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秉笔投暗
孤灯一盏, 照着医馆高悬的药壶。
蔡先生等人在外面等候已久,忽然听得脚步声,抬头见金不换身影从里面出来, 正想上前禀报在仙人桥附近发现冯其尸首之事:“郎君……”
然而话才开口,便为金不换此时的面色所惊,声音戛然而止。
金不换低垂着眼帘从他们旁边走过,脚步没停, 只道:“备车。”
备车?可明月峡一役刚结束, 无论是打扫战场清理痕迹还是后续受伤修士的救治,事事都要他拿主意……
蔡先生一怔,下意识问:“您要去哪儿?”
金不换的脚步,终于一停。
东方已渐渐亮起鱼肚白,这一夜所发生的种种,悉数从脑海划过, 可最终落定的, 不断在耳旁回荡的是, 竟是那一日在小楼,周满持剑转身,那凛冽如锋刃的一句……
“只要能赢,对是对, 错——也是对!”
可笑他当时并不算真正理解此言, 也难怪师父先前说他还不够明白。
势大如世家, 在望帝如此明显的一场伏杀面前, 原来也只得忍气吞声;自己却要为去救周满还是顾全大局而挣扎、而痛苦……
无尽情绪如潮涌过,最终都消散。
金不换眸底, 只余一片山海难移的平静, 轻声道:“去杜草堂。”
清晨时分, 锦官城西郊尚是一片静寂,浣花溪畔几间草庐经由后世弟子与慕名的文人骚客不断扩建,已练成了一片规模不小的屋舍。
写有“杜草堂”三字的匾额就挂在门楣上。
一棵古老的银杏树枝叶散如华盖,熹微的晨光便从林隙穿过,碎在下方正拿着扫帚扫地的年轻弟子们身上。
金不换豪奢的车驾在十丈外停下,踩着几片落叶从车上下来时,肩上还裹着伤的常济也正好从门内走出,立在阶上,遥遥看向他。
车驾本可以驶到近前,可金不换从来不会。
杜草堂向奉简朴之风,无论他在外面如何荒诞不经,回来时却总是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移步来到草堂门口,扫地的弟子们见了都有些诧异,纷纷见礼,唯独常济早就料到一般,并不惊讶。
金不换躬身道:“常师兄。”
常济只向着门里一指:“师父在诗笔亭,已侯你多时。”
金不换于是一阵沉默,过了好片刻,才道一声谢,整肃衣袍,进了草堂。
翠竹森森,青瓦白墙,只有旧诗残画店点缀其间,过得一条长长的夹道,绕过草堂影壁,便上得一条铺满诗文的长廊。
他向前行了一千四百尺,终于见到那座茅草盖顶的小亭。
长廊尽头是一片墨竹林,墨竹林旁则是一片墨色的小湖,湖底投着许多大小形状不一的笔,诗笔亭便坐落在墨湖东畔。
三别先生正在湖边垂钓。
只是所钓并非是鱼,所用也并非是饵。而是从旁边乱糟糟的一堆诗稿里取出一页来,抓出上面的墨迹,在诗稿变成一张白纸时,墨迹也就被他手指捏成了一枚豆大的墨锭,然后挂上钓钩,随着甩杆的动作,沉入湖水。
墨锭入水顿时又重散成诗稿字句。
湖底沉着的那一支支笔于是跟闻见了什么香味似的,轻轻摇摆起来,带上水波,在湖面上散开涟漪。
金不换见状,便在后方停下了脚步。
三别先生静盯着水面,突然竿稍一抖,他立刻提起鱼竿往上一甩,只见得一支沉漆兔毫小笔如一尾细鱼般咬在钩上,倏尔跃出水面,被三别先生一声大笑,抓在了手中——
以诗为饵,所钓者笔!
“喂了上百篇诗稿,总算咬钩。不错,仲秋八月的兔毫,不焦不嫩不脆不秃,他日作画拿来题字最好……”三别先生看了看,到底满意,只是说完凝视此笔一会儿,却又渐生寂然,末了不免一叹,“我也不知今日是等到你好,还是等不到你更好。”
金不换不知该如何回答,只上前躬身为礼:“弟子金不换,拜见师父。”
三别先生问:“你想好了吗?”
金不换一掀衣袍,竟长身而跪,但取墨竹老笔竖秉于眉心,搭垂眼帘,声音寂定:“弟子想好了。愿奉杜圣遗训,从今日起,为草堂秉笔!”
他叩首于前,朝日在东面升起。
耀眼的辉光如万条金丝,洒向蜀中群山。
小剑故城冷寂的医馆里,如泥塑般枯坐已久的身影,也终于动了一动。
一命先生为周满开了一剂药,此时正拿着一枚骨片沉思,见王恕重又进来,便将那枚骨片递给他,道:“方才金不换手底下那些人来过,说是在仙人桥附近江滩清扫痕迹时发现。若我所料不错,此物乃取上百人眉弓之骨炼成,是那陈规‘一叶障目’之术的法器,与周满身上所中之毒系出同源,能照见一些东西……”
那是一枚残破的骨片,似只是从整体上碎裂的一块。
王恕伸手接过,便见骨片弯曲处如一面打磨粗糙的小镜,浮动着晦邪的气息,却照出黑白两色。
只是黑的极多,白的极少,仅像狂风巨浪里苦苦支撑的几叶孤舟,短的如点,长的如线。
其中三道格外长、格外亮,好似骤燃的流星,照亮夜空;旁边两道稍短,却也坚定温暖,不动不摇;然而其余的光点却十分散碎,只像是黯淡的星辰,随时都会熄灭。
一命先生此时不愿再看王恕是什么神情,已将眼帘垂下,只道:“这或许便是她目前一生所遭逢的所有善恶……”
人心之毒,不夺人命,但在《毒经》中却被放在最后一页,真正的凶邪之处正在于此。
人或许能控制自己的心,却无法控制他人的心。
这一生所遇到的善越多,痛苦便越少;所遇到的恶越多,痛苦便越深。
一命先生慢慢道:“她昏迷不醒,正是如今困在梦魇中,不愿醒来。”
王恕凝望着那小小一面骨镜,明明只是指甲盖大小的一片黑,然而当其将那些渺茫的光芒淹没于中时,却好似浩瀚广阔,没有边际。
一个人究竟是怎样的遭逢,才至于如此?
在这一刻,他竟隐约明白,往常她为何总不肯信人,又为何总要剑走偏锋。
日光照亮了窗纸,也映亮了她苍白的脸颊,只有着轻缓微弱的呼吸,仿佛睡梦般平静。
王恕捏紧那枚骨镜,走到她身旁,只问:“此毒当真没有解法吗?”
一命先生道:“若有,也不写在《毒经》最末一页了。”
王恕慢慢坐下来,垂眸看了许久,终于道:“可毒固不能解,却未必不能渡,不是吗?”
一命先生骤然抬眸看向他!
屋内,却忽然死一般静寂。
周满困在恒长的梦中,梦里有人来有人走,两世纷纭皆在梦里汇聚。
初时是父亲在院中编竹篾,总是笑盈盈的,遇到任何事情都不生气,更不对谁发怒;这时母亲便在厨房手忙脚乱,一会儿洒多了盐,一会儿添少了油,她烧菜从不好吃,却认得天上所有的星辰,常在夏天的夜晚搂着她坐在院子里,听着篱边虫声,给她讲每颗星星的故事,父亲便在檐下含笑听着。
只是当她高兴地举起手来指着天上一颗星辰时,那颗星辰却忽然被后面深黑的夜空卷入,连着她也一道进了旋涡。
韦玄说,他来借剑骨;
宋兰真说,她身不由己;
张仪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旋涡于是变成了云海,她从玉皇顶登封台上坠落,仿佛听得耳旁响起一声幽幽的怅叹:周满,汝继吾道统,为何未尽吾遗愿?
她在坠落中张口想要向那声音解释。
然而眨眼,烟云已散,她坐在深巷酒肆,与金不换、泥菩萨一并饮酒听雨,论完世间哪一种病是真正不能治,起身扔下残酒,朝深巷外走去。可不知怎么,那条破巷忽然变得好长好长,走了好久,也见不到尽头……
只有一只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掌。
有人在她近旁说话,声音极轻,怕惊扰了她似的:“我知道你很会骗人,可没想到,连金不换这样的人,也会被你骗。他未必是不聪明,他只是……太愿意相信你了。我也想信,可是周满,我不敢……从第一次在医馆见你开始,我便知道,你有秘密,惯于撒谎。分明受的是箭伤,却要说是刀伤……后来学宫再遇,你救了赵制衣、帮了赵霓裳,偏又冷言冷语……不过一个小小的侍女,赵霓裳于你能有什么真的大用呢?”
那只手搭上她腕脉,指腹微凉,人却笑起来:“不论远近,从小我知道的那些人,总没有几个是真的心思纯善,哪怕是来看诊的病人也常有不实之言……可你这样的,还是头一个。一个人怎么能有这么多谎话?但你偏偏是我活不成的样子,也是我不敢活成的样子。”
有什么湿润滚烫的东西,落下来烙在她腕上。
周满觉得那道声音忽然变得充满了哀愁:“金不换说得对,我该醒了……”
那只有温度的手一点点放开了她。
周满一下感到冷,但紧接着,腕上便有一道针扎似的痛楚,让她额上渗出冷汗,连在梦里都蹙紧眉心。
那道声音似能对她的痛楚感同身受,只不断对她道:“没事的,周满,没事的。很快就可以不痛了……”
左肩的衣衫,被人缓缓褪下几分。
金针一一刺入穴道,逼着那发自左心房的毒顺着左臂经脉往下。先前那只手,也重新将她紧握,十指交缠。于是,梦境中那股冰冷的寒痛,似乎也有了新的去处,随之流淌而去。
黑暗不见了,寒冷不见了。
周满又听见了篱墙边的虫鸣,被漩涡揉皱的苍穹舒展开来,黯淡的星辰重新被点亮,风里只吹来一点浅淡清苦的药味儿。
王恕摘下眼前缎带,从里面走出。
一命先生站在外面,仿佛已经麻木,只看着他道:“医者先当自医,才能医人。”
王恕道:“可我本就不能自医。我是医,她是患,我救她理所应当。”
一命先生从不知自己的徒弟,什么时候也学会这样平静地遮掩了。
他看了他许久:“当真只是医与患这样简单吗?”
王恕低垂眼帘,没有回答。
一命先生见了,声音于是陡地转怒:“你性命本就不久,如何还能捱得住这人心之毒?”
王恕道:“但至少救了她,我受的苦总比她少。”
掌心中,是先前那枚残破的骨片。人心之毒换了宿主,这骨片上所映照出的黑白二色,也慢慢改换。
虽与周满一样,只有三道长、两道短的白,可余下的那些零星光点,却几乎有一半。纵使另一边的黑暗再粘稠再森冷,也始终不能将它们吞没——
他到底比周满幸运太多。
冰冷的寒意虽顺着经脉向四肢百骸蔓延,可王恕习惯了忍耐痛楚,便也不觉得太痛。
他只是道:“何况此毒也并非一点好处没有。往后,旁人对我是善是恶,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不必再费心神分辨。便终我一生,受其苦痛折磨,也没有什么不好。这一切,都将成我罪有应得,是我该为我心中之恶所领受的惩罚……”
在他话音落地的那一刻,一命先生竟感觉到茫然,可紧接着,便意识到了什么,仿佛不敢信般,突然朝后面退了一步。
然而王恕格外平静,仿佛魂魄已与躯壳剥离,眼底藏悲,面上却笑:“我认命了,屈服了,终于觉得当神都公子更好了。师父以后也许不必再为救我发愁了,不该高兴吗?怎么反而要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