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宫宴尿遁
刚从淑妃这里拿到了礼物,又一个年轻的妃子站了起来。
云舒不认识这个妃子,不过看她那顾盼神离和魅惑异常的眼神,再瞧贵妃恨得牙痒痒的模样,云舒便知道这人的份了。
“恭喜陛下,恭喜瑞王爷,终于寻回了世子。世子爷一表人才,世子妃通达理,小世孙和两位郡主更是讨喜得很,臣妾真真是替陛下和瑞王高兴。”
难怪老皇帝会如此宠秦妃了,要模样有模样,说话又特别能说到别人的心坎儿里去。不知旁人发现没有,反正云舒是看到了的,秦妃说话时看似是一本正经的,其实跟老皇帝对视时的眼神却是柔万分,简直是道不尽的浓蜜意。
都说老夫少妻必定蜜里调油,果不其然。
老皇帝果然开心极了,连声称赞秦妃,贵妃的脸色更难看了。
秦妃笑眯眯地将云舒和云馨招手叫过去,拉着两人的手左一句标志右一句有礼,说出来的话比贵妃的更让人受不了,云舒觉得自己再听下去恐怕都要把前天的晚饭都吐出来了。
收了秦妃的礼物,云舒姐妹俩儿逃也似的赶紧坐回到自己位子上了,生怕一个不小心真的在老皇帝面前失仪。
不过秦妃还没结束自己的表演,她又端起酒杯朝向柳盼仪,笑道:“恭喜风夫人,得了平宁郡主这么好的儿媳妇儿,本宫真是要恭喜你了。”
柳盼仪也端起酒杯来点点头,一饮而尽,看不出两人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
云舒暗自惊疑,之前风吟将秦妃的胞弟扔进水匪窝里的事她可是清清楚楚的,后来风吟有事没事便去水军那边打秋风,她以为秦妃会恨死风吟一家人了,没想到竟然让她瞧见秦妃和柳盼仪相敬如宾的一幕,真真是匪夷所思。
不过这个匪夷所思并没有持续很久,因为老皇帝接下来的话将她所有的思绪都打断了,甚至还有些心乱如麻。
只听老皇帝笑眯眯地说道:“之前风吟这小子还特意向朕求娶舒丫头,当时朕对他所说的女子并无多少了解,不能贸贸然赐婚。今见到了舒丫头,嗯,朕心甚慰,若是不能让他们两人结为连理,只怕朕自己的心里都会过意不去了。”
这是要为风吟和云舒赐婚的节奏了。
宫中众人齐齐响起吾皇英明的唱和声,不过云舒此时已经一片空白了,有些呆傻傻地看着众人。恍惚中,她好像感觉到柳盼仪紧紧地握着自己的手激动地说了什么,又好像听到坐在边的冯若诗向自己道贺,还好像看到风吟激动得难以自已的脸颊。
不过老皇帝接下来的话她还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了:“今,朕便成全这桩亲事,也为瑞王一家团聚送上一份重礼,贺他们双喜临门!”
风吟当先起双膝跪地,郑重地向老皇帝谢恩。
云舒也在柳盼仪的带领下站到了大中央,伏地跪拜叩谢。
瑞王和敖延晟等人自然是不能闲着的,一时间内乌压压地跪了好些人。
老皇帝连连点头,看样子十分高兴。
贵妃紧紧地握着自己的拳头,即便长长的指甲快要戳进里了,还是让自己保持高兴开心的模样。
要说最开心的或许不是云舒一家,应该是秦妃了,竟然起向老皇帝叩拜,称颂他贤明,还跟云舒姐妹俩儿约定以后要多进宫陪她的八公主玩。
云舒忍不住腹诽这秦妃真是个八面玲珑的人儿,心眼儿恐怕都能比得上蜂窝了。
许是因为老皇帝赐婚,再加上瑞王爷一家团聚,今的宫宴格外喜庆,众人兴致也格外高昂,当然有些人不是这样的,比如谢庆轩一家人。
马氏瞪着被人们围坐一团的敖延晟夫妻和坐在柳盼仪边的云舒,气得快要七窍生烟了。要不是因为云舒,他们一家现在或许已经是二皇子侧妃的娘家人了,今被赐婚的也不是云舒,而是她的乖乖女儿谢慧婷了。
可现在,所有的算盘都被打乱了,她的女儿被撵出去了,别说二皇子了,恐怕以后想要在京城寻到一门好亲事都不可能了。
这都是因为云舒,可她又什么都不能干,不仅不能不高兴,还得跟在众位女眷后去向未来的将军夫人道喜,不然他们谢家恐怕就不能再在京城落脚了。
不过即便马氏极力想要在众位女眷面前刷存在感,但大家好像都不怎么喜欢跟她相处,以前关系极好的人此时都忙着躲她,马氏一张脸都快要愁成白纸了。
她一转脸看到了坐在自己边毫无存在感的庶女谢慧蓉,突然露出了有成竹的笑容。
宫宴还在继续着,除了吃吃喝喝就是观看各种歌舞表演,云舒在打发掉一拨前来恭贺的女眷们之后,终于找了个借口尿遁了。
尽忠职守的小宫女在云舒第五次要求之后终于让她一个人去寻茅厕了,云舒在拐了两个弯之后悄悄地向相反方向拐去,她之前打听过了,这里是个小花园,除了几个当值的小宫女并没有别人过来。
云舒累坏了,也在宫里闷坏了,像这种正式又拘束的宴会她在上辈子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参与,早就已经厌烦了。
来到这里之后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经历,乍一参加还真有些不适应。
在一个不太偏僻却又十分幽静的地方坐下,云舒深深地呼了一口气:“皇宫里居然还能有这么闲适的地方,真的是太舒服了。”
刚说完,一个声音突然接了她的话:“宁安郡主真是好兴致,居然一个人到这里来赏月了。”
云舒吓了一跳,她没想到自己寻了个这么僻静的地方居然也有人能跟来。
而这个人,偏偏还是她很讨厌的那个。
不是旁人,正是二皇子敖子庆。
虽然方才在宴会上敖子庆极力地为他们一家说好话还提议让敖延晟做个可有可无的官当当,不过这不代表云舒就要对他抱有感激之心。
云舒往后退了两步,客气而疏离地行了一礼:“臣女见过二皇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