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大捷
听着四周将士们传来的欢呼声,陈安心满意足。
对于金铎一直想害他的那口恶气,也狠狠地出了。
将士们围绕着陈安,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陈都司,您也太神了。”
“原来您要挑衅对方,是为了让对方上山啊。”
“这一套连环计下来,对方真是死得不冤枉啊。”
“这辈子,我都没有想到,杀金兵这么简单,如同碾死一只蚂蚱一样。”
听着他们激动的话,陈安呵呵一笑:“以后这种事会经常发生的。”
“你们快去收拾战场吧。”
得到陈安的命令,大家纷纷点头,迅速行动。
当天,所有的金兵尸体都被运送下了山,堆在一起。
钟大用满脸兴奋地向陈安报数:“共杀敌两千三百四十一人,俱是蓝白旗,其中大将军一人,领催四十九名,马甲四百三十六人……”
钟大用报完这个数字,所有人都沸腾无比。
仅凭一百五十人,就直接灭掉了对方两千三百四十一人!
这样的战绩,是过去二十年的大周,从来没有的!
别说是他们沸腾,就算传到整个大周都是沸腾的。
陈安笑着道:“大家把这些尸体烧了吧,打道回府。”
将士们纷纷点头。
这一刻,陈安的命令犹如君王令一般,大家无比信服。
在将那些尸体处理完之后,陈安这才带着将士们回到了第一道关卡。
紧接着,第一道关卡中,留守下来的那五十个将士听到这个消息,也顿时陷入了狂喜之中。
紧接着,消息向四面八方开始传递!
……
喜峰山脉。
在陈安他们离开不久后,立刻就有人追到了这里。
那是蒙古人。
他们也一直在观察着萨满的队伍,不敢露面,直到萨满追杀陈安他们,蒙古人便也跟了上来。
可是,当他们跟上来之后,所看见的却是触目惊心的一幕。
只见那山脚下,火光冲天,闻之令人作呕。
“这是什么?”
“难道是在烧大周将士的尸骨?”
“萨满他们已经走了吗?”
“看来这一战,大周死了不少人啊,真是可惜。”
蒙古军队站在那大火之下,望着这堆大火,眼神中露出惋惜之色。
可为首的那位蒙古将军却摇了摇头道:“等等,好像不对劲。”
“他们的脑后,是不是有一根辫子?”
哪怕火光冲天,可仍旧还能看见一点蛛丝马迹。
于是大家便循着这些蛛丝马迹仔细观察,果不其然,那一堆被烧的尸骨当中,的确有辫子的痕迹。
也就是说,这群人并非是大周的将士,而是金人?
一时间,蒙古军队彻底震惊了。
“烧的是金人,那大周去哪了?”
“难道是大周赢下了这一战?”
“大周,出了什么了不得的人物了?”
他们简直不敢置信,瞪大双目。
那蒙古将军的眼神也眯了起来,从内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震撼。
萨满将军,他是知道的。
那是蓝白旗中的大将,是金铎的心腹。
可是竟然也失败了?
他尤记得,这是两千多人的队伍啊,对付大周,竟然铩羽而归?
不!
是尸骨无存啊。
这是什么概念?
蒙古将军的心中,顿时涌起一阵阵的震惊:“查,一定要查清楚,那两千多人是不是全军覆没。”
“还有,如果真的全军覆没,那到底是大周何人所为?”
“是!”有蒙古将士点头。
……
另外一方。
大同城,城门之外。
从老远就传来一道声音。
“报!大捷,大捷!”
“边关大捷!边关大捷啊!”
“速开城门!”
守城的将士们朝着远处看去,便看见一匹战马狂奔,他的身上还插着大周的旗帜,手中拿着一卷捷报!
神情中,满是激动之色!
“大捷?”
“捷报来了?”
“我有多少年,没听见捷报这两个字了。”
一时间,守城的将士们如同置身于梦中,甚至有人不敢置信,但耳边传来的,的确是捷报的消息。
一时间,守城的将士们激动了。
“快!”
“快开城门!”
巨大的城门,缓缓被开启了。
那位手拿捷报的将士一路狂奔进大同城,口中还大吼道:“陈都司率领一百五十人,于喜峰山脉,杀敌两千三百四十一,自身未损一人,金铎心腹萨满死亡……”
“陈都司率一百五十人,杀敌两千三百四十一……”
他一遍遍地大吼着。
哪怕是吼得嗓子嘶哑了,也没有半点减小音量的事。
城墙之上,听见这道大吼声,一时间,不知道有多少人泪目。
一时间,不知道有多少人心酸!
城墙上,乱做了一团。
“真的吗?”
“陈都司竟然毫发无伤一人,大胜金兵?”
“萨满死了?那个打出清格尔河之战的萨满死了?”
“哈哈哈,我大周,终于站起来了一次啊。”
这种心情,可能无人能懂。
大周颓弱了二十年,整整二十年啊!
二十年来,如同一条老狗一样,处处被人欺负。
可是现在,被人欺负的大周,竟然打了一场无比漂亮的胜仗,这如何能让他们不激动?
沿街的百姓们,也听见了这连番的大吼声。
将士身后插着大周的旗帜,先是在整个大同城的街道,小巷绕了一圈,随后这才进入军营!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全城百姓,大周站起来了!
而所得到的效果自然也是爆炸式的。
百姓们之前因为冤枉了陈安的缘故,之前有多冤枉,现在就有多爱戴,尊敬。
而现在听到陈都司打了胜仗,大同城犹如干柴烈火,瞬间被点燃了。
百姓们顿时欢呼起来。
茶馆,酒肆,青楼,教坊司,各大衙门,全部都狂欢起来。
更是有背负家仇的百姓,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苍天显灵,老天有眼啊!”
“哈哈哈哈,老天有眼,终于让那群该死的金兵遭到报应了。”
“活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才听到这么一回捷报啊,死了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