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玄奘要回来
贞观十九年正月,李承乾正在后花园里散步,这些天来可把他累的够呛。闪舞
虽然李二不在长安,正月初一元旦不用举行大朝会。
但来长安朝集的朝集使们,都跑到了东宫!向他这个太子拜年道贺!
这几天都在疲于应付朝集使们,昨天刚打发他们回去,今天好不容易有了休息的一点时间。
李承乾便在这东宫的后花园溜达溜达。
“郎君!”王泉一路小跑过来,行礼道。
李承乾远远看着跑过来的王泉,便知道准没好事,刚刚有点心情,就这样被搅和了!
“何事如此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李承乾心里有点小不爽,说话的语气自然重了些。
王泉从李承乾的语气里听出一丝火气,心里还挺纳闷,自己到底哪里得罪了主子。
转念一想,自己来是有要事,想跟太子汇报。
“殿下!刚刚接到西安都护府送来的一份文书,说是有事上禀。”王泉说道。
李承乾一怔!
安西都护府始创于贞观十四年九月,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治所在西州交河城,主要目的是为了针对西突厥。
安西都护府统辖于阗、碎叶、疏勒、龟兹四个军事重镇,史称安西四镇。
安西都护府的第一任都护是乔师望,现任都护是郭孝恪。闪舞
当然,现在还没有安西四镇,因为四镇里的于阗、龟兹、疏勒三镇现在还是西突厥的三个属国。
贞观二十年,西突厥可汗向大唐求亲,李二让西突厥可汗将包括三镇在内的五个国,作为聘礼割让给大唐。
贞观二十二年,唐军进驻龟兹,并将安西都护府迁到龟兹都城,并在四座城内,建置安西四镇。
莫非是西突厥进犯我安西都护府境内,郭孝恪与西突厥兵力悬殊,根本不是西突厥的对手,这才派人来长安请求支援。
“可是西突厥来犯我大唐边境?郭孝恪兵力不足,这才派人来求援,是不是这样?”李承乾回头看着王泉道。
这西突厥为太会挑时间了,这李二还在攻打高句丽,人而且已经打到大唐的家门口了。
“啊!”王泉一愣!太子这是在胡说八道什么?
哪里是什么西突厥的问题,是其实事情好不好。
“郎君,并非郭孝恪的求援信,西突厥也未进犯我大唐边境。”王泉说道。
“啊!居然不是西突厥的事情?”李承乾惊讶道。
“确实不是!”王泉说道。
得到王泉的肯定后,李承乾老脸一红,原来是我想多了。35xs
“郭孝恪都说了什么?”李承乾问道,他很好奇郭孝恪这个时候上报,到底是为了什么事。
“郭孝恪说,大唐法师玄奘西游归来,正在回来长安的路上。”王泉道。
“玄奘法师?可是贞观二年离开东土大唐,前往西天取经的玄奘法师。”李承乾问道。
“正是!玄奘在贞观元年便上表请求西行求法,陛下当时没有批准玄奘法师所请。”
“陛下虽然没有批准,玄奘法师依旧决心西行求法,在贞观二年踏上了西行之路。”
“现在他应该是求得佛法回来,普度众生。”王泉说道。
是不是真的能够普度众生,李承乾不知道,李承乾只知道玄奘这次西行求取到了三藏大乘真经。
从印度带回来了几百部梵文经书,后来玄奘一生都在致力于翻译佛经。
对于玄奘的认知,李承乾更多还是来自后世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当然,现实中的玄奘西行,自然不是里面写的那样。
“郎君!这个玄奘应该怎么安置?”王泉问道。
“按照当初的禁令,凡事私自离开大唐疆域者,一律严惩不贷。”
“不过,这已经是贞观初的事情了!现在这条禁令已经解除,自然不用再去责罚玄奘。”
“等他回到长安,便让他在大兴善寺落脚。”李承乾道。
“诺!”王泉道。
“对了!玄奘什么时候,能够到长安?”李承乾问道。
“按照从安西都护府到长安的距离来看,玄奘法师要到达长安,还需要五天。”王泉说道。
“既然这样,便让房玄龄等人,五天之后,去长安城外迎接玄奘回长安。”
“玄奘一回到长安,便立刻带他来见我。”李承乾道。
“诺!”王泉领命退下。
李承乾这么急着见玄奘,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亲眼看看这个玄奘和尚到底长什么模样。
更重要的是,他想要看看玄奘的徒弟辩机,到底有什么魅力,居然能够让高阳公主和他私通,给房遗爱头上移植了一片大草原。
高阳公主甚至为了这个和尚面首,居然敢跟李二翻脸,还搞的房家上下不得安宁。
高阳公主和辩机的私情虽然做的很隐秘,但是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辩机和高阳公主的奸情最终还是传的人尽皆知,沸沸扬扬,搞得长安城内满城风雨。
李二大怒之下,将辩机给腰斩了,谁让这个辩机和尚,不好好的在寺里吃斋念佛,做他的和尚,帮助玄奘翻译佛经。
却跟高阳公主勾搭在一起。
高阳公主也是,找什么面首不好,偏偏要找个和尚,这不是诚心让李二不痛快嘛!
能不斩了你的好辩机吗?
你要是找个普通人做面首,李二说不定还没有那么生气。
唐朝初期,李唐一向不支持佛教发展,甚至还进行排斥,贞观时期的禁令就是排斥佛教的表现。
李唐这么做的原因一是,大唐刚刚经历隋朝末年战乱的破坏,国家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为了发展经济,缓和社会矛盾。
这第二嘛!那就是李唐皇帝一直标榜自己是太上老君李耳的后人,李唐没有理由不去扶持自己“祖宗”创立的教派。
要是李唐去扶持从外面传播进来的宗教,这不是等于自己在打自己的脸吗?
唐高宗乾封元年,高宗李治追封老子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
至于他太上老君的封号却是北宋祥符六年,宋真宗给他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后来道教便以太上老君这么称呼老子。
你高阳公主身为太上老君的后代,红杏出墙也就算了,却偏偏找了一个和尚做面首。
这不等于在打李唐皇家的脸面!你说你找个道士也总好过一个和尚。
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便宜“自己人”,也好过便宜外人。
(本章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