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我,李清,要打死你
人活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这是李清从小就明白的道理,不用从书上学,待在村子里便能见识到了。
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其实越穷的地方,是非越多。
当年因为娘亲生病,家里不得不把房子、田地卖了换钱。自打那以后,村子里的人便开始瞧不上他们一家,背地里总有人说他们是没骨气的佃户。
李清记得很清楚了,卖掉祖屋后的第一个大年三十,全家人借住在村口的一个破庙里。那一夜冷极了,鹅毛一般大的风雪呼呼的往庙里头灌,穿再多的衣服也没用。
刚开始的时候,李清他爹拿干柴生火,一家人围坐在火堆旁,还能留住些热气。可后来寒风越吹越厉害,木材根本架不住火。灭了重新点,点了又继续灭,折腾了足足大半个晚上。
娘亲身子不好,即便是大年三十也没能吃上一顿饱饭。到了后半夜,人便熬不住了,身子冰得厉害。李清他爹知道再这样下去,妻儿必然凶多吉少,便拉下脸来挨家挨户的去求人,想借一些木碳来生火。可几乎敲遍了村子里的每户人家,都无一人搭理。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那些个街坊邻居,甚至还骂了许多难听的话。李清他爹都一一受着,也不还嘴。
没办法,老实了半辈子的男人最后只能去李清的大伯家里借。兄弟二人关系不好,这在村子里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而且李清家的祖屋,正是被大伯一家买下的,用了极低的价钱。
若非万不得已,李清他爹绝不会踏进大伯家半步。虽然最终借到了木碳,可大伯一家也跟着来到了破庙里头。
一家老小指着昏过去的妇人咒骂,骂她克夫克子,骂她早死早超生……
这些恶毒的话,小娃娃都替自己娘亲记得,记在了心底最深处,刻进了骨髓里。
后来李清他爹实在忍不住了,便回了一嘴,结果被大伯拿棍子狠狠打了一顿。男人无论多痛都拼命护着那堆刚刚点着的碳火,生怕孩子他娘熬不到大年初一。
当时的李清气得浑身发抖,用尽全力大喊大叫着,让那一家人滚出去。
那是他,头一次骂人。
幸好后来风雪渐渐小去了,而碳火升起来的红光,也越来越暖和。
大年初一的晌午,庙里照进了阳光,妇人总算是醒了。孩子哭着把昨晚上发生的事情跟自己娘亲说了一遍。孩子本以为,娘亲会和他一样生气,会帮着自己骂大伯一家。可妇人却笑着埋怨自己的丈夫,说他不该拉下脸去求人的。
李清当时不明白,觉得娘亲是太软弱了,才会被村里人欺负,才会让大伯一家骑到头上。可妇人却说,她自己的身子自己最清楚,很难治好了,就一直这么吊着也不是个事情。她还说大伯一家说的那些话也没错,自己如果死了,丈夫和孩子都能过得舒坦些。唯一让她不高兴的,就是孩子他爹被打,居然没还手,哪里像个男子汉了?
妇人笑着骂完丈夫,又把孩子搂进怀里,对他说:“小娃娃可以没本事,但不能没骨气。做我的孩子,不一定要认识很多字,但一定要讲道理。如果被人欺负了,眼下报不了仇,那就慢慢等,等到能报仇雪恨的那天。总之,人活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不能让别人,平白无故的欺负我家小清。”
这些话,孩子都记得,一字一句,从不敢忘。
“娘亲说过,人活着,总有他活着的道理。不能因为别人活得辛苦,就不把人当人看。只有山上的野兽,才会不在意他人的死活。”
短打少年瞪着那位尚书之子,声音冰冷道。
李德臣似乎是没想到眼前之人竟敢主动拦下自己,微微愣神过后,再次仰头狂笑起来。
他笑那泥腿子大言不惭,更笑那泥腿子不知死活!
“你娘说的?哈哈哈哈,小子,瞧瞧你这身打扮,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你娘得是个多么没用的贱妇啊?想跟本公子讲道理,你有什么资格?”少年怒吼,一步踏出,内气磅礴。自周身散发出来的筋骨之力,更是震得那副银色盔甲微微颤动。
刑部尚书之子,已是三境武夫了。
李清没有被他的气势吓住,同样往前迈出一步,郑重其事道:“我可以什么都没有,可我答应过娘亲,要有骨气!你既然视我为蝼蚁,说打杀便打杀,那我也不必视你为人。李德臣,我李清,要打死你!”
短打少年脱口而出的话,很小声,却在一瞬间惊得所有人都变了脸色。
吴子敬朝他伸了伸手,欲言又止。
陆飞皱紧着眉头,不知所措。
就连一向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洪三,都忍不住咽了下口水。他不敢相信,这种话,会从那个向来好脾气的少年口中说出。
短暂错愕后,李德臣神色狰狞,大笑道:“你要打死我?哈哈哈哈,一个出身卑贱的泥腿子,要打死我李德臣?哈哈哈,笑话,真是天大的笑话!小子,你以为你是谁啊?泥巴里的蝼蚁,谁会在乎你的死活?”
银甲少年声色俱厉,大笑过后直接朝李清递出拳头,势如破竹。李清后退半步躲过,随即身形闪至李德臣身侧,一拳砸在那盔甲上,轰鸣声大作。
李德臣看也不看,双手抱住李清腰身便往地上摔去,速度极快。李清顿觉后背传来撕裂般的剧痛,简直连脊椎骨都要断成好几截。爬起来的时候,嘴角正不断溢出鲜血。
短打少年并未后退一步,反而趴下身手脚并用,如一头猿猴般迂回直李德臣背后。随即高高跃起,连出十几拳,打在那盔甲之上。
李德臣依然站着不动,摇头嗤笑道:“这身锁子甲由墨家天枢阁打造,薄如蝉翼,刀枪不入,为世间一等一的宝物。就凭你那软绵绵的拳头,怎么跟我斗?”
“老曹,再不出手,可就来不及了。”距二人十步开外,吴子敬面色阴沉道。
一旁的老者却依旧负手而立,半点也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