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赚钱到手软
“那你能帮我问问,我想去看看。”沈听武自然心动。
二进就二进呗,小妹都买了四合院,这玩意指定是不能亏钱的。
沈听武就是这么觉得的,好像不只是他,但凡是沈家人,对于沈听虹好像就有一种她干什么跟着干一定错不了的感觉。
“当然了,房主是我老师的朋友,我知道老师住在哪里,可以帮你问一问约个时间。”
沈听武点点头,心里也是高兴,当然是希望这件事情是可以成的,毕竟自己是想落户到这边,不然川省那边实在是太远了,胜男家里不一定会愿意。
事不宜迟,不敢保证这个世界上没有别人会知道四合院的价值,何况那么大的一个院子,实在是很吸引人的,说不定慢一步就被人买走了。
所以叶慎言就骑着自行车走了一趟,至于沈听虹自然是没去的,反正连清也认识叶慎言,谁去都是一样的。
他回来得还是很快的,来的还有连清和另外一个中年男人,那男人打扮考究,看起来不是一般人。
“听虹丫头,这就是我朋友,听说你们是对那个房子有意向?”
连清问道,语气很熟稔,那中年男人明显松了一口气,毕竟是买卖房子这种事情,自然是慎重得好。
这还是连清将这处房子转手之后第一次来这里,看里面被修葺得看不出原本被破坏了的样子,心里也是高兴的。
毕竟在被迫害之前,他们一家人都住在这里,是有感情的,能给房子找到一个善待它的主人,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是有点兴趣,但不是我,是我二哥,他想要买一套房子在京市定居下来。”沈听虹指了指沈听武说道。
连清点点头,就看向那个中年男人,中年男人也是微微一笑,显然对连清还是非常信任的,连清信任的人他自然也是相信的。
那房子距离这边就是一条街的事情,几人一同去看了。
事实证明这个开价其实也不算离谱,里面的破坏程度没有连清的房子厉害,要是不是很在意的话,稍微修葺一下就能搬进去了。
所以还是很不错的。
沈听武当即拍板决定买下,他手里也有大几千块钱了,修葺房子购买家具的钱肯定是够了的。
说实话自己也是老大不小了,赶紧在京市安个家,等到李胜男毕业他们就能结婚。
现在处对象都是这样的,基本上都是奔着结婚去的,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就是确定关系之后便是一辈子的伴侣。
家人都在这边,京市的房子早晚都要买,毕竟不可能回川省定居去了,这边离李胜男的娘家也是相对近很多。
没想到他们会这么爽快,中年男人也是觉得有点意外,当即就去给房子过了户,沈听武拿到了四合院的钥匙。
“老师,要是以后还有合适的房子麻烦你再说一声,我大哥他们肯定也是要买房子的。”
沈听虹对着连清道谢之后,就厚着脸皮说了自己的请求。
连清也是满口答应,“行,你放心,只要有不错的我肯定是先跟你说的。”
沈听武掏出一个红包,里面也不是很多,但也有66块钱,算是给连清的一个“中介费”,毕竟要不是连清,他们自己找房子还真的不是很好找。
“这个就不必了,听虹是我的学生,帮她一下我是很乐意的。”
只是看着那红包鼓鼓的样子就知道里面的钱也不少,连清自然是不会收的。
沈听武虽然憨憨傻傻一点,但基本的人情世故也是明白的,“老师,我就厚着脸皮跟着小妹叫你一声老师,今天耽误了你这么多的时间,这要是不收下,我心里肯定是过意不去的,就当是晚辈给你的孝敬。”
说着不由分说便把红包塞进了连清的手里,见他是真心实意要给,连清哈哈笑了一声,也大大方方地收下了。
“听虹啊,你们家的兄弟姐妹真是个顶个的优秀,能认识你们也是老师的福气。”
虽然自己不缺这点钱,可是沈听武的做法是让连清很满意的,不关乎钱,而是这份态度。
总比那些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强多了。
拿到了房产证和钥匙,沈听武高兴得没边,和沈听虹他们一起回去的时候,沈听武就说起了修葺房子的事情。
沈听虹就说顺便去找一下张大娘,那个工程队干活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是私活,但人家干得也确实是用心。
张大娘得知又有事情可以做,自然是高兴的,谈好了还是跟上次一样的工钱,材料什么的还是麻烦她儿子帮忙准备,张大娘笑得简直合不拢嘴。
毕竟材料交给她儿子,她儿子还能赚一笔。
这是双方都心照不宣的事情,沈听虹他们是没有意见的,且不说他们自己去买材料能不能买得到,适当地给别人一点好处也无妨,干活的时候不得更尽心?
这事儿办完,天都黑了,叶慎言和沈听虹就回房间休息去了。
沈听武还抱着自己的房产证明高兴得没边儿。
接下来的几天,沈听武不仅要忙活自己生意的事情,每天还要去四合院那边看看,他的想法就是在李胜男从家里回来的时候,就能带她来看看。
也算是一个惊喜吧,让她安个心,自己会给她一个踏实的家。
沈听虹和叶慎言也是时常出手一些空间里可再生的物资,特别是空间里的那些药材,放在现在或者是放在后世,那都是极品。
之前不好出手是因为大家都在想办法填饱肚子,这些药材除非是遇到了急需救命的人,谁愿意花那么多钱买回去供着?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闲钱的人太多了,这些东西买回去,不说是一定用得上,但就算是炮制好,当成是传家宝,也是让人心安的,谁敢保证自己一辈子无病无灾。
就这段时间,沈听虹就赚到了十几万,药材的价格实在恐怖,远远的超乎了沈听虹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