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水氻头 > 第23章 农协成立壮丁复员

第23章 农协成立壮丁复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年发生的事情都是天翻地覆的。一月份皖浙支队和金萧支队在紫杨县磻溪胜利会师,紫华旌工委成立;三月紫杨县委成立,书记兼县长杜维佑、副书记兼副县长胡敏如。四月二十八日全县解放,人民群众载歌载舞热烈庆祝。

六月县里发通告,禁止银圆在市场流通。为了稳定物价,政府决定给各种私企低息贷款,不管是布店、酱园、酒坊、药店还是杂货店等,只要申请基本都可以得到贷款,但必须承诺任何物品必须按规定比例加价出售,不得囤货搞垄断经营。刘秋生在鸿琴办的“合作社”得到了很大一笔贷款,不仅买卖日用品,还开始为一些工厂代收农村产的原材料。鸡蛋两分钱一个,米七分钱一斤。

县里很快废除保甲制,成立鸿琴乡萌察村,建立了农民协会,农村的一切事由农协作主。刘秋生绝非等闲之辈,他敏感地嗅到了世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积极响应新政府号召,同意合作社被集体改造,吸纳广大农协会员入股,不仅零售也批发,在鸿川、察溪、萌溪、山后、牛栏凹等建立了代销店,通过经销、代销、联销、联购分销等多种形式,真正走向了公私合营的合作化道路,成了紫杨县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刘秋生只是比较大点的股东兼总经理,得到了县政府在大会表扬。

村里也出现一件怪事,刘立旺作为复员军人回来了,还要村里敲锣打鼓到乡里去接。村里通知了他弟刘立堃到祠堂来,农协几个人都在等他,让他抓紧给他弟准备吃住的地方,明天一起去接他哥哥。

刘立堃说:“我们家父辈把房子和田地都败光了,到了我们手里就留下这么点东西,家里没有多余的房子,只有老娘那边可以安家,她一个人单过着,要不就让他和老娘一起过好了。你们也是知道的,我们家田地少,不然当年他也不会去当壮丁了。你们看这样行不行,我把四亩坦那四分田给他和老娘,他脚不太好,这里离家近,种点东西也方便。”

村里几个当家的一商量,觉得这也是很合情合理的,就同意了他的安排。第二天村里人用红绸扎了一朵大红花,从祠堂里取出大小三套铜锣和一只牛皮鼓。牛皮鼓要两个人抬一个人敲,铜锣每人一副,“咚咚锵、咚咚锵”一路敲锣打鼓去乡里迎接这个复员军人。

人们就奇了怪了:刘立旺不是收钱替人家当壮丁去的吗?不是经常跑回来吗?他不是瘸腿的吗?不是说十年前在战场上没了吗?怎么现在变成复员啦?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只有见到他本人后才知道。

在乡里一排站着等各村派人来接的有五个复员军人。刘立旺个子最矮,穿着一身显得肥大的军服,头顶上长长的头发往两边三七开,远远看到萌溪村来接他的队伍,挥舞着双手向这边打招呼,一瘸一瘸地跑将过来,和派去接他的人一一握手,大有领导接见的派头。

据刘立旺自己介绍:他第三次被抓去当壮丁,下午到部队,腿不好就分到炊事班,让他帮忙淘米洗菜、干点轻活。哪晓得当天晚上就遇到打仗,部队被偷袭,他躲在一口大锅底下幸免于难。整个部队死得就剩下几个人,他没死就立了功。立过功的人部队是不能清理回家的,于是他就跟部队转东转西,一直就在炊事班里做事。一打仗,他们都是在最后,所以基本没事。今年打到南京的时候被俘虏了。我军优待俘虏,愿意回家的发两块大洋可以立马走人,不愿回家的可以参加我军。他一个孤屌汉,腿又不好,回家也无田无地做不成事,不如就报名留下参加我军。结果三个月不到,南京解放了,他所在部队就地解散,每人发十块银圆和一张复员证,他就回来了。

一个复员人员回村,还是残疾,上面又这么重视,怎么安排生活呢?村里绞尽脑汁,最后有人建议说村里有两个碾碓,要不就让他管理碾碓吧?上碾碓下碾碓都由他管,每家每户加工粮食时可以交点粮食给他作加工费,也算给他一个养家糊口的来源。那时村里只有一个碾碓,一村人加工粮食都要排队。碾碓是二十四小时接轴转的,人家要碾米、要磨粉都要先到刘立旺那里去订时辰,哪日有空哪日没空,他负责分配记账。需要用碾碓的人家在订好碾碓后再去订牛,什么时间轮到你家,无论白天半夜,随时都得牵着牛、挑着粮食去碾米、磨粉的。如果?到你家而没去,让磙子空着是要被村里人骂的。

刘立旺在部队还学会了一门手艺——剪头发,手艺还不错,于是村里的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不再到鸿琴去剪头。只不过找他剪头发与到理发店去剪头发有点不同,得自己烧水,请他上门来剪。他收费也合理,剪一个头五分钱。有时候人家客气还请他吃个饭喝点酒,那是情面上的事,他也从不推辞。

刘立旺有田种,还管理碾碓,又有理发手艺,如果老老实实地娶妻过日子,生活上应该过得还挺滋润,甚至让人羡慕,除了他老娘中风睡在床上以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