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 64 章
王家人领兵打仗的本领还是很厉害的, 可即使如此,将那些起兵造反的藩王以及层出不穷的农民起义镇压下去,也花费了朝廷三年的时间, 但情况并没有得到好转, 反而更加糟糕了。
那些藩王一个个都是酒囊饭袋, 平时更是作威作福,鱼肉百姓, 老百姓在他们辖下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对这些藩王自然不会有什么拥护之心, 因此就算藩王强征他们当兵,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 再加上本身心里就不想为藩王卖命,最后自然是一盘散沙,对上西北的精锐之军很快就溃败。
但藩王之乱被消灭了, 藩镇割据却又冒出来,这比藩王作乱更难处理,因为藩镇割据的便是当初西北军攻陷京城, 在一旁作壁上观的东北和西南守军。
究其原因,皆是因为当初东北军和西南军都对狗皇帝以及陶太贤不满,是以也都想着太子素有贤名,如果能够登基为帝,说不定能够给朝廷带来新气象, 可他们没有想到王守北出手这么狠, 直接将先帝除了太子之外的儿孙全都灭了, 如此太子就成了先帝唯一的继承人, 帝位自然也就只能够传给太子。
王守北这一手做得确实是太狠了, 但其实大家也都能够理解, 且最后是太子登基,他们便也没有多说什么。
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太子因为此前受伤,身体会虚弱成这个样子,登基后几乎都不参加早朝,也很少见内阁大臣,大权全都落在了王守北手里。
……行吧,新帝本来身体健康,现在变成这个样子,那都是陶太贤之罪,王守北为了新帝付出了那么多,人家想要把持朝政,虽不支持,但也能理解,大不了我们就斗一斗。
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新帝上位一年就薨了,王守北虽然没有夺萧家的江山,但扶一个才一岁大的奶娃娃坐上皇位,这跟谋朝篡位有什么区别?
只需要再给他王守北几年时间,他就能够彻底掌控整个朝局,到时候他是直接杀了小皇帝还是让逼迫小皇帝下旨禅位,都顺理成章。
就这个时候,禹王的讨伐檄文横空出世,大家才恍惚想起来,当初陶太贤和狗皇帝确实对外宣称过,太子早就已经在逃难途中身亡,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新帝体弱,新帝英年早逝似乎就有了解释,如此东北军和西南军自然就不愿意再支持王守北了。
只是如今新帝已亡,幼帝尚小,他们都拿不出证据来证明新帝不是真太子,若是假冒的,更何况他们还要手边,手中的兵力本来就不及王守北,谁都没有能耐将王守北掀翻,也谁都不愿意先动手,让后来者做黄雀,便都选择了藩镇割据,不再受朝廷的节制。
不过此时的朝廷心腹大患除了东北军和西南军之外,还有青冈军。
“青冈军是什么来头?”
消息传入宫中,太后王明珠不由得脸上露出疑惑的神色:“此前怎么从未听说过?”
王守北的脸色也很难看:“青冈军,出自西南西川府石青县,原是落草的山匪,夏侯刚和鞑子攻打西北那一年,青冈寨来了个三当家,在短短时间内将那一片山脉大部分山寨吞并,而后又将恶贯满盈的山匪黑云寨等剿灭,于次年初攻陷石青县,在当地招兵买马,开山挖矿,后又相继攻陷石容县等,如今已经占领三省十三府,兵力已达十五万。”
王明珠不由得惊呼出声:“他们竟然这么早起兵?可为何这么多年来,朝廷从未得到消息?”
王守北闭上眼睛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朝廷并非从未得到消息,而是因为青冈军步步为营,先是一县一县的蚕食,每到一处便斩昏官诛豪强分土地减赋税平粮价,深得百姓的拥护,再加上他们又极会糊弄,是以经营多时皆未被发现。”
王明珠不敢置信:“造反乃是何等的大事,便是他们再如何小心谨慎,地方官也不至于一点儿消息都得不到吧?”
王守北叹息道:“短时间好说,但时间一长,青冈军已成气候,地方官便是有所察觉也奈何不了他们了,这种时候他们只有两种选择,一种便是上报朝廷,让朝廷调遣军队过去剿灭,但当时朝廷的注意力俱都已经被藩王所吸引,自不会另外派兵过去镇压,他们自是无可奈何;另一种是他们生怕朝廷问罪,于是干脆就将消息捂住,佯作不知,以此逃避朝廷的追究。”
王明珠拍案:“荒唐,简直是荒唐至极。”
可不管怎么样,问题还是要解决。
“父亲,现在我们该如何是好?若是再任由他们发展壮大,只怕终有一日会酿成大祸。”王明珠望向王守北。
王守北苦笑:“此事说来容易,可又哪有这般容易?这几年藩王作乱,朝廷为了镇压藩王,国库早已掏空,便是当日将那些藩王抄家,所得也不足以填补,更不必说因着连年战乱,又天灾人祸,粮食歉收,如今再想大规模的镇压,倒也不是不行,只是若再大动兵戈,一旦东北或者西南再发兵进攻京城,恐怕朝廷就无力守卫京城了。”
王明珠闻言心里沉甸甸的:“早知如此,当初倒还不如就留在西北呢。”
何必非要进京抢这皇位呢?
王守北摇头:“事已至此,多想无益。”
王明珠也知道多想无益,如今她已经是太后,他们王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他们已经么有后路可退了。
“那青冈军能不能招安?”王明珠忽地说道,越想越觉得可行:“那青冈军若是愿意归顺朝廷,我们可以封青冈军统领为青冈王,到时候再派他带着十五万青冈军讨伐西南守军,若他果真能够将西南兵权重新收回朝廷,于朝廷也是大有益处。”
王守北点头:“希望不大,但可一试。”
青冈军日渐壮大,朝廷不可能继续纵容,派兵镇压是迟早的事。
但若是青冈军愿意归顺朝廷,倒也可省了朝廷一番力气,甚至还能够获得一支精锐,用来镇压西南和东北两处藩镇。
至于到得那时,青冈王会不会权势过大,反将他们王家给压下去,王守北倒是不太担心。
那青冈之主不过是猎户出身,见识有限,若是果真愿被朝廷招安,反倒说明其不足为虑,待得东西两处藩镇镇压铲除,他自有办法解决他。
朝廷很快派出使者,前往青冈军主力所在的江陵府,对谢俞等人进行招安。
“青冈王?”谢俞没见使者,但招安的内容也传入了他的耳中:“朝廷倒是舍得下本。”
要知道大燕朝一般是不封异姓王的,当初假太子登基,也只封王守北为承恩公,并未封王,封王是在新帝病逝前,为更方便王守北辅佐幼帝登基,方才封了王守北为西北王,后王守北便成为当之无愧的摄政王。
如今却承诺封他一个猎户出身的泥腿子为异姓王,可以说下了血本了。
“不过是一个异姓王而已,若是将军愿意称王,如今便可自立为王,又何须屈居人下?”
程燕青这些年在外经商,为青冈军源源不断输送银钱和粮草,谢俞能养得起十五万青冈军,程燕青是立了大功的,如今商团发展已经稳定,再加上青冈军如今掌控的地盘已经很大,谢俞便将他召回,让他主持三省十三府的发展。
诚如谢俞当初跟程燕青所说的那般,他不仅重视农业发展,工业和商业他也同样重视。
这几年石青县那边的炼铁厂、兵工厂和水泥厂越发的壮大,员工都已经达到了上千人,就连砖厂的员工也有了四五百人,再加上后来成立的农具铸造厂,那一片已经成为青冈军辖下非常重要的重工业区,围绕着这些重工厂,一个个全新的住宅区商业区也逐渐形成,几年过去,这一片已经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工业大镇,常住人口有一两万,这导致石青县的人口飙升,已经从一个中县跃升到了大县,经济更是飞速发展,老百姓比以前要富裕多了。
不过随着谢俞他们打下的地盘越来越大,他们自然不可能一直留在石青县的,比如如今他们所在的江陵府就是后来打下来的,因为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谢俞暂时将青冈军的总部移到了江陵府,而江陵府距离石青县有几百里路,道路崎岖,两地之间物资运送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谢俞决定在两者之间修建水泥道路,以解决运输问题。
这一项投资自然是极大的,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财力。
好在他这些年致力于杀贪官和地主豪强,搞了不少钱,再加上程燕青帮他赚的,修条路他还是修得起的。
修路之前需要重新勘测规划,且重要物资如水泥也要提前备好。
水泥厂在石青县,如果全部水泥都从石青县运送出来,既耽误事成本也高,于是谢俞便在江陵府附近找到了一片石灰石矿,而后在此次建造了水泥分厂,除了水泥分厂,青砖分厂也建起来。
毕竟他修路,建厂养活了这么多人,这些人有钱了不得建新房子?建新房子他不得买砖?正好让青砖厂将钱赚回来。
除了青砖厂之外,谢俞还建了日化厂,专门用来生产肥皂的,因为成本不高,但是去污能力很强,一经推出老百姓特别是各地家庭比较富裕的工人都很喜欢,销售量很不错。
除了内销之外,谢俞还让程燕青的商团搞出去外销,专门做一些精致好看的卖给外面的官绅地主,毕竟外面活不下去的是老百姓又不是官绅地主,就算是全天下的老百姓都死了,也不妨碍官绅地主们过享受的生活。
不过若想要从官绅地主们手里抢到,咳咳,赚到更多的钱,只靠肥皂是不够的,于是谢俞又搞了一个玻璃制造厂,除了供应内部的玻璃外,就专门用来生产小而精致的玻璃器皿,靠着这些玻璃器皿,谢俞可谓是赚翻了。
再加上程燕青回来之后实施的一条条政策,让三省十三府的商业迅速发展,每年光是商业税就不少。
青冈军形势一片大好,谢俞又怎么可能会看得上朝廷的异姓王?
“知我者,燕青也。”
经过这么多年发展,谢俞身边自然不缺人才,但他还是觉得程燕青对他的胃口。
谢俞来自现代,很清楚工业和商业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但囿于时代的局限性,很多人依旧觉得商人低贱,觉得商业发展会影响农业的发展,很不赞成谢俞这么推崇工业和商业,好在谢俞手握十五万大军,威望也重,他们就算是不赞成,也阻止不了谢俞的决定。
程燕青问他:“将军可要称王?”
谢俞摇头:“什么真龙天子,什么天命所归,其实都不过是帝皇为了笼络人心,标榜自己自称的,实则都不过是最寻常不过的人罢了,只是机缘巧合有了登顶的机会。我不愿意称王,也不愿意做哪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因为我就是个猎户,我是老百姓中的一员,这一生都不会改变。”
程燕青很是震撼。
“可日后,您总是要登基的。”
谢俞摇头:“与其称王,我倒是更愿意成立一个党派,传扬我的政治理念,挑选和配合我的接班人,让我的思想代代相传。哪怕到最后依旧有那窃国贼背弃我的思想,□□,有那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自由平等的火种已经种下,总有一日会迎来一个真正自由民主平等的时代。”
“这便是您当初成立新民党的初衷吗?”
三年前,谢俞成立了一个名为新民的党派,吸纳了不少党员,党员经常要接受思想教育。
程燕青自然也是新民党的一员,但此前他们从来都不知谢俞从未有称帝的打算,只以为谢俞如今还没称王,不好自立朝廷,所以以党派替代。
没想到谢俞从未想过要称帝,成立党派也是为了传承思想,传承他的政治理念。
如今得知,程燕青眼里心里只有敬佩:“燕青愿至死追随。”
谢俞写了一封信,交给朝廷的使者,让他带回去给王守北。
王守北看到信的内容不由得心头剧震,险些没崩住脸上的表情。
谢俞信里一个字都没有,只有一座墓碑,以及墓碑附近寥寥几笔的景色,但是王守北还是一眼看出来,那是太子萧祁钰的墓碑。
王守北心里惊涛骇浪。
谢俞如何得知真正的萧祁钰早就已经死去,又如何得知萧祁钰的墓碑所在?
他到底知道了些什么?
石青县,石青县!
王守北忽地想到,当初萧祁钰为了躲避东厂的追杀,不过直接往西北的方向走,而是先往南方走,而后再者转往西北走,按照他们原本的规划路线,石青县并不在必经之路,但如果当时出了意外,萧祁钰他们不得不转道石青县呢?
是不是萧祁钰经过石青县的时候,与谢俞有过交集?
谢俞既知道了萧祁钰的死,又知道他们将萧祁钰埋在哪里,是不是当时他就和萧祁钰在一起,后来又尾随夏陌回到西北,所以才看到他们将萧祁钰下葬?
那天是不是知道杀死萧祁钰的凶手是谁?
亦或者,杀死萧祁钰的凶手会不会就是他呢?
他既然早就已经知晓萧祁钰已死,当初又为何没有声张?
如今他给他写这封信,又是何意?
王守北脑子里乱纷纷的,各种念头涌上心头。
他第一个念头是,不管萧祁钰是不是谢俞杀的,萧祁钰死亡的真相谢俞肯定是知道的,他要将他抓回来,逼问到底是谁杀了萧祁钰,同时要灭他的口,不能让他将这个消息宣扬出去。
不对,这个消息他只怕早就已经宣扬出去了。
王守北想起禹王的檄文,脸色瞬间难看。
禹王之所以知晓新帝是假的,肯定是有人告诉了他这个消息,而后他便用这个做借口起兵造反,谋夺皇位。
而告诉禹王这个消息的人,很有可能就是谢俞。
为的是什么?
自然是搅乱朝局,将朝廷的目光都引向藩王,从而给他偷偷发展壮大的机会。
而毫无疑问,谢俞这个计策非常的成功。
之前三年他所有的目光所有的精力都被藩王牵制,他就算是接到了青冈军谋反的信息当时也并没有重视,而是一心想要将那些藩王镇压杀光。
王守北非常的恼怒,他这一生,除了太子的死亡,就没吃过这么大的亏。
他咽不下这口气。
他发誓他一定要亲手将谢俞的人头斩下。
王守北将自己准备出兵镇压青冈军的决定告诉王明珠。
王明珠很是吃惊:“可是父亲之前不是说,此时朝廷不宜再出兵吗?”
“这个谢俞,必须得尽快除掉。”
王守北将谢俞的信给王明珠看。
王明珠也认出来萧祁钰的墓碑,当下脸色血色尽褪。
她也明白了王守北为什么非要在这个时候出兵攻打青冈军了。
这个人知道了他们的秘密,他们绝不能再留着他。
但是想到青冈军那十五万兵力,王明珠心里又忍不住担忧起来。
“父亲,您有把握拿下青冈军吗?”
打仗一事,王守北还是很自信的,毕竟他十三岁就跟着父亲上战场,至今已有四十年,如果说之前他只熟悉的西北战场的打法,这几年他出去镇压藩王,内地的打法他也了如指掌,他不觉得谢俞一个猎户出身只领兵打仗几年的年轻人能有他经验丰富,能打得过他。
“你放心吧,那谢俞逃不出我的手掌心。青冈军,在我的西北大军铁蹄之下,也定然不堪一击。”
王守北既然做了决定,很快就开始点兵点将,调集粮草等。
朝廷当然也不愿意这个时候再度出兵,但短短几年时间,青冈军就发展如斯,若是再坐视不管,只怕他会更加壮大,如今也只能够咬着牙去打了。
消息很快传到江陵府,谢俞并没有半点慌张,反而充满了斗志。
王守北这个名将,他也很想会一会。
青冈军得知消息也都斗志昂扬,未有半分惧色。
而老百姓们是又担忧又支持的。
因为他们都很清楚明白,只有青冈军打赢了,他们才能够继续过现在安定又富裕的生活。
想想这几年的日子,可谓是他们此生最安定也最有希望的日子,他们一点儿都不想改变。
想到这里,很多老百姓都拉着自家儿子来报名参军,没有适龄孩子的,也将家里的存粮拿出来献给青冈军。
这是谢俞和青冈军都没有想到的。
谢俞跟身边的人说:“你们看到了吗?我们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拥护我们,所以不管什么时候都要记得,老百姓才是我们的基础,我们永远都不能够伤害和辜负老百姓的期望。”
岳老四第一个出声:“将军您就放心吧,您平时说的话我岳老四都记在心里呢,绝对不会忘记的。我岳老四本来就是个老百姓,若是我有了权势就欺压老百姓,那我还是个人吗?”
其余人也都纷纷附和。
这几年,也不是没有人因为当上了官就开始发飘,想要作威作福,但被抓出来之后都被谢俞狠狠的批评惩罚了,严重的直接去职查办。
谢俞说得很清楚明白,跟着他干,想要升官发财做大地主做贵族是不可能的。
做官,应该是为了将这个国家治理得更好,让老百姓过得更加安乐富裕,而不是为了作威作福。
他不允许任何官员大肆买入土地,也不给任何官员免税,就连他自己家都是老老实实交税的。
不过他建工厂的时候,招工对党员家属以及军属会有一定的优待。
他们本身就有薪酬,若是家里人再进工厂领一笔工资,那收入其实也是不低的。
再一个就是,谢俞大力发展商业,如果谁家里做个小买卖,他也不会管的,只要你不徇私枉法就可以了。
所以也有一些人家里开店做生意,虽然交的税额比以前多,但赚的也不少,日子富裕又踏实。
王守北很快带领二十万大军攻打而来,青冈军积极应战。
王守北乃是大燕名将,用兵如神,谢俞也是少年英雄,勇猛无匹,双方交手各有胜负,战况胶着,如此一拖就是一年。
期间东北趁着朝廷的军队都在打青冈军,发兵连占几座城池,将北方大半土地占领,实力大增,不久东北统帅自立为王,宣布脱离朝廷独立成国,朝廷愤怒却拿他们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朝廷精锐尽在王守北之手,一部分留守西北抵抗鞑子,剩下的就跟着王守北攻打青冈军,朝廷根本就抽不出多余的兵力去攻打东北,甚至他们还要担心东北军会不会直接南下进攻京城。
最后他们也只能够站在道义上谴责东北几句而已。
见此西南也趁机自立为王,正式脱离朝廷独立成国。
王守北得到这消息,当时就气得吐了血。
谢俞得到消息之后,虽然很是同情王守北,但还是连夜组织偷袭,一举重创朝廷军,王守北不得不边打边后退,打算撤回京城休养生息。
不过谢俞不会给王守北喘息的机会,趁你病要你命才是正道理。
谢俞率领青冈军,气势如虹,只花了半年时间就攻破了京城。
至此,大燕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