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学车
几人匆忙赶到出版社,还不到五点。
远夏说:“希望还没有下班。”按理还没到下班时间,但就怕老油条们早退了。
运气不错,人还没下班,他在门口被门卫拦住了:“来做什么?”
马安民出示工作证和介绍信:“同志你好,我们是肃阳农机厂的。我们厂里想办个图书室,要买一批书。过来问问这边能不能买书。”
门卫说:“买书去新华书店啊。”
马安民掏出卷烟给对方递烟,赔笑说:“是这样的,我们要的书比较多,希望能有点折扣,好多买些书给厂里的同志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嘛。”
门卫接过烟,说:“那你们进去吧,找业务科的人,上二楼右手边第一间就是。”
于是他们就这么顺利地进了出版社的大门,找到了业务科的工作人员。
业务科只有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姑娘在,负责人不在,年轻人工作积极性高,认真接待了他们一行人。
这次是远夏自己出面,将之前马安民说过的话重新说了一遍。
业务员说:“你们需要哪些方面的书?”
远夏问:“具体什么书我们也不说不上来,有书单吗?我们看看行吗?”
对方拿了一个书单给他,上面还有价格。
三人就凑在一块儿看,远夏一边看一边拿着笔将他认为需要的书勾画起来。
看了一会儿,远夏又抬头问:“你好,请问一下有小人书吗?”
业务员意外地说:“你们厂里工人还看小人书?”
远夏笑着说:“工人们当然不看,不过我们厂里有不少职工子弟,图书室也为他们开辟了一个图书角,小人书是为他们准备的。”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人家工厂福利待遇好,业务员当然不能说什么,她拿来了另一份书单。
远夏看了一遍,将几乎所有的小人书都勾了一遍,粗略估计,有近百种,他将一些比较热门的题材比如四大名著的都买了两套。
填完单子之后,远夏说:“同志,麻烦你帮我统计一下,这些大概需要多少钱。”
那个业务员接过书单,拿出算盘,开始噼里啪啦计算。
远夏选的小人书数量最多,粗略估计有三百多本,其余的便是文史类书籍,还有两本机械相关的书,倒不是不愿意买,而是这类书太少了,加起来有四五十本的样子。
业务员满腹狐疑,说是给职工建图书室,但是买的主要是给孩子看的书,到底是职工福利还是职工子弟福利啊。
她算完之后,说:“一共是132.45元。”
一旁的马安民父子听了,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钱都用来买书?会不会太多了?
远夏说:“你这是按照书本定价算的吧,出版社卖书没有折扣吗?而且你看我还买了这么多书。”
他知道出版社的书卖到新华书店,都是定价的五折甚至更低。
业务员说:“你们算是零售,在我们出版社买,只能给八折优惠。”
远夏跟他砍价:“不能再少一点吗?六折吧。”
业务员看着远夏摇头,看向年龄更大的马安民:“是你负责还是他负责啊?”
马安民一愣,然后笑呵呵地说:“他负责,他是我们厂里图书室的负责人,他说了算。”
业务员只好对远夏说:“你们真的算不上批发,给八折已经算是非常优惠了。”
“买了将近四百本书,还不算批发?”远夏可不怕跟人磨嘴皮子谈价格,曾经他为了几块钱的利润跟人磨了一天的嘴皮子,最终以胜利告终,今天他不信磨不下来。
果然,在双方的拉锯战之下,业务员还是退让了,双方各退一步,以六八折定音。对方退让的缘故多半还因为已经快到下班时间了,她不愿意再耗。
不过提书得第二天才能提,数量不算多,主要是种类太多,比较麻烦,得去仓库找。
业务员说到这个事便忍不住埋怨,说仓库的同事明天肯定要嫌弃死她的。
远夏赔着笑脸:“那就太麻烦您了。谢谢,我们明天上午过来提书吧。”
“不要太早,这么多书,找起来不会太容易。”业务员说。
远夏将定金付了,明天提书的时候结尾款。
从出版社出来,马安民父子都惊叹:“厉害,没想到你这么会杀价。”
远夏笑着说:“不杀不行啊,这可都是钱呢。其实他们卖给新华书店更便宜,最多五折。我们需求量太少,所以她不肯给我再便宜点。”
马建设说:“远夏,我发现你好舍得啊,百来块钱的书,说买就买了。这得多长时间才能回本啊。”
远夏说:“回本不急,运气好几个月就回来了。”
“你不是说买小人书,最后怎么还买了那么多书啊,几十本呢,贵的好几块钱一本,你也舍得!”马建设忍不住咋舌。
远夏笑着说:“可以自己看啊,你想看也可以借阅,免费的。书是有价的,知识是无价的,我买这么多书,一方面可以租出去给人看,另一方面也可以自己学习。这些书咱们县里新华书店都未必有。机会难得,你以后还能买到价格这么优惠的书?”
马建设点头:“说的也是。对了,你不怕别人借了你的书不还?”
远夏笑了:“当然不怕,借书得交押金啊。比如一本小人书,当场看可以不交押金,拿回去得押上两角钱一本,其他书籍,起码要跟书本定价差不多的押金,不然都拿去不还我不得亏死?这租书摊还开得下去吗?书本还回来时完好无损,押金如数返还,若是书有损坏,则要赔偿。”
马建设竖起大拇指:“高,实在是高。你怎么会短时间内就想到这么多的?”
马安民眼里也流露出赞赏的神色,远夏这孩子不简单,有主见。
远夏哈哈笑:“哪是我想的,我之前不是出去转了吗?在路上碰到一个租书摊,跟人学到的。”
马建设挠挠头:“那你也厉害,敢想敢做。”
远夏换了话题:“马叔,咱们现在还去学车吗?”
马安民说:“去吧。现在日子长了,要到七点多才天黑呢,我们还能学两个小时。走,教你们开车去。”
于是马安民带着远夏和马建设找了一条人迹少至的道路学车。
马建设之前学过几次,基本能开了,所以换他来开,直行,倒车,掉头等等。
远夏就坐在一旁看马安民指点马建设开车,马建设开车转了三个来回。
其实他已经能开了,但马安民要求高,嫌弃他开得太冒失,批评了好几次,弄得马建设很沮丧:“爸,差不多得了,你就不能少骂我两句,多鼓励鼓励我?”
马安民平时言语不多,这时候却十分严肃:“开车不能差不多得了。这么大个家伙,你要是不小心开车出了事,那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远夏也在一旁说:“建设,叔叔说得对,开车不能马虎。得好好学,现在叔叔要求严格那绝对是对的,一般的师傅还不愿意教得这么仔细呢。”
马建设沮丧地说:“我知道了,我就希望我爸教育方式能改改,别老批评打击。我不开了,你来开试试。”
他停下车,跟远夏换了个位置。
远夏坐在驾驶座上,跟马安民确认了一遍档位、刹车、油门和离合,然后一踩油门,车就跑了起来。
马建设连忙嚷嚷:“远夏你慢点,你第一次开车开这么快!”
其实远夏开得不快,也就是三四十码吧,但对一个第一次开车的新手来说,确实算快了。
远夏便将速度慢下来,开始倒车、转弯、掉头,动作一气呵成,车子开得稳稳当当,中途没有任何掉链子的行为。
马建设惊叹不已:“不会吧,不会吧!远夏你第一次开车就这么稳?”
马安民也说:“你看看远夏,再看看你。学了这么多次还没学会,说你笨你还不承认。”
马建设很委屈:“爸你不是说我学得算快的了吗?”
远夏不好意思地笑:“叔叔你别这么说建设,他已经学得很好了。”
“跟你没法比。”马安民真觉得货比货该扔。
远夏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自己并不是第一次开车,他可是老司机了啊,只好看着好友抱歉地笑,决定以后对他好一点。
远夏开着车转了两圈,然后下来让给马建设继续练车。
被远夏刺激到,马建设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来学车,接下来开得要好多了,没犯什么明显的错误。
一直学到天黑,三人才回到旅社,找国营饭店吃了饭,回去洗澡休息。
每人拿了一本书在手边翻看,远夏看的是《猎人笔记》,马建设看的是《安徒生童话选》,马安民则看的是旅馆提供的杂志《故事会》。
没有任何娱乐活动的年代,看书是人们夜间唯一的消遣。这个年代的人们物质是贫穷的,精神是富足的,所以也难怪以后人们会怀念这个时代。
看书看到入睡,第二天起来,马安民去厂里提货前,将远夏和马建设送到出版社提书。
马建设还有点不安:“你说他们过了一夜会不会变卦?”
远夏说:“我都拿到提书单了,白纸黑字写着,不可能变卦。”
事实证明马建设是想多了,出版社并没有为难他们,还是昨天那个小姑娘接待他们,只是找书的时间多花了点,等到书本全都拿齐,已经到了十一点钟。
这些书用纸箱装了满满两箱子,远夏和马建设一人扛了一箱到门口去等马安民。
早上马安民送他们过来的时候就说了,如果书太沉,就在出版社门口等他,他装好货就过来拉书。
其实也不是他们扛不动书,而是带着这两个纸箱坐公交车太不方便,还得转车。
一直等到快一点,马安民才开车过来。
货已经装好,尽管下午能赶回去,但马安民并没有急着回去,下午开车太热,车万一抛锚在路上,一耽搁就得走夜路,那是极不安全的。
他们要在越城再住一晚,明天早上再赶路。
当天下午,他们就完全得了空闲,马安民开车带他们去公园玩。
碰到有人拿着相机在公园里拍照,引得不少人注视。这年头私人有相机,那绝对是相当相当长脸的事。
马安民一脸羡慕:“要是咱也能买一台就好了,想什么时候拍照就什么时候拍。”
“马叔你买不到吗?”远夏问。
马安民摇头:“难,凭票购买,拿不到票。相机票都炒到上百块了,一台相机才几百块钱。不过听说广东浙江那边有走私进来的日本货,东西好,不过价格也不便宜,更拿不到货了。”
远夏笑着说:“马叔别着急,国家改革开放了,市场经济活跃起来,以后买相机就容易了。”
马安民笑笑:“也许吧。”
马建设说:“远夏你总说改革开放,我看改革开放了也没什么变化啊。”
“短时间没有,长时间你再看。你没发现现在摆摊的个体户多了不少,以前这些都是禁止的。政策放宽是慢慢来的,不可能一下子就翻天覆地了。”远夏说。
马安民赞同:“远夏说得对。现在做生意的多了,也没人来抓了。”
远夏看着人家照相,想起来应该和家人去拍照留个念,这可是将来珍贵的回忆,等他拿到通知书的时候吧。
马安民又带着远夏和马建设去逛越城的百货商店,这里的东西比肃阳要门类齐全多了。
远夏便趁机挑了一些能用得着的东西,还特意买了不少塑料薄膜,准备拿回去包书皮。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起来了,吃了早饭就往回赶,下午一点回到家。
远夏将他纸箱打开给爷爷和弟弟妹妹们看,全家都惊呆了:全是书。这么多书!
远春和重阳雀跃不已:“哇,好多小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