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定河山 > 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选与权利

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选与权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不管这两个家伙眼下的平静之中,究竟是在憋着什么坏水,调刘虎回来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以刘虎眼睛里不揉沙子的性格,一身横练的少林功夫。在加上段锦的眼光,段锦与吴紫玉的聪慧与智谋,司徒唤霜的机灵,何瑶的缜密心思,府中的安全大致上就应该没有问题。倒不是黄琼此即将为国出征之际,还念念不忘家中的鸡毛蒜皮。心中将家事放在国事之前,将小家放在大家之前。而是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一屋不扫,又何以扫天下?自己出征在外,家不安顿好。若是后院起火,自己在前面又如何能安心平叛?在给刘虎的手令写完之后,黄琼没有做任何的耽搁。在第一时间,便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郑州。只是在信送走后想起吴紫玉,黄琼微微叹息一声,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之下,自己终究还是负了玉姐。刘虎这一回来,自己与她在想见面就不方便了。原本黄琼想要将吴紫玉找来亲热一会,但想起老爷子已经下了圣旨,让兵部尚书、枢密使,来自己府中谈陇右平叛事宜。那几位老大人恐怕这会子便要到了,自己这个时候抛开正事,去与吴紫玉亲热,岂不成了北齐那位小怜玉体横陈夜,以报周师入晋阳的后主了吗?本朝国号也是齐,与那个高氏创建的北齐,虽说不是一脉同宗,可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国号。自己可不能与那个齐后主学,别千百年之后,让人将自己与齐后主并列,再弄出一个什么以齐为国号的昏君榜。眼下还是以国事为重罢。至于亲热,也只能等到晚上再说了。黄琼猜的没有错,就在他刚打消去找吴紫玉亲热的念头,还不到一盏茶的时分。几位大人,便已经急匆匆的赶了过来。其实此次调的兵都是西京大营兵,京城这边只需要出相关调兵手续便可以了。重点是两点,一协调粮草运输补给的事情,二是选出指挥作战的副使。调兵手续,因为老爷子在黄琼临走前已经下了圣旨。所以兵部与枢密院,这二位在来英王府之前,便已经履行的差不多了。调兵的圣旨,已经八百里加急发往了西都长安。现在最关键的是,是副使的选调,这才是此次平叛的重中之重。一只狮子带着的一群狼,能打败一只狼带着的一群狮子。将为兵之胆、兵乃将之魂,在好的兵也得要分人统帅。决战疆场,大军的统帅能力究竟如何至关重要。一个好的将领,能将一群弱鸡带成一群雄狮。一个战场上胡乱瞎指挥的将领,给他再好的军队,也只能是浪费。正像是黄琼虽说参与了虎牢关之战,但至今他仍然不认为,自己有那个能力,去指挥五百人的军队去作战。所以,他才对此次负责具体军务的这个副使,人选如此的慎重。因为在他看来,那个拓跋继迁敢于起兵造反,至少能力上要比郑州自己那个草包表哥,高不知里许。他能短短数日之内,便将一盘散沙一样的党项人,集合到了一起并席卷整个宁夏府,足以说明此人的能力很强。面对着这么一个极可能音响、狡诈,集于一身的对手。在黄琼看来,这个负责具体指挥作战的,制置副使选择上一顶要慎之又慎。看着坐在自己面前,正在老神在在喝着茶水的枢密使,黄琼哪怕是此刻心中,已经有了默认人选,但还是决定让他先主动推荐一个人。枢密院是掌管全国军务的,四大营、西京大营归其直管。作为已经任职五年的枢密使,对于各级武官的能力,他应该是清楚的。对于黄琼的要求,这位枢密使倒也没有含糊。直接推荐了锐建营都指挥使贺元锋。此人前年,才从西京大营前军左营都指挥使任上,调到锐建营任都指挥使的。此人过去在边军待了整整十年,是从陇右边军任上成长起来的。从一个伙长一点点走到今日,三品大员地位的。最关键的是,他还在定远州边军,整整任职七年四品防御使,对宁夏府地理民情都相当熟悉。此人曾经在定远州任上,配属那位现在已经丢了脑袋的,河南路前任金节度使深入北辽腹地。而且身为前锋的他,深入北辽腹地之后,一路都是为大军开路。那位金节度能在那次深入北辽腹地,取得那么大的战果,此人可谓居功至伟,甚至可以说居功至半。此人尤擅利用骑兵机动设伏,需要的时候也能打硬仗。那位金节度北伐那次,最关键的那一战,就是此人带着三千铁骑,率先冲垮了北辽万余骑兵,才取得最后的大胜。虽说那一战,北辽真正的精锐皮室军都被辽帝带着,正在燕山府外与守军僵持。那万余北辽骑兵,只是匆忙集结起来游牧部族青壮。但敢于以三千骑兵,迎战无论是人数,还是对地理熟悉程度远超过自己的敌人,就足以说明此人,到了战场之上是那种敢打敢拼的人。尽管此人年纪略微大了一些,但不过五十多岁的年纪,也可谓算是正当年。只是此人唯一的缺点,是没有做过主帅。虽说这些年,大战、恶战打了许多,浑身上下伤痕累累。可其在到了四品之后,不是做前锋便是做副职。在定远州做防御使的时,统带的也不过两千边军。统帅全局经验略差一些,可能是此人最大的不足。不过,这就要看黄琼这个节制两路,文武官员的统帅怎么用了。毕竟你这个制置大使,才是真正统筹全局的人。其实这位枢密使,真正想推荐的是眼下出任山西节度使,正在忙于山西路平叛的那位何大人,那才是真正老将。只是山西平叛,虽说大局已经不差。可毕竟离着真正收口,还差上一些火候。而临阵换将,又是兵家大忌,所以他退而求其次,推荐了这位年近六旬的老将。年纪虽说大了一些,可不管怎么说,也算是身经百战。又是在宁夏府属下定远州,成长起来的武官,优势很明显。听到枢密使提出的这个人,黄琼微微一愣。这个高元锋不是别人,正是母亲当初交给自己的那份名单之中,自己外公眼下还留在军中不多,确切说还在带兵的当年旧部之一。这个人虽说不是自己原定的人选,可从此人的经历来看,却是比自己的原定人选更加的合适。不过,此人虽说是外公的旧部,可未必对自己是真的服气。人心是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的,谁能保证此人一直留在军中,虽说升迁上也受了一点影响,但作为一个平民出身的将领,实际上升职也不算慢的他,走到今天会不会靠着出卖一些东西或是人?至于自己选择此人,老爷子会不会担心,自己与当年的淮阳旧部又联系上,黄琼现在倒是不在怎么太看重。老爷子现在既然已经做出了,关于某些事情的决断。再来怀疑这些只能说明他很无聊。就算老爷子在多疑,在这件事情自然有母亲帮着安抚。想到这里,出于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心思。黄琼虽说在心中,对这个人选也很认可,但是多少还是有些犹豫。只不过黄琼的犹豫,还是相当短暂的。考虑到此次陇右平叛的特殊性,黄琼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当即便在书案上,写下了一封调人的手谕。让枢密使、兵部尚书现场附名之后,联名发往驻扎在新安的锐建营。要求这位高都指挥使,立即赶回京师。派人将这封调令送走。而黄琼直接下手谕调人的做法,哪怕都知道这位英王如此做,肯定是得到了皇帝的授权。但在座的这几位大员,却是依旧咂舌不已。从废太子被立为储君开始,到废太子最终被废掉储君之位。这多少年了,废太子连军权的一点边都没有碰到过。只要哪怕是稍有接触,皇帝轻则一顿训斥,重则要禁足数日。而眼下这位英王,调动一个正三品武官,却是只下了一个手谕,几乎可以说不是一般轻描淡写的很。而对于除了自己身边侍卫之外,就连一个从七品武官都不得接触的废太子来说。这样的权利,从来都是可望而不可得。这样的权利,曾经是废太子梦寐以求多少年,都不可得,也从未得到过。当初的废太子,别说调动一个从三品武官,就是调动一个八品武官的权利都没有。哪怕是调动一个文官,正四品以上也是要请旨的。更别提,如今皇帝每日批阅的奏折。除了枢密院、殿前司,少量兵部与吏部的折子之外,几乎大部分都是面前这位英王代笔的。过去皇帝接见朝中外放,进京面圣或是调任京官的外地官员的事情,如今也是这位英王代为。别说州府一级的官员,便是安抚使这一级,都是这位英王代为接见。他们甚至听说,皇帝原本将接见调任节度使、兵马使,边军防御大使这些武官,这种以前别说其他皇子,便是太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也打算一并甩手给这位英王。只是这位英王死活不答应,才算是作罢。眼下这位英王,与皇帝唯一的区别,只是没有权利撤换三省六部的几位相爷,六部尚书、御史台左都御史、翰林院掌院学士,以及正副枢密使,殿前司的几位都指挥使,这样的一品大员罢了。而等这位英王此次平叛回来,谁知道皇帝又会授予多少权利?自从当初始皇帝肇基以来,历朝历代除了那些已经架空自己老子的太子,比如玄武门事变后的唐太宗之外,又有哪朝哪代的太子,被皇帝授予过如此大的权利。更别提,眼下这位虽说有了储君的名义与荣耀,却还没有储君名分,如今还只是一个亲王封号的英王。按照目前皇帝对这位英王的放权速度来看,搞不好这位英王自陇右平叛回朝,只要不打了大败仗,恐怕转为正式储君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想到这里,这几位原本就知道这位英王不好糊弄,自进入英王府之后,态度就很恭敬的大员,态度更是恭敬了许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