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 番外 江南行 外二 ......
林如海在江南做过一段时间的官, 再加上亲族也在苏州,他在文人中也有好名声,所以回到苏州之后生活上比较惬意。
因为桂哥儿来苏州主要是为了买珠子, 在没有参加开蚌会之前跟着林如海和贾宝玉在苏州城里面逛了逛。
几个人一起游览了苏州城的里里外外,又跟着林如海拜见了许多名人, 加上桂哥儿年纪不大,林如海又领着他在苏州附近一些久负盛名的书院里面去看看,让桂哥儿感受一下江南的文风。
桂哥儿确实是感觉出来了,读书人在江南非常受欢迎, 读书的人也多,给人的感觉是江南的风里面都带了一些斯文气。
读书不仅风雅, 像一些寒门子弟将读书当成跨越阶级的重要通道, 有一句话说莫欺少年穷, 就是因为这些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在这几天闲逛的时候, 桂哥儿也跟着吃了不少的美食,因为桂哥儿来江南的消息传开了之后,又有不少人闻风而动,想要拜见桂哥儿。想通过桂哥儿和京中权贵有些联系,从而达到攀附权贵的目的。
这让桂哥儿烦不胜烦, 让林家的人也很烦。
宝玉就提议说带着桂哥儿去苏杭一带玩一玩。
毕竟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看过了, 杭州那里不能少了,特别是杭州又有西湖,景色是值得去看看的。
林如海觉得这样的安排也挺好的:“我前些日子病了一场,病好了之后就生出想去周围走走的心思。如今正巧你来了,咱们一起去,路上宁可慢一点儿, 各种风景都能欣赏得到,也不要着急着赶路,在杭州那里游览一遍之后再回来。”
桂哥儿本来就是想在江南转转,听了这话自然一口答应了下来,大家收拾行李,林如海要带着家里面的人都去。
就在这个时候,金陵有消息传来,说是在金陵深居简出的李纨去世了。
林家毕竟是正经的亲戚,所以报丧报到了这里
听了这个消息之后,桂哥儿便取消了去杭州的行程,和贾宝玉快马加鞭赶往金陵。
贾兰已经去世好几年了,李纨的日子不好过,这种不好过并非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哪怕她的父母兄弟常来看看她,有的时候也把她接走住一段日子,但是李纨逮着就跟人家说自己的儿子有多好多好,以前有多么的聪明。说完之后就开始悔恨,悔恨自己怎么早先没注意到儿子经常犯头疼,悔恨儿子的好日子刚开始就结束来,他本来有大好的前程,然后就开始痛哭……
时间久了,大家对她的同情就变成对她的避之不及。
除了在精神状态上自怨自艾,她的身体也不太好,经常生病,有的时候也不吃药,折腾了几年,与其说不幸去世,不如说终于解脱。
当贾宝玉和桂哥儿赶到金陵的时候,李纨的葬礼已经进行到了一半。族中的男孩子们做孝子,大家披麻戴孝正在办事儿。
这属于二房的事,李纨的精神不稳定身体不好,京城那边探春是知道的。所以探春早就命人把办后事的银子和物料送了过来。在之前就有言在先,若是李纨不幸去世,不必告诉京城,等京城那边决定丧事的流程,只要李家的人没有异议,可直接操办丧事。
李纨这个状态她娘家也是了解的,李家的人对她去世的消息也能接受,所以丧事办得特别早。
贾宝玉带着侄儿过来上了几炷香,打算在李纨的丧事之后带着桂哥儿给祖宗们扫墓祭祀。
而桂哥儿是正经的侄儿,属于近枝,自然少不了要跟着穿孝。
丧事办的也简单,前后一共花了五天时间。办完之后,棺椁被抬出来,全体族人披麻戴孝将李纨送到了祖坟里与贾珠合葬。
出殡的前一天晚上就有人来询问贾宝玉怎么合葬?
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贾珠的尸骨重新起出来,然后将遗骸和李纨安放在一起下葬。另外一种就是在贾珠的棺椁旁边挖坑,将两具棺椁葬在一起。
宝玉选择最后一种,于是一大早就带着桂哥儿和族人们去了祖坟。
老贾家的祖坟在山里一片平坦的山坡上,据说是被族人们把山体给平整了一下弄出来的地方。桂哥儿和南边族人们接触的不多,一旦熟悉之后年轻人在一起说的话题就轻松了起来。
那些扛着工具绳子木棍的小年轻们跟桂哥儿说:“咱们家是往上数几代人才葬在一起,最最最开始的太公,我们小辈都不知道在哪儿葬着。前年清明节的时候,那群老家伙说要祭太公,我们跟着一起进山去,就有三房的太爷领着我们边走边清理一条道,大家背着烧猪香烛一边走一边割草搬石头,好不容易赶在中午之前来到山顶了,累的趴在地上差点起不来,三房的那个太爷一拍脑门指着我们背后的那座山说‘哎呀,来错了,是对面那座山’。”
桂哥儿笑得差点直不起腰了。
前面的人面容很肃穆,但是后面的这些小伙子们话题就很跳脱,天南海北什么都聊,关于祭祖他们的话题就特别多,因为有一些祖宗葬在别的山头,所以一到清明节,迷路那是常有的事。
还有人特意装成老头子的口气用当地的土话讲:“兔崽子,老子等着你们上供呢,你们却供了别的死鬼。”
因为闹的太不像样子,前面那些年纪大辈分高的就忍不住对着他们骂。
一群人到了祖坟之后,贾宝玉招呼着桂哥儿过去给贾珠磕头,随后大家祷告了一番便开始在贾珠的左侧开始挖坑。
贾珠右边是贾兰的坟墓,桂哥儿的心情在看到贾兰的石碑才变得失落起来。
到了半上午,墓坑也挖好了,贾珠的棺椁露出了侧面,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能看到上面精美的纹路,还有一些漆在上面,能想象得出来当时下葬的时候棺椁制作的十分精美。
祖坟这里开始响起鞭炮声,出殡的队伍已经到了。
桂哥儿他们这些扛着工具的人赶快让开,族中的人一起上前,听着族老们的吆喝,将棺椁慢慢的放到了墓穴中。随后鞭炮声大作,哭声四起,按着族老们的吩咐,一些晚辈开始填土。
桂哥儿看着眼前,再看看静悄悄的立于一侧的贾兰的石碑,心里面想着这或许也是一件好事儿,他们一家三口终于在地下团圆了。
堆起新坟竖起墓碑,等到日上中天葬礼结束,大家都纷纷退了出去。
贾宝玉便领着桂哥儿趁着这个机会在祖宗的坟前磕头。
从贾源夫妻到贾代善夫妻,这里埋葬了两代荣国公。
磕完头之后桂哥儿就问:“宝叔叔,将来我埋在哪儿?”
宝玉看了他一眼,领着他往贾代善和老太太墓穴后面走过去。
路过一处墓穴的时候宝玉说:“这里是大老爷的,这里葬的是前面的大太太。”
贾琏的生母葬在这里。
这也是长辈,桂哥儿前面那么多头都磕了,也不吝啬这几个,跪下来磕了个头。
宝玉领着他又往后走:“这是瑚大哥哥的。”
小小的一处坟包,因为是夭折的,也没有立碑。
仔细论起来这是位伯父,桂哥儿跪下来又磕了个头。
宝玉往旁边走了几步,用脚踩着地面:“这是琏二哥哥和凤姐姐的地方,往这边去这是你父母的地方,反正你不忌讳这个,我说出来你也别生气,都有这一天的。”
桂哥儿点点头。
贾宝玉顺着这一片空地又走了几步,大概预估了一个地方:“你将来就埋在这儿了。”
桂哥儿过去瞧了瞧,忍不住叹息一声:“好小的一片地方。”
不过随后一想地方小也有小的好处。“要真的是有地下世界的话,住的这么近我能经常找我爹爹妈妈说话。那个时候我也有儿孙了,只求我爹别再骂我了,好歹给我留点脸面,要不然儿子们笑话我。”
看到他如此洒脱,宝玉倒是觉得这个侄儿挺看得开的。
转身招呼着桂哥儿出去,“你能这么想也是件好事儿,有些人很忌讳谈这些生死。”
“就像叔叔说的那样,早晚有这样一天的。”
在他们快要出祖坟的时候桂哥儿终于忍不住问:“我刚才没问,宝叔叔,你的位置在哪?咱们离的不远吧?”
宝玉却说:“按道理来说是不远,但是我不打算跟你们住一起。我要和你林姑姑住在姑苏。”
宝玉说到这里似乎是在解释,也似乎是在安慰自己:“活着的时候多来看看太太和老太太,将来我若是离她们远点儿,她们也不会太想念我。算了,说这些没意思。你怎么打算的?跟我在金陵里面逛一圈就走,还是在这里玩一些日子。”
“这里虽好,却和苏州一样。有不少官员和此地的乡绅要来拜见我,这哪里是来拜见我,分明是想在我面前表现一番将来好在太子妃那里落下一个好印象。也不想想太子妃每天要见那么多人,他们的名字只听了一遍哪会有什么印象?!
金陵是江南的治所,这里的官员比苏州那边更多,阿谀奉承之辈自然比苏州更多,我还是早点回去吧。”
宝玉点了点头:“行吧,你先去这边的荣国府住两三天,这两三天我带你在金陵走走。等到这边的事儿办完之后咱们叔侄再回苏州去。”
桂哥儿就追问:“叔叔还有什么事没办?侄儿能帮上忙吗?”
“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你宝姑姑前段日子给我写信,说是你二伯母的兄长快不行了,怎么说也是我表兄,我去看看。”
宝玉说的是王仁,桂哥儿听王熙凤抱怨过,说是王仁是从来不干人事儿。
而且桂哥儿对王家的事也不感兴趣,也就没有跟着宝玉忙前忙后,而是跟着贾家族中的那些小年轻们跑了几天,里里外外的逛了些佛寺,爬了几座山,玩的很高兴,族里的老人见他没什么架子,和族中子弟们关系也好,倒也乐见其成。
在分别的时候桂哥儿见到了薛宝钗。
薛宝钗看到桂哥儿,笑着说:“桂哥儿都已经长这么大了!”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桂哥儿打了一声招呼,叫了一句宝姑姑。
薛宝钗笑得很平和,她身边儿领着一个女孩儿,是王仁的小女儿。
小女孩的眼神亮晶晶的,满脸笑容的看向桂哥儿。因为对方的眼神太炙热了,尽管没有开口说话,桂哥儿下意识的不去看她。
大家互相寒暄了几句,贾宝玉便招呼着桂哥儿上马,与薛宝钗告辞。
直到走了很远,桂哥儿才松了一口气。那女孩的眼神真的是太炙热了,盯在人的背上仿佛能在人的背上灼出几个洞。
宝玉只需要一眼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然而宝玉什么都没说,谁都有年轻的时候。宝玉能从桂哥儿身上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就如殷庆能从宝玉身上看到贾赦当年的影子。
一代又一代,年轻的时候经历的事都差不多,然而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当下活的高兴就好。 .w.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