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取回兵器
颜良已经无法再战,他怨恨地看着王越,眼中还带着一点恐惧。 王越不以为意,收剑而立,他身体站得笔直,如同一柄直插云霄的利剑。 颜善失去了最大的依靠,难免有些慌乱,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颜良竟会战败。 先是张绣让颜良久战不胜,然后王越一招击败颜良,那刘公子的手下每一个都如此厉害,颜善不禁猜测对方是何身份,能有这种手下绝非等闲之辈。 在众人的错愕中,刘辩再次占得优势,他说道:“袁管家,颜良已被我制服,你该是时候抓人了吧?” 袁门刚才看得眼花缭乱,这会才反应过来,他再次下令,让食客去抓捕颜善。 此时众人已经不再惧怕颜良,他们纷纷出手。 颜良仍旧不死心,想要抵挡众人,王越横移一步走到他面前,让其无法插手。 颜良这回谨慎了许多,看着对方锐利的眼神,他不敢轻举妄动。 就在王越牵制颜良之时,颜善已经被众人五花大绑,刘辩走到他面前说道:“袁家要如何处置你那是他们的事,我要的东西很简单,你把赵云的兵器交出来即可!” “对,快点把兵器还我师弟!”张绣也说道。 颜善已经走投无路,可他仍旧死猪不怕开水烫,他咬牙道:“什么赵云的兵器,我一概不知,兵器没有,命就有一条,有本事就杀了我吧!” “哼,你真以为我不敢动你们,王越!”刘辩大手一挥,让王越动手,他早已忍无可忍,他今日就要看看是颜善的嘴硬,还是王越的剑硬! 王越再次拔剑,清脆的剑鸣响彻大堂,就在他要动手的时候,颜良突然快步走到颜善面前,想要阻止王越。 王越眉头轻皱:“让开,你挡不住我!” 颜良却不理会他,而是对颜善说道:“大哥,赵云的兵器你到底有没有拿,都到这时候了咱就别固执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后有的是机会报仇!” 颜善看到颜良眼里的焦急,他知道今日自己唯有把兵器交出来才有活命的机会,于是只能老实交代:“兵器就在我家里。” “你总算承认了,带我等去拿!”刘辩不多废话,让王越把颜善押回家去。 其他食客也想跟来,但是人多眼杂,家丑不可外扬,袁门不想此事太过张扬,他把八卦的食客留在汝阳楼,自己跟着刘辩一起离去。 众人很快来到颜善的家,这里并非奢华的府邸,只是一座小宅院。 颜善带着大伙进了门,穿过前院,很快来到厅堂。 赵云急着要回自己的兵器,他抓住颜善的衣服问道:“我的兵器在何处?” “我放在厨房里,颜良,你去拿给他。” “是,大哥。”颜良跑去厨房,不一会他又跑了回来,手上拿着个长长的东西,外面有灰布包裹。 赵云把兵器接过来并拿下灰布,里面装的正是他日思夜想的亮银枪,几经周折,他终于拿回父亲送给自己的兵器。 刘辩见事情已经得到解决,他也懒得去计较颜善所为,对袁门抱拳道:“袁管家,赵云的兵器已经拿回,颜善就交由你处置了。” “好,我就先带他们离去。”袁门不作多留,带着颜善和颜良一起返回袁府,此事他必须亲自告诉袁绍和袁术。 刘辩也不多留,带上赵云等人返回客栈。 众人很快回到客栈,赵云对刘辩感激不尽,抱拳道:“刘公子,今日多亏有你,我方能如此顺利拿回兵器,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子龙兄与我一见如故,张绣又是我朋友,客气的话就无须多说了,如今汝阳楼恐怕已经容不下你,不如你随我等一起离去,我保证不会亏待你。”刘辩对赵云抛出了橄榄枝。 张绣也劝道:“师弟,刘公子在洛阳神通广大,师兄知道你想要建功立业,大展宏图,跟着刘公子走绝对不会错!” 赵云自知袁家不待见自己,他在汝阳楼已经一个多月,连袁绍与袁术的面都没见过,又精力丢失兵器之事,他对袁家已经心灰意冷,于是点头同意:“好吧,那我就随你们一起去洛阳。” 刘辩见赵云答应,他高兴不已,他让赵云回汝阳楼收拾行李,他们要尽早出发。 赵云不解道:“今日天色不早,这会都到吃午饭时候了,为何如此急着离开汝阳?” 刘辩暂时还不能让赵云知道自己身份,说道:“今日我等在汝阳楼闹事,袁家说不定会回来报仇,此地不宜久留,我等应当尽早离去。” 赵云觉得刘辩说的颇为有理,于是动身返回汝阳楼收拾行李。 刘辩几人在客栈等待,等赵云收拾妥当,他们就一起出城。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正当刘辩一行人准备要离开汝阳时,另一边的袁门已经押着颜善和颜良回到袁府,他们刚进厅堂,便迎面碰到袁绍和袁术。 袁家兄弟二人看着眼前一幕,他们不知这闹的是哪一出,袁术问道:“袁门,你为何把颜善绑起来?” 袁门是个人精,他知道袁绍肯定偏袒颜良和颜善,所以他要把这两天发生的事情说得一清二楚,让袁术处罚颜善,否则倒霉的就是自己了。 “二位少将军有所不知,这两天在汝阳楼发生了一些事……” 袁门把颜善在汝阳楼作威作福,横行霸道,盗取赵云兵器,还有刘公子为赵云讨回公道的事,都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 袁绍和袁术听完后十分惊讶,没想到汝阳楼竟然还发生了如此多事情。 原本汝阳楼就是袁绍和袁术建立的,他们目的很简单,就是为袁家招揽人才,有才干的人他们会直接招至麾下,为己所用。 因为平日要忙于其他事情,所以他们把管理汝阳楼的事交给袁门,若是袁门发现有才干的人,就会推荐给他们。 这兄弟二人只是想当个甩手掌柜,却没想到他们不在之时,汝阳楼出了这么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