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这新闻炸了
卓峰再梳理了下发现,夜晚是井盖伤人的高发期,占比73,儿童坠井往往发生在绿化带,把这些井盖伤人事件一统计,一汇总,一篇怵目惊心的稿子就出来了,两年来青城市16名儿童坠井身亡,简简单单、用数据来以理服人。
末了,还特意留了报社的热线电话,让市民们反映自己小区的无盖井。
稿子一出来,宋方仪眼前就是一亮,报到编前会上,轮值总编王振平又加了一把火,直接把这篇稿子又上了一个整版,看到这个小小的井盖伤人的事件,反而越做越大,越炒越火,众编辑们直呼妖孽,但你又不得不承认,这番策划着实是足够巧妙。
井盖虽小,但是问题却大,几乎每个小区,每个人都会遇到这种事儿,在这点上就比之前的污染、股神稿子具有更大的覆盖面,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果然,第二天报社的热线直接就炸了,整个上午热线被轮流轰炸,一个小时就能涌进来一百来条,五部电话此起彼伏响起,轮值热线的是新记者张天路,一个人两只手根本忙不过来,急得满头大汗。
也幸好卓峰来得早,一看这热线火爆程度,赶紧把社区版组三位美女喊过来,临时帮忙接了会儿热线。
打来的市民大部分都是反映自己小区井盖破损、物业失责的,部分是反应道路、公园有井盖缺失,还有部分市民是反映自己或者亲友被井盖伤了。
卓峰把热线分派了一下,道路、公园的线索,直接转接给市政部门负责处理,小区井盖破损的,让市民等待明天的见报稿子,明天会送井盖,请关注明天稿件,反映被井盖伤了的热线,直接记录下来,附在今天的稿子下面。
最后,卓峰又联系了下蓝鲸环保建材公司的孙老板,孙老板看到青城日报社把井盖这个话题炒作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关注,决定再送300个井盖,也就是一共500个井盖免费送,听到孙老板这个许诺,卓峰心中欣喜之余,也留了个心眼儿,派赵思思过去接洽,去签个赠送协议,再盖上公章,防止稿子见报后,孙老板翻脸不认人。
下午五点钟,赵思思带着赠送协议来了,另外几位美女汇总的井盖新闻也写好了,卓峰撰写的主稿已经完活,稿子一合,稿件题目命名为本报无偿赠送井盖市民可来领取,文中要求,领取赠送井盖要以居委会为单位,先拨打报社热线电话,然后报社会派记者一路监督赠送过程,保证整个赠送流程公正公平。
宋方仪拍板,说道:“明天继续上一个整版,把咱们策划的这个系列彻底推向**!”
“好咧!”众人欢呼雀跃。
次日,本报无偿赠送井盖市民可来领取报道见报后,卓峰和几位美女们又领略了一番读者们的热情,只不过昨天都是担忧、愤怒,今天都是喜悦,人人都想把免费的井盖领回家。
一个井盖少则几十元,多则两三百元,不要白不要,要了还想要,人人想要。
只不过,报道上规定了,要以居委会为单位领取,怕个人领取谋取私利。
这下小区居委会里就有点热闹了,尤其是老小区的居委会,看到报道的市民就带着报纸直接杀到了居委会里,建议居委会组织人员去领井盖。
白给的井盖,不要白不要,要了还想要。
胜利小区居委会主任,也就是上次挺不待见卓峰的鲁闲华,早早地就打来了电话,说道:“那个,卓记者,记得你是咱们小区的片记,现在胜利小区里少9个井盖,居民们都很不方便,你可不能不管啊,我看你们报社在送井盖,给我留9个行不行?”
这年头,都是利益至上,前脚还给脸色,后脚有便宜可以蹭,立马就变得随和起来。
谁也别笑谁,谁都这个鸟样,有奶便是娘。
卓峰笑了笑,说道:“没问题鲁主任,我给您登记上,把井盖先留下,你先找好车,明天我过去跟着车去厂子里拉。不过,我既然是咱们小区的片记,每个月可都有采访任务,您可得帮我找点儿线索帮帮忙。”
“没问题,等你来了,我给你提供几个好线索,保证你满意。”鲁闲华难得大方一次。
“好,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500个井盖,看起来很多,但架不住要的人更多,这个居委会要十个,那个居委会要二十个,甚至还有报社同事领导来打招呼预定几个,卓峰和几大美女忙活了一个上午,井盖也送完了,采访本也用得差不多了,密密麻麻得全都是自己片内居委会的姓名以及联系电话,还有井盖个数。
只要领走井盖,就欠了记者一份人情,后期工作干起来自然就会事半功倍,一帆风顺,所以虽然繁琐点、累点,但大家都干得劲头十足,信心百倍。
正当卓峰松了口气,又拒绝了一个居委会的要求的时候,热线室突然又来了条热线,竟然又有一家名叫红云环保建材的公司,要无偿赠送300个井盖。
卓峰接完热线,冲着众美女一摊手,说道:“这下又有得忙了,赵思思你去签协议,打车去,其他人继续接热线准备接着送。”
这真是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一浪高过一浪,一浪急过一浪。
炸了,这新闻是彻底炸了。
井盖一直送了整整一天,卓峰和众美女也忙了整整一天。
接下来的几日,大家都撒网捞鱼一般,一个社区一个社区的跑过去,拿着采访本上的联系方式、井盖数量,坐着居委会找的各色车辆,去送井盖的厂家提取井盖,忙得不可开交,也异常充实。
就这样,一张线索大网,依靠着送井盖策划,经过社区版组记者们的跑动,彻底地洒向了青城市的各个角落,几乎每个居委会都留下了社区记者们的影子。
无数条大大小小的线索,通过这张网,被搜罗到了社区版组记者们的手上,再经过整理、汇总、采访、见报,又反馈到千家万户。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