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进献和准备
高昌王竟然没有一个女人有骨气,还真是让人感慨,侯君集大笑道。
“本帅已经破城,整个王城的珍宝财富本就是本帅的,你拿本帅的财宝来求本帅放过他们,岂不可笑?你拿什么求本帅放过他们?”
说罢,侯君集放肆的打量着高昌王后,虽然面色苍白,却仍然掩饰不住的她的绝代风华。
“王后不愧是王后,果然美艳,只是,可惜了!”
侯君集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她那隆起的腹上,感受到大唐统帅那放肆的目光,和可惜那语气,高昌王后吃惊的后退了一步,惊骇道。
“你,是大唐统帅,来自礼仪之邦,你,你想干什么……”
干什么?侯君集大笑道。
“把所有财物全都集中在大殿前面,把这些王妃们全都关到大殿里去,本帅要亲自审问她们高昌王的去向。”
立即有将士驱赶王妃们向大殿里走去,另外的将士则四处搜刮财物,看到胆敢有乱动的内侍,毫不留情的直接挥刀砍杀了,王后看到王妃们被驱赶走向大殿,立即叫道。
“她们不知道王上的去向,我们都是被王上抛弃的人,王上又怎么会告诉我们他的去向?你放过她们啊!”
然后根本没有人搭理王后,她挺着肚子孤零零的站在那里,仿佛所有人都无视了她,她眼睁睁的看着唐军四处搜刮财物,眼睁睁的看着唐军将内侍砍倒在血泊里,眼睁睁的看着大唐统帅走进了大殿,眼睁睁的看着大殿的殿门关了上来,薛万彻带着骑兵一路追击,他带着麾下一直埋伏在城外,歇息了马力,所以在追击中占尽了优势,高昌王的侍卫骑兵已经被杀散了,毫无阵形可言,薛万彻一马当先直接杀了进去,手中的长枪左翻右挑,直奔高昌王而来,高昌王催马狂奔,突然感到一股感到了一股森寒的杀气,猛然回头一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颤声大叫起来。
“快来护驾~护驾啊!”
薛万彻的长枪如蜻蜓点水一般点在了高昌王的左肩上,直接高昌王从马上挑了下来。
“把他绑起来!”
薛万彻兴奋的大叫道,这下高昌王跑不了,不管是生是死,总之抓到了就是大功一件,有一部分侍卫骑兵想来救援,被薛万彻杀散了,剩下的侍卫骑兵四散逃开,薛万彻也懒得去追,亲兵跳下马来一把将高昌王薅了起来,惊喜道。
“将军,高昌王还喘气呢!还活着呢!”
太好了!薛万彻大笑道。
“走,返程,大帅应该已经攻进了王城。”
三千骑狼奔而行,直奔王城而去,高昌王城所有城门已经洞开,薛万彻带着骑兵径直入城,整个城池都飘散着血腥味,不过薛万彻他们对血腥味早就习以为常,大街上十分安全,除了巡视的唐军将士就只有一地尸首。
“大帅在哪里?”
薛万彻抓着巡视的将领问道。
“副总管,大帅在王宫里。”
薛万彻令将士们休整,自己带着亲兵押送着高昌王直奔王宫而去,王宫之中一片纷乱,大殿前的广场上金银珍宝堆积如山。
“大帅呢?”
薛万彻问道。
“大帅在大殿里审问高昌国的王妃。”
守卫财物的将士回道,薛万彻的目光望向紧闭殿门,不由微微皱眉,用脚趾头想他也知道里面正发生着什么,虽然皱着眉头,但是薛万彻最终并没有什么,毕竟这里是远离大唐的高昌国,而且他只是副总管,侯君集才是大总管,比起圣眷来,他更是远远不如,所以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过没多久,大殿的门打开了,侯君集从大殿中走了出来,透过殿门可以看到里面衣衫不整的高昌国王妃们,薛万彻拱手道。
“大帅,末将已经将高昌王活捉了回来。”
侯君集满意的点头道。
“好,连高昌王都活捉了,此次远征堪称完美,薛将军,还有几个貌美的高昌王妃,是特地留给你的。”
旁边的将领们听了目光中不由闪过一丝艳羡的神色,薛万彻听了心里不由冒出了李庸的嘱咐,谨慎谨慎再谨慎,但是怎么拒绝呢?太贸然了恐怕会引起侯君集的猜忌,薛万彻先是回头看了一眼亲兵,然后干咳道。
“大帅的好意末将心领了,只是公主,咳,咳……”
都传薛万彻惧怕公主,原来竟然是真的,想薛万彻在战场上悍勇无双万夫莫敌,竟然如此惧内,心里有些鄙夷,侯君集拍了拍薛万彻的肩膀笑道。
“薛将军和公主真是情比金坚啊!既然如此,那就不难为薛将军了,兄弟们就替你受用了。”
薛万彻笑道。
“好,若遇到好看的珠宝首饰,还请诸位给我老薛留着。”
不想要黄金珍宝,竟然只想要好看的首饰回去讨好公主,侯君集暗暗摇头,可怜一个悍勇无双的猛将啊!
“好,放心吧!有好看的珠宝首饰绝对给你留着。”
侯君集听了心里顿时放心了不少,这薛万彻还是很上道的,大家劳师远征到高昌国为了什么?当然是升官发财,升不升官不去,但是发财是肯定的,瞧瞧这高昌王宫中,遍地是财宝啊!
“多谢大帅,这就是高昌王。”
薛万彻一把将高昌王薅了过来,高昌王先是被薛万彻点了一枪,然后又摔下马摔了个半死,这会儿又连惊带吓,直接瘫倒在地跪坐地上。
“饶命啊!来自大唐的大将军啊!请饶恕我卑贱的性命,我一直都对大唐皇帝恭敬有加啊!”
高昌王哀求道,看到高昌王这熊样,侯君集大笑道。
“你这老子胆敢和西突厥联盟,置我们大唐于何地?你不是叫嚣着要打的本帅狼狈而逃吗?怎么这会儿没胆子了?”
高昌王哭喊道。
“大将军明鉴啊!我那是被奸臣蒙蔽,我早已经把他杀了,还请大将军宽恕我,我以后一定会对大唐忠心耿耿,我愿将我所有的财宝和美人都献给大将军,请大将军开恩啊!”
进献所有的美人和珍宝,侯君集回头看了一眼大殿和广场上堆积如山的财宝,大笑道。
“你的美人,你的财宝,早就被本帅俘获了,还用得着你进献?”
在决定逃走的那一刻,高昌王心里就跟明镜一般,他带不走的美人和财宝都会落在唐军的手里,所以高昌王听了心里也没有任何心疼,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活命。
“大将军,高昌国可不止王宫里有财宝啊!只要您放过我,我愿意为您搜集更多的财宝,我会对大唐忠心耿耿,为大唐牵制西突厥,西突厥狼子野心欲对大唐不利。”
高昌王连声苦求道,侯君集之所以想要活捉高昌王,就是想借助高昌王搜集更多的种子。
“搜集财宝的事随后再说,你若答应好好为本帅搜集白叠花的种子,本帅倒是不介意留你一命。”
侯君集好整以暇道,虽然财宝在广场上堆积如山,但是侯君集却没有忘了正事,皇帝最在意的可是白叠花的种子,若是没有足够的白叠花的种子,哪怕带回去再多的美人、牛羊、财宝都没用,反过来,哪怕没有多少美人、财宝,只要带回去了足够多的白叠花种子,那也是大功一件,高昌王听了却彻底愣住了,搜集白叠花的种子?不是搜集珍宝吗?为什么要搜集白叠花的种子?白叠花那不就是荒地里的野花吗?遍地都是东西,谁都不在意,唐军为什么要搜集白叠花的种子?一直以来,高昌王都有些不解,为何大唐突然派兵攻打他们高昌国,如果是因为他们高昌国和西突厥联盟,可是他们又不是才和西突厥联盟,大唐发兵如此突然,而且还是在寒冬这个季节,确实让人疑惑,此刻听到大唐统帅让他搜集白叠花的种子,他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荒谬的念头,大唐之所以攻打他们高昌国,不会是因为白叠花的种子吧?
“白叠花的种子?你们要白叠花的种子干什么?”
高昌王呆呆的问道,侯君集冷声道。
“你管那么多干什么?让你搜集白叠花的种子,你就老老实实搜集白叠花的种子,记住,本帅要你们高昌国所有的白叠花种子,一粒都不能少。”
一粒都不少?这么重视?高昌王心里愈发的肯定了,唐军很有可能真的是为了白叠花的种子而来,如果真的是为了白叠花的种子而来,那……高昌王深吸一口气问道。
“大将军领军攻打我们高昌国不会是为了白叠花的种子吧?”
侯君集义正言辞道。
“当然不是,你们高昌国勾结西突厥,意图对大唐不利,所以陛下才命本帅带领大军讨伐尔等。”
高昌王都快崩溃了,你这话鬼才信,因为怕高昌国勾结西突厥对大唐不利,你们倒是讨伐西突厥啊!你们讨伐我们高昌国干什么?再说了,什么勾结起来对大唐不利啊?不就是一块喝了酒吹了个牛逼吗?吹完之后大家各回各家该搜刮民脂民膏搜刮民脂民膏,该酒池肉林的酒池肉林,也没谁真的调派兵马去攻打大唐啊!其实他们高昌国和西突厥联盟根本就没想着攻打大唐,而是为了自保,为了震慑其他西域诸国,为了装逼而已,大唐犯的着为了一个酒后的牛逼就劳师远征吗?不可能!高昌王已经彻底明白过来了,就是特么的为了白叠花的种子而来,明白是这个原因之后,高昌王更加崩溃了,想要白叠花的种子你们倒是早说啊!不过是些野草野花,都不用你们远道而来,他直接下令全都搜集起来送到大唐去,这是此刻高昌王心里的念头,他浑然忘记了一开始听到他听到大唐派军而来的消息的时候,是何等的不屑一顾踌躇满志,简直欲哭无泪,谁能想到有一天,他们高昌国是因为荒地里遍地都是野草野花而亡国,高昌王后看着失魂落魄的王上,漠然说道。
“如果不是因为你自大骄狂,对大唐不敬,就算大唐想要白叠花的种子,也不会因此攻打我们高昌国。”
长安,郭府,郭大人一脸喜气的将李庸和李云送出了府门。
“郭大人留步,等大喜的日子咱们再把酒言欢。”
李庸拱手笑道。
“好,好,到时候再和侯爷把酒言欢。”
郭大人喜道,今天李云上门提亲,是华亭侯亲至,郭大人在亲朋好友面前可把面子给赚足了。
“告辞!”
整个过程,李云都是一脸傻笑,从头到尾嘴都没合拢过,这傻小子是真的喜欢那位郭姑娘啊!其实李庸脸上的笑意也没有停过,今天对李云来说是大喜的一天,和心爱之人的婚事终于定下来了,对李庸来说今天也是大喜的一天,今天也是李庸和武曌的圆房的日子,既然已经娶了武曌,那他心里也就变得坦然,况且他的出现已经彻底改变了武曌的人生轨迹,就连她的性情也变了,心中多了柔情,少了不择手段的狠辣。
“回吧,我也该回去了!”
李庸笑道,李云深深的躬身说道。
“我和香渝永世偶读不忘公爷的大恩!”
李庸干净利落的摆手,快马返回西山别院,今天是李庸和武曌大喜的日子,对于李家庄的人来说,对这一天他们早有预料,甚至觉得这一天来的太晚,但是这一天会不会热闹,该不该喜庆取决于长乐公主,取决于她对武曌的态度,因为长乐公主才是主内的主母,府里的丫鬟仆妇都是有眼力劲儿的人,当然会察言观色,长乐公主非常上心的在准备,而且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强颜欢笑,所以整个府里的丫鬟仆妇全都明白了,公主大气,并没有将武曌放在心上,她们也能理解,因为武曌对公主没有任何威胁,论身份,论美貌,武曌多不及公主,所以整个西山别院倒是在热火朝天的准备,就连李家庄的百姓们也都十分高兴,这些天武曌在学堂里授课,倒是赢得了百姓们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