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三国]在全员美人的家族做谋士 > 第121章 第 121 章

第121章 第 121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黄河以北, 此时一片黄土尘沙飞扬,一望无际的军队浩浩荡荡的在平原上排开,那是整个河北的主力大军,如今他们聚集在一起, 声势几乎能让当世任何一个诸侯都感到恐惧, 以及对自身的质疑——真的有人可以抵抗数量如此之多的大军吗?

袁绍召集精兵十万,骑万匹, 欲南下攻许。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太好的时机, 麾下反对与曹操进行大规模战役的幕僚谋士众多,包括许多的河北士族, 过惯了安逸日子,许多人进取外伐的心也淡了。

中军帐内, 袁绍一如以往听着下首谋士互相争吵着,大抵还是为着该不该攻许。

沮授、田丰认为不应该正面打,他们认为连年攻打公孙士卒疲弊, 如今袁绍据四州之力,应该外结英雄, 内修农战, 以奇兵侵扰曹操,用疲曹之计慢慢削弱曹操。

郭图、审配则又是积极的主战党, 他们认为如今袁绍兵力远超曹操, 如今不早日图取,就怕日后生变, 应该趁着优势期迅速攻伐。

一群德高望重的名士你一嘴我一言的好不快活,直到田丰拍案而起。

这位年事已高的文士拄着杖, 俨然是一派要撩袖子的气势, 不过他自然不可能真的当堂干架, 他看向了上首的袁绍。

“明公,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何以胜之,”他沉声说道,“刘备之死,众心不定,天下英雄皆愤懑于此事,以为明公无容人之能,青徐尚且岌岌可危,何必此时出兵?”

听得此事,袁绍又不由得扶额。

刘备之死确实是他心中的一根刺。

他没有理由去杀刘备,他本欲利用此人侵扰曹操后方,以拖住曹操兵力,可万万没有想到这人竟然那么快就死了,而且千不该万不该的是,他死在了他的大儿子派去的刺客手下。

不论这件事究竟是不是袁谭做的,起码如今世间都是这样传的,乃至于刘备义弟都如此认为。

当全天下都认定了一个事实,那真正的事实是如何又有谁在意,又有什么用?

更何况同样遭到刺杀之人尚且有那颍川荀氏之子,乃至于豫州士族皆为之震动。

他本是相信长子不可能做出这种事,可连日来不断有下属因此事谏言,言语之间看似求情,实则暗贬袁谭,连带着他自己都产生了些许不确定。

这般想着,袁绍不由长叹一声摇了摇头。

“我意已决,元皓不必多言。”

田丰却没有接着袁绍给的台阶下去,他不视袁绍有些不耐的眼神,反而是站直了身子,继续说道:“曹操善用兵也,众虽少,亦不可轻视,如今将军据山河之固,何不施以疲兵之计,不出三年,必能克之!”

说罢他深深长揖,“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此非稳妥之策,还望明公决之。”

话落,帐内一片寂静,文士们或是抚须或是饮茶,皆一言不发,内里却暗藏心思。

只能说田元皓不愧是有着‘刚而犯上’这般评价的人,他这般毫不给情面的谏言已经有多次,只是先前还是私下里,如今已经闹腾到所有人面前来了。

袁绍的面色已然冷淡至极,正欲发作,却见田丰身旁一直闭目养神,极少掺合这种争吵的荀谌不知何时睁开了眼睛,向他拱手示意。

“明公,别驾之意不无道理,”他开口如此,袁绍面色微变,却见他转口又道,“只是青徐之事亦不能忽视,刘玄德虽死,其势犹在,其人虽不如明公,可亦乃当世英雄,难免其余部不会为其报仇,昔日刘虞薨,其众起事为旧主报仇之先例犹在……”

田丰陡然明白了他想要干什么,方才升起的一丝感动一下子退散,他横眉竖眼想要打断,只可惜那年轻人半点机会都不给他,加快了语速便说完了后面的话。

“不如暂遣田别驾往青州,以佐大公子。”

荀谌终于道出其所想。

左右田丰固执己见,待在这儿只能捣乱,不如外放叫他干别的活去,也少在面前添不自在了。

田老先生当即腰不酸腿不软了,扔了拐杖急道:“明公!荀军师此言差矣——”

“此计甚妙。”

袁绍却打断了他的话,他的视线徘徊在二人之间,荀谌见此一如以往垂下眼眸,容色出众却少言寡语,这位颍川大族出身的名士素来低调,低调到有时候争来吵去的袁氏文臣武将都会忘记还有这么个人。

可实际上这却是个由不得小觑的人,甚至于袁绍最先能得到冀州这片根据地,其功大部分要归于他,光凭助袁绍夺冀州这一策,他在袁氏臣中的地位便不可撼动。

袁绍指节轻点着桌案,他掩袖咳嗽了几声,再抬起头来时已无犹豫之意。

“我儿年幼,若二位先生愿佐之,乃是大幸。”

此言一出,满堂名士皆是愕然。

荀谌之意不过是打发田丰一人去青州,可袁绍这话,却是想要叫二人一道离开。

袁绍主力在冀州,欲与曹操决战,而青州又是另一方战场了,如今之意……再结合荀谌本人一直有些微妙的身份,兄弟皆是曹操重臣,侄儿在益州位高权重,可真是叫人不得不多想。

荀谌神色不变,心中也有一丝惊愕,只是很快就平复了下来,他顺从的接受了袁绍的调遣。

接受如何,不接受又如何?

虽然袁绍多年来待他不薄,但终究是渐行渐远,不似年少时交好,荀氏一族的立场早已明了,尤其是举族搬回了颍川,族人皆入仕曹魏,纵使袁绍不提,心中也总会有些芥蒂。

他待在河北主战场上,虽被称上一句军师,看似清贵,实则常常会被有意无意的排斥在核心决策圈以外。

袁绍早已不耐听这些人吵吵闹闹、争来争去,待安排好了便草草结束了议事,看着吵闹的中军帐再度归于冷清。

一人独处时,他的面上再无笑意,在偏暗的军帐内莫名显得有些苍老,可他站在人前时还似那花团锦簇,不可一世的袁本初。

良久他才取出一方帕子,面色略有些难看的闷咳几声,喉音混浊仿佛有一口浓痰卡在其中。

帕子上赫然是一片猩红,他的面色陡然阴沉得可怕,却听得帐外又一次传来脚步声。

是田丰去而复返,他急匆匆回来,抬眼却见得明公面色极其恐怖,再一眼又是如常没有异样,他心中暗叹自己大抵也是老眼昏花了。

随后他有些别扭的不愿直视袁绍,直挺挺的揖礼,道:“今日见将军咳嗽不止,颇有消瘦之态,还望将军能够保重自身……毕竟大战在即。”

说到大战时,他的语气变得极其不甘愿。

袁绍有些愕然,他迟迟未语,方才对这位老臣的不满不知何时悄然散去,他有些疲惫的合了合眼,再次开口道:“多谢元皓关怀,孤无事。”

“……此去青州,还望珍重。”

田丰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徒留下袁绍一人苦笑。

他将染血的帕子放在火上烧去,火光照亮了他已逐渐衰老但仍能见昔日风采的面容。

他又想起了当时他听得他那同父异母的兄弟是如何走向死亡的。

“只恐年岁之不吾与……”

“时不我待啊……”

————————

刘备之死,袁绍起兵,一切来得突如其来,仿佛身后在被什么东西追逐似的,连那些一向见风使舵的大族都一时之间有些傻眼。

各地世家蠢蠢欲动,叛党渐起,又有人讨伐袁绍不义,一时之间混乱不已。

早上得了袁绍送来的讨曹檄文,正是陈琳的大作,全文洋洋洒洒、气势磅礴,从宦官之后出身骂到曹操他爹买官,连曹老板穷得过不下客串摸金校尉的破事都挖了出来……

气得曹老板头风病一下子好了大半,华佗连连称奇,并且心中惊奇的觉得骂得还真有些对头。

曹操却是心情颇好,袁绍起兵他早有所料,心中大患刘备也除去了,头疼也被气好了,他感觉自己还能再战。

“我知袁绍为人,”袁绍的发小冷笑道,“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实非英雄也!”

孔融觉得不妥,说袁绍文臣武将都是人才,地广人也多,不可小觑。

他还特地掰掰手指头一个个举例,只为论证袁绍有多强。

堂上当即有些冷场,孔少府的情商总是有些微妙,硬是在曹操兴头上给人泼冷水,不见曹老板的笑容都有些僵了,面子都挂不住了,孔融还在侃侃而谈。

看看下头,郭嘉在打瞌睡,戏忠不乐意掺合孔融的事只当没看见,新入职的想了想孔融的鼎鼎大名还是选择了闭嘴,最后贾诩被盯得受不了了。

有些状态外的荀彧被贾诩不着痕迹的扯了把衣袖,他慢吞吞整了整袖角,不慌不满开口道:

“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数人虽有才,却不可相容,必生内乱。”

“颜良、文丑,一夫之勇,一战可禽也。”

曹操舒服了。

下午得了徐州送来的信,还是插着鸟毛的。

与先前所得消息并无太大差别,只道刘备已死,过程却言辞含糊。

荀彧神色淡淡的往下看,见寄信的人开始提及欲动兵发难青州,洋洋洒洒写了一堆排兵布阵的事儿,待翻到最后才有一封独立出来的家书,短小且卑微。

只道自己并无大碍,望家人友人莫要担忧,然后零零散散说了一些家常小事。

正巧在一旁的荀悦跟着看过以后微微颔首,终于放下了心,先前流言中所谓重伤卧床实在叫人难以安心,抬首却愕然见着族弟面色很是不好。

“文若?”

荀彧摇了摇头,留下家书,把军报再次封好,命人交予曹操那儿去。

“大兄且观字迹。”他说道。

荀悦仔细看了看字迹,与荀彧的字颇有六七分相像,也不知这写字之人什么心态,硬生生在荀彧那种严谨的框架风格里闯出了一派随心派字体,飞扬中带着潦草。

“执笔过急,心中不定,”他严谨的评价道,“然形散神不散,只是仍需再多练……似是笔力亦有所不足,落笔略有虚软。”

荀彧颔首,他平静的陈述道:“幼时启蒙,清恒的字是我一手教出来的,今日见他字迹虽大体如常,笔峰间却无力,恐怕并非所言无有大碍。”

“原是如此。”

荀悦恍然,随后有些发愁的与荀彧对视了一眼。

荀彧叹息一声,有个会出其不意搞事的弟弟是件很伤脑筋的事,但这么多年了还能怎么着,只能跟着收拾残局。

“张先生尚在许都,”他沉思片刻说道,“文恒如今掌射声,不如令其领兵护送张先生至徐州。”

荀棐在孝期过后也选择了仕曹,不过倒是走的武官路子,掌宿卫兵常驻许都,他与大兄皆不可轻易离许,荀棐此去亦是合情合理。

待安排好一切后,荀彧望了望逐渐阴沉的天色,他确实难以忘怀年少时曾见叔父病重的模样,他也恐惧自己的幼弟也会变成那样……

还有河北的十万大军,来自荆州与江东的威胁,青徐一触即发的未知局势……

风雨欲来。

谁能独善其身?

他剪去了烛芯,突然想起了在孔融压迫下给张机打了许久白工的祢衡。

听闻此人甚是会骂人,文采更是颇得孔融赏识,不若令他写封檄文骂回去?

一向清风朗月的荀令君不知为何心中产生了这样一个阴损的想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