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怨怼之心
这么一场朝堂奏对,最终以藩王们的胜利告终,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因此而掀起的风暴,却刚刚开始酝酿。纑
朝堂上的消息,一向流传的飞快。
尤其是这段时间临近年关,各个衙门基本上都清闲了下来,老大人们白天聚在一起无所事事,晚上和同年故交相约饮酒,自然对各种消息流言十分敏感。
不过,对于这个消息,大多数的人都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那可是于谦啊!
谁不知道,这位于少保,向来是天子的爱将,当初出京之时,他和伊王在城外相遇,闹得那么不可开交,可结果却是伊王被天子狠狠的收拾了一顿。
这还是于谦有错的前提下,现如今,于谦负责整饬军屯,卓有成效,前往地方亦是奉旨而行,这种情况下,天子怎么可能会让于谦就这么被诸王折辱?
因此,朝廷上下很快就因此事形成了激烈的议论。纑
有人说这简直是无稽之谈,胡说八道,有人说于少保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先答应下来,再晾着那些藩王,反过来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还有人说天子当时只是为了稳住诸王的情绪,事后早就已经从中斡旋,将此事圆满解决。
总之,各种流言纷纷,都在继续观望着,当然,以于谦的身份,还不至于有什么不开眼的上去开口发问,有资格问的,也早就得到切实的消息了。
接下来的几天当中,于谦一如往常的上朝,下衙,并没有任何的异常之处,这似乎也坐实了流言仅仅是流言。
但是……
“距离除夕日,已经只剩七日了,如今外间对你的议论沸沸扬扬,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于府书房,俞士悦坐在于谦的对面,眉头紧皱的开口问道。
说着话,他叹了口气,脸上带着埋怨之色。纑
“你呀你,陛下明明对你有回护之意,你何必非要自己出这个头,那些藩王固然身份尊贵,可到底你是朝廷大臣,他们奈何不得你,到了最后,还是得过陛下那一关。”
“要是你拉不下这个面子,当初就不该答应,如今既答应了,又迟迟拖延,不仅外界议论纷纷,陛下那边,也不好交代。”
“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面对俞士悦的抱怨,于谦倒是平静的很,斟了杯冒着热气的茶,轻轻搁在他们的面前,开口道。
“仕朝兄着什么急,不还有几天的时间,才除夕吗?”
看着于谦一脸淡定的样子,俞士悦一脸无语,端起茶盏想要压压自己的心绪,结果一触手便感觉到茶盏中竟是滚烫的茶水,差点把他的手给烫着。
悻悻的把手收回来,俞士悦往前俯了俯身子,道。纑
“廷益,你不会不清楚,现在的局面,就是诸王想要达到的局面,他们就是想踩着你的名声,重新树立藩王的威信。”
“你若扛着没有答应,也便罢了,可既然答应了,就不能不做,否则便是违抗圣旨,所以这些藩王现在才会如此平静。”
“他们知道,你就算再往下拖延,也改变不了结果,拖延的越久,朝廷上下对此的议论就会越大,如此一来,等到你真的登门致歉的时候,给朝廷上下带来的震动也会更强。”
“如此一来,他们立威的目的就达到了,惟今之计,就是尽量低调,快速的将此事解决,不是吗?”
这番话说的苦口婆心,但是于谦的反应却仍旧很平淡,道。
“仕朝兄说的,我当然明白,事实上,我只是个幌子,诸王真正想针对的,是礼部如今正在酝酿的宗务改革。”
这话说的轻描淡写,却昭示出于谦对朝局洞若观火的眼力。纑
“诸王的想法很简单,让我上门致歉,就是为了给朝廷众臣以震慑,于某不才,可到底也是朝廷重臣,七卿之一,这等身份的人,触怒了诸王,都要俯首认错,肯受折辱,何况其他人?”
“宗务改革的章程,前些日子沈翼对我说了个大概,虽不详细,但是也可看出,其中有诸多规定,都是限制宗室的,这样的章程,宗亲们必定会竭力反对。”
“现如今藩王们的作为,无非就是想让朝中众臣害怕,好为反对宗务改革,减少一些阻力。”
俞士悦望着于谦,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问道。
“你既然清楚这些,那还拖延什么?”
或许有人会觉得,以于谦这样的身份,他被藩王们如此折辱,反倒会引起文臣们的不满,进而在宗务改革上予以猛烈的反击。
但是,到了俞士悦这等程度,对朝局人心洞悉的更加深刻,自然不会如此天真。纑
的确,于谦身为功臣,平白被藩王如此以势强压,会引起朝臣们的不满,但是,不满也仅仅只是不满而已。
说句不好听的,这朝堂上的人,受委屈的多了,甚至于有些人平白蒙冤,丢官去职,性命尽丧,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朝堂斗争,无非是博弈而已,输了就要付出代价,于谦的身份再高,也要遵循这个规则。
没道理别人能受委屈,你于谦便受不得。
大多数的官员,只会重新认识到藩王在朝堂的地位之高,权势之重,或许有些官员,能够看清楚这是藩王们在借机立威,是拿于谦当幌子,在向整个朝廷,整个文臣示威。
但是,那又如何呢?
所谓文官集团,不过是一个虚指而已,又不是一个具体的组织,于谦固然清名卓然,威望甚高,但是,想要一呼百应,还远得很。纑
而且,这两年下来,于谦的声望愈隆,受天子的宠信日盛,朝堂上对此不满的人,也并不少。
就即便是单看如今的六部七卿,内阁大臣,虽然表面上和和气气的,但是暗地里,不知道有多少人怀着看笑话的心思。
朝廷的盘子就这么大,于谦多一点,其他人就少一点,就拿上次举荐兵部官员来说,之所以会引起那么激烈的反对,背后肯定是有人暗中授意的。
若非到了最后,是天子将一切压下,还指不定是什么结果呢,所以说,这次于谦被藩王狠狠的扫了面子,对于许多认为于谦在朝堂上的势力太强人来说,只会是乐见其成的事。
想要让他们出头,基本上是没有可能的事。
至于大多数的中低阶官员,他们倒是和于谦没有什么利益冲突,但是,事情不落在自己的身上,始终难以感同身受,所以,他们虽然会为于谦愤愤不平,但是,想要让他们做什么,恐怕真正肯出头的人,没有几个。
甚至于,他们就会像这些藩王们想要的一样,因此而感到惊惧,明哲保身,在接下来可能会推出的宗务改革上头摇摆不定,缄口不言。纑
而且,藩王们有一点说得对,于谦的地位再高,也不过是臣子,和藩王之间,隔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要知道,若在洪武年间,即便是三公宰辅之尊,见到藩王,也需行四拜大礼,于谦为朝廷尽力,却被迫朝他们低头,的确会让人觉得不忿。
但是,于礼法一道上,就像周王等人说的那样,他们堂堂藩王,难道受不得于谦的礼吗?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其实于谦登门致歉的行为,对于大多数的官员们来说,并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也正因如此,俞士悦才始终不明白,于谦到底为什么拖延至今。
于谦倒是不慌不忙,看着茶水已经由滚烫变得温热,端起来呷了一口,道。
“既然要送人情,那就不要扭扭捏捏的,诸王既然想要闹得大些,那不妨就遂他们的意便是。”纑
这是什么话?
俞士悦差点就站了起来。
什么叫不妨就遂他们的意?
望着淡定的于谦,俞次辅气的端起杯子,也不管什么饮茶的礼仪,直接就灌了进去,将杯子轻轻砸在案上,心中的情绪才算是稍稍平复下来,皱着眉头,他对于谦问道。
“廷益,你当知道,以大宗伯的性格,不会主动提起宗务改革之时,沈尚书那边,若没有陛下授意,也不能如此轻易的就答应和礼部联手,所以这件事情,必是陛下在背后推动,不过碍于亲亲之谊,陛下不好直接出面罢了。”
“你这么做,无异于帮着诸王阻拦宗务改革,就算不谈可能会得罪陛下,单从朝政上说,如今各地宗室生齿日繁,俸禄支出一年比一年多,如今国库的状况,又不容乐观。”
“若是宗务改革之事能成,那么,对于朝廷财政来说,也是大有裨益之事,你……”纑
“可是……”
这一次,他的话没说完,于谦就打断了他。
见此状况,俞士悦不由有些诧异,不是因为于谦打断了他,而是因为于谦的表情。
这是打从这次俞士悦过来之后,于谦第一次这么认真的对他开口,他说。
“下旨让我去十王府登门致歉,不也是陛下的旨意吗?”
这句话声音落下,俞士悦着实是愣了愣,才反应了过来。
“你什么意思?”纑
问出这句话,俞士悦的口气也变得严肃起来。
他隐隐约约的,从刚刚于谦的话中,嗅出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这是,怨气?
见到俞士悦变了脸色,于谦也坐直了身子,抬头望着俞士悦的眼睛,脸上浮起一抹苦涩的笑容,道。
“仕朝兄,当时的情况你也看到了,你觉得,陛下当时,是真的想要维护我吗?”
“既是如此的话,那么到了最后,为什么事情还是变成了现在这样呢?”
如果说,刚刚俞士悦只是隐隐感觉到不对的话。纑
那么,这一番话几乎便算是明示了。
“于谦!”
俞士悦霍然而起,似乎是重新认识了于谦一般,斥道。
“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你这是在妄议君上!”
于谦没有说话,他只是继续抬头,静静的望着俞士悦。
二人就这么一立一坐,相互对峙着。纑
片刻之后,俞士悦叹了口气,眉头紧皱,道。
“陛下乃万民之主,社稷之尊,所想所思需要顾忌到方方面面,藩王宗亲,毕竟是陛下长辈,又有祖训在上,他们既然敢去,自然是有所依仗。”
“若是陛下以势强压,传扬出去,必定会被有心人拿来做文章,所以即便是陛下有回护你的心思,也只能婉转暗示,这一点,难道还要我来说吗?”
“你自己想想,往些时候,你有多少次冒犯陛下,令陛下震怒,但无论陛下有多生气,可曾真的责罚过你?”
“何况,此次之事,也是你自己愿意担下,陛下并非没有回护于你。”
“长久以来,陛下对你如此宠信,可你却因此次陛下并未对你过分偏袒,便心怀怨气,于廷益,你太让我失望了!”
摇动的烛火下,俞士悦冷冷的望着于谦,脸上尽是失望之色。纑
于谦低下头,重新斟了杯茶,望着升腾而起的热气,他的神色也变得有些复杂,道。
“或许如此吧,陛下圣心如渊,非我等可以揣测,说到底,藩王宗室,乃是陛下血脉之亲,事已至此,一切已成定局,再说这些,又有何用?”
“你……”
俞士悦本来还想再说些什么,但是,看着于谦的样子,却突然又觉得有些兴致阑珊。
静静地看了于谦片刻,俞士悦最终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轻轻的摆了摆手,道。
“既然你心中已有定计,那我也不再多费唇舌,你自己好自为之便是。”
说罢,俞士悦叹了口气,便想要告辞离去。纑
只不过,临出门的时候,他想了又想,还是忍不住转过头来,开口道。
“你近些日子不在朝中,有很多事情怕是并不清楚,这段时间,朝中并不安宁,你这两年在朝中声望愈隆,又有陛下相护,所以,很多人不敢招惹。”
“但是,这次诸王这么一闹,恐怕有那么些人,就要暗中动心思了,你……总之,该说的话,老夫都说了,也算不负你我相交多年的情谊。”
这番话说完,不待于谦有所反应,俞士悦便转过了身,径直离开了于府。
罕见的,这一次于谦并没有起身相送,他就这么坐在原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夜色渐深,烛火摇动。
不知过了多久,桌上的茶水已经渐凉,碧色的茶水倒映出于谦复杂的神色。纑
书房中响起一声微不可查的叹息,于谦端起眼前的茶杯,一饮而尽。
凉茶入口,香气早已散尽。
所余者,无非苦涩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