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戏明 > 第454章 第 454 章

第454章 第 454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朱厚照认真研究了一整天的火器图纸绘制技巧, 都没空关心文哥儿跑哪儿去了。

本来他以为文哥儿会在外头把晚饭也解决掉,结果快到饭点的时候文哥儿居然回来了, 还兴致盎然地说给他带了样礼物。

朱厚照回想了一下自己从小到大在文哥儿那儿收到的礼物, 基本上不是拿来打发他就是拿来埋汰他。他一脸警惕地接过文哥儿递来的盒子,打开一看,首先看到的是里头塞着的旧报纸和稻草。

等到扒拉开那些玩意, 才看到里头静静躺着只小猪茶壶。

旁边还围绕着几只配套的、刻绘着小猪图样的紫砂茶杯。

朱厚照:?????

文哥儿一脸悠哉地坐到边上,依葫芦画瓢地把金沙寺住持的说法照搬了一遍, 说今年是癸亥年,十二年前风靡一时的猪仔窗花再度称霸窗花市场,紫砂壶这一新兴产业也与时俱进地采用了这些图样。听人说,当年连皇宫里都贴这样的窗花!

文哥儿讲完后还转头问朱厚照:今年皇宫里贴了什么新花样?是传统样式还是猪猪样式?

朱厚照觉得自己好气,偏又逮不着文哥儿的错处。而且这套茶具多看几眼感觉还怪可爱的,哪怕明知道文哥儿有意在埋汰他, 他还是舍不得不收!

朱厚照哼道:“说好要比试, 你跑去宜兴买茶壶?”

文哥儿纠正:“不是买茶壶,是住持非要送我的, 盛情难却!”

朱厚照道:“那你的图纸画了吗?!”

文哥儿道:“这么重要的图纸岂能说画就画?没有完全的把握我是不会轻易下笔的。怎么?殿下自己没想法,想来查探我的图纸好学了去?”

朱厚照怒道:“孤才不是那样的人!”

文哥儿捧起桌上的茶浅啜一口, 才慢悠悠说道:“那殿下就别问这个, 瓜田李下的事得避嫌晓得不晓得?”

朱厚照气闷不已:“紫砂壶跟火器一点关系都没有, 你就是趁机甩开孤出去玩儿。”

文哥儿道:“怎么就没关系?古语有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陶器需要烧制, 火器的许多部件也要烧铸, 许多经验本来就是共通的, 我也是想通过观摩紫砂壶的烧制过程看看能不能激发什么新灵感。”

朱厚照问:“那你有新灵感了吗?”

文哥儿摸着下巴一本正经地道:“有点了,但还不清晰,我明儿再出去走走看看,说不准能有更明晰的想法。”

朱厚照觉得他就是在糊弄自己,一脸不乐意地道:“不行,我们得定个日子来比试,不然你磨蹭到回京都没出图纸。”

文哥儿闻言十分为难地说道:“那就五日为期吧,时间太短的话我怕殿下画不出来。”

朱厚照气呼呼地道:“孤一准画得比你好!”

文哥儿“嗯嗯”两声,表示“你说得都对”。

朱厚照:“…………”

更气了!

许是觉得文哥儿忽悠他的那些话挺有道理,朱厚照第二天也去看人冶铁。

他的好奇心向来十分旺盛,来了兴趣便从“铁从哪里来”一路探究到“铁器是怎么炼成的”。

矿场倒是不稀奇,他跟着文哥儿去运过灰,挖矿和挖灰差别不大。他还亲自拿起矿镐跑去敲了一会,发现这动作并不轻松,累得他气喘吁吁的,又不好意思喊累,最后命人中午给矿工们添一顿肉菜和白面馒头。

众人虽没拿到太子的赏赐,却能吃上一顿好肉,自是开心不已,亮出一口比黝黑皮肤要亮上许多的牙。

朱厚照留下吃了两个馒头,又去看人怎么冶炼铁器,这却是有些不顺利。

隶属于朝廷的工匠们已经熟练掌握高炉冶炼技术,整个生产线本来应该整齐而有序地进行,结果今天有个匠人身上不小心被烫伤了一大片,朱厚照过来时正好撞上他被人抬去治疗的场景。

那惨烈的伤势和不绝于耳的惨叫声冲击性还是很强的。

负责人忙擦了额上的热汗,跑上前向太子告罪。

入夏后天气越发炎热,高炉冶炼的过程更是热得冒烟,工匠们状态都不太好,哪怕强调百八十次要注意安全,也很难完全避免意外的发生。

这就跟矿上死人一样,要出事儿谁都拦不住。

可现在在太子面前出意外就不是小事了,负责人诚惶诚恐地表示这不是常有的事。

朱厚照便问他要数据:今年夏天出了几起?去年夏天出了几起?前年夏天又出了多少起?处理这类事故的具体章程是什么?如果不幸失去了劳动能力甚至没了命,会给他们家人多少赔偿金?

这些问题问得负责人背脊冷汗直冒。

“殿下需要知道这么多东西,小的怕记忆有错漏,得回去查阅相关文书……”

负责人支支吾吾地说道。

朱厚照吩咐道:“给你三日,你查阅好了归纳出来交给孤。”

负责人自然不敢不应。

别看眼前的少年郎年纪小,他可是大明的储君啊,他的吩咐谁敢怠慢?

朱厚照碰上这样的事,不免少了几分探究冶炼技术的兴致。不过他还是把冶炼所里里外外逛了一遍,同样命人给他们加了顿肉菜和白面馒头。

这般举措自是迎来了一阵欢呼声与谢恩声。

换成平时,朱厚照早就得意洋洋了,这次却没太开怀。他回到东宫的时候情绪有些低落,问左右文哥儿有没有回来。

得知文哥儿还在外面,朱厚照更郁闷了。

他本也没想这么多的,可看到那些忙碌的矿工与那个受伤的工匠,忽地就想到文哥儿曾经给他画过许多幅《一天》。

那时候他年纪还小,只觉得上头的画逗趣可爱,每天都很期待拿到新的《一天》。现在回想起来,文哥儿不仅给他画过从事各行各业的人如何度过自己的一天、每天辛辛苦苦干完那么多活能拿到多少钱粮,还简明扼要地分析过每种谋生方式可能面临的风险。

许多行业拿的钱不多,干活时面临的危险却不少。像这些矿工与工匠冒着酷暑汗流浃背地干活,平日里仍是吃不上他们觉得最是寻常的白面馒头,更别提过上顿顿有肉的好日子。

他若是当真有史以来最英明神武的太子,将来能不能叫他们都吃上馒头和肉呢?

朱厚照正胡乱琢磨着,就听杨玉过来禀报文哥儿回来了。

朱厚照马上让杨玉把文哥儿喊过来。

文哥儿溜溜达达地迈步入内,看到的就是只有些蔫答答的小猪崽子。他暗自反省了一下,觉得自己今天没干什么坏事,便继续走过去坐到自己的老位置上问朱厚照怎么了。

朱厚照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儿跟文哥儿讲了,末了有点儿郁闷地说道:“孤只能给他们赐一顿馒头和肉,没法让他们经常能吃上。”

文哥儿微讶。

没想到朱厚照自己跑去看人挖矿冶铁,看完后还能生出这么多感悟来,小猪崽子长势喜人啊!

文哥儿认真说道:“这很难办到。”

自汉朝以来这片土地的人口便没有太大变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太大的飞跃。

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太多可以改进的余地,即便他们现在已经花费许多年的功夫广泛培育适合大明栽种的高产粮种,也会因为地力的限制而没法有太突飞猛进的变化。

现代不缺粮不缺肉,除了一代代人精心选育产量高、抗性好的良种外,还仰赖于工业化肥的普及。

所以想要农业出现类似于石器时代跨越到铁器时代的重大发展,可能需要一场工业革命。

那估计得花个几十上百年。

毕竟工业革命需要的最重要的基础其实是……人才。

机器的发明没有足够多的科学人才是搞不定的,就现在这个集中力量培养写八股文高手的科举制度,别说让那些个读书人去搞发明了,就算是给他们一本说明书让他们操作机器他们都不一定干得来。

大明的专业人才其实也有的,只是他们的上升渠道非常狭窄,有能耐的人大多不愿意往这些方向发展。不管是匠户、医户、军户、农户还是商户,只要生下来的孩子足够多,都会盼着不用继承祖业的娃儿能通过科举出头。

这就让大明非常缺乏搞基础研究的专业人才。

至于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劳动力……说实话,就现在百姓所过的日子来说,他们都算不上是廉价劳动力了,他们是官府打个招呼就要老老实实去干活的免费劳动力。若是朝廷重视工业发展,给他们足够的工钱与福利,工人岗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可以成为人人都想干的香饽饽。

人不缺,资源也不缺,各方面的技术也勉强还算保持在世界前列的水平。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缺乏科学这根指挥棒。

人才培养需要的周期是最长的。

科学研究的周期就更加漫长了。

有许多人搞了一辈子研究,最终却什么成果都没有。

这不是某个人能做成的事,甚至不是某代人能做成的事。

就拿最常见的化肥来说吧,你得知道植物是怎么生长的,弄清楚往肥料里添加什么样的物质才能让它们茁壮成长,接着你得知道怎么合成这种物质。最后,你还得想办法优化生产流程、压缩生产成本,建立最符合当前需求的生产线。

一个小小的化肥就牵涉到无数理论和技术的变革,哪里是一时半会能实现的?

文哥儿挑拣朱厚照能听明白的内容仔细给他讲了。

朱厚照听文哥儿分析完,对这个化肥十分感兴趣,要是花个十天半个月就能生产出供许多土地使用的肥料,那岂不是轻轻松松就能亩产千斤?

朱厚照道:“那要怎么才能弄出这种肥料来?”

文哥儿道:“很难。”

朱厚照道:“难就不做了吗?”

文哥儿眉头动了动,缓声说道:“殿下可还记得你师弟李燿?”

朱厚照说道:“孤当然没忘,孤不时还会召他进宫讨论关学问题!”

文哥儿道:“他如今已经收了不少弟子,其中也有不少好苗子,算是给殿下培养了不少师侄,只可惜他们如今还在张老道长那边借用道观研究关学。如果殿下这位师伯能出面为他们办个学校,让他们广收学生学习关学,想来会有不少人愿意来求学。只消十几二十年,我们关学的徒子徒孙就会多起来了。”

朱厚照追问:“办这个学校就可以了?”

文哥儿道:“当然不是,这只是第一步,先把理论基础搞好;再往后可能得投入不少人力物力去把理论转化为实用的技术,再把这些实用技术推广出去。这个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十年内可能都没什么成效。而且没有足够多的福利和晋升途径,许多人可能不会考虑往这个方向发展;可一旦殿下去为他们争取福利和晋升途径,又会引来不少人反对。”

目前朝廷的蛋糕就这么大,朝臣之所以对勋贵、武将、外戚、宦官严防死守,不就是因为他们可能会在皇帝的支持下来抢他们蛋糕。在没有看到成效之前,他们怎么可能让渡利益给他们本来就瞧不起的人?

搞技术的?

那不是匠户吗?

只要你们一代为匠户,那世世代代都得出几个儿孙来补缺,轮流为朝廷无偿干活。

朱厚照道:“孤肯定能争取!”

文哥儿见朱厚照这副信心满满的模样,难得没泼他冷水,笑着说道:“眼下推广好土豆和玉米虽不能让天下百姓顿顿能吃白米面,却也能让世间少许多挨饿的人。殿下不必太心急,我们凡事尽力而为就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