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三国风俗礼仪
三国时代的衣食住行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一段时期。在那个风云变幻、金戈铁马、英雄辈出的时代,人们的生活面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的?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夫子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每个时期的饮食习惯,都跟各个时期的生活环境有莫大的关系。那么,在三国时期的动乱年代,人们的饮食习惯是怎样的呢?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风俗礼仪呢?
新版《三国演义》电视剧的播映,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江南强子借发表17K签约历史小说《重生三国我做主》的机会,摘录选辑了网上查找的一些挺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对于读者阅读小说多少有点裨益。
在此,编辑三国时代衣食住行基本面貌的小专题。资料上基本以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相互佐证,本专题中许多资料都来自于网络。网上已有很多三国迷们对三国时代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
三国时代的“衣”
三国时间短促,上承秦汉,下接魏晋,在衣饰习俗方面与汉代的差别并不大。从着装特征来看,其时的衣饰基本特征是:大襟、交领、右衽、系带、宽袖、博衣裹带。
三国时代的“食”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主要食物为米、麦、大豆,主要饮料是酒浆汤之类,浆是冷饮,汤是热饮。
三国时代的“住”
三国时期庭院式住宅种类众多,五花八门,既有方形、长方形之分,也有一字型、曲尺型、三合式、四合式、日字型之分,但基本结构都是一堂二室,并且都带有庭院,当然面积大小不等。
三国时代的“行”
三国鼎立以来,道路为之隔塞,然而区域交通却因此而有了繁盛的可能。尽管通隔交杂,兴衰错落,羁旅之路却别有风采。
三国时代的家具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上承两汉,下启隋唐。这个时期胡床等高型家具从少数民族地区传入,并与中原家具融合,使得部分地区出现了渐高家具。
三国时代的甲胄
三国时代是甲式发展的重要过渡,接踵出现的筒袖铠、两当铠、明光铠,在汉与隋唐仿佛毫不相干的甲式间补充了舒缓的乐章。在技术方面,战乱的激励令铁甲质量有了近乎神奇的提高。
三国时代的兵器
三国时期,由于剑在砍杀的效能和坚韧度上不如刀,已经不再作为军队的主要装备,军队中大量使用的短兵器只有刀,步兵的常见装备便是环首刀配长楯。
三国时代的日常生活用品
木牛流马之谜
诸葛亮曾发明了一种新的运输工具,叫“木牛流马”,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问题,这种工具比现在的还先进,不用能源,不会造成能源危机。
三国时代的机械设计大师——马钧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期魏国扶风(今陕西省兴平县)人,生卒年代不详。他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机械设计大师。其许多发明创造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当时人们称他为“天下之名巧”。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主要食物为米、麦、大豆,主要饮料是酒浆汤之类,浆是冷饮,汤是热饮。但浆汤都不过是喝水的别称,不如酒那么珍贵。三国时饮酒之风颇盛,南荆有三雅之爵,河朔有避暑之饮,孙权、孙皓均是好酒之辈。
在饮食烹饪方面,各民族把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方法都带到了中原腹地,从西域来的人传入了胡羹、胡饭、胡炮、烤肉、涮肉等制法;从东南来的人传入了叉烧、腊味等制法;从南方沿海地区来的人则带来了烤鹅、鱼生的制法;从西南滇蜀的人民,传入了红油鱼香等饮食。至北魏时,西北少数民族拓跋氏入主中原后,又将胡食及西北的确的风味饮食大量传入内地,使宫廷饮食也出现胡汉交融的特点。
面食在民间因发酵技术更加成熟有了进一步推广。中国食面习俗形成与秦汉时期,三国魏晋南北朝时逐渐扩大和推广。
馒头。据宋人《事物纪原》中说:“诸葛公之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术,须祷于神,假阴兵以助之,然其俗必杀人以其首祭,则神享为出兵。’公不从,因杂用羊、豕肉,而包之以面,像人头以祀。神亦享焉,而为出兵,后人由此名馒头。”由此而见,那时的馒头不但夹有牛、羊、猪肉馅,而且个头比较大,与头相似。
乳制品。三国魏晋南北朝时,大批西北游牧少数民族入居中原及中原畜牧业发展,乳制品成为经常性的食品。当时乳制品主要有酪(发酵乳)、酥(酥油)、乳腐(干酪)等,其食法主要是放入面点之中或作饮料之用,也可直接食用。
这一时期,筵席也出现了新特点。筵席场面更为宏大,礼仪复杂、菜肴丰富。例如,元旦向君王行朝贺之礼,君王大宴群臣。曹植在《元会》诗中写道:“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朝贺赴宴的官员要“衣裳鲜洁,黼黻元黄”。宴席上“珍膳杂沓”,冷盘、热菜,分层推上,君臣一堂,“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在三国时期之前的文献中,“茶”字不见经传,只有“荼”字。东汉许慎着《说文解字》曰:“荼,苦菜也。”由于茶树种植的增加,茶叶在南方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通饮料,蜀人饮茶习俗已传至长江中下游地区。
这一时期流行的名菜有:鱼鲊、五味脯、胡羹、胡炮肉、莼羹、蒸豚(就是蒸小猪)、跳丸炙、武昌鱼。
服饰
推荐一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冠
按照礼制冠是必须的,至于男人20成人行冠礼啥的大家都知道啦
武士戴弁,下丰上锐,略近于椭圆形,颌下有结缨,用较稀疏的纱制成,用竹圈支撑,弁下搭帻,帻主要为红色,也有在冠上装饰鸟尾羽。
还有一种旄头是将头发直竖起来不包起来。
还有直接将冠弄成鸡之类的形状的..
文官基本戴进贤冠,里面搭黑色帻
梁是用来表示地位的,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到博士二梁,再向下一梁。(话说貌似汉时尚书令是有规定好进贤冠的规格的..不过我觉得到了三国的时候应该没人管这个了。)
其实我很喜欢旁边的白笔,真的就是笔可以写的,不过是较低官职的记录员之类的才会戴。
如果在进贤冠前的颜题上装高起的金博山就称之为通天冠(高山冠),貌似曾经出土过曹植的金博山,这是汉制中规格最高的冠。
冕
当然啦重要仪式时戴冕,就是平时看电视皇帝戴的那些,外面涂黑,里面用红绿二色。皇帝十二旒,用白玉;三公诸侯七旒,用青玉;卿大夫五旒,黑玉。还要穿冕服。
巾帻
虽说羽扇纶巾什么的,但直接戴巾还是比较少的(见孙机先生的《从幞头到头巾》)(所以说直接戴着巾就往外跑的文若是多么不拘小节哦(乱说))
巾是用来将头发包起来的,分介帻(屋顶状,文官用)、平上帻(平顶,武官用)。一般与冠搭配使用,如上图戴上帻再戴冠。穷人就只戴帻。
脸部
男人不怎么化妆啦一般..当然后来也兴起了敷粉什么的,那些粉多数为铅粉,实在对身体不好啊..
胡子这个问题王力先生和沈从文先生曾经有过一次很有趣的讨论,详细可以看沈从文先生的《从文物来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里面文若还中了一次枪orz)。中心论点就是不一定要留胡子,留胡子不一定是美男子的标准。其实我也觉得不一定要留胡子的,就像袁绍杀宦官的时候有人无须要自露形体才得免,有这种状况而且还让陈寿特意写了一笔,或多或少能说明并不是人人都留胡子…不过因为杀宦官这件事估计留胡子还是挺必须的= =,还有当时流行的是八字胡恩…也有人专门装饰胡子,就像陆云“笑疾”发作就是看到张华用绳子装饰胡子..
女人的妆容和发型太复杂我就不怎么说了(就是我懒..),有人感兴趣的话我可以找些图比较直观…汉代的女人比较注重眉式,唇好较小浓艳,还有各种面饰花钿之类的,为了弄好发型流行用假发,魏晋后喜欢弄成环状高于头顶。(据说是甄姬这么开始弄的..)
衣服
深衣是上下裳连在一起的,就是一件过..右衽也是常识了。汉多用曲裾,绕几圈挡下体..(交输裁燕尾什么的我看不懂啊求指教)
袍秦时是内衣(所以与子同袍什么的太YY了),后来东汉袍为外衣,是比较宽大的长衣。
襜褕是直裾,比袍更为宽大…
汉代的衣服袖口都是收的,大袖口是魏晋时流行的
裤子分裈和袴
裈是贴身穿的。有犊鼻裈,一布缠于腰间,就像兜裆布什么的。还有合裆裈,上绑到腰..
袴不是必需品。有不合档的胫衣,只穿在小腿部分。还有合裆袴(穷袴),着短装的时候必须穿这个,不然就太不雅了
鞋子履是正规的。舃底比较厚更加正规。鞋不清楚不多说,多为前段较长微上翘..貌似东吴流行穿木屐,日本那种,朱然墓貌似有出土..鞋袜入屋都要脱的..个别人除外..剑履上朝是特权
配件
绶
绶是区别官阶的重要标志,丝织品,用来系印,一绶系一印,平时将印放入右腰侧的绶囊中。
地位越尊绶带越长,皇帝黄、红、青、红青四种颜色用黄圭(貌似就是一块玉板),诸侯王公主天子贵人颜色和皇帝一样用红圭,相国绿、紫、红青三色绿圭,公侯将军紫、白二色用紫圭。详细看《后汉书舆服志》
配剑
汉朝配剑也是身份的象征,天子至百官都要佩剑,后来只有上朝要佩剑,但到天子面前之前就要把剑脱下来了(好麻烦)..
玉器
说到这个大家可能要失望了,《王粲传》里引注说“汉末丧乱,绝无玉佩”,我个人理解是没有玉佩组一套的东西,不过可能真是大家都不怎么带玉。所以曹丕拿到钟繇的玉玦时那么开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书刀(小削)
这是我很喜欢的配件~环首系于腰带,写竹简写错了就用书刀刮掉修改。据说陆机还是陆云见过曹操用过的金书刀。
带钩
束腰用,会弄钩子挂东西..上面说的那些都是挂在上头的。有皮革制金属制…
货币
曹魏多用旧五铢钱(上有漏斗状“五”和篆书的“铢”),也用董卓无文小钱(无文字,曾引起物价飞涨= =),曹丕黄初二年废五铢钱改用谷帛交易,后曹睿太和元年改回用五铢钱。
蜀汉建安十九年有“直百五铢”,后来穷了减重为“百五铢”.还有“直一小钱”“定平一百”
东吴嘉禾五年有大泉五百;赤乌元年有大泉当千(还有五千、二千什么的),赤乌九年停铸。
补充一下颜色花纹方面
貌似西汉有四时衣,按照季节穿衣服,春青、夏朱、秋黄、冬黑。东汉时为五时衣,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以五时衣为袍穿着上朝(还是祭祀的时候这么穿啊?我看不懂求指教)..
还有说特进侯、列侯用十二色;六百石以上没有花纹,用九色,禁用丹、紫、绀;三百石用五色:青、绛、黄、红、绿;二百石上四色青、黄、红、绿;商人只能用浅黄、青白。(青衿貌似是比较低等的官…)
汉晋祭祀时穿黑色衣袍,红色镶边,红色中衣(也是露个红色边..)红色裤袜,礼服由季节而变(礼服是还要在外面套么?..)
魏晋时用颜色来区别官职。是曹丕在设置九品官位制度的时候弄的,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我找不到详细设定啊..只找到世子规定每个季节最后一个月要有18天用黄色的服饰orz…还有北魏五等官服是朱、紫、绯、绿、青,大概也差不多?)
汉晋天子衣服用十二种花纹,三公诸侯九种,九卿以下七种…
尚书尚书令貌似是三品..大概是紫还是红?...太尉太傅一品应该是紫?...中军师应该不是魏官...总之就是红红紫紫那样了orz...
更一下称谓.. 我没能把古人称谓那本书啃下来,只是粗略看了一下,多有错漏/_\..
名 多用单名,王莽时将双名作为对罪人的处罚,公开提倡用单名,这个风气延续了蛮久的,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单名。
说了对方长辈的名是极大的侮辱(所以卢志说陆逊陆抗的时候陆机那么生气嘛…字音相近都是不好的,司马昭就这么玩过钟会{还是说司马师这么玩过钟毓..世说太混乱..})
字 字往往自己起(其实我一直很纠结字到底是谁起的..说是20岁冠礼的时候由宾客起,但是基本上兄弟们的字都有规律..所以是父母起的吧,那那些孩子没到20父亲就挂了的,伯符仲谋之类的字是谁起的啊{看到说从孙坚对孩子们的字可以看出他对孩子的期望,我都很困惑啊}…
字一般不会在郑重场合用
长幼顺序从大到小长伯孟、仲、叔、季、幼、稚。
称名还是称字其实没有硬性规定,多数情况上对下称名,但君臣、师生往往称字
称小名表示及其亲近..(阿瞒什么的orz)
称呼父亲用父、公(也称祖父)、尊、家尊、家君、大君..爹、爸是魏晋时出现的
叔侄可称父子(魏晋后很少),叫叔叔可叫从父、叔父 (能不能叫小叔啊能不能啊躺)
妻子对丈夫用夫君(可为朋友间尊称)、夫婿、夫室、良人、郎、君…丈夫是对男子的美称,不用于夫妻间。
丈夫对妻子可称妻、夫、室、荆…娘子是六朝以后才兴用,老婆几乎不用,夫人开始为王侯妻妾之称,后演变成普通叫法。
称妾可称侧室、别室、如夫人、孺子(魏晋前用)
兄弟之间就是兄、弟,对兄也可叫晜(…),哥开始是对男性的尊称
对男人的尊称有太公(老人)、明公(对上级长官..这个用得比较多呃..明府同理)、相公(据说是因为曹老大以丞相封魏公才开始有的称呼..囧囧有神啊..)、主公(这个更常见,是东汉以来臣下对所奉侯王的尊称,但是也要封王以后才能用啊..)、公子(秦汉后对官宦之家子弟的称谓)、先生(对有学有德可尊者)..秦汉后称年轻有为的人为郎,郎君也是对男子尊称。大人是王公大人的意思,不是对当官的人的称呼,基本不会当面叫大人。老爷是元后才用的,少爷是清朝以后。
第二人称尔、汝是平辈或者关系很熟时用,对尊者或者长辈不能用…足下阁下比较常用,陛下用于皇帝,殿下用于皇后或低于天子的侯王(司马懿这么叫过曹操),节下是魏晋时对武职者的称呼,使官汉时称呼奉命出使各地的官员,府君汉时称呼官员。
称呼女人叫妇、女、姬、娘(也会指母亲)、娘子(秦汉后对妇女常用称呼,多数指已婚少妇)…姑娘是宋后才出现的,小姐唐后才出现,美人佳人千金多用于男人= =..命妇是对贵族大臣的妻母、诸侯夫人等的称呼。
王佐遗风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应该是可以管老爸叫大人的。可以对别人称自己父亲,也可以直接这样叫自己的父亲:
貌似是晋书里有这么一句“主上明圣,大人大臣,今若不合意,不过不作公耳。”查了一下史记里也有类似用法:“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另外发现玄黄是两种很特别的颜色,易经里龙挂了血是玄黄的,孟子里有“其君子实玄黄于匪,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箪食壶浆,以迎其小人。”一般翻译时玄黄代指布帛,是说当时生产力落后到只有两种色还是有啥特殊意义我就不知道了
三国时期都有什么礼仪
是官员爵位的礼仪,还是日常礼仪?
官员爵位有很多,继承汉朝
相见礼。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军礼。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还有众多生活礼仪很多
中国礼仪
中国的礼节与仪式 。中国 古代有五礼之说 , 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喜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4种人生礼仪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 、军礼等 。生活类包括五祀 、高禖之祀 、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
礼仪的起源
按荀子的说法有“ 三本 ”即“ 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 君师者治之本 ” 。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 ,履 行礼仪即是向鬼 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源于鬼神信仰 ,也是鬼 神 信 仰的一种特 殊 体 现形式。“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
古代政治礼仪
①祭天。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 都南 郊 圜丘举行 。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 拜,在达到一定数 量之后 ,才抽 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②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③宗庙之祭。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 。庙中的神主是木 制的长方体 ,祭 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 吉拜 ”、“ 凶拜 ”、“ 奇拜 ”、“褒拜”、“肃拜”。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 ,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 、尧 、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对先师先圣的祭祀。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曲阜的庙制 、 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⑤相见礼。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⑥军礼。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古代生活礼仪
①诞生礼。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②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③飨燕饮食礼仪。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④宾礼。主要是对客人的接待之礼。与客人往来的馈赠礼仪有等级差别。士相见,宾见主人要以雉为贽;下大夫相见,以雁为贽;上大夫相见,以羔为贽。
⑤五祀。指祭门、户、井、灶、中溜(中室)。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门,冬祭井。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溜、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溜、井的专祀,只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⑥傩仪。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分,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乐人扮演。至今仍有遗存的贵州土家族傩堂仪最为完整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