去,结合今天时政版组刊发的省里发动的“百日治污”新闻来看,那就是一个正面文件要求和一个负面典型,简直就是杀鸡儆猴的标准套路,相信见报后,这则新闻一定会引起轰动,但涉及到的企业、领导也一定会震怒。
“哎,稿子是好稿子,就是不知道……”
李立钧心中十分复杂,不知道这稿子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正在迟疑间,他突然想起了什么,眼角一扫墙上的挂钟,已经12点多了,嘴角不禁露出了一丝微笑,这个卓峰,真会挑时间,这个点儿距离签版时间只有2个多小时,估计说情的人还在睡梦中,当下不再犹豫,立刻拨出了电话。
“梁丽凤,把这个稿子上时政版,要快,换了其他的稿子。”电话中,李立钧催促道。
梁丽凤今天负责四个版面,正忙得晕头涨脑,突然又接到这么个急活儿,立马就不高兴了,一边打开文韬看稿,一边那暴脾气就吵吵起来了:“谁的稿子啊,这么晚,啊!?卓峰的?!”
她再定睛一看,的确没错,这小子几天没见,不仅失踪回来了,顺便还整了个大稿子出来,还是曝光稿,看样子还要突击上版,能耐了啊?
梁丽凤惊讶的声音,引起了不少编辑、美编的注意,纷纷过来打探,
“啥事儿?啊?卓峰这小子失踪了两天又出现了?”
“不仅是出现了,还刚刚传过来个曝光稿,这个时间点传过来,啧啧……”
“稿子我看了,写得真好,污染真严重啊,再不曝光就没天理了……”
稿子一旦入了系统,上了版面,只要手里有权限,一个无关人员都能上报社系统里面查稿、看稿,所以卓峰的这篇稿子,即使是凌晨12点提交的,也以一种比较迅速的方式传播开来,有心的、无心的、知情的、不知情的,不知不觉地就传到了一些人的耳中。
接下来的1个多小时中,李立钧的手机开始频频震动起来,他看了下手机,这么会儿,已经有七八个未接来电了,有东开发区管委会的、有工业园区管委会的,还有几位老同学,更有几位在位,以及已经退位的老领导,这都是不知道从哪里嗅到的味道,托人找关系来灭稿、毙稿的,纵然不能灭掉、毙掉,也要尽可能地消弭影响。
“相见不如不见,还是关机吧。”李立钧喃喃自语着,关掉了手机。
一篇稿子,多一些字,少一些字就在自己一念之间一张图片,上与不上也在自己能力圈之内,这都是可以讨价还价,可以回旋的地方,李立钧放下手机,用座机拨打了社长王建国的电话,毕竟,社长对于此事可能比自己知道的多,其中的弯弯绕绕,恐怕也只有社长这个位置才能接触到,了解到。
“社长,卓峰的那个稿子到了。”李立钧说道。
“正常刊发。”王建国说道。
“全部正常刊发?”
“对。”
“为什么?”
“因为涉及到重要案件的侦破。”
一篇以前难以见报的污染稿件就这样见报了,或许是因为卓峰采访及时足够隐秘,没有惊动大佬,更有可能是卓峰选择在午夜12点钟发稿,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总之稿子就这样见报了。
当天的青城日报社,最醒目的新闻,当属“百日治污”和“工业园区污染调查”两个重量级稿件,一个在黄金版面3版,通篇报道介绍了此次行动的范围、力度,着重强调了此次政府的决心和毅力,而紧跟其后的4版面就是“工业园区污染调查”,那触目惊心的污染事件,无水可喝的王庄村现状,久拖不决的污染时间,都令人们升出无限的愤慨与同情。
两篇新闻如此处理,不由地让一些消息人士,遐想联翩。
“一篇政策发布文,紧跟着一篇曝光稿。这是典型的杀鸡给猴看。这次工业园区污染,看来是被抓了典型,这下子以前的三不管要变成三不爱了。”
“看来,这次百日治污可不是喊号子,这次曝光的的污染,估计是必须要解决,一定会解决的事情,指不定背后会牵连出什么利益纠葛。”
“也不知道这次是哪个记者胆子这么大,肯得罪这么多人发稿子,咦,又没有署名。”
卓峰其实是署了名的,刚刚接触暗访曝光稿子,他还是不知道怎么操作。但是李总编适时地把他的名字划掉了,换上了本报暗访组报道,对于这种曝光稿,报社一贯都这么处理,尽可能地保护记者**,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毕竟曝光稿会得罪很多很多人,伤害很多人的利益,而其中一些人就存在着狗急跳墙的可能。
该组报道见报后,开发区乃至青城市的整个官场发生了一起大地震,工业园区管委会集体撤职,接受调查,东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赵运华记过处分,开发区环保局长引咎辞职,赞县前环保局长被立案调查……
治污好大的力度,青城日报社好大的影响力!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却是有着部里重视,省里派人督办的“111”毒案,在背后推波助澜,那一夜,实在是发生了好多令人难以忘却却不为人知的惊险。
镜头回拨,回放到当日晚间。
“呼……”卓峰长舒一口气,终于写完并交了稿子了,这篇字数达几千字的暗访稿件,着实花了他不少的心思,从记忆中搜寻、从暗访机中观看、从网上查找资料,最大可能地还原了现场,追溯了整个污染事件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