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日月变幻
孔颖达和那一波大儒突然转换阵营, 让长孙无忌气的嘴唇都在颤抖。
“孔大人最好仔细想想清楚。”
“这民间印刷厂若是开了,肯定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管理。考察哪些印刷厂可以印刷, 审核哪些书籍可以发售, 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才能完成的,这给朝廷给国库增添了多少负担,此为公事。”
长孙无忌他双目睁圆瞪着孔颖达,继续说着,
“而且,若是这民间印刷厂一开,印刷术普及到了民间, 那可等同于给了许多其他学术学派的人一个发扬他们文化的机会。孔大人一心只想到,发行了《论语》之后你家祖先的学问得以传播于天下, 怎么就不想想,那些曾经和你的祖先不相上下的诸子们呢?”
“如果不是当年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你儒家也达不到如今这样的流传度。”
“民间印刷术这个口子一开,不难想象到那百家争鸣的时期又会来到,孔大人真的对你儒家如此有信心,真的认为这一次, 你们儒家还会胜出不成?”
“你只想到你家祖先, 却忽略你的行为可能使得你儒家失去这天下大势。此乃你儒家私事, 我本不该多说, 但是……”
“同朝为官这么久了, 无忌实在是不忍见到孔大人,公事不明,私事不清,为人诟病。”
好不容易把儒家拉到自己阵营的李承乾,真的想念之前自己那个暴躁易怒的人设。他现在就很想直接撸起袖子,和自家舅舅好好辩论辩论。
李承乾扭过头看向李世民,李世民坐在龙座上,一手拖着下巴,嘴角勾起,仿佛是在看着堂下的朝臣们上演一出大戏。
孔颖达面对长孙无忌的质问,摇了摇头,“长孙大人多虑了。我家先祖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其他学派若是能够流行起来,若是真能够再次百家齐放,那对我儒家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董仲舒独尊儒术的那套儒家学说,早就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了,而是融入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的一些思想,为了巩固皇权的一种妥协。真正的儒家思想,是兼容的,是发展的;真正的学术,也是不会受到任何统治阶层的压迫的。
孔颖达认为自己有推广儒家学术的强烈动机,但是他并没有打压任何其他学派的理由。
儒家到底是什么样的,到底会怎么发展,等千百年后自然会有答案。
孔颖达的加入使得右方‘支持’阵营壮大了许多,而且右方并不只有杜如晦和孔颖达这样等长孙无忌发问完了,防守反击的人。还有一个强攻手没有出动呢。
魏征,一个连李世民都敢直面怼的男人。
魏征这个人是从瓦岗军出来的,随后归顺了李唐,成了当时的太子李建成的洗马。
这个洗马当然不是真的为太子洗一洗战马的意思,而是太子的侍从官。
身为李建成的人,还成天怼李世民,能安安稳稳地活着,就证明他说的话确实很有道理。
“长孙大人,这儒家不惧百家争鸣,难道我大唐就会畏惧那些个有心之人的造谣了么?说到底,还是你等世家,在惧怕着寒门子弟。”
程咬金嘿嘿一笑,对着魏征就光明正大地给了一个大拇指,老程听说这个手势叫做‘点赞’。
其他人一直和长孙无忌云里雾里绕来绕去,也就魏征敢直接把这层窗户纸给点破了。
“放……p”长孙无忌差点殿前失仪,“放什么炮仗!”
“我会惧怕寒门子弟?就算他们有书读了,他们有能教导他们的父兄么?有能帮助他们理解经义的好的老师么?他们……”长孙无忌说着说着突然觉得自己中套了。
果不其然,魏征面色不改,转过身,对着正上方的李世民拱了拱手,“既然长孙大人并不惧怕,那么还请圣上给天下寒门一个机会,也给世家子弟一个挑战。”
李世民左手手背撑住口鼻的位置,看上去好像是在思考一样,其实是为了遮掩他快藏不住的笑意。
看魏征怼别人实在是太爽了!!
而且这魏征还不直接正面怼人了,是故意挖了个坑,上了个激将法,然后把长孙无忌的位置抬高了以后,再让他下不来。
要不是用手背遮住嘴巴,李世民怕自己笑出声儿来。
想到自己现在的心情,李世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之前几次,他告诉长孙皇后他被魏征怼了的时候,他家观音婢的表情总是有那么一丝丝不自然。
终于发现自己被‘媳妇儿’笑话了的李世民咳嗽了两声,吸引了整个朝堂的目光。
李世民:……
他真的不是要说话故意咳嗽的,被这么多人注视着还没想好台词怎么办?
“启禀圣上,儿臣有一想法,容禀。”李承乾插了一句话,顺便解救了自家装严肃想台词的老爹。
事情的发展到了现在,争吵的人和阵营,基本上符合李承乾之前的预估。
虽然细节上的争论内容,李承乾也没法完全预料,但是大致的局势,让李承乾觉得差不多可以丢出他之前想好的普兰比了。
就是那个玄萌口中,做任何事情,都要在心里有个plan B的普兰比。
“儿臣觉得,要不成立一个书监局,平日里可以管理朝廷需要发布的书籍刊物、审核民间印刷厂的资格等等。等到每年的某个月份,就开始审核民间印刷厂一年内印刷的所有书籍,若是有不符合朝廷标准的,就取消印刷厂接下来的印刷资格。”
“并且书监局还可以通过在没卖出一本书里抽一定小额的税收,自给自足,不需要国库进行运作的拨款。若是有一些没有朝廷允许私自印刷的厂商,可以以偷税漏税进行查处。”
李承乾装作这个方法是他刚刚为了缓解双方争论而想出来的妥协之道,“儿臣觉得几位大臣说的都对,所以想到这种普及民间,但是官方参与管理监督的一种方法,不知圣上以为如何?”
在场的大臣们都是人精,基本上都能看出,这个才是李承乾想要提出的方法。
刚刚提到的全面放权给民间的政策,就是为了让人来反驳的。等到此时,李承乾再用退一步的方式,既维护了朝臣们的面子,又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长孙无忌仰着脖子拱了拱手,“微臣同意。”
罢了罢了,不吵了,就当做是给自家外甥做个台阶吧。
反正是李承乾提出的方案,天下读书人都要记得李承乾的好,长孙无忌就把自己的一个后退,当做给外甥积攒声望吧。
倒是李承乾,小小年纪就可以做成这么一件事情,真是后生可畏啊!
这么好的苗子,真不愧是自家外甥。
这又让长孙无忌想起来,他家外甥周围的‘不良影响’,怎么样才能减弱玄萌对李承乾的影响力呢?
通过这次的事情,李承乾了解到,大唐需要可以带来变革的发明家,同时也需要能够实现变革的实干家,以及能够让变革真正落实的有长远目光的政治家。
李承乾思考了一下自己的未来,他想做那个实干家,同时他也想要去更多更远的地方看一看。
而玄萌,应该可以当个发明家,只要他的智商一直在线,不要总发明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那么那个政治家怎么办呢?
问题回到了原点,李承乾把李治亲自接到了身边,放在东宫里养着,打算亲自教弟弟。
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也同意了这个行为,因为长孙皇后又怀上了一个。若是李治放在宫里,这个喜欢黏着大人的小皇子容易吵到需要安心养胎的长孙皇后。
这一胎,还不知道是个女孩子还是男孩子,但是肯定会是一个让人操心的孩子。
还在胎中的这个宝宝,就已经让长孙皇后尝到了这么多个孩子之中,最难受的妊娠期。
生李承乾的时候,长孙还什么都不懂,全都是陪嫁嬷嬷给她的理论知识。而且那时候,还是隋末唐初的时候,李世民成天在外打仗,让长孙也难免担惊受怕。按理说应该是最难的一胎,但是李承乾十分乖巧地就被生下来了,整个怀孕期间都没让长孙留下有什么特别难受的记忆。
后面几个孩子有的稍微会有一些不适,有的也没什么问题。怀上两岁李治的那个孕期也是十分顺利的,偏偏就现在这个孩子,长孙感觉到了严重的害喜。每天都要吐好几回,什么都吃不进去,睡眠也不是太好。
李承乾这时候把李治接出去,确实是帮长孙解决了一个问题。
而且长兄如父,让李承乾带着李治,教育李治,更是一点儿毛病都没有,李世民当然也就同意了这种做法。
在李世民看来,兄友弟恭才是一件好事情,总不能让他的儿子们再走了他的老路吧。
李治就这样住进了东宫。
别人家或许是严父慈母,而李治在东宫的生活就是严厉的大哥和一个不怎么正经的光头。
每天上午的时候,李承乾去上朝,玄萌就……睡到自然醒。
之前玄萌睡醒之后,会溜出东宫到处去看一看,在李治住过来了以后,玄萌会带着李治一起去溜达。
玄萌让李治坐在自己的肩膀上,两条小短腿分开以后从玄萌脖子两边垂下来,李治的双手抱着小猴子。然后玄萌就踩上他的滑板车,放慢了速度,带着李治到处去溜达,美其名曰:感受民间生活。
等李承乾下朝以后,李治就要开始苦逼的学习生活了。两岁也足够开始学习千字文,和十以内的加减法了。
玄萌两辈子都没有过孩子,现在硬生生的体会到了养儿子的乐趣,甚至自己弄了个表格做每日李治的日程表。完成以后,玄萌还会在旁边写上某种属性 1这样的李承乾看不太懂的内容。
比方说,学完数学会得到智商 1,学完下棋会得到记忆力 1,学了素描会得到想象力 1这样的数据。
这一场真人版的《中国式家长》真的好玩,玩的玄萌忘记了日月变幻。
直到秋收结束,大军整军待发,玄萌感受到脑袋有点凉,准备弄个毛线帽子带一带的时候。
那天晚上,玄萌时隔一年多,再次进入到了那个云里雾里的梦境之中。
骑着白象的菩萨,用着一句玄萌特别熟悉的句式问着,“还记得当年谛音寺里的腊八节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