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汉兴 > 第671章 大周孤忠2

第671章 大周孤忠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现在,人人都说,徐世杨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但徐世杨自己知道自家的事,他真不是什么枭雄,至少在过于重视亲情这方面,他离一个合格的枭雄还远得很。

当初自己在前线跟鞑子拼命,后方自家大伯跟鞑子暗通曲款,时候自己也没杀了大伯出气。

所以这次徐世杨打定主意,如果徐世松没在战场上直接战死,那么他就不杀徐世松——毕竟徐世松效忠的也是个汉人王朝,而且整个徐家之前都效忠过大周。

从心理上来说,原谅徐世松比当初饶恕大伯轻松多了。

只不过,徐世松现在已经没了退路,正如他自己所说,若是投降,他之前所作所为就成了完全的笑话,还不如那些一开始就想着投降的人。

而且,两天前跟着他死亡冲锋的那些战士,该怎么跟他们交代呢?

“既不杀我,又让我当忠臣?”徐世松笑了:“你打算放了我?那又有什么用,就算放了我,只要大周还没亡,我就得继续跟你打仗,到时候你不还是得杀了我?”

“就像你说的,我害死的人已经够多了,还是别这么费劲了,赶紧杀了我,咱俩都乐的轻松。”

“不,我说了我不杀你,那就肯定不会杀你。”徐世杨坚持道:“我确实会放了你,但不是现在,等到我抓到隆道皇帝,彻底灭亡大周之后,如果他愿意,我可以把你们一起释放。”

“还有文仲,以及那些愿意跟着你们的官员、士兵和民众,到时候给你们在海外划一片山高水远的地方,你们自己建国吧——当然,前提条件是,你们必须成为华夏的属国。”

徐世松看着徐世杨,一言不发。

徐世杨与自己堂哥对视,一脸坦然。

“你不杀前朝宗室?不怕留后患吗?”最后,还是徐世松忍不住问。

“我可没说一个都不杀,建兴皇帝得接受审判,还有一些倒行逆施的赵氏宗族,我也不会放过他们。”徐世杨明确回答:“但是隆道天子,他好歹没有投靠鞑子的劣迹,只要他能接受华夏统一的事实,饶他一命也没什么。”

“至于后患,你们拥有江南的时候无法阻挡我,去偏僻的海外重新建国,又怎么成为我的后患?”

“而且我不是要你们重建大周,我会以你徐世松的名义,把你册封到海外为王,你愿意把王位让给赵家人,那也随你,只不过华夏不会承认罢了。”

“怎么样?接受吗?如果你接受,那么你还有机会见到妻儿,也还能为大周继续尽忠,将来青史之上记起你来,估计会评价你为海外孤忠吧?毕竟你存续了大周王朝。”

“我似乎……没有反对的理由啊。”徐世松最上心的事,就这么几个:

一是青史之上对自己的评价,这个评价的关键就是自己是否真的忠诚,如果自己能够继续扶保赵氏宗族,哪怕向华夏称臣,哪怕必须去海外建国,那这就都不是问题(实际上以徐世松对赵家人的了解,他觉得大周很快就会提议以称臣为条件议和了)。

二是世人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徐世松为人所知的军事经历,只有镇压方腊叛乱和与华夏的对抗,前者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毕竟方腊军太弱。

后者吗,他输的太憋屈了,如果现在死了,哪怕把他评价为忠臣,恐怕也会诟病一下他的军事能力。

如果还有机会海外建国,他还能拿土人刷一些战绩,向世人表明不是自己太弱,而是对手太强。

第三,自然就是仁福公主和他们的儿女了。

为人夫为人父,舔犊之情还是有的,何况他们夫妻相亲相爱这么多年,感情深厚,自己必死倒也罢了,有机会不死,那当然还是要自己照顾他们。

“真是明智的选择。”

徐世杨把手中的苹果和小刀一起递给徐世松。

成功打消对方的死志,让徐世杨十分开心,不仅仅是因为自己不用嗜杀兄长,这还意味着他可以以同样的理由说服其他那些对大周愚忠的人。

这次南下的统一战争,必将以最小的流血方式解决。

仅仅这一点,徐世杨就可以在民族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这把刀子是当初从女真伪帝那里缴获来的,现在把他送给你,希望你去海外建国的时候,能够明白到底谁是敌人,谁是你的兄弟。”

徐世杨说道:

“现在好好休息吧,等待事情的结束。”

“让我写一封信吧。”徐世松说道:“让我把这件事告诉隆道官家,我会劝他放弃抵抗——既然必然会以我们的失败而结束,那不如结束的快一点。”

……

徐世松写了那封信,但那封信并未抵达隆道天子手中。

在徐世松昏迷的七月二十,金陵知府,金陵本地所有官员、豪族代表打开金陵城门向华军投降。

徐世杨进城的时候,大周的官帽和笏板扔了一地,城门两旁跪满了投降的官员和豪族代表。

他带领近卫军骑白马进城,在城门口,徐世杨命令所有人起立,同时宣布一条新的规定:

华夏乃炎黄贵胄,不可轻易跪人,以后平民阶级以上,只可跪天、地、君、亲、师,余者可拜而不可跪。

徐世杨目前只是太子,还不是君主,因此众人皆可不跪。

江防重镇金陵不战而降后,临安实际上已经完全无险可守——实际上不仅无险,连可战之兵都没有了。

得知徐世松要求迁都后,隆道天子和朝中还打算继续跟着他的官员们立刻准备放弃临安“南狩”。

但是在出发前,隆道天子在御花园游船时落水得了风寒,重病不起。

华军向临安方向进军的时候,隆道天子已经发高烧不能处理政务了。

共和1795年7月23,落水仅仅两天之后,大周隆道天子驾崩。

徐世杨得知这一消息,简直哭笑不得,这两个不同世界的汉人封建王朝,利益集团处理不听话皇帝的手段还真是如出一辙啊。

而且大周办这事的速度,比大明快不少呢。

隆道天子的突然死去,并未结束这场战争,以文仲为首的一部分官员在皇帝龙御宾天两日后,就带着隆道皇帝年仅七岁的儿子,向南方逃亡,剩下的其他大部分官员,则向华夏投降。

百忙之中,就没人想起来应该看看徐世松那封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