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买活 > 第484章 橡胶生产线

第484章 橡胶生产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怎么样, 老宋,硫化胶上遇到的小问题是不是已经有进展了?”

“承蒙军主垂问,这一阵子我们小组合力研读《橡胶工程师手册》, 还有《现代橡胶技术丛书》, 把什么杂事都放下了, 又通过攻关小组请来了化学专门学校的几位高材生,这几位学生的学问好, 化学实验比我们老人做得精细,原理反应来得到位,都是实验的一把好手!

有他们帮忙,总算是确定了适当的硫磺品质标准, 还有配比反应公式,解决了生胶的脆性问题,这样总算可以用熟胶制成软管,并且经过多次蒸煮消毒,都没有变性, 技术上是突破了一个难关,不过, 如今的做法,对硫磺的品质有需求,成本要降下来并不容易。况且如今本地的硫磺产量本就不足,只怕, 还是要催促硫矿进口, 才能在明年此时初步搭建起一条橡胶生产线那。”

“硫矿——现在本地的硫矿都是从何处进口的?”

“以山阳道来的硫铁居多!都是从莱芜港口过来的。鸡笼岛也有硫矿, 但开采难度大, 品质不佳, 恐怕不敷使用。南洋方面目前已经探明的硫矿, 产量都不高,主要是在安南一带,那处现在战乱频仍,几年内想要开采都有困难。”

“那就只能是先指望山阳道,示意他们增产了,你们去开个会,明天起大宗商品交易所挂牌求购。”谢双瑶转头吩咐秘书组,又亲切地拍了拍身边这个中年人的肩膀,“干得不错!老宋,依你所见,橡胶和杜仲胶的物性究竟有多相似,杜仲胶作为橡胶的代用品,值不值得先为它发展出一套生产工艺,之后再调整为橡胶的生产线,你说,有没有这个可能呢?”

老宋——也就是橡胶攻关小组专家宋长庚,被谢六姐夸奖,已经不止一次了,周围人免不得都用艳羡的眼神看了过来。而宋长庚则满面红光,顾盼自豪,骄傲中又透着一股受宠若惊的谦卑感。

一听到谢六姐的赞词,他几乎是本能地就想要谦逊一番,再发自肺腑地赞颂谢六姐的恩德,但,他很快又意识到,谢六姐并不喜欢说废话,于是便止住了话头,一五一十地回答道。“杜仲胶和橡胶这东西,虽然按照天书著作所言,分子式是相同的,但结构不同。”

“表现在物性实验上,二者的加工也是截然不同,目前来说,杜仲胶只能用溶油法制取,而且性子十分活泼,很容易和空气进行反应,变得脆化,固然要比橡胶更加坚固,但要说把杜仲胶制成软管、轮胎等,现在的工艺还达不到,倒是可以制成一些轻便坚固的容器,用以盛物不错。”

“盛物的话,那就没必要费这么大的功夫了,马口铁比杜仲胶做盛物说不定还更合适些。”

“倒也未必如此,如果能够验证此物在极寒环境下的物性,或可取代马口铁,成为北方储物的器皿,现产的马口铁,在极寒之地表现并不理想,主要是锡在低温下分子结构会发生改变,受寒后不复光亮,甚至掉渣都是有可能的。”

马口铁在北方不耐用,这是这几年陆续有的反馈,谢双瑶点了点头,“明白了,还是有前景的,杜仲胶可能是如今塑料制品最好的本土化生产材料了……”

他们二人边说边谈,在宋长庚的陪伴下,谢双瑶饶有兴致地把两间宽敞的厂房转悠了个遍,查看过了蒸汽机、大釜、加压器、蒸煮器等等在外人看来不知所谓的大铁疙瘩,又拿起目前制成的少量成品,比如那厚实的橡胶软管,橡胶雨衣、胶鞋等等,还有实验室试制的橡胶轮胎,谢双瑶还上脚踢踹了一下,实验强度,“嗯,偏硬!有没有装橡胶轮胎的马车?”

这自然有,而且是早准备好的,谢双瑶立刻登上马车,捂好帽子,戴上手套。“去外头马路上跑一跑!正好看看在寒冷环境下会不会脆化!”

虽然云县地处东南,但腊月里近年下,依然也下了几场雪,早起会结霜,这样的天气里,坐在奔驰的露天马车上并不是什么美差,不过也正因此,可以更好地感觉到一般人乘坐马车的体验,谢双瑶坐车体验了小一刻钟时间,便让马车返回了,她没有吝惜自己的赞许,“说实话,要和仙器比自然还难,不过这强在是我们自产,仙器用完了就没有了,自产的东西,却是千秋万代,永远都可以用,而且还会越做越好!”

“军主说得是!”宋长庚带头拍掌叫好,小组成员个个都是面红耳赤,激动不已。谢双瑶微微一笑,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让随行人等也都去体验一下,“走,我们吃饭去,看看你们平时都吃些什么——还有什么要求,什么困难,都尽管可以和我说说。”

吃上当然是没有一点问题的,攻关小组的专家,待遇还能低了去?买活军本来就吃得不差,要说有什么意见,宋长庚反而觉得小组是不是吃得有点太好了。“天天不是鱼就是肉的,荤菜还有三道!是不是过于靡费了,叫人心底不安——就连军主,也不过餐二荤,我们小组上下都不敢领用太过,免得折了福分,要小人说,能保证日日有蛋便已很足够了!大荤过多,实无必要,还不如折钱多做些实验,多买些硫磺呢!”

“这倒没什么,你们花的也是自己的钱——前期投入有些要折算到后期成本里去,再计算分红的。”谢双瑶倒不觉得这有什么过分的,大几十人吃饭呢,只要不浪费,准备三个荤菜也不为过。

“既然如此,那更要为自己省点钱了。”宋长庚立刻说。倒把谢双瑶和身边人都逗笑了,“这个我可就不好管了,哪有我来巡视一趟还降待遇的,这不是招人埋怨吗?”

众人一边说笑,一边已进了食堂,食堂的准备很充足,荤菜还是三个:红烧肉卤豆干鸡蛋、海带排骨煲、干煎带鱼——红烧肉、排骨这不多说了,年下都是要杀年猪的,这一阵子云县的屠宰场加班加点,市场上猪肉的供应是往日的三五倍,就这样还是一扫而空,绝没有滞销的忧虑,新鲜的骟猪,放血、焯水,浓油赤酱一番料理,哪有不好吃的道理?

红烧肉用的是三层五花,油汪汪的惹人眼馋,有些从农家子弟中冒出头来的专门学校研究员,还没吃几年饱饭,又是做惯体力活的,胃口非常健旺,最喜大荤,每每都要一大碗肉,再来两个鸡蛋,一咬一大口油,瞧着让人胃口大开。而宋长庚这样,在敏地便有学识的中年人,多数一向还是能吃的饱饭的,再说年纪也上去了,胃口渐弱,没那么喜好油腻,便专爱吃里头的卤豆干,吸饱了油,一咬就是一大口咸中带了豆香的汤汁,配饭也好,白口吃也好,都很相宜。

海带排骨煲,是扎扎实实一个个的小墩子在锅里码着温着,全是人头大小的砂锅,锅里整齐地码着排骨、香菇干、海带、金钩虾米,料足汤少,滋味便浓,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样的汤有些浪费了,完全应该多加水,煮得淡一些,或者再煮一道水来下面吃。很多研究员有吃夜宵的习惯,便把自己吃完的排骨煲存在厨房,加班之后,请师傅加水加面,再加几滴醋就是极妥当的夜宵。

再说这带鱼,这是有讲究的,带鱼赶冬汛,每年冬天都是大吃带鱼的好时候,云县又靠海,是以这个时节便有新鲜的海鱼吃,不像是夏日多吃鱼鲞、鱼饭,这带鱼只只都有手掌宽,肉厚无比,煎得火候也好,表层的皮肉发焦微紧,内里却又细嫩,拿筷子一扒,拌在饭里鲜美异常,若是红烧了,锅边贴饼子,便是最受北方人欢迎的冬日佳肴。

云县是南面,冬日菜蔬还是不缺的,有西红柿、白菜这些耐储藏的青菜,还有雪里红等腌菜做配角,一顿饭确实可说是丰丰富富,要说花销也并不很大,买地这里粮食高产,养殖业又产业化了,农副产品的价格自然也随之下跌,在买地要筹办这么一桌饭菜,花费其实比京城要少得多了。

“可以,口味也很不错。”谢双瑶吃了几口饭,眉头更加舒展了,见大家也都按部就班地入座吃饭,她满意地点了点头,“有这样的饭菜做伴,到明年年底,解决橡胶量产问题,应该不难吧?”

“只要硫磺足够,明年年底生产线开不出来,我提头来见六姐!”

“哎,最多就是扣点绩效,提头做什么呢?你的头很宝贵的,宋先生,橡胶生产线只是开始而已,再往后需要你们设计丰满的生产线太多了,现在就把头不要了,那亏的人是我啊!”

领导的笑话,哪有人不笑的?再说谢双瑶也的确还算风趣幽默,众人忙都一阵大笑,更不少人艳羡地看着宋长庚:这个江阴佬,入买不过两年,就已经享受了买地科学家补贴,据说级别仅次于徐子先徐大人,可要说这两人在敏朝的功名,那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徐子先进士及第,原本就是敏朝高官,这宋长庚,读了多少年书?这都近四十岁了还不过是个举人!

但是,谢六姐对他们的重用程度,却都是差不多的,领域有所不同而已,徐子先编撰教材,验证原理,主要是起到一个高端教育、提纲挈领的作用。而宋长庚则被委以设计工业生产线的重任,来买不久,就有这样的重用,人人都知道,只怕在六姐的前知之中,此人将来,必定是青史留名的大人物!

有六姐信用在前,这宋长庚冒起虽速,但却勉强还能服众——也是他自己的确聪颖,宋长庚原在江阴时,寻访买地的进阶教材还很难,只能把能找到的教材都尽数学了,来买后进行学力考试,理科学力已经满足初级班毕业要求,随后半年间,边干活边学习,中级班课程一蹴而就,尤其擅长化学!

这还不算什么,他有一种天分,能将这些知识落地到生产中去,这一点是很难得的,实验人人会做,专门学校毕业的化学生,在实验室里甚至已经可以复现很多书中提到的化学实验了,但要说把实验落实到生产,他们就很茫然了。

尤其是化学门类,几乎没有成形的生产体系,工匠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循守旧,如同仪式一样传承生产步骤,即便如此,生产事故还是屡有发生——今年南城的大爆炸,也可以说是一次超大的生产事故。

宋长庚既然有设计一种全新生产流程,并且不发生太多意外的本事,那倒也合该他出头,至少,他加入之后,杜仲胶制品也罢,橡胶制品也好,产品的质量也有了长足的进展,谢双瑶半年前看到的橡胶管根本还没法用,不但发臭,而且气温一高就黏糊糊的,一低就发脆,性状实在是太不稳定,宋长庚一来,分析之下,原来是硫磺品质的问题,换了一批硫磺效果果然就好多了。

这就是工业生产啊……哪怕是有金手指,能跳过最艰难的技术突破这一步,节省上百年的时间,但进步仍然是要用年来计算的。从发现橡胶,到最后应用硫磺来制备橡胶,这其中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农业、工业都要有所突破,才能形成橡胶的产业化:工业上要发明各式各样的方法来鞣制橡胶,农业上,也是用了数百年,才从砍树取胶变成割胶,至此,橡胶才终于有了降本增产的可能,走进千家万户。

谢双瑶知道能割胶,也知道硫磺可以制胶,还扒拉过《现代橡胶丛书》资源带给有意在非洲投资橡胶种植园的朋友,这已经算是走在这世界前列的前列的前列了,但这距离橡胶工业成形还非常遥远,第一批橡胶树要扩建,要贡献出种苗,到各地去部署种植,橡胶工艺还要进步,让橡胶制品具备使用价值……

自从她得到鸡笼岛,栽种第一批橡胶树已经四年多了,南洋的橡胶树刚种下没多久,橡胶制品的民用恐怕要到南洋的橡胶树开始割胶才能铺开,前期的价格也注定便宜不了,不过,从工业部署的时间来说,现在开始出生产线雏形,时间只能说是刚好而已,鸡笼岛橡胶割胶之后,试制、改进,如此循环几轮,等到大量制造生产线时,四五年的时间眨眼过去,南洋的橡胶树也可以出胶啦。

——这还得是这期间天下太平,至少山阳那边没大事,硫磺的生产不受影响才行……

工业生产就是如此,蒸汽机、高炉炼铁、马口铁、橡胶、钟表、车床,没有一个科技点不是耗费几年时间慢慢点出来的。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谢双瑶用十年时间普及了教育,有了第一批能当教师的手下,这批人教出了更多的学生,让她可以继续发疯的一样的到处扫盲,知识在人群中不断的扩散,才有了今日的专门学校,今日能辅佐宋长庚的化学毕业生。

整整十六年的Farm!还要再继续Farm下去,生命不息,教育不止,Farm……啊呸呸呸,扫盲是基本国策!买活军的活死人没有当文盲的自由!

如今以她的繁忙程度,早已不可能亲力亲为到工业生产一线去了,而且说实话,谢双瑶现在也不敢说自己懂生产,现在工业一线的问题早已不是她随便钻研两下就能解决的。

她只能这样,时不时去巡视重点攻关小组——前阵子谢双瑶还去视察了档案学攻关小组呢,那个佘四明去进修了电脑之后越发魔怔了,和她说想要设计一款本土可制造机器来解决档案登记问题,谢双瑶寻思那不就是读卡机吗?她决定佘四明这个小组不管几年都给支持,真要把读卡机提前N年发明出来,说不准会出现算盘型人肉计算机之类的魔幻产物呢……

“小吴,你今天真该一起来的,那个本土橡胶轮胎挺舒服的,就是还太重了点,感觉还得再下功夫,不过上路是真比坐马车舒服多了!”

今天的视察进行得很顺利,谢双瑶心情不错,一进办公室就大声招呼马脸小吴,马脸小吴回她一个假笑——现在小吴的秘书组每天的活不比谢双瑶少。“京城来信到了,三封!”

“哦,说的是二妃离婚案的事情吧。”

得益于无线电通信,谢双瑶自然是早知道了事情的粗略大概,以及敏地的动向,包括买活军为何牵扯在内,她心中都是有数的,不过事情的细节还不太明确,京中来的私信,结合使馆的工作报告,可以很好地补充信息的疏漏,她看了看手表——还有大半小时要开会了,想看信就得抓紧时间。

“三封信,先看哪一封呢?”

三封信,一封是皇帝写来的,一封是双吉小丫头片子写来的,一封是谢向上写来的,都是红漆封口,没有拆开的迹象,谢双瑶搓了搓手,犹豫刹那,便先搁置谢向上的,把皇帝和双吉的信打开了,她决定对比着来看,看看皇帝和双吉对此事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啊哈哈哈!”

才看几行,皇帝的信立刻逗乐她了,“加分……能不能加分啊?真是个小滑头,什么代我做事,就好像我如果挂了他还会继承我意志一样,他是比他弟弟狡狯多了!”

这封信是让谢双瑶颇感到娱乐的,她笑容满面地开始看妹妹的信,谢双吉的信里当然满是后悔和迷惑,但这并没有带走谢双瑶嘴边的笑容,她的笑容反而变得更加兴味了。

“吃一堑长一智,”她有些感慨地说,掏出笔准备给谢双吉写回信,“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会产生怀疑——好事啊,小丫头片子们,也开始长大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