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煞神又来了
想了想,他没有敷衍这个堂弟,而是拣着能说的部分,告诉了对方。“我是支持放开海禁的,但现在因为朝廷要放开海禁的事,闹出了一些幺蛾子,我只能是赶紧回去,解决这些事。待以后有了机会,我会再来找你的。”朱英的话,让对方担忧之色消去,却又多了一丝凝重。小小的孩童,已是能听懂一些事了。能够让大堂兄急急回去的事,必然不是小事。幺蛾子,这必然是与朝堂上的官员有关吧?大堂兄与凉国公关系这么好,与其他武勋的关系应该也不会太糟糕。武勋也素来不会管开不开海禁这种“闲事”,会插手的人,要么是利益相关者,要么就是那帮文臣了。小鲁王开口问道:“莫非是有人弹劾大堂兄?文臣是不是有人不喜欢大堂兄,觉得大堂兄你太亲近武勋跟商人了?”朱英有点意外,这孩子才六七岁吧?虽然在皇家,六七岁的孩子也不算小了,早熟的皇子皇孙有得是。但就算是这样,这孩子知道得也有点多。可见,哪怕是被圈养在城中的皇孙,若是精心培养,未必不能成才。天赋方面,对方还是有的。朱英还不想让这么小的孩子就惦记这种事,虽然皇子皇孙天真也不是好事,但也没必要将更深层面的事与对方说。浅浅说一下,倒是无妨。朱英:“事情比你猜的要更复杂一些,但可能也要更简单一些……”小鲁王:“……”大堂兄说了,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看着堂弟迷茫的表情,朱英没再逗他,道:“这些却不好与你说了,待你多学习几年,自己就能想明白。”“所以,大堂兄你明早就走?我、我要送给大堂兄的礼物还没有做好!”小鲁王耸拉着肩膀,露出沮丧的表情。“你还给我准备了礼物?是什么礼物?”朱英很是意外地问道。小鲁王当然不会现在就将要送什么礼物告诉给大堂兄了,那样等真送的时候就没有惊喜了。不过,他也小小提醒了一下:“是我自己亲手做的礼物!”“亲手做的礼物啊?那我就等着你的礼物了,到时候你可以让人送去应天府,我肯定第一时间就去拆礼物,然后给你回信,告诉你,我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如何?”小鲁王听了,这才重新展露笑颜:“嗯!那就说好了!一定要给我写信!”“一定,一定。”安抚住了小鲁王,转过天,一大早,队伍就直接启程离开。一千多人的队伍,这次没赶着马车,直接都是骑着马,带着简单的干粮,那速度,可比来山东时的速度快了不止一倍!很快,这一千来人的队伍,就进入了河南境内。因着他们这次去山东,就是光明正大去的,离开时就算是想不光明正大,一千余人带来的动静,也是很难躲得过城内外众人的眼睛。所以,朱英这次带着人去河南,依旧是没有变装,就是以皇长孙、凉国公的身份过去的,在他们两个原本的身份之外,还加了个钦差的身份。虽然这钦差的身份,是为了给小鲁王送东西,顺便看看小鲁王过得如何。离开了山东后,这钦差的任务就基本是完成了。但外人不知道啊!看着这一千来人离开山东后,竟然没回应天府,而是奔着河南去了。这种行为,很难不让人怀疑,是不是在这二位离开应天府之前,还接到了其他的任务?这两位不是第一次来河南了,他们上次在这里就造成了很大影响,一大批官员不仅丢了官,还有很多人直接被定了罪。已经人头落地的就超过十个人了!结果,这两位煞神竟然又回来了?依旧是以着钦差的身份,依旧是光明正大的过来?好家伙!这二位这次来,不会又要将一批官员给干掉吧?百姓们听说蓝青天跟皇长孙又来了,都很高兴。但当官的,以及本地的大乡绅们,都心情十分复杂,反正自从听到这消息后,一个个的,脸上就少有带着笑模样的。便是平时做事做得不错的官员,也担心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被凉国公跟皇长孙给挑到了错。至于这二位到来,若是能在这二位面前露了脸,是不是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直接在贵人面前挂了号,继而扶摇直上?这样的美梦,谁都可以做一做。但若真有人觉得自己能将美梦变为现实,那就需要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到底有何出众之处,能在皇长孙跟凉国公面前露个脸?还能讨好了这二位?“离开也不久啊,河南各地都恢复得不错啊,咱们这一路走来,看到的景象倒是挺繁荣,没有想象中大灾之后那样萧条。”蓝玉骑着马,一边走,一边与朱英感慨着。朱英亦是感慨:“想要治理好这样的地方,也不是易事,当地的官员倒是尽心尽力了。”蓝玉嗤笑道:“还不是被大殿下你吓破了胆?这也就是现在,若是再过一二年,等之前的事情彻底过去了,在这地方当官的人,照样还会故态复萌,这就是官场!”蓝玉会说这样的话,也是因为这样的人,他其实也看到了不少。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得势久了,敬畏之心就容易减少。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话对于当官的人来说,亦是适用的。手里握有权利,别人捧着金银珠宝香车美人来换取你的一个垂青机会,这样的事,一次两次可以抵挡,三次四次呢?一年两年可以抵挡,十年八年呢?对这些不感兴趣,那名人字画呢?若还是不感兴趣,那你对什么感兴趣,人家就投其所好,这样一来,又有多少人能够抵挡得住这样的讨好,这样的诱惑?很难!朱英叹道:“是啊,这就是人性。所以,才需要更好的福利,更严苛的律法,既以福利来保障官吏们的生活水平不能降低,要让给朝廷办事的人都过上比一般人都要舒坦的日子。另一方面,则是让他们知道,伸一次手,付出的代价就足够惨烈。”“二者并用,或许会有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