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制度革兴
对于官员品级,废除如今大宋品级、勋官、实官等混乱的制度。
简单划分为九品十八级,更是废除了宋朝造成冗官低效的一职多官、恩萌等制度。
除了中枢行政以及官僚阶级的改制以外,范卓远针对胥吏也进行了相关改制。
吏治比官治更加重要,他们直接接触基层,也是朝廷政策的最终执行者。
王安石的新法,可以说就是毁在糟糕的吏治手上,使善政变成恶政。
宋明清时期,因为中央集权对地方官僚限制极大,导致基层统治基本落入胥吏手中,地方官能不能坐稳位置,很多时候就是下面世代传承的胥吏所决定的。
对于不听话的官僚,胥吏可以各种手段不合作、架空甚至威逼栽赃等等,使得官员考绩劣等而被罢免。
他们世代扎根地方,老子死了儿子替,地方上黑白两道通吃,岂是三年一转的县令所能对抗的。
尤其是如今范卓远推行的制度极大限制了士大夫的臣权,如果不同时对胥吏进行制约,那么官僚阶层将会彻底没用,地方上皆被胥吏把控。
因此在范卓远治下所有地方上的胥吏都不再由本地人担任,也不可世代继承。
如果父子两代皆有人担任胥吏,那么就需要分隔两地,不能相互接触。
胥吏同样需要经过科举进行选拔,或者从有功军士中选拔担任,任期为五年一转,最多在一地任职两届,不在一地常驻。
胥吏按照其职司不同,分管于六部,与官僚一般也有政绩考核,五年一转后即纳入吏部考功司进行审批。
也就是说,在宋明清基础上,胥吏这个阶层原本完全属于编外配置,但在范卓远这里则将其彻底纳入编制内,其薪俸虽来自地方税收,但依旧归属中央朝廷。
除此之外,在军制上也做出了有别于大宋的改革。
如今范卓远手中有一万骁捷军精锐主力,另有四万由解救奴隶编成的军队。
这五万部队为常备精锐,在地方上他打算恢复南北朝时期的府兵制。
说起府兵制,它的衰落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唐朝大一统之后,疆土扩张极广,原本的府兵若是自备装备粮草参军,前往边疆都需要很长时间。
而府兵是没法长期驻守边关的,如果令他们长期驻守,又不给予金钱养家,再加上上官盘剥,那么府兵逃亡,家庭破产便是必然的事。
所以这才导致唐朝中期府兵制度崩坏,不得不以募兵为主,再加上种种原因最终造就了节度使割据的局面出现。
但现在范卓远所据之地不过燕云、太原、真定、河间、大名府诸地。
实行府兵制能大力节省军费,且军队耕战一体,也有较为强大的战斗能力,配合常备精锐,足以扩张四方。
当然,等到势力扩张到一定程度,范卓远自会渐渐废除府兵制,改以职业士兵和地方上自主招募的义务兵相辅相成。
府兵制的基础是土地,每一个府兵皆是自耕农甚至是小地主家庭的子嗣,所以建立制度之时,自然避免不了进行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稍通治理的文官能给出一揽子方案,范卓远提出几个要点后,放手任凭萧仲恭进行施为,他以骁捷军为后台,用武力做背书,对其进行鼎力支持。
其实行过程,无非就是调查人口,划分阶层,而后改土归流、分配田亩,派发种子农具耕牛等等,并安排相应农耕技术官僚与胥吏进入田间对百姓进行指导。
这些都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如何应对地方上的豪强。
燕云地区这样的问题倒不是很严重,这些年燕云屡经战乱,尤其云、代、朔、蔚四州,人口基本被金军掳掠一空。
而燕云地区也只保留了少部分豪族,这些豪族也过得比较惨,早年宋军打来的时候抢过一波,后来金军来了两次,抢了两波。
不仅人口伤亡惨重,就连固有的田地也把守不住。
对于他们,范卓远让蓟州韩家为代表,让各个家族把自家土地情况汇报上来。
而后令人下去清丈确立边界,按照政策进行分级税收。
所谓分级税收就是土地保有量超过一定基数,税收额度就会递增。
拥有的土地越多缴纳的税收则越多,如果兼并土地到一定程度,甚至可能会被沉重的税赋压得破产。
燕云豪族了解了新制度后,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但他们本就没有资格跟范卓远讲条件,再度修改过各自家族的土地规模后,才老老实实配合丈量田地。
使得各家田土保有量处在一个合理水平,如果侵占的土地确实过多的,甚至不得不进行主动分家,将田土分给子孙,让其另立户籍,以避免税赋压力。
除这些地区外,原本属于宋地的几个区域,最典型的如相州韩家,也就是韩琦家族所在,田土更是跨州越县,阡陌连绵,无穷无尽。
地方上的百姓基本都给他们当过佃户,就连相州岳飞都不例外。
这样的家族在大宋算是顶级世家,还有稍弱一些的更是数不胜数。
他们在地方上根深蒂固、名望卓着,百姓多为其所蛊惑。
萧仲恭不想影响太坏,没有对所有豪族一网打击,而是有针对性的选择如韩家这样最大的几个,再加上名声最差的几个动刀子。
先是通过锦衣卫调查这些家族黑料,而后以戏台、儿歌方式在民间广为传播,以败坏他们在百姓当中的名声。
再加上一些苦主被引诱去官府告状,而后对相关桉件进行公审,更将这些家族恶名做实。
此后就到最后一步,朝廷派遣胥吏上门缉拿,如遇抵抗,甚至残杀朝廷胥吏,那么就更好了!
直接动军队上门围剿,这等绝对实力压迫下,纵然这些豪族联手反抗,甚至雇佣江湖高手行刺,也都被顺利镇压下来。
在新政之下,没有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说法,更没有刑不上士大夫的说法。
敢于反抗的,皆被族诛斩首,田土没收后,直接就地分给无地农民,令彼辈身败名裂。
原本还被豪族蛊惑的农民得到如此好处,立马面孔一变,彻底站在新政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