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三更(13w营养液加更)
接下来几日, 京中都非常热闹。
大阿哥发威的事从内城传到了外城,又从会馆传到了各省,即使史官不记载, 这群人也青史留名了。
可喜可贺, 可喜可贺, 反正康熙是笑得快抽过去。
坐在皇帝这个位置上, 束缚他的事太多。儿子们能为他出口气, 还帮他扛回来这么多钱, 康熙快开心死了。
“这些钱都进国库, 折算成粮食,去山西赈灾。”康熙笑完之后,感慨道,“希望接下来的山西巡抚老实一点。”
胤礽欲言又止。
老实?怎么可能老实?
第一世穆尔赛是康熙二十四年案发。康熙也精挑细选了新的巡抚去山西。
但康熙三十六年, 山西百姓被逼民变。
换一个巡抚?一点用都没有。
并且从康熙三十六年之后,连续三年, 陕西、广东、云南, 甚至直隶等都相继发生了民变。
而康熙三十三年开始, 国库存银就一直保持在四千万两左右。直到康熙死前最后两年,国库存银才大幅度减少, 被称为康熙怠政的恶果。
所以, 其实康熙三十三年到康熙五十九年,被称为盛世。
这盛世, 和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
不过历史上几乎每一个盛世时期都会有民变。封建王朝的盛世,大约就是如此吧。
总比乱世强。
胤礽想明白之后,拱手笑道:“是, 阿玛。不如让侍卫直接以阿玛的名义去赈灾。对户部说, 这是把他们从山西搜刮的钱直接还给山西的老百姓, 户部应该不会有意见,能省下不少部费。”
听到“部费”二字,康熙好不容易好转的心情又有些低沉了。
什么是部费?每当国库有大额支出,为了时效性,都会“先支出,后审核”,即报销制。
报销时,户部会收取下放银钱的两成作为回扣,分与户部小吏。这就是“部费”潜规则。
如果不给部费,这群人就会按部就班工作,吹毛求疵审核——这个官场无官不贪,没有人经得住户部仔细审核。所以官员们都会乖乖奉上部费。
这件事康熙知道,知道却也无可奈何,因为大环境就是这样。
曾经有皇帝做过眼中容不下沙子的事,那人就是洪武皇帝朱元璋。最后结果是几乎满朝文武百官都带着镣铐上朝,贪腐也没控制住。
他揉了揉胤礽的头发,叹气道:“朕为朝政殚精竭虑,却如被蛛网束缚,仿佛一切努力都只是无用之举。”
胤礽眨了眨眼睛,给康熙捶腿:“皇帝就是补锅匠,哪里破了补哪里。亡羊补牢比就让羊圈烂着强。有一个英明的皇帝,至少比没有好。阿玛已经很努力了。”
康熙失笑:“别捶了,过来陪朕看折子。”
康熙往旁边挪动了一点,分了一半椅子给胤礽。
胤礽坐直身体,和康熙一起看折子,选新的山西巡抚人选。
让胤礽惊讶的是,这次康熙选择的山西巡抚候选人,居然是汉臣。
第一世山西几任巡抚,都是满人。是什么让阿玛的想法改变了?阿玛对满人官吏开始失望了吗?
康熙圈定了山西巡抚的人选之后,叹了一口气:“是不是只有废了八旗,朕才能随心所欲的使用整个大清的人才。”
胤礽吓得脸色苍白,生怕他的阿玛又头铁。
他赶紧抱住康熙的手臂,道:“阿玛您三思啊!要废八旗,咱们得先重新组建一支只忠于阿玛的中央军队,剥夺八旗旗主的军权,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事!现在贸然废八旗,他们真的会造反!”
康熙见儿子如此紧张,失笑道:“我知道,我是那等莽撞的人吗?你阿玛我又不是你大哥。”
胤礽小脸煞白:“阿玛您难道不是鲁莽的人嘛?大哥的鲁莽就是继承阿玛您啊!”
康熙:“……”
他把宝贝儿子夹腋下,捏紧拳头使劲钻胤礽的脑袋:“闭嘴!保清一点都不像我!”
胤礽梗着脖子道:“那大哥像谁!”
康熙大声道:“像你皇玛法!”
胤礽:“……”
他有点可怜顺治帝了。阿玛真是孝子。
“咳,阿玛不会鲁莽,别担心。”康熙松开胤礽,帮胤礽整理好头发,“只是本来打算等你们长大后,让你们领八旗旗主的位置,慢慢收拢八旗军权。但现在有些等不及了啊。我怕你们还没长大,他们就把大清给蛀空了。”
胤礽安慰康熙道:“阿玛放心,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大学现在已经培养出一批中层军官,阿玛很快就有人手接替老勋贵和老宗室的位置了。而且阿玛可以先改编包衣军队,以给包衣恩赐,废奴籍的名义改编八旗包衣军队为中央军,八旗旗主也……啊。”
教你如何设置阅读页面,快来看看吧!
康 熙立刻把胤礽拎怀里使劲揉搓:“哎哟,我怎么没想到!我的宝贝儿子这小脑袋瓜就是灵活!”
胤礽赶紧道:“阿玛不要急啊!就算是八旗包衣,也不是立刻就能改完的事!”
八旗改革不是写小说,作者键盘一敲改革就完成,这是真的会把八旗逼造反的事!
改革剃发令这种和旗人利益无关的小事,就能让那群宗亲勋贵演一处逼宫的闹剧,动八旗,他们会疯!
“我知道我知道。”康熙乐呵呵道,“你阿玛我是那种鲁莽的人吗?”
“应该不是?”胤礽不确定道。
如果是他第一世的汗阿玛,胤礽一点都不担心。
但这一世……阿玛您已经做过一次鲁莽的事了。所谓有一就有二,儿子真的担心啊!
胤礽忧心忡忡,天天祈祷着康熙悠着点,别这么快把八旗逼反了。至少等他和大哥长大,成为康熙的左臂右膀之后再把八旗逼反啊。
那时候,舅舅应该也已经训练出一支具有相当战斗力的海军。他们海陆结合,只会骑马的八旗老爷们才会扛不住。
还好皇宫里的两位娘娘终于生产,转移了康熙的注意力,让康熙没再提什么八旗改革的事。
德妃早产了一个女儿,女儿身体还算健康;佟皇贵妃的女儿足月出生,身体也不错,但面相有残疾——她是兔唇。
兔唇在现代社会,做个小手术就好了;在古代,面相残疾比七阿哥的跛脚严重得多,这种孩子几乎都会被丢弃。
康熙十分痛苦。
“表亲,原来真的也是近亲吗?”康熙紧紧抱住胤礽,仿佛这样会让他心情平静一点。
胤礽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康熙。
表亲当然也是近亲,血缘关系不会因姓氏而改变。
胤礽知道,即使康熙越来越厌恶佟国维,但对佟皇贵妃还是存着几分感情。康熙是真的期盼着这个他和表妹来之不易的孩子。
世间许多表亲结婚都能生出健康的孩子,为何自己和表妹不是幸运的一个?康熙大受打击。
“阿玛,把妹妹养在宫中,我们养她一辈子。只要舆论把握得好,面部残疾可以说成天生异相。”胤礽安慰道,“妹妹天生异相,疑似仙子下凡,所以在宫中出家清修,外人不会说什么闲话。”
康熙拍了拍胤礽的背,沉默了半晌,深深叹了口气:“你对弟弟妹妹是真的好。”
胤礽反驳:“我对哥哥难道不好吗?”
康熙终于被胤礽逗笑了:“好,你对保清真是太好了。”
胤礽使劲点头。谁也不能质疑他和大哥的感情!
“就这么做吧。”康熙那一瞬间,已经动了杀女的心。
但胤礽提出建议时,康熙的心就软了。他很无奈地想,有了这么一个对兄弟姐妹过于好的太子,他也很难狠得下心来。
生出的女儿是兔唇的事瞒不住佟皇贵妃。康熙告诉了佟皇贵妃自己对女儿的处理。
“是太子想出的主意。”康熙道,“不过,表妹,以后别生孩子了。”
佟皇贵妃在得知女儿面部残疾之后就懵了。当康熙告诉她会留下女儿的命后,她阖上双眼,泪流满面。
“谢谢表哥,谢谢太子,谢谢……”佟皇贵妃哽咽,“不生了,不生了,我有这个女儿就够了,我和女儿在宫中作伴一辈子。”
佟皇贵妃想,女儿在自己身边留一辈子,说不定比那些抚蒙古的公主更幸运。
康熙见佟皇贵妃对面部残疾的女儿只有一腔慈母情,没有其他心思,对佟皇贵妃更喜欢了:“表妹放心,以后你肯定是皇后,我们的女儿是固伦公主,在宫中独居一宫,过得一定不错。即使朕驾崩了,以保成那傻孩子的性格,对妹妹也会非常好。”
佟皇贵妃哽咽点头。
她要从现在开始每日祈祷,一定要是太子继位。
太子善良,对兄弟姐妹极好。只有太子继位,她这个面部有残疾的女儿在她死后才能过得好。
此事便如此定下来。康熙安慰佟皇贵妃,待女儿满月之后,就提前给女儿固伦公主的封号。
太皇太后得知康熙对佟皇贵妃所生公主的处理之后,对康熙的处理和太子的仁善十分欣慰。
她对康熙道,这个公主满月之后就由她抚养,谅外面的人也不敢对她养的公主嚼舌根。
宫中添了两位健康的公主。再者,在康熙去五台山的时候,宜妃和温妃也查出了身孕——温妃有孕,就是康熙没有过分责罚钮钴禄府的原因。皇宫里一时喜气洋洋。
可这喜气,很快就消散了。
佟皇贵妃的公主未满月,就因为奴仆疏忽,着凉早夭。
佟皇贵妃气急攻心晕厥,差点病危,好不容易才被御医抢救回来。
康熙面黑如铁:“奴仆疏忽?!”
教你如何设置阅读页面,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