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少年高官 > 第1361章 最关键时刻

第1361章 最关键时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如果现在郭拙诚也能提供大量资金就棒极了。。现在只要有钱,中国的事情就不存在什么困难。

现在谁都知道中国已经进入了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中国有历史记载以来,几千年了也就是现在最强大。

所有的人都可以预计到,只要中把回归的国土全部消化好,只要把国家稳定下来,只要国家的工作重新走上正轨了,只要中国的发展进程不被外来的敌对入侵打断,中国很快就能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即使跟美国还有差别,那也是一些微小的区别,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足以跟美国平起平坐,可以称得上超级大国了,。

可以说现在的中国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绝对不能被这些回收过来的国土给撑死,必须尽快将这些国土变为能够增强中国综合国力的助力,而不是相反。

要达到前面所说的实现强国梦的几个“只要”,可不是简单的事情,不但要中国人埋头苦干,还需要领导人在国际上左右逢源,广交朋友减少敌人,广揽新的技术,打开各国市场,特别是避免战争。

中国接收了这么多国土,并不意味着中国就强大了,相反这些增加的国土现在恰恰是中国增强综合国力的暂时的阻力,或者说它们的加入目前不但没有增加中国的综合国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可以将现在的中国国力形容为“黎明前的黑暗”,也可以将现在的中国正处于大手术后需要静养、康复的时期。

趁他病要他命,这可不是只有中国人才明白的道理。也不仅仅是中国领导人才知道中国目前是最关键时期。而且外国政治家也知道。他们更知道如果错过这段时期,如果让中国平稳过渡,如果让中国缓过一口气过来,到时候中国可不仅仅是崛起这么简单,绝对会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其他国家只能仰视中国才行。。

中国不怕国内的麻烦,也不怕前行路上的阻力,最怕的就是外国的入侵。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好几次发展崛起的机会,但都被外国入侵行动所打断。最明显的一次就是中国清朝时期发生的洋务运动。当时,中国和日本同时有感于自己国家落后于西方,因而都开始了变革,当时中国的是洋务运动,而日本进行的是明治维新。如果以成败论英雄的话,当然是日本是成功的,而中国却是失败的,但这是人们都把目光落在甲午战争上,是以甲午战争的成败来检验中日改革成败的。

如果抛开这个令中国人痛心的事实。只就工业发展而言,只就科技进步而言。中国和日本的改革其实都是半斤八两的,日本和中国都是西方国家的小学生,都在认真学习,最多只是成绩有点好一点,有的差一点而已,但水平都相差不多,绝对没有等级差,更没有质的区别。

而且当时的清王朝即使经过了太平天国运动后被折腾得奄奄一息,但清王朝还是比日本富裕得多,比日本更有资格和机会超越日本,在更多的领域追赶西方国家,而且当然中国的几个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受西方国家重视的水平,都远远超过日本,中国人财大气粗,凭借巨额的资金和无边无垠的市场完全有资格与西方平起平坐地谈判,当时的西方还不了解中国,还没有吞并中国的胆量和野心,如果就这么平静地发展下去,中国完全可以将本就落后中国的日本甩去几条街。

但是,日本不但看到了危机,更看到了机会,他们看到了中国虽然富裕,但无法集中,中国的军队虽多,但没有跟着时代进步,更没有一个有威信的领导核心,特别是经过太平天国的打击后,清王朝中的满人想抓军权却抓不到好兵,只好给汉人使绊子,而汉人有好兵却受到满人的制约和提防,不敢按自己的心愿和国家的需要来增加实力……

于是,他们集中全国之力悍然入侵庞大的清王朝。。

除了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人,其他人很多都不看好他们的能赢。当时不但中国的统治者以为日本不自量力,傻乎乎地学西方来入侵中国,就是西方国家也完全不看好日本能赢。在他们西方国家看来中国海军的实力在欧洲虽然排不上前几名,但在亚洲却是第一,日本海军只能做中国的小弟。而中国陆军数量庞大,军队可以永无止境地补充,后勤方便物资充足。

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之所以支持日本进攻中国,只是因为英国人希望日本当炮灰,希望日本把中国打得遍体鳞伤,他们还和中国讨价还价,可以从中国捞取更多的好处。英国如此,法国、美国、俄罗斯都是如此,都是拿着小板凳磕着瓜子看戏的人。

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小小的日本竟然真的将庞大的中国给打趴下了,竟然让清王朝投降了,竟然勒索了数亿两白银,。

甲午战争的失败可不仅仅是让中国人颜面扫地,让日本人拿走了数亿两宝贵的白银,更主要的是让西方国家发现中国原来还真是一头没有杀伤力的肥猪,是一个人人可以欺负的土财主,从而想从中国人身上赚便宜的就更多。更为主要的是日本人打断了中国发展的近程,直接导致洋务运动变得中止,使中国滑入无法发展的深渊,而且让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而日本人不但获得了强有力的自信,国民更接团结,获得了西方国家的重视,而且那些巨额资金的到来让他们获得了前进的动力,让他们追赶西方的脚步迈的更快、更稳健。

可以说日本人的入侵使中国失去了一次良好的发展机会。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经济开始稳定,特别是张作霖张学良父亲控制的东北其发展已经超过日本了。张氏父子的新政使东北的民族工商业成为日本满铁附属地经济的威胁,当时的东北形成了以钢铁、煤炭为中心的重工业体系和以粮食加工、纺织、食品工业为中心的轻工业体系。

后代的人往往只记得上-海滩的繁华,只记得十里洋场,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亚洲第二国际大都市——哈-尔-滨,34家外资银行在哈埠开设分支机构,与巴黎、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直接业务往来,哈埠的金融动态左右远东的金融形势。

在哈-尔-滨的外国商业机构达一千八百多个。哈-尔-滨成为全国最大的面粉生产和出口基地、酒精和啤酒生产基地,1926年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成立并开播,1928年5月,哈尔滨车站已经可以出售直达欧洲各城市的客票。

与东北相对应的是,关内的经济也开始恢复,虽然有人给蒋某人脸上贴金,说什么当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但不容讳言的是1927年到1937年确实是蒋某人在大陆执政比较稳定的时期,国民经济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是,中国的发展再一次被日本打断,日本全面入侵中国,让中国崛起的希望再次被扼杀。

可以说日本是非常阴毒的,在中国两次最关键的时刻,他们都给了中国最沉重的一击。特别是从1931年开始的全面侵华战争,他们举全国之兵进攻中国,差一点就把中国给干掉了。即使最后没有干掉中国,也让中国再次失去了崛起的机会。

现在的中国可以说是第三次崛起的时机,而且其表现比前两次要好得多,希望更大。日本人就算这次看到了,却因为本事不够,根本没有了扼杀、阻拦的能力。

日本人确实没有这个能力和资格,但欧美等西方国家却有。日本一个小小的岛国曾经胆敢也有能力消除中国崛起的希望,那么他们如果联合起来的话,就更有信心让中国崛起的希望成为泡影。

外国人能够这么想,中国内部的人又怎么可能看不到?

最高首长等人看到了,也想到了,还担心着,郭拙诚也看到了,想到了,也正在担心。因为他们都知道现在是中国最有希望崛起的时候,也是最孱弱的时候,必须小心又小心地呵护这棵幼苗,绝对不能让它夭折。

要呵护这颗幼苗,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太低调了不行,太高调了也不行。当年日本入侵东北的时候,蒋某人就对日本妥协,张学良更是无耻地宣布不抵抗,命令当时中国最精锐装备最好的部队——东北军退入关内,交中国经济最发达、富裕程度最高的东北地区拱手交给了日本,希望国联会制裁日本,逼迫日本撤退,这显然是世界上最低调、最委屈自己的行为了。

但蒋某人和张学良的举动并没有带来如期效果,反而助长了日本人的嚣张气焰,导致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开始全面侵华,开始想将整个中国纳入他们的统治中。

(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未完待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