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红旗报社
在柳城沉溺于扫盲运动一事同时。
一个低调的店铺在城中默默地开业了。
不仅仅是柳城,岚市,良道城,还有其他四个县城,乃至吴国其他郡县,府州。
范围十分之广。
因为开业时太过低调,除了岚市其他地方都很少人注意到有这么一家店。
少数人也是路过时,看到店面招牌才知道这是一家新店,但是也没人知道这个新店靠的是什么营业。
从门口看进去,只看到密密麻麻的书籍和纸张,纸张上写满了字和图画。
有人以为这是一家书店,可是当他们向前要购买书籍时,却被告知他们不卖书,只买报纸。
有人好奇问:报纸是为何物。
店家答:报纸上书写天下事,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天下之事。
问者大奇:好大的口气。
买来一份,想看是否真实。
结果一看,果然是天下之事都有,不过写的都是一些百姓之间的事情,有部分写着某地的门阀子弟作风不好,整日比富,和其他人争风吃醋,抢夺民女。
故事写得十分生动,让人看了对这个纨绔子弟恨得牙痒痒。
还有一些收录的才子佳人故事和诗句。
报纸的内容十分丰富,文风直白,就算没多少文化素养的人也能看懂,并且代入进去。
一时之间,报纸这个产物深受欢迎,对于读书识字的门阀士族来说,这个比之前的话本更好看。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是一些没有听过的故事,价格便宜,又能看到许多外面的事情。
报纸的费用是一文钱,有些百姓舍不得花这一文钱,店家就会告诉他们,只需要等下午时间段,找到一个门口插着小红旗的酒家,会有说书人在读报纸。
店铺还专门给富商巨贾,门阀士族准备了上门送报纸的会员服务,以满足他们优越感的心态。
花钱可以提前读到故事,没钱或者不识字的可以等下午听故事。
这个办法照顾了几种人,也让这个店铺和报纸的知名度,以飞快的速度蔓延开来。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上到门阀士族下到贩夫走卒,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个新上任的安丰王,开了一间店铺。
名叫红旗报社。
上面记录着天下各地的新奇事物,收录着各种各样的奇人异事,还有各种连载的话本故事。
在这个出个门十分困难的年代,这个报纸可以说大大开阔了百姓们的眼界。
今天当空闲下来的百姓聚集在一处插着红旗的酒家,期待又渴望地看着坐在酒家中心的说书人。
听着听着,感觉到了和以往有些不同。
最新一期的报纸,有整整一页内容是在写一个名叫柳城的地方。
上面写着最近开启了一个扫盲运动,安丰王要求她的管辖下,人人都需要识字。
这个寥寥几笔带过,更多笔墨是在写达到目标的十五人。
十五个人名和他们获得的成绩清清楚楚地写在上面。
后面还附带着十五个人的一些简略介绍,更多是描写着他们一个月的努力学习,不放弃坚持的生活。
夜晚没有光不能学习,还专门跑到街上,让街边的灯笼光照着课本。
如果太困想睡觉,则用针刺着大腿,咬着牙坚持复习。
狠人程度让读者们心惊胆颤,同时也十分佩服。
还有一个家庭贫困,长得不好,从小被人看不起,都二十岁也娶不到老婆的路人甲,好不容易和隔壁村村长女儿定亲,却被半路退亲,村长女儿嫁给了地主儿子。
路人甲绝望仰天大喊,莫欺少年穷。
然后经过一系列刻苦学习,获得了扫盲班第一名,然后衣锦还乡,媒人婆把门槛都快踏破,就是为了给路人甲做媒的逆袭故事等等。
这些故事让人听了如痴如醉,恨不得以身代之,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例子写的篇幅最大最多。
两个人都是女子。
第一名是外来户,没有融入当地,周围人对他们也比较冷漠。
在扫盲运动中丈夫思想先进,在扫盲运动中全力支持娘子学习先进知识和文化,最后获得了第一名,获得了各种丰富的礼物。
更是加入了安丰王设立的街道办事处,管理几条街市民的日常生活,受到柳城人的尊敬和尊重。
第二名是一位老婆婆,这位学习条件没有第一名好,家里人也不支持,因为年纪大了也做不了什么事,一开始是听说识字一千有半只猪奖励,为了给孙子孙女吃点荤腥,拼了命去学习,最后获得了第二名。
获得第二名之后,家里人态度大变,家中儿媳妇对她也十分尊敬,又加入了街道办事处,每日在家都是挺直腰杆说话,家里人没人敢反驳她。
文章中,对这两人夸赞最多,对她们后续的工作态度和能力更是大力赞赏。
称她们都是吴国先进妇女之一。
有些男人听着这些夸赞只觉得不太对劲,又说不来哪里不对劲。
但一个是为了家庭邻居和谐去努力,最终得到街坊邻居一家亲的结局,这女子的行为在吴国堪称贤惠。
一个是慈祥的母亲为了家中孩子去努力,最终既帮助了家里减轻负担,又得到了家人尊敬,也是一个母慈子孝的好家庭。
她们都没有做错什么,除了女子识字有些出格之外。
不过女子识字也是安丰王推行的,也不能怪她们这些平民百姓。
所以他们都觉得应该是错觉,没有继续深思街道办事处背后的意思。
有一些女子则反反复复地看着十五人里的几名女子的故事,从中意味到了不同的地方。
政治感敏锐的人,已经从这一大篇文章中提取到了重要的信息。
那就是安丰王设立了女官。
洛阳更是在这个报纸出现的第二天,弹劾安丰王的折子就堆满了上官逸的桌子上。
结果被贾韦等人当场痛斥该官员尸位素餐,做官久了不愿意低头看看普通百姓。
被安丰王招入街道办事处的女子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着贤德之能,高洁之志。
所做的工作都是维护街坊邻居的和谐共生。
一个为了邻里之间的和谐相处,放弃了平日最爱的女红时间,目不识丁也要拿起笔头,日学月学,就是为了给相公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这等女子难道不伟大不无私?
一个已经是快花甲之年的老太太,为了让儿子儿媳轻松一些,这把年纪还去识字,最后还能获得了第二名的名次,改善了家中生活,为了小家奉献到如此地步,这老妇人难道不应该受到尊敬?
这些女子难道不应该获得应有的奖励和称赞?
安丰王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也没有任何逾越之处。
这话说的倒是没错,他们这些士大夫一直推崇着就是为家族奉献一切,勤劳勤俭的贤妻良母。
报纸上的女子们,都有着这个特点,都是为了家庭付出,为了给家里增加财富,没有半点私人的想法。
至少报纸上没有写她们有私人的想法。
这次贾韦等人居然还是对的?还十分符合吴国的国情?
任凯他们意识到这点之后,面色异常难看,跟吃到了什么不好的东西一样。
至于街道办事处这个机构,安丰王也提前走了流程,主要是管理街道之间的琐事,没有什么太大的权力。
当时他们还觉得方岚是想找借口招打手,没想到招了一群平民百姓,大多数还是妇人。
经过贾韦一派的支持,上官逸的默认下,安丰王设立女官一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只有个别固执的士大夫认为,方岚这个做法太不妥了。
但无法抵抗贾韦派系人多,这个别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