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梁王送宝!
正如刘启所说,这十几天来几乎都是睡着一两个时辰,这兵部、户部都是一天十二个时辰轮值,不得休息。
粮草兵马器械调配,粮饷的发放筹集,马匹的征调,民夫协调,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此次大战这都是整个朝廷庞大的机构在运行着、指挥着,提供后勤支持。几乎是倾尽全国之力,为这次诸侯平叛提供兵马、粮草、后援,这刘启才知道这打仗竟然如此耗费钱粮。
所以才有了向京师长安的城民们借贷粮饷之事。
“母亲教训的是!”
刘启朝着窦太后拱手拜道。
窦太后看到刘启服软,刚刚又从女儿那儿听说七国诸侯之乱已然平定的好消息,这心中的怒气已然是消了大半。
先帝早就下诏定过与民休息的政策,朝纲不能大变,政策要稳定,这样以来百姓才能给大汉一个稳定发展的机会,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可是这刘启偏偏意图变革,连先帝都不曾改变的事情,这刘启偏偏是做了,最后果然是激起七国之乱,好在这刘启还能力挽狂澜,窦太后也不想说什么了。
“知道错就好!遇事要稳重,不能太过激进!”窦太后语重心长地说道。
“皇儿知道了。”
听到刘启这声音,窦太后终于是高兴了起来。
......
“启禀陛下,奴才有要事禀告!”
这门外传来了春公公的声音,刘启有点诧异,脑海中记忆搜寻,这春公公从来没有这样过。
刘启想到多日来不曾看望母亲,有急事也稍后处理。
“朕有现在也有要事,等会再说!”刘启今日前来就是要修复母子关系,这也是头等的大事,大汉乃礼孝之邦!
“陛下快去吧!母后已经知道皇儿的意思了,这朝廷大事万万不能耽搁!”
听到母后如此说,刘启就驴下坡。
“皇儿谨遵母后教诲!”
刘启告礼转身而去。
“什么事?”
刘启一出寿康宫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启禀陛下!大元帅周亚夫和洛阳都御史班师回朝了!”
什么?
刘启很是惊讶!
刘启不是今天才下达班师回朝的命令吗?
随后刘启就想明白了,看来二位将军是提前就已经班师了!
“二人现在何处?”
“回禀陛下,现在二人正在未央宫等候陛下!”
“快走!”
刘启已经迫不及待了。
.....
未央宫。
“末将周亚夫!”
“末将窦婴!”
“参见陛下!”
看到陛下匆匆而来,两位将军赶忙参拜。
“二位爱卿不必拘礼,快快请起!”
看到刘启坐上龙台,两位将军相视一看。
“你说吧!”窦婴自然是谦虚,也是给大元帅面子。
周亚夫为人一向直来直往,倒也不遑多让。
“启奏陛下,末将奉命出征,如今七国之乱全部已平,七王之中还除了淄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赵王刘遂外都已被剿杀!此三人已经被押解京师长安!另外胶西王刘昂,其太子刘德已经在押解回京的路上自杀而亡,请陛下对这些人予以发落!”
听到如此战功,这可以说是自从大汉建国以来,最大的功勋了!如今这周亚夫在朝堂之上的威望,已然怕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发落之事,暂不着急,此间事情我已知悉了,不过眼下我倒是有另一番事情。”
“请陛下直言相告!”
“周元帅不辞辛劳,深入敌后,包抄了吴军,一举平定了山东大局,奠定了这诸侯国七国之乱的局面,此间难度之大,辛劳之甚朕也深有体会,不知道元帅想要什么功勋封赏呢?”
这倒也不是刘启瞎说,毕竟陛下也曾好些个日夜守在宣政殿,带着兵部、户部的大臣们,协调战事后备,此间辛苦刘启也是目睹,亲身体会。
听到陛下如此之说,周亚夫忽然明白了什么。
“启禀陛下,如今战事已平,末将应将虎符归还于陛下,请陛下收回兵符!”
周亚夫朝前一跪,从怀中掏出一枚青铜制式的兵符奉上。
“周元帅多虑了,这是小事,春公公呈上来!”刘启不动声色,春公公接过了虎符,放置于案台之上。
“周元帅说说看,想要什么赏赐?”
刘启依旧追问道。
“回禀陛下,末将只想回归本职,重新带领细柳营!”
刘启微微一笑,“好,朕知道了,你呈上的奏折我会仔细查看的,连日来一直奔波想必也是劳累了,朕准许你休息三日,三日之后再上朝吧!”
“末将领命!末将告退!”
窦婴也附和着,跟着周元帅的脚步就要退出去。
“哎,窦婴将军留下,朕有事问你!”
刘启看到窦婴也要出去,赶紧阻止。
窦婴这才知道,原来刚刚陛下一直没有跟自己说话,原来是要单独留下。
“陛下赎罪!”
“爱卿,你何罪之有?”
“末将没有体会到陛下的用意!”
“你倒是多心!朕来问你,你来说说当初太后一直是坚决反对削藩,朕与太后也是来了一次硬碰,随后御史大夫晁错撞柱而亡,太后也大病了一场,你说难道朕真的错了吗?”
“陛下!这削藩之议早已廷议,先帝也数次提过削藩之策。正所谓不变守祖宗基业当世容易,可是后世儿孙面对着日益壮大的诸侯国,难道不是更难吗?这点想必陛下早已深思熟虑过,陛下是一位敢于求变,进取图存的圣主!沧海横流,才能显出陛下的英雄本色啊!
七国诸侯之乱,似惊雷闪电,风云迭起在我大汉王朝之上,然而陛下处乱不惊,深谋奇兵,善纳众议,这几十万的叛军,已经被各个击破!回望我大汉王朝建国以来,何曾有君主似陛下这般雄心!
陛下为了后世之基,臣民之福,敢于立断,坚定削藩之策,陛下的苦心,别人不知道,难道臣还不知道吗?
太后也是为陛下着想,怕陛下削藩引发朝局动荡,让陛下历经战乱,这是太后所不想看到的事情,也正是心疼陛下啊,虽然陛下和太后的看法不同,但是无一不都是为了大汉王朝可以江山永固,所以说陛下没有错!
陛下能够坚定削藩,乃是万民后世之福啊!”
刘启笑着望向窦婴,果然当初没有看错人,这窦婴有一点说中了刘启的心事!那就是削藩乃是后世之福!既然削藩之难,那就让这份难留在我刘启的大任之上,一定要在我的任期之内,解决掉这个癣疾!
这倒是刘启的随口一问,只不过想知道这窦婴到底是怎么想的。
“窦爱卿啊,朕想问问你,你说这次朝中大胜以后,朕到底该怎么做啊?”
“陛下!微臣认为这一要对诸侯之乱作乱者严惩,另外还要颁布一道敕令!大赦天下!安抚这七国之乱的臣民,赶紧恢复农业生产,褒奖此次战乱之中忠于朝廷的各级诸侯和各级官吏!”
“不过,陛下这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微臣希望有一件事情,请陛下早做定夺!”
“什么事儿?”刘启听到窦婴所说有点惊讶。
“诸侯七国之乱其中最深刻一条教训,陛下一定要吸取!早立太子!”
“早立太子?”
“是啊!陛下!自从陛下登基亲政以来,仍然没有立过储君,这就给了很多人以妄想!陛下啊,这正是国家不安定的因素啊!如果陛下早些立了太子,就断绝了一些人的非分之想,这才是陛下首先应该做的大事啊!”
这自古以来,拥立储君一直是事关朝代兴亡的大事,这刘启又怎能不知道!但是这立太子之事,无非就是立长或是立贤。
若是立长的话,那就是凭借身份,自然是无可争议就是皇长子刘荣。
但是若是立贤的话,就无从说起,因为皇子们都太小了,最大的刘荣也不过才十几岁,都是半大的孩子,这何谈什么贤德呢?
刘启当然知道窦婴说这话的意思,依稀记得当日在安康宫大殿之上,皇太后提议梁王刘武为太子的事情,当日若不是窦婴救场,那当日还不知道如何应对。
现在窦婴又重提旧事,刘启早已在奏报中得知,梁王死战睢阳阻挡住吴国大军,现在早已在朝堂之中传为佳话,声望名声自然是一天比一天水涨船高。
刘启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窦婴从怀中取出一策,递给了刘启,刘启打开一看,这策论写的正是如何处理七国之乱战后的策论,如此看来这窦婴早已经未雨绸缪,看来还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
皇极门。
只见远方疾驰过来一座马车,马车之上确无顶盖,整个马车的顶棚已经被拆掉,而这马车里装的全都是大大小小的盒子。
“停!”
守门的侍卫看着疾驰的马车,身前一横便挡在了前面。
“你是何人,怎么敢私自闯门!”
只见那马车之上跳出一人,脸像浑圆,身材矮小,可是眉宇之中却是透出狠厉。“我乃梁王殿前侍卫,奉梁王之命,特来进宫送礼给各位娘娘!”
说完这人直接拿出一块令牌!
那守卫侍卫看去,慌忙下拜。
“小的该死,请大人过去!”
这皇极门的将军是大气都不敢出,哪里知道这人虽然是自称梁王的人,但是这手中拿的却是窦太后的令牌!
“哼!给我瞧好了!”
说完这人一下子跳上马车,就朝着宫中而去。
刚到宫墙城下,这人就喊了起来。
“梁王有命!知道宫中各位娘娘在陛下筹集军费之时,各位娘娘多有捐赠,所以这才为各位娘娘准备了首饰珠宝,各位娘娘均有份粒例,请宫中各位娘娘互相转告!”
这人倒是十分大胆,在这宫墙门中便喧闹了起来。
守卫刚想说什么,其中一人便拉住了。
“兄弟,千万不要,这人是梁王的人,梁王可是咱陛下的亲弟弟,这次诸侯之乱平定中可是立了大功!你可千万不能冲动!”
“可这人怎么能在宫墙之中大声喧嚣呢?”
“少见多怪了,你还不知道吧,这梁王啊,曾经在大殿之上,可是被人提过要立太子呢!听说啊,这次陛下又要立太子了,这京师如今可是沸沸扬扬,再说这人手里拿着可是窦太后的令牌,你不要命了,千万不能去!”
......
这人看到守卫宫墙的人无动于衷,反倒是喊得更欢了。
这宫墙之前可以领首饰珠宝的消息那是不胫而走,何况是白领的,一下子就在后宫之中炸开了锅。
“娘娘,娘娘,听说宫墙之外梁王再送珠宝首饰呢!”
昭月宫里的桃儿飞快地朝着栗妃娘娘宫里喊去。
“出去!”栗妃一声暴怒。
“娘娘饶命!娘娘赎罪!”
桃儿刚刚欣喜之色一下全无,爬在地上瑟瑟发抖。
“本宫不是说了吗?这后宫之中要懂得礼仪礼数,怎么如此喧嚣?这成何体统?难道我昭月宫是闹市不成?”
“娘娘,奴婢知错了!下次再也不敢了!”
“出去重新禀告!”栗妃尖锐地声音响起。
桃儿听到此声音像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赶紧出去。
“启禀娘娘,桃儿有要事禀告!”
“进来!说!”栗妃还是冷着脸,可真是一个国色天香的人儿,奈何这脸上从来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回禀娘娘,梁王派人给各宫娘娘赠送珠宝,每个娘娘都有,正在宫墙之外让各宫娘娘去领取呢!”
“你个死丫头,怎么不早点说!”
栗妃听说有了珠宝可以领,心里自然是高兴的,这倒也不是栗妃没有见过世面,宫中缺少宝贝。
栗妃作为宫中仅在薄皇后之下的第一人,这宫中不缺首饰珠宝,可是自从陛下在宫中颁发了圣旨,着急后宫娘娘捐赠军费,栗妃虽然是不舍得,但是也知道此时陛下有难,自然要全心全意为陛下,这栗妃早已把讨好的陛下的招数学到了精髓,就一下子就把昭月宫中的所有首饰珠宝全数捐了出去,最后的结果就是,整个后宫全部娘娘的捐赠加起来还不如栗妃娘娘一个人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