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第三百二十四章 魏正?
接连两天, 整个自动化研究所,都为着泡水的试制机器,愁眉不展。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 李婧文还念叨道:“是不是工程部的人故意的啊?我们都叮嘱了, 要他们把东西往楼上搬, 他们不都答应的好好的吗?”
秦书宇道:“我特地去问了, 那天值班的刘小海, 非说这些年来, 那栋楼从来没有进过水, 说是沈所长不了解情况,那么大的机器,要搬得费好几个人工, 还是三台, 他就面上应付了,心里没当回事儿。”
李婧文听得都来气,“等西德访问团结束了,我非得去工程部闹一闹,给我们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
徐春风皱眉道:“追责先不说, 眼下的这一关,要怎么过呢?”
李婧文也愁道:“是啊,前段时间, 研究院划分研究所的大会上, 梅院长还说要把研究院建设成为行业中的标杆, 这下,杆子怕是立都立不起来。”还不止于此,在国家层面上来说,现在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 大力号召要与国外建立技术上的联系,这次西德纺织交流团来华,轻工业部和外交部都提前派了人来指导工作,可见上面对此事的重视。
大家一时都沉默下来,秦书宇左右看了下,问道:“爱立是不是还没来吃饭啊?”
李婧文应道:“是,我刚喊她来,她说等一会儿,在整理机器的问题呢,我一会给她带一份吧,不然等到三四点想起来了,食堂可没得吃了。”
等他们从食堂回到研究所,黎东生刚好来找他们,“大家稍微准备一下,半小时后到第三会议厅集合,梅院长有新的消息通知大家。”
黎东生一走,李婧文把饭盒递给爱立,“爱立,是不是梅院长那边有法子了啊?”
爱立也不确定,和婧文道:“一会就知道了。”
半个小时后,爱立一进会议厅,就发现梅院长脸上带着笑意,似乎事情真有了什么转机一样。
等她们坐好,就听梅院长开口道:“我已经和京市机械一厂、二厂、三厂都联系了,让他们这几天争分夺秒,再给我们搞出三台机器来,至于需要从西德购入的零件,”顿了一下,忽而笑道:“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此次纺织印染交流团那边,有一位华侨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已经于昨天动身前往西德采购这批零件,大概最晚在明天就会回来。”
梅子湘说到这里,眼里隐隐有些湿意,望着会议厅里的研究员们,深深吁了一口气道:“我们现在经历的,正是华国纺织工业在改革开放后的新历史,至于会写成什么样,完全就看大家的努力了。”
散会以后,黎东生又叮嘱爱立道:“机器的问题解决了,你带领大家把要交流的问题,再梳理一遍。这次的机会得来不易,爱立,我们经不起任何的意外了。”
爱立点头,“所长,您放心,剩下的工作,我会好好部署。”
爱立以为话题到此就该结束了,正准备告辞,就见黎所长拦住了她,爱立有些奇怪,“所长,还有什么事吗?”
黎东生点点头,“爱立,我问你件事,你认识郑卫吗?”
见爱立听了这问题,面上露出些诧异的表情来,黎东生解释道:“昨天郑卫找到我和梅院长,表示要帮忙,我们一再表示感谢,他说不用,说以前也受恩于我们研究院的同志。我怕这事过后,上面会来问,所以和你了解一下情况。”
黎东生话还没说完,沈爱立就摇头道:“不是我,我不认识他。”
爱立说完,忽然影影绰绰地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黎主任为什么径直来问她?她和黎东生也认识了很多年,直接就问了出来,“所长,研究院里这么多人,为什么您会来问我?”
黎东生道:“我那天晚上,看到他在我们所门口站着,就问了几句,他说随便走走,后来隔了一个小时,我从梅院长办公室出来,发现他还站在那里,和你聊天。”
爱立想起那晚的对话来,也觉得有点不对劲,但是她记忆里确实不认识叫什么“郑卫”的,准备晚上回去问下樊铎匀,再给序瑜打个电话问下,看是不是她中学或者大学的?
问黎东生道:“所长,他是哪里的华侨啊?不是西德吧?”
“不是,是从港城那边来的?”
“港城啊?”她和港城之间的联系,似乎有一个偷渡过去的魏正?
魏正,郑卫?
可是那个人的长相,似乎和魏正不一样?她记忆里,魏正是个身形很瘦削的人,郑卫看起来身形还有些健硕,像是平时运动量还不小的样子。至于两人的长相,她忽然发现,其实她不记得魏正长什么样了。
也就是序瑜离得远了,不然她都想问下序瑜。
黎东生见她也一头雾水的样子,和她道:“这事以后再说吧,咱们先抓紧准备接待西德访问团的事。”
“好的,所长。”
晚上爱立到家,放下包,就把这事和樊铎匀说了,末了道:“你说,不会真是魏正吧?”她都想不到这个人还会再出现,当年魏正的离开和干爸可不一样,干爸是跟着国党走的,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他本人是不愿意离开的。
而魏正,是对所有的人事都彻底失望以后,选择背水一战,以偷渡的方式离开。按理说,华国应该没有他割舍不下的人和事了。
樊铎匀沉默了一会,和她道:“也不无可能,其实1964年的时候,魏正并没有偷渡成功。后来在农场劳动改造了几年,再后来,我在羊城那边听说,他似乎是抱着一个油桶,冒死偷渡走了。”
爱立有些不解地道:“如果真是他,那都走了,干嘛还回来?”她记得魏正挺倒霉的,他的父亲是国党高级将领,但是建国前几年的解放战争中,死于战场了。按理说,不应该后续会追责到魏正身上来。
但是在疯狂的年代,很多事都是无法用常识来推断的。他可以上大学,却无法正常地生活。
樊铎匀望着她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微微笑道:“黎所长不是说,这边有人对他有恩惠?也许是回来报恩?”
爱立指了指自己,“不会是因为我吧?”当初原主虽然借了一笔钱给他,把自己搞的得了浮肿病,但是那两百块钱,对彼时魏正的困境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吧?
爱立道:“也许人家只是单纯回国做生意的,这一次要是顺利的话,他肯定能帮他们公司在华国拿下大单子。”
樊铎匀没有多说,只是和妻子道:“最近接待西德访问团的事最重要,郑卫还是魏正,缓一缓再说吧!”他和爱立成婚多年,知道她现在迫切地希望在事业上做出一点成绩来。
爱立点头:“那倒是。”不管郑卫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帮助了研究院,最后梅院长都会酌情给予感谢。仔细说起来,和自己是没有关系的,她的当务之急,是完满地组织此次与西德纺织团的技术交流活动。
**
6月8日,爱立跟着黎东生、余明明和外交部的同志,一起到机场接西德的纺织访问团,大卫也在其中,远远地就朝她挥手。
大卫已经知道华国人见面是握手,朝爱立伸出手道:“艾琳,我们又见面了。”
“是,大卫,谢谢你先前对我的帮助,这次在华的旅程,如果有什么事,欢迎你随时来找我。”
大卫笑道:“艾琳,谢谢你的好意,希望我们这次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来。”
按照行程,他们本来是该回酒店,稍作休息,但是大卫迫不及待地要跟着她去看机器,其他几位工程师,也表现了一点好奇来。于是,一群人托了外交部那边,帮他们把行李放到酒店,然后就径直去了纺织科学研究院。
爱立看着崭新的三台机器,和他们介绍道:“这是我们的A189型梳棉机,我们对它的放气吸尘排杂系统做了一些改动,比如在锡林道夫三角区的吸点,我们增至了6个,机外是吹吸结合式,共设了两个静音箱……”
她侃侃而谈,余明明在一旁给她做翻译,大卫和其他工程师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前部和后区的风量是多少?”“风量是否稳定,如果不稳定的话,波动区间是多大,在这个范围内对效能的影响,有没有做测试?”
这些问题,是大家思索到的,但是都做好了对方无法给出肯定回答的准备。因为华国这些年在科研上的停滞不前,是有目共睹的。
纵然是华国的首都,他们从机场出来,都能感受到华国在经济上与欧洲国家的巨大差距。也就不由得对华国的梳棉机,减低了几分期待。
而这些问题,爱立早就在实验室里,经过一次次的反复试验,而得出了准确的答案。
因此,当大卫听到一串串精确的数字,从艾琳嘴里蹦出来的时候,心里都有些叹服,忍不住和她确认道:“艾琳,这台机器,是你们从德国回来以后做的吧?”
爱立也没有隐瞒,笑道:“是,它结合了一点,我们在德国参观的样机。”
大卫笑道:“艾琳,你和你的同事们,真是做了很充分、严谨的试验,我想你们以这样的态度来研发梳棉机,肯定会追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爱立笑道:“这是我们的目标,我们也希望借着这次技术交流的机会,促进我们对彼此的了解和认识,以后能够合作研制出比这台性能更好的梳棉机。”
一群人没有吃饭,就展开了热烈又友好的讨论。
梅子湘闻讯赶来的时候,发现围观的人已经里三层外三层,也不知道是来看热闹,还是真的对这一场纯粹的技术交流感兴趣?
因为年纪稍微大些,她没准备往前头挤,稍微听了一会儿,见局面还不错,就准备回去。
黎东生个子高,一眼就看到了她,忙出来准备喊她一起去谈谈。不成想,等挤出人群来,梅同志已经没有了影子,倒是发现,郑卫站在角落里,默默地看着人群中间的沈爱立。
黎东生也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阳光透过窗户,轻轻地撒了一点光辉在房间里,爱立恰好站在那一片光影里,整个人看起来都熠熠发光。
而注视者的眼睛里,也像拢了一层光亮。
此刻的黎东生,忽然确定,这个人是冲着爱立来的。就是不明白,从郑卫这边看起来,俩人像是颇有些牵扯的样子,而在爱立那里,似乎一点印象都没有?
他认识爱立很多年,知道爱立除了家庭外,一门心思都扑在工作上。暗自忖度,是不是爱立平日里做了什么好事,让人家惦记着来报恩,而她自己完全没有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