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战国篇八 坏消息,封的是武安君。……
【李牧作为赵国边境的守护神, 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扶摇直上的,相反, 李牧的仕途可谓坎坷。
这样波折的提供者, 却并不是远方真正的敌人匈奴,而是来自赵宫廷。
有句话说得好啊,将军最大的倚仗是君王, 将军最大的掣肘, 也是君王。
这话放在李牧身上, 后半句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有幸跟李牧有君臣之分的每一个赵王都觉得天幕在内涵自己。
怎么他们就只体现了后半句呢?
难道不是每个君王都是如此吗?
天幕你自己推崇的秦国, 那秦王稷不也亲手杀了自己的武安君吗?
那既然如此,你还加前半句做什么。
如果常柚能够听到,一定会非常自豪地回答道,那当然是为了拉踩和给极个别的那些不杀良将反为良将提供最大后盾的那几位发表扬的小红花。
是吧, 某三位千古一帝。
【李牧的一生, 就是自己军事才能与君王牵制扯皮的一生。
李牧深知, 对上匈奴训练有素的骑兵毫无顾忌的侵扰,赵军若每战必迎, 势必疲于奔命,难以取胜。而匈奴最为锋利的武器,是他们一鼓作气的欲望和所向披靡的傲气, 一旦摧折, 势必摧枯拉朽。
所以李牧决心采取坚壁清野, 保存赵军实力并训练赵军对骑兵的应对方法,顺便磋磨匈奴远道而来的士气。
可惜,匈奴的士气还没磋磨成功,赵孝成王先被磋磨成功了。】
赵孝成王:???
某天幕寡人提醒你注意措辞。
什么叫他被磋磨成功了啊。
你李牧在边境一呆几年, 作为一个大将军愣是一战都不打,参他的竹简都快把的桌案给压塌了,结果自己前去催促,李牧理都不理。
他作为君王的权威何在?
自要让李牧回都述职嘛,后来不还是信任李牧,又让李牧回去建立了如此一番连天幕都称道的大事业嘛。
仍旧在赵都的其他武将撇了撇嘴。
您那是信任嘛,还不是因为其他人根本打不赢嘛。
【又是熟悉的理由,赵王认为李牧惧怕胡兵,不作为,将人召回国都待命,另换新将赴任。
新将非常符合赵王的心理预期,匈奴一来就积极迎战,结果每战都失败,赵王实在受不了了,突然怀念起来之前虽然窝囊却平静不怎么烧钱的李牧岁月,于是赶紧去找李牧。
李牧借机提出,自己定然还是要按之前的想法来的,赵孝成王已经没了脾气,自然百般应允。
而这颗冉冉升起的将星,终将在雁门关发出自己耀眼的光芒。】
正是顶替李牧去雁门郡守卫之将军恨不能立刻消失在朝堂之上。
虽然没有点名批评吧。
但是全赵国朝堂谁不知道是他顶替的李牧?
他好似已经感受到了同僚幸灾乐祸的眼神,以及上首王上谴责的目光。
那他就是打不过匈奴嘛,又有什么办法。
【李牧果然言出必行,继续坚持以前的只坚守不反击的决策,耍了匈奴数年,匈奴果然认为赵国是可以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军容也松懈下来。
这便是李牧构想多年的反攻时机。
李牧故意让赵人漫山遍野地放牧,当然,我们也不要把匈奴想的太傻,人家先是小举试探,李牧佯败,且故意放些老弱病残,让匈奴误以为赵军皆是如此,于是单于率十万大军亲征赵国。】
反正揍得是匈奴又不是自己,战国诸位君王接受度十分良好。
始皇帝则更为遗憾。
若他曾祖真的灭了赵国就好了,这样李牧便能为他所用,以他秦国的兵力和国力,哪还用得着如此迂回。
搞不好长城还能往外再修个几百里呢。
而卫青则十分羡慕。
你说匈奴怎么就没跟赵国学到点什么呢。
什么假装放牧之类的,这样说不定还能多俘获些牛羊回来。
他的宏伟理想,那可是一战就要收回之前他大汉皇帝历代送给匈奴的牛羊总和啊。
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送的都不知道生了多少小牛羊了,都是他大汉的牛羊,他不过是取回来而已。
【就像长平之战赵兵被包了饺子一样,这一次,轮到了匈奴主力。
此一战,匈奴十数万军队被诛灭,李牧乘胜追击,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匈奴单于只好一路北逃,从此十数年,不敢犯赵边城。】
这话听得邯郸百姓心情昂扬,但赵国君臣则表示。
夸李牧可以,但能不能别提长平。
【平定边境之后,李牧便成为了赵国第一大将,在朝中任职。但赵国毕竟已经衰弱,没那么多仗给李牧打,虽然期间李牧也断断续续跟燕国小打小闹了几次,但到底没翻起什么风浪。
接下来的重头戏,终于快进到了咱政哥闪亮登场的那九年五战的轰轰烈烈的灭赵大业了。
这是李牧的谢幕战。
此刻李牧已成功熬死两为赵王,如今在位的,是赵王迁,也即赵幽缪王。】
因为赵孝成王时期的李牧大部分时间都戍守在雁门郡,因此没能听到天幕。
但问题不大,这赵悼襄王时期的李牧不就听上了嘛。
不过他是真心没觉得自己的战绩有多闪耀。
难道他的那个打法很难想吗?李牧有些摸不清头脑。
明明就是很简单的战术嘛,大家应该都会才对。
还有,什么叫他熬死了两位赵王啊,他可没这么想先王薨逝。
想到这李牧不仅深深叹了口气。
怎么人家隔壁就能出强悍的秦王,秦赵本是一脉,到了赵国怎么反倒一茬不如一茬了呢。
发现自己在腹诽君王的李牧赶紧收住了自己这荒谬的念头。
【为什么要单拎赵王迁出来呢,那当然是因为他值得!这就不得不提一提赵国这令人牙疼的国运了,似乎冥冥之中也在为自己的同胞兄弟——秦国铺路吧。
反正主打的就是一个无私奉献,只要自己国内有猛人,那就一定要搞一出废长立幼的大戏,这一次也不例外。赵王迁正是赵悼襄王的幼子,是他的宠姬所生,为了爱子能够上位,特意废了在国中威望甚高的长子赵嘉。】
赵公子嘉自我感觉十分良好:什么猛人?
上一个猛人说的是他曾祖父赵武灵王,那这个说的不会是他吧。
他就知道那个娼妓所生之子才学不显德行不够,如何能称王,还不是他父王被女子的美色所迷惑。
幽缪?一听便是个亡国之君的名字。
若当真如此,他定要趁机另起山头。
【赵王迁有一个宠臣韩仓,赵王对他言听计从。所谓蛇鼠一窝,韩仓跟郭开关系很好。
而郭开嘛,又是出了名的,只要是名将,那跟他关系一定不好,据说李牧不怎么爱跟郭开说话,因此郭开就觉得李牧瞧不起他,从此对李牧视作眼中钉。
因此,赵王迁对李牧也并不重用,将人又发配回雁门关去了。】
李牧:……
虽然郭开确实没感觉错,他对郭开的确很是瞧不上眼,因此懒得搭理郭开。
之前也有人跟他说要让他学会逢场作戏,可他如何稀罕跟这种人为伍。
果然是小人误国。
算了,雁门郡挺好的,清净,他喜欢雁门郡。
【但要不说赵国不行呢,此刻的赵国除了李牧,没一个能打的。
公元前234年,秦将桓齮奉命伐赵,攻赵数城,斩杀十万赵军。
公元前233年,看赵国没啥还手之力,桓齮继续乘胜追击,直逼赵都邯郸,这可是秦昭襄王梦寐以求的地盘,咱政哥终于唾手可得,可惜未遂。
可正是如此危急之时,赵王急调李牧回防。】
秦王政:……
还好他前面已经知道他打赵国打了九年五次,不然一定会被这个天幕给气死的。
没打下来就直说嘛,干嘛要吊起人的胃口,跟他说唾手可得。
然后直接来个转折,可惜未遂啊。
有这么描述战争的吗?一点都不专业!
【面对来势汹汹,虽然机动性比不上匈奴,但战斗力绝不比匈奴兵弱的秦国钢铁之师,李牧还是采取老办法,坚壁不出。
桓齮一看,这他熟啊,当年廉颇正是采用此计,方才将王龁拒于丹水以西。要不是两军换将,恐怕秦军只能灰溜溜地回国了。
桓齮不可谓反应不快,当即决定吸取前人经验,直接率主力军攻击肥下城,试图来个闪电运动战声东击西,逼迫李牧前来支援,一举攻破防线。
可惜,桓齮遇上的,可是专业打匈奴运动战的鼻祖啊,业余的遇上专业的,那只能跪了。】
想到桓齮此战战败之后的“辉煌壮举”,至今始皇帝都觉得牙痒。
他当然看过前线奏报,虽然桓齮败了,但是他并不觉得桓齮当时的决策完全错误,只能说,他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李牧。
秦军确实损失惨重,但他看起来就这么像会把所有的错误都怪罪到将领身上的君王吗?
比战败更可恨的,是叛逃。
这是始皇帝一贯的理念。
桓齮恐怕没想到吧,他终将一统天下,而普天之下,都是他秦国的国土,桓齮逃了也无用。
【李牧一看桓齮此举,当天晚上差点高兴地没睡着,立马率军直奔秦军大本营,俘获留守秦军与秦军辎重。桓齮只好回防,被以逸待劳的李牧抓了个正着,大破秦军。
邯郸之围顿解,此战被命名为肥之战。
好消息,李牧终于被抠门的赵国封了。
坏消息,封的是武安君。
据说赵王迁还说过一句话,更让人眼前一黑:“李牧真乃寡人之白起。”】
赵王真的不明白,他们赵国怎么得罪天幕了,为什么一直说他们抠门啊。
李牧:???
他一听消息就直奔秦营了,根本没到晚上,是白天!
还有,武安君怎么了,武安君可是名将至高无上的封号啊。
虽然白起是敌国将领,又曾杀他赵国四十万将士,可各为其主,李牧仍旧敬佩白起,所以寡人之白起怎么了?不是在夸他吗?
哦……白起啊。
难道是说他跟白起下场差不多?
李牧心头弥漫上了一丝不祥的预感。,新m..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打开,老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会打不开的,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