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在诏狱看大门 > 69、第69章 窑变风波

69、第69章 窑变风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69章 窑变风波

在万达的一番“劝解”下, 邱子晋的婚事终于暂缓下来。

毕竟邱子晋回乡是真的有一堆的事情要忙,邱母再蛮横,也不能插手儿子的公务。

消息传到邱家别院那边, 据说那边待嫁的荣小姐很是不悦。

“她不悦最好。她要是能主动退婚就更好不过。”

赤脚走在田埂上, 带着斗笠的邱子晋手里拿着一束稻穗, 用手掐了掐穗子。看着两边被风吹的荡漾的深绿色稻田,和沉甸甸垂下头的谷穗, 邱子晋露出了回乡后就难得一见笑容。

“看来今年又是一年好年景。”

“苏湖熟,天下足。现在最关键的是在秋收之前, 通开被淤泥堵塞的河道, 让南边的粮食能够尽快送到被北边去。平复京都的粮价。”

看到江南粮食供应无忧, 百姓们也算安居乐业,让万达等人稍稍放了点心。

因为京城粮价过高, 今年京都的端午节差点都过不下去。

最后还是皇上下令,开了好几个北直隶的大粮仓,将往年的存粮发放出来,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但是北直隶的粮仓直接关系到北边和西边的驻军粮饷,开仓放粮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鞑靼,瓦剌对大明的虎视眈眈可是一日都没有放下。若是大明真的表现出了粮库长期空虚,京城缺粮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恐怕这些人就要开始动歪脑筋了。

午间的日头实在太晒了,万达他们几个都是二十不到的小伙子还好说,跟在邱子晋身后陪同的县令、县丞等人已经被蒸腾的暑气热到不行了。

幸好路边不远就有一个农人搭着的凉棚, 凉棚下还放着一个桌子和两把椅子, 简直就是这片稻田里的绿洲,能让人纳凉休息,众人朝着棚子走去。

这种凉棚在乡村路边很是常见, 往往桌子上会放着一把装了凉茶的青瓷大茶壶。茶壶的一边放着一叠陶碗,一边放着一个用来收钱的空碟。

凉棚一般都是附近的村民搭建的,路过的人要是喝了他的茶,多少要放一些铜板在空碟里,意思意思。

颇有些六百年前自助式购物的味道。

不过乡间民风淳朴,来往的也都是熟人,虽然不排除有人占便宜不给钱,绝大多数人还是很自觉地往碟子里放些茶钱的。

超级有钱人邱子晋直接往里头扔了一块碎银子,招呼众人来喝茶。

万达本以为这种小破地方的茶水必然味道糟糕,说不定还带着一股泔水味。谁知道一口下去,这都被放凉了的茶汤,居然很是爽口,还带着淡淡的香味,倒叫他大感意外了。

“大人可别忘记这里是什么地方?昔日白乐天所做的《琵琶行》里,有‘前夜浮梁买茶去’这一句,这里可是‘浮梁茶’的产地啊。”

站在一旁的宋知县看着万达满脸吃惊的样子,笑着摘下斗笠,给自己扇了扇风。

“这浮梁茶在此地的田间地头就能喝到,但是一旦卖到京师所在的北方,那就是价值千金了。”

县令呵呵笑道。

万达心道惭愧惭愧……

白居易我知道,《琵琶行》我也知道,但是“浮梁”就是指景德镇,那我还是来了此地之后才知道的……

“这句诗的前头半句更有名。”

邱子晋放下茶碗,淡淡一笑,“‘商人重利轻别离’。”

“大人你说,这船都在河道上堵着,谁能从中获利?”

邱子晋看着万达问道。

“商人?”

万达楞了一下,灵光一闪,“京城的粮商?”

“正确地说,是垄断了北方粮道的北直隶粮商。”

整个大明帝国在经历了元末明初的军事打击后,在推行“以农为本”的洪武大帝朱元璋指定的一系列诸如:徙富民,抑豪强,屯田开荒,兴建水利的政策下,迅速恢复了农业生产。

原来南方的主要粮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江苏浙江徽州,一直扩展到了两湖区域。

在北方,则将原先故元移民从沙漠迁徙到了北直隶和北方农村,尤其是山东,河南等地区,已经成为了北方产粮的主要区域。

靖难之役后,永乐大帝朱棣更是强迫苏州、浙东等三千余富户和农民搬入北直隶,填充京师附近的广袤农田。

到了前朝的天顺年间,北方的粮食产量虽然不能和一年两熟乃至三熟的南方产区媲美,但也有相当的规模了。更不要说各个边镇还有军队屯田和盐商们在那边开荒的商屯。

北方农业发展,对于“天子守国门”的京城来说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在这两年愈演愈烈的京师粮价飙升的情况下,反过来看,似乎得到利益的并不是北方的农民,反倒是北直隶那些大的粮商了……

北方的粮食同样也是通过大运河从北往南运到京师。不过不同于由南向北的商路,通常粮食在运到天津港后就会通过陆路进入北京。

所以运河堵塞,对北方的粮商来说并没有特别直接的影响。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这就不是我们此次南下巡查就能解决的事情了。”

万达将水碗放回桌子上。

“看来运河下游的清淤和修闸势在必行。不然涨价的可不止是粮食那么简单了。茶叶,陶瓷,布匹,丝绸,这些所有南方的特产如果真的必须要靠陆路北上,那价格势必跟着飞涨。说不定就连朝廷贡品的采买,到时候都会出现问题。”

邱子晋想了想,没把下一句说出来。

北方重镇的“市边”,恐怕届时也会受到影响。

如今朝廷和瓦剌人在边境互市,大明对外最重要的商品就是南方的茶叶和瓷器,多年以来,价格还算稳定。

若是不久之后,因为运输问题,导致茶叶和瓷器的价格疯涨。

邱子晋不认为那些北方蛮族,会坐下来倾听他们解释,说什么千年大运河受阻是实属无奈,而是认为你们汉人不讲信用,做买卖坐地起价。

原来一匹马能换到的茶叶和瓷器,如今要用两匹马才能换得到,那不就意味着汉人皇帝想要开战么?

京师的正常运转,全赖着大运河的维系。这条命脉堵住了,京师也就离危机不远了。

“宋大人。”

“不敢。”

邱子晋招呼县令坐下,对方谦卑地摆了摆手,不敢与邱子晋和万达两人争坐。

官场只看官阶大小,莫说这宋大人今年五十,哪怕他七十了,在二十岁不到的上官面前也只能站着。

“今年的御窑烧的如何?负责御窑烧制的督办又是哪一位?”

景德镇作为大明皇家御用瓷器的供应地,除了本地大量的民间瓷窑,更重要的是所谓的“御窑”和“官窑”。

其中位于珠山的御器厂,负责皇家瓷器特-供,官窑中有所谓的“督陶官”,即督造陶瓷烧制的宦官和工部官员以及部分地方官员。

“大人,下官在此。”

跟在县官身后的工部虞衡司郎中出列,对着邱子晋和万达行礼。

听说这位巡抚大人莅临,整个景德镇的官员们都活动了起来。自然也包含负责御器厂和御茶园的大小官员,今天一早就集合在邱家宅的牌坊下,一路跟随,就等着上官召见问话。

“你是督陶官何瓛?”

邱子晋看着眼前这个留着一把胡须的中年人问道。

第69章 窑变风波

“正是在下。”

这位督陶官姓何名瓛,松江府华亭县人,在此任职已近三年了。

邱子晋离开家乡之前他还未上任,不过这一路上也听说过这位何郎中的官声。

他为官清廉,体恤窑工,在当地颇有人望,深得当地陶工们的爱戴。

“何郎中为民造福,本巡按早就耳闻。”

“大人过奖。”

督陶官只负责御窑造办,不理其他俗物,能做出这样的口碑,实属不易。

“督办太监又是谁,今日为何不在?”

邱子晋看了一眼他身后带着的两个陶工,感觉有些不太对劲。

太明特产,督办太监和守备太监的权利凌驾当地官员之上。这种场合按理说那位公公应该出来露个脸才对。

何况这里站着在内侍圈里口碑一流的小国舅万大人呢,不出来拍拍马屁简直对不起“宦官”两个字。

“这……”

何郎中眼神飘忽,明显有些为难。

“但说无妨。”

万达在一旁说道。

“梁公公他……有事回京城去了。”

何郎中说完,深深地低下头。

“回京城?难道是御器厂发生了什么大事,需要回京上报?还是宫里内府出新的样式了么?”

这两年景德镇的陶瓷烧造技术突飞猛进,有一种成形与宣德年间的“斗彩瓷”,在最近深得陛下和娘娘的喜爱。

邱子晋以为是宫里新做出了花样需要景德镇御窑这边烧造,故而将督造太监招了回去,心道这也是常事。

万达日常出入昭德宫,对于他姐夫满身的“艺术细胞”也是长期进行过沉浸式体验的。之前在歙县的县衙里,不刚还体验了《一团和气图》的威力么。

万达也认为恐怕是他姐夫又想出了什么新的花样,或者“爱妻”毛病又发作了,想着给姐姐或是小皇子特意烧一套瓷器之类的,所以让内府八局的造办把那位“梁太监”给招入内宫了。

“之前御窑厂里烧制出了一批窑变的瓷器,梁大人特意送到京师去了。”

何郎中见隐瞒不过,只能实话实说。

“如今算来,已经走了一个月有余了。”

“窑变?何大人,窑变的瓷器虽然珍贵,但是作为贡品上供……是否过于不妥呢?”

邱子晋眉头一皱,语气也变得强硬了起来。

“什么情况?什么叫‘窑变’?为什么不妥?”

万达对这些瓶瓶罐罐完全没有研究,不解地拉了拉杨休羡的袖管,低声问道。

“制作瓷器,除了有培泥的配比,塑形,上釉等等工序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火候的掌控。”

杨休羡凑到他耳边解释道,“‘窑变’就是火候出问题了。”

“那不就跟我做菜一样?”

万达心想这个我熟。

这做菜也讲究食材的来源,刀工的好坏,不过最考验厨子的还是对火候的控制。这种手上的功夫,除了不断磨练,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

“当然不一样,灶火说到底是人可以控制的。但是窑火的变数可就多了。变得好,得‘火气’之精华,烧制出的瓷器流光溢彩,光怪陆离。变得不好,就是所谓的‘死器’,釉色黯淡不说,可能整个胎器裂开,导致之前数日乃至数月心血全部白费。”

杨休羡补充说道。

若遇上太监催工,京师那边等着这批器物进贡使用,那真是要逼死人了。

“甚至还有所谓‘炸窑’一说,天数不对,一整个窑内的所有瓷器全部毁灭。甚至窑厂本身都可能发生危险,乃至殃及人命。”

因为不可控的变数实在太多,古人在烧窑之前,包括开窑那天,工匠们都会选择黄道吉日,并且供奉火德星君,在算准的吉日吉时开窑,以祈求平安无事。

莫说在烧柴烧炭,无法精确掌握温度的古代,哪怕六百年后的瓷器陶器艺术家们,在面对可以控温控湿的电磁炉的时候也会发生“炸窑”“窑变”的情况。

除了一句“天数”,真的无法解释这一切发生的原因。

听到杨休羡这番解释,万达懵懵懂懂地捉住了些要点——

“就是说,最近的一次‘窑变’里,偶然烧出了一批精品瓷器,比预想的更加精彩,所以那个梁太监迫不及待地把它们送到京城上供去了是不是?”

“那这不是好事么?”

万达理所当然地想着。

这不就是“限量版”嘛,好东西送进皇宫天经地义啊。

“当然不是好事。”

邱子晋也听到了他俩的谈话,回过头看着万达。

“‘窑变’之事,可遇而不可求。这一次烧成这个样子,惊天动地,流光溢彩,皇上看了龙颜大悦。但是下一次呢?皇家的贡品可是要求年年上供同样的形制的。如何回回都能得到上天的眷顾?若是回回得到,那还算是‘窑变’么?”

万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有点触类旁通的感觉。

据姐姐身边的陈司膳所言,这宫里的日常饮食其实比宫外大户人家来得要无趣的多。

尤其是“不时不食”这点,除了因为皇帝身为“天子”,要顺应天理,不可与天时季候相反。

更重要的是——皇帝偶然一次在冬天吃到了西瓜,之后每个冬天都想吃西瓜怎么办?

一旦成为贡品,就意味着成为常例,常例不容更改,一改就是劳民伤财。

贡茶、贡瓷、贡缎也都是同样的道理。

身为帝王,一生被宫墙所困,不知外头节气变化还情有可原。

若是身边的太监宦官为了一己私欲,讨好皇帝和娘娘,导致“特例”成为了“常例”,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邱子晋不悦地转向何瓛,“何郎中,我听说自从你担任督陶官以来。就未曾将窑变的瓷器作为成品上供,而是就地封存。就是为了避免内局之人,逼迫陶工烧制同样效果的陶瓷出来。怎么如今又开了这样的风气出来?”

当地陶工之所以爱戴这位何郎中,除了他愿意为了给陶工说话,与负责督办监造的太监争取合理的工期和报酬之外,据说最重要的就是他敢于顶住压力,不上供“窑变”瓷器。

怎么如今看来,难道这口碑是虚假的不成?

“大人,这事儿不能怪我们何大人。”

见到邱子晋对何郎中疾言厉色,陪同何郎中一同前来的窑厂工头主动出声了。

一旁站着的官吏刚要斥责,就被万达眼明手快地拦了下来。

“你说,我们听着。”

“老朽姓庄,在这御器厂里已经干了二十多年了,还是老老皇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为内廷烧制陶瓷了。”

老头对着众人拱了拱手。

“以前负责督造的公公姓张。那位张公公性格不紧不慢,与我们何郎中配合的相得益彰。何郎中提出不要上缴窑变瓷器的提议,也是那位张公公同意的。为此,还特意在窑厂北面建了一个仓库,专门用来存放窑变之器。”

邱子晋听着,赞同地点了点头。

万达则是内心一动——

一整间仓库的“限量版”?那还不得去看看!

皇宫里要说奇珍异宝最多的就是姐姐万贞儿住的昭德宫了,这个“限量版”仓库里的东西,是不是比昭德宫的更漂亮呢

第69章 窑变风波

他将渴求的视线投向了邱子晋,大大的杏仁眼里飘过六个字

——晋晋,漂漂,看看!

邱子晋无语地转过头去,继续与那个庄陶工对话。

“你的意思是说,换了新的督造太监后,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正是!”

庄陶工斩钉截铁地说道,“老朽年纪大了,已经干不动了,子孙们也没有人能继承我的手艺。别人都不敢说,那就由我来说。”

庄老头看来是个猛人。

“这新来的梁太监虽然只是上任了不到一年,却是处处和我们何郎中不和。之前定下的规矩也被他改的七七八八。最近的一次窑变甚至差点出了人……”

“老庄!够了!”

何郎中高声打断了庄陶工的叙述,转身对邱子晋作揖,“大人,老庄他心直口快,绝不是故意要冒犯梁公公的,请大人们不要放在心上。”

邱子晋之前在歙县惩治当地豪强士绅的事迹已经传到了他们景德镇。

传说中眼前这位长得喜庆的万大人更是“暴虐成性”,“凶残无比”,把歙县的两个年老的乡贤吊起来拷打示众。

何郎中可不敢任由这个陶工继续说下去,免得他为此得罪人,丢了命。

“梁公公……是哪位?”

万达摸了摸下巴。

旁人眼里视若洪水猛兽的内侍太监们,在万达这里那就根本算不上什么。

别说一个督办太监了,就算是五军都护府的守备太监,封疆大吏,真的要是犯了法,他都有办法惩治。

“这事儿不急,一个太监而已,问问东厂那边就知道了。”

听这位小万大人口气如此之大,倒是把深受宦官之害的何郎中等人给听的没了脾气。

听听这话说的——一个太监而已,问问东厂就行——东厂的人难道是那么容易差遣的么?

邱子晋闻言,也是感慨不已。

他这监察御史的官职再牛,奏折能够直达天听又如何?

真的办起案子来,比起这位行走在各种势力边缘的万大人,还真的没有他横行霸道的底气。

“哎呀,别说这些了,那个‘限量版’仓库在哪里?快带我去看看。”

天气实在是太热了,再在这**辣的日头下面走下去,万达都觉得自己要热炸了。还不如去参观参观御器厂,去室内看看珍宝呢。

“何郎中,你放心。”

一行人离开凉棚,朝窑厂那边走去。

“本官就看看,我不会要的。”

万达真诚地说道。

毕竟在他的眼里,侯爵府的瓶瓶罐罐与六百年后,路边上打着“跳楼清仓大甩卖,走过路过别错过”招牌的瓷器店里卖的东西也没啥很大的区别。

何郎中苦笑一声,和宋县令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

————————————————

紫禁城仁寿宫内

周太后趴在榻上,泪水流个不停。

已经爬上了淡淡细纹的眼角因为长时间的哭泣已经微微发肿,过于炎热的天气让本来四四方方的皇城更显的憋闷,教已经哭泣了将近一个早晨的太后几乎无法透气。

“娘娘,您不能再伤心了,不然崇王陛下知道您这样折磨自己的身子,怕是走在路上都要难受啊。”

她的大宫女跪在榻边,一边为她打着扇子,一边安慰道。

“那么热的天,他一个做哥哥的就舍得弟弟上路。汝宁距离京城千里迢迢,泽儿他在路上,要是有个好歹可怎么办?”

今天一早,崇王朱见泽就来到仁寿宫与周太后告别,随即启程,出发前往受封的藩地汝宁。

这对母子彼此心里都清楚,不管按照祖宗家法还是按照当今圣上的心思,只要崇王一离开皇宫,就意味哪怕身死魂消,他们母子都再无见面之日。

按照周太后原来的打算,至少也要拖到崇王成年,娶了王妃,最好连孩子都生了几个后,全家人开开心心地前往封地。

然后她再求求皇帝儿子,多给小儿子封些田庄,好保证幼子全家衣食无忧。

结果现在只有幼子一人孤零零地就藩不算,就连田庄,也只得了百顷而已——陛下说了,一切以旧例为准,参照的是当年郑王朱瞻埈的封赏。

这位第一代郑王脾气暴烈,曾经数次将人活活打死。

周太后的丈夫朱祁镇在位的时候,为了管教这位郑王叔叔,特意将自己身边的御史周瑛派去做郑王的长使。

名为“长使”,实为“监视”,从此之后郑王殿下就老实了一辈子,再也没犯过混。

朱见深以这位先辈为“榜样”,封赏自己的弟弟,恐吓的意味不言而喻。

“阿寿呢?他最近忙什么呢?按理说他外甥就藩,他这个当舅舅的至少应该一路陪同才对啊。”

周太后起身,接过另一个宫女递上的帕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她问的是她唯一的弟弟,“老一辈国舅爷”的锦衣卫千户周寿。

“国舅爷他揽了御窑进贡的差使,这段时间都在忙内务局的事儿。”

大宫女为周太后打着扇儿,贴着耳朵轻声说道,“因崇王匆忙就藩,陛下也没下什么好的赏赐,甚是凄凉。刚巧国舅爷从景德镇得了一批好东西,除了进贡内府,多的已经命人送去就藩的车队里了。”

“说起来,这才是‘自家人’啊……也不枉费我这么疼惜他。”

想到父亲已死,小儿子就藩,如今宫外她也就仅剩下这么一位得力的“娘家人”,周太后就觉得自己孤苦无依。

再看看她那个和她一般大的儿媳妇万贞儿……

先不说她两个兄弟多么得到陛下的器重,她一个妃子的父亲居然已经被封了“侯爵”。

要知道身为婆婆的她,一直到父亲周能过世,所封得还不过是个“庆云伯”的爵位而已。

“那位新派去江西的梁公公是个伶俐的孩子,不过短短一年送上来的孝敬,都赶上过去内务局的好多倍了。”

大宫女吩咐宫人去取冰镇好的酸梅汤来,转身殷勤地对周太后说道。

“他得了咱们国舅爷的照顾,会百倍千倍的报答娘娘的。”

“我一个老太婆,都不能出宫,要他的‘报答’ 做什么?”

周太后喝了凉丝丝的酸梅汤,总算觉得胸口的闷气匀了些。

“把这些财物,都送去给我的泽儿才是真的。汝宁……哎,哀家从未去过那个地方,也不知道是个如何的所在。不过钱财到了哪里都是有用的,他哥哥不肯给他田地,也只能由我来操这个心了。”

周太后叹了口气,哀怨地望着昭德宫的方向。

————————————————

“那个……何大人……”

看着手里还算完整的封条,万达尴尬地回过头,对着满脸惊恐的何郎中问道。

“你说的——满屋子的限量‘窑变’,就剩这一点了么?”

他指着屋子里空着的七八口大箱子问道。

何瓛和身后窑厂的工人们惊得齐齐下跪,磕头不已。

而站在万达身边的杨休羡,倒不是非常的惊讶。

他低下头,看着同样一脸慌张的邱子晋,再一次赞叹这位邱书生的心机和他的演技一样出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