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134
长青公子原来是忠勇侯府的大公子!
长青公子和常青公子是认得的!
长青公子和常青公子是同一个人!
接二连三的惊雷一般的消息, 将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炸得蒙了。
简直匪夷所思!
令人难以置信!
一个是钻进钱眼里, 俗不可耐的话本作者, 一个是淡泊名利, 品性高洁的慈善人, 怎么可能是一个人呢?!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引起了轰动。
数不清的人将此当做谈资,热烈地争执和议论。
原来骂长青公子钻进钱眼里的书客们,简直是惊掉了下巴:“怎么会如此?他怎么不早说?”
“早知道他做了这样的事, 谁会骂他啊?”
“谁骂他一句, 老子打得他满脸开花!”
而骂他的“常青公子”的拥护者们,则是尴尬不已, 因为他们骂的人,正是令他们受了恩惠的人。
“我们没料到会是如此。”
“早知他是恩人,我们绝不会骂他一个字的。”
也有人说:“我不信!怎么会有这种匪夷所思的事?”
仅仅根据小陈管事和陈管事的话,就得出这个结论,不够谨慎和缜密。
于是,有人盯住了小陈管事和陈管事, 观察他们的行踪。
经过数拨人的跟踪和观察, 得出结论——
长青公子和常青公子就是同一个人!他们都是忠勇侯府的大公子!之前的判断没错儿!
议论声顿时上了一个新高峰:堂堂侯府公子为何热衷写话本?
与诸多商家合作,究竟是收受贿赂, 还是单纯欣赏?
他隐姓埋名做好事,创办常青书局救济贫寒学子为哪般?
众人议论了数日, 结合一些消息灵通人士的口风, 终于捋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曾经病重近二十年, 终日闭门不出的侯府公子,终日寂寂,通过读书来排遣,有侯府次子贺文璟常常问同窗借书为证。
他不善交际,又读多了书,脑子里全是故事,便养成了写话本的爱好,比如有段时间每个月都能出两册。
他不缺钱财,所以别人对他的打赏,他并不看重,也不会受宠若惊,想写便写,不想写便不写,比如近半年来产出很少。
有商家同他谈合作,他应当是了解过才推荐的,因为后来他们去看,那些布庄、茶叶坊都是极诚信的商家。
综上所述,他是真正的富贵闲人,而不是一个钻进钱眼里、俗不可耐的人。
那么他创办常青书局,接济贫寒学子,就定然是因为他胸怀怜悯,品性高洁了。
不会有第二种可能。因为如果他是沽名钓誉之徒,刻意经营名声之辈,不会任由他们骂了他半年,却不吭一声。这次被戳破身份,还是一个意外。
由此,众人再提到长青公子或常青公子,满口赞叹!
除了被侯夫人坑过的众夫人们。
她们原先不明白,为何侯夫人对长青公子如此大力推举?就这么闲得没事做,力捧一个后辈?
如今,全都知道了,因为那是她儿子!
众人对侯夫人的意见很大,憋足了气,想要跟她理论一番。没想到,在什么宴会上也见不到她。
侯夫人这阵子都没出门。她明知道大儿子的身份要大白于天下,自己曾经做的事也会公之于众,怎么还会傻得到处跑?
不仅不出门,别人登门拜见,她也不见!
诸位夫人递帖子上门拜见,递一个,被拒一个,将侯夫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侯夫人全作不知。反正她们骂不到她跟前,她就当此事没有发生过,在府中过着清闲日子。
至于翻脸了,以后怎么打照面?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侯夫人一点也不怕得罪了人,从此再也没有人跟她来往。那些人多是些长舌妇,闻着一丝腥味儿就要嚼人舌根子,聚在一起也说不出什么好话来,她才不稀罕。再说,她马上就要娶一个平民儿媳妇,以后被人说嘴的地方多了去,不来往也好。
她坐得住,有些人却坐不住了,比如安二哥。
当日跟“常青公子”的追随者们打架的人,就有安二哥。他是长青公子的忠实书客,哪怕后来再也上不去打赏榜,跟媳妇联手都上不去,都没有减少过一丝喜欢。
结果却听说了什么?长青公子和常青公子是一个人?他跟人打架,白打了?他乌青的眼圈,白白被打青了?
还有,长青公子居然是他的妹夫?!这是安二哥最不能接受的,自从长青公子出名后,贺文璋数次来安家,从他口中听过不止一次。还有那次,他卖画给他,足够让他知晓自己是狂刀客了!
他居然一句也不解释,由着自己被蒙在鼓中?还那么好意思收下打赏银子?!
安二哥气得不行,在家中等了几日,却不见两人来赔礼道歉,更加生气了!
“我找忠勇侯府找他!”安二哥坐不住了,奔上门去。
结果府中小厮并不带他进府,而是让他在门房处等候。待通禀一趟,回来却说:“我们大爷不太方便,请您改日再来。”
安二哥气得眉头倒竖:“改日再来?改日他上门跪着求我,我都不来!”
怒气冲冲,拂袖而去。
回到家中,跟安二嫂一通控诉:“这是亲妹子!居然不叫我进门!打算这门亲戚便不做了吗?”
安二嫂则道:“我不是心疼银子。几百两银子罢了,就当是我送妹妹的。可是我拿她当妹妹,她却拿我当什么?我几次与她说起,她明知我是姑射真人,却只字不提!”
两口子气得晚饭都没吃。
第二日,这事被安夫人知晓了,却是老二两口子抱怨起来被她听到了。安夫人冷笑一声,说道:“是我不让她说的!”
安二哥惊得瞪大眼睛,不信地说:“母亲,您就别给她开脱了!无论如何,这事她做得太过分了!”
“那日你妹妹来,你和你媳妇在吵嘴,还打起来了,记不记得?”安夫人波澜不惊地看着两人,“你妹妹那日便想告知你们,我嫌你们两个蠢,以至于被一个比你们还没脑子的人给哄了银子,想瞧瞧你们几时反应过来,故意不让她说。”
“母亲,您怎么这样?”安二哥听了,又气愤又委屈。
安夫人哼了一声,道:“让我看看,你们几时再打架!”颇具威风的眸子,瞪着两人,“因为莫须有的事,闹得一点脸面都没有,还好意思怪别人!”
见安夫人秋后算账,安二哥和安二嫂都不吱声,低着头听训。
然而安夫人虽然解释过了,安二哥和安二嫂却仍旧没有原谅于寒舟。明明是亲妹子,这件事做得也太不地道!
此事大白后,倒也不全然是不好的事。
贺文璋的话本子卖得更好了。
原先只听过他的名头,却没有下过手的人,此时纷纷下手购置了些。想要瞧瞧,侯府公子写的话本,究竟有什么不同?
与此事掺和不深的人,提起长青公子,都是满口赞叹:“忠勇侯府的这位公子,有一副慈善心肠。”
不是谁都能拿出那么多的银子,来养一些与自己无干的人。
而且,如此淡泊名利,不求虚名。
侯爷这阵子在外面行走,也是脚下生风,颇有面子。
同僚们见了他,都要赞上一句,他养了个好儿子!
原因是贺文璋病了许多年,身体才好,便写出对工部徐大人有启发的《机甲少年》一书。又不惜大笔银子撒出去,创办了常青书局,资助了不少家中贫寒的书生。
常青书局的事,就连皇上都有所耳闻,还亲口赞过背后之人胸怀怜悯,是个仁善之人。为此,满朝文武,见了侯爷都是一句夸赞之言。
至于妻子曾经被坑了钱?都是些小事,男人们不会因此红脸。
而曾经想要收贺文璋为关门弟子的孙先生,此时也颇为骄傲,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
这一日,他使人给侯爷下帖子,请侯爷上门一叙。话中,又透露出想收贺文璋为弟子的意思。
“去年我便十分中意他,觉得他是个谦逊博学的好孩子,今日才知他如此仁善,若能收他为弟子,我一生圆满矣!”暗示侯爷回去后,再劝一劝贺文璋,尽量劝说他应下此事。
“犬子年轻任性,又爱胡闹,担不得您如此高的褒奖。”侯爷谦虚地道,“待我将他教导一番,再来侍奉您。”
孙先生听到这里,就很满意,待送走侯爷后,还高兴地使人烫了酒,喝了几盅。
侯爷回到府中,便命人将大儿子叫去书房。
“孙先生想收你为弟子。”待大儿子来到跟前,侯爷开门见山,直接说道:“我认为你应当同意此事。”
本来侯爷以为还要再劝一劝,没想到贺文璋点头应了:“是。承蒙孙先生看重,儿子深感荣幸。”
听他如此轻易就点了头,侯爷还有些意外,看了他几眼,道:“可是改主意了?”
上回跟他说此事,他还一脸犹豫。游玩了半年回来,这是改主意了?
“是。”贺文璋点头道,“男子汉大丈夫,定要做出一番成就,才不枉来世上走一遭。明年便有秋闱,我打算下场。在此之前,拜个先生,正当助益。”
说完,对侯爷行了一礼:“多谢父亲提点。”
父子两个又说了会儿话,贺文璋便退下了。
走出书房后,他抬头看向上方的天空,清俊的面容沉着而坚毅。
舟舟想要出去玩,他便陪她。待日后两人有了儿女,需要为儿女打算时,他不能毫无准备。
所以,明年秋闱他要下场,把举人功名拿到手。
常青书局这一日开张时,与往日不同。
本来林立的书架,被拉开了一座,露出了雪白的墙壁,上面贴着一张红纸,覆盖了半面墙壁。
最右边写着一行:此为资助常青书局之人。
接下来便是一个个名字,依次是:断肠人、山中闲人、你娘、福运来酒楼、老李工艺坊、天下皆庸人、伟伟伟丈夫、清泉茶坊、画中仙、山中闲人……
密密麻麻写了许多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