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第 190 章(【这个逆子】...)
第 190 章(【这个逆子】...)
当皇帝日理万机, 曹操很少关注儿子之间的事,顶多只是哪个更爱闹腾一点就多匀点目光过去。
平日里他们之间怎么相处,曹操是不会去管的。
结果今天的《大魏周刊》, 不知怎地竟成了“邓侯”专版!
时事版块上头摆在最显眼位置的,是“邓侯谈以工代赈经验”, 讲述的是年前以工代赈过程中的种种举措,写得也就那样了,全是干货, 毫不炫技。
曹操估摸着曹冲约莫是没技可炫。
好在这份经验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完全可以原样搬去给地方官员学习。
相信只要不是能力差到没边的人都能按章办事!
曹操读完这份重头戏,再去看别的, 赫然发现除了时事版之外到处都充斥着“邓侯”两个字。其中甚至还混入了一篇“仓舒”!
曹操一下子注意到了曹丕写的《棠棣》。
因为这篇《棠棣》也摆在文学版的正中央, 想忽视都难!
且曹丕一点都没遮掩,直接署了自己的名。
曹操把文章通读一遍, 倒觉曹丕写杂文长进了不少,读来流畅隽永不说,字里行间还处处流露着对弟弟的关心与维护。
曹操读完了曹丕的文章,再看别的, 竟也都是对曹冲的褒贬不一的评价。
《大魏周刊》虽是曹冲一手创办的, 却也不可能无缘无故牵头评议曹冲。
曹操派人去查探了一番, 底下的人很快带回来两本《雅集》。
曹操知道《雅集》,不过他看过两回, 对上头的文章不甚感兴趣,便没再让人送上来, 只偶尔让丁仪他们读来听听。
过年这段时间太忙, 他倒是没再看过这本《雅集》了。
曹操听了底下人的禀报,先翻起上一期的《雅集》, 直奔魏讽所写的那篇文章。
看着上头把曹冲做过的事都归拢起来,直夸“邓侯只应天上有”,别人都被他衬得黯淡无光!
曹操沉着脸看完,把手中的《雅集》往案上一扔,又拿起了另一本从头到尾翻完,把其中关于曹冲的夸耀之词都扫了一遍。
这一期的《大魏周刊》和《雅集》,曹冲都算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了!
曹操把三份新刊撂到一起,哪会看不出这事儿是《雅集》起的头。
对于曹冲这个儿子,曹操观感挺复杂,总的来说就是见到了觉得他还是滚蛋好,见不到又觉得少了点什么。
曹操儿女加起来都三十多个了,哪个不是对他恭恭敬敬,气他的次数加起来都没曹冲多。
这么个小子,曹操自己也老想找机会教训一顿,可惜一直没机会。
只不过自己想教训儿子是一回事,别人把自家儿子推到风口浪尖又是另一回事。
不说曹冲能拿出许多利国利民的主意,光凭他是大魏皇子这一点,就不是谁都能朝他下手的!
曹操靠在凭几上,抬眼问那将两期《雅集》送过来的人:“负责《雅集》的人,似乎叫魏讽?”
“对的,陛下。听说这魏子京才华横溢,去年还曾与人夺席谈经,连下数十席,比之当年的‘解经不穷戴侍中’有过之而无不及。”
“倒是个人才。”曹操笑了起来,“让他搞这么份新刊太浪费了,山阳公那边还缺个点书令,就派他
第 190 章(【这个逆子】...)
去当好了。”
禀报之人听得心下一惊。
山阳公,就是献帝刘协。
自从刘协禅位,便迁为山阳公,圈在山阳郡不得随意走动。
魏讽正当壮年,被安排去给山阳公当典书令,哪还有什么前程可言?
曹操神色如常,并不觉得自己的决定有什么过分。
魏讽再有才华,还能比孔融他们有才华?
现在朝廷最不缺的就是有才华的人,他要的是愿意把劲往一处使的人才,而不是仗着自己有那么点才智就想把水搅浑、方便自己浑水摸鱼的投机分子!
有自己的小心思没什么大不了,谁还没点私欲不成?
像曹冲这样一天到晚想着偷懒,但没有耽误过正事的,曹操抬抬手也就放过了。
可魏讽把曹冲高高抬起,挑动士林对曹冲进行或褒或贬的议论,这事就纯属于没事挑事了。
换成一般皇帝,估计也不会管这点小动作。毕竟魏讽也没领头骂曹冲,只是选了篇猛夸曹冲的文章挑动舆论而已,算不得什么大逆不道的举动。
可曹操不是一般皇帝,他的帝位是由刘协禅让而来的,于名正言顺上总是差了那么一点。
魏讽让他看到了《雅集》的煽动力,进而让他想到有心人兴许会借助这种煽动力宣扬点什么不利于大魏的事!
所以,曹操准备直接把魏讽一撸到底,好敲打敲打潜藏在暗处那些别有居心的家伙――
好好做事什么都好说,谁敢当出头鸟搞事,他就把谁的脑袋给拧了!
曹操这命令明而上是授官,实际上并不打算给魏讽拒绝的余地,他直接让人把魏讽绑起来送往山阳郡,并且也不瞒着别人,而是叫人押着魏讽招摇过市。
魏讽出身平平,倒没有太多世家大族因为曹操这道调令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只是曹操因为一篇文章就直接把明显与曹植眉来眼去的魏讽扔去山阳郡,由不得众人不多想:看来曹操并没有那么爱重曹植这个儿子啊!虽然曹操总爱夸耀曹植的文采,可真要做事时曹操想到的还是曹丕和曹冲!
曹丕就不用说了,朝臣哪怕想支持他也敢直接说出来,不必心存顾忌。
曹丕占了个“长”字,即便是曹操当而问起如何立储,他们也可以堂堂正正地回答说“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曹冲自小便得曹操偏爱,如今更是以十七岁之龄身居要职,曹操对他的看重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相比之下,曹植时常被曹操拿出来夸的便只剩文采了。
曹植身上到底值不值得下注,这事得再斟酌斟酌啊!
曹植得知魏讽被押送去山阳郡的事,脸色变了又变。他知道曹操明里是在处置魏讽,实际上是在敲打他!
一想到自己的心思可能已经落入曹操眼中,曹植心中不免有些慌乱。
只恨杨修还在长安,丁仪他们又得常伴御前,没法给他提建议。
曹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转个不停,却没能想出对策来。
他本以为不是什么大事,没想到曹操直接把魏讽扔去山阳郡了,这无疑是直接告诉所有人就算投靠他,他也没法护住他们,反而还会给他们招来祸端。
曹植想不明白,为什么父亲明明总是夸他,却不给他机会证明自己?
第 190 章(【这个逆子】...)
哪怕像三哥一样,把他安排去军中历练,也比像现在这样不尴不尬地晾着他要好。他宁愿吃下苦头,也不想落后几个兄弟太多!
曹植有心想进宫找曹操表表决心,脚步迈出后又收了回去,最终颓然地叫人取酒来,邀了几个友人过来作陪,喝了个酩酊大醉。
另一边,曹操邀了荀进宫下棋,两人对弈了几局,曹操都没能赢,索性把棋子一扔,说道:“不下了。”曹操抬头看了看天色,邀荀陪他一起用饭。
荀也知晓曹操处置了魏讽的事,不过他一句话都没提。
魏讽在背后搞鬼的事他也看出来了,只不过事情涉及到几位皇子,荀并不想掺和太多。
他看得出来,曹操一下午都在等着什么,只可惜没等到想要的。
荀陪着曹操用了顿饭,起身告退。
曹操喊住他:“文若,你觉得朕这么多儿子里头哪个最佳?”
荀眉头一跳。
荀恭敬应道:“诸位皇子各有所长,却是说不出个高低来。”
曹操没再多问,摆摆手让荀退下。
他独自坐在御座之上,思索着几个儿子之间的问题。
到了这个位置上,即便是荀、郭嘉这些从一开始就跟着他的人,行事也谨慎了许多。
他们都是谋士出身,遇事多智善谋,对待立储问题自然更加小心,从来都不会轻易涉及相关话题。
倒是崔琰、毛d他们旗帜鲜明地支持曹丕,表示自古以来废长立幼都不是什么好事。
曹操本有些摇摆不定,今日读了曹丕的《棠棣》,倒是觉得这样拖下去反而会损了曹家的根本。
要是早日定下储君,说不准兄弟之间真能有那么点兄友弟恭的样子!
今天曹植的表现着实让他有些失望。
处置一个魏讽,对曹操而言无关痛痒,让曹操感到失望的是曹植对这件事的反应。
此前曹植与魏讽往来那么频繁,只差没让天下人都知道魏讽是他的人,现在魏讽出了事,曹植却到现在都没进宫一趟。
曹操闭上眼。
很快地,有人进来禀报曹植府上发生的事,说曹植刚才与友人喝到大醉,如今已经歇下了。
曹操合着眼听着底下的人说话,心里对曹植越发失望。
他原想着少年人有野心不是什么坏事,多打磨打磨说不准也挺不错,没想到曹植遇到事时竟连一点决断力都没有。
而对这种情况,不管是壮士断腕还是全力维护都不失为一种好态度,偏偏曹植选择喝个烂醉!
兴许是上回在江陵喝酒误事给的教训不够深,所以他遇事还是这么喜欢灌酒。
见曹操久久没有说话,底下的人斗胆开口:“陛下,小的还有一事要禀报。”
曹操睁开眼看向对方,问道:“什么事?”
底下的人掏出一叠文稿,小心翼翼地呈给曹操:“小的在平原侯府中得了这些文稿,还请陛下过目。”
他不敢妄加评议,却也不敢帮曹植隐瞒,只得直接把这叠文稿呈给曹操。
曹操不明所以,取过文稿翻看了几页,而色顿时变得难看至极,重重地把它们往案上摔去。
整叠文稿散落到案上、地上全都是。
曹操起身怒骂:“这个逆子!这个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