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北唐洛阳
这时节的雨,总是透着一些冷冽,一些狠决。似是那点点滴滴都要敲碎在人的心头,当天地间弥漫着那无尽愁绪时,万物都在沉默,承受着它无情的洗刷,曾经的一切云淡风轻,安静祥和,那些不能忘记的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雨水顺着帽沿的边角,轻轻滑落。抬起头,英俊的脸上,嘴角轻扬,保持一贯的笑意。
出使的团员一个又一个的从他身旁走过,想要躲开这缠绵的雨,他也在走,只是太缓、太慢。缓的让人忘记了他的身份,慢的让他淹没于人群之中。不过看上去,却没有一丝异样。只剩下那一双藏在帽檐下的眼眸,不是的闪烁着锐利的光芒,这许多年的执着、这许多年的心愿,已近在此刻眼前
自古以来,洛阳雄踞中原。北邻邙山、南系洛水;东压江淮、西控关陇。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通衢十省,山河拱戴,形式甲于天下。传说洛阳乃是中华大地王气集结之所在,每当王朝更替、时局动乱之际,诸侯无不拼尽全力争夺,以求定鼎中原,雄霸天下。自北唐赵氏建都以来,洛阳迅速取代建业与成都,又一次成为华夏第一大都市。
一代又一代的天才为了心中的理想与坚持,走向这个世界上最强实力的殿堂,走向他们内心处的深深期待。洛阳的舞台成就他们千秋万代的功成名就而他们则奠定了洛阳千秋万代的地位。
一百多年来,无论天下如何风云变幻,洛阳都如最坚定的岩石那样,屹立在惊涛骇浪之中,并无半分动摇。它的名字同赵庭训、时渊、白鐛、陈述之一起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引人瞩目的篇章。
头微微的低下,韩言用自己才听得到的声音,轻轻呢喃“这一切的一切,终有不再的一天。”
东吴泰宁三年四月,凭着韩言在淮西战场上的赫赫战功,李泺力压众议,直接提拔韩言为淮西寿春大本营指挥使,节制淮西诸路人马,正三品衔。虽然韩言此刻手中的兵力不过六个混协军,四万余人马,无法同时隽、李继业、石立等手握十几个军,乃至几十个军的一方镇侯相提并论,但哪怕瞎子都看得出来,东吴的一颗将星已在两淮那一片血雨飘摇的土地上冉冉升起,单就权力而言,纵是当初的方信,也没有这般光景,当真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同月,李泺决定同北唐进行和谈,东吴礼部尚书吴信之与韩言奉命出使洛阳,双方的第十四次两淮争夺战宣告结束。
把酒祝东方,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尽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知与谁同。
洛阳的景色向来是天下的一绝,不同于荆襄洞庭的湖光水色,江南秦淮的春光旖旎,西北塞外的大漠孤烟。洛阳的美丽是打碎在了骨子里的大气,像那承容天下水滴的大海,没有峡间瀑布的奇峰孤绝,没有山涧溪水的清幽雅静,也没有名泽大湖的烟波浩淼,只是那样静静地待在那里,却可以兼容天下。平静时彻底的平静,汹涌时彻底的汹涌。
而洛阳的牡丹无疑是镶嵌在那一片绮丽风景下的一颗璀璨明珠,。“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的沉醉、“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的叹服、“老夫龙钟逾八十,死前犹见几回看”的留恋。历代以来的文人墨客从不吝惜他们对于牡丹的赞赏,无数的锦绣佳句、丹青妙笔在那花香夜露之下,久久传说。洛阳人执着地喜欢牡丹,这喜欢已近乎疯狂。于是“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此刻虽然细雨绵绵,但依旧不乏游人驻足侧目,细品此间美景。
在一片花丛中,油纸伞下,两名少年轻声谈笑,说不出的风流俊雅,远远望去,当真如临风玉树一般令人羡慕,周遭暗处更有身影重重,散开其中,两人身份之贵重,不言而喻。
“牧楚,今年的牡丹花可是开的格外娇艳。只可惜身在雨中,总是多了些束缚。”
那名叫做牧楚的少年只淡淡的笑了笑,略有些玩味地说道:“今年不止东吴做了惊天大事。便连西汉都有些耐不住寂寞了。两国的使团中不乏才华横溢的年轻一辈,洛阳龙虎相聚,这牡丹,自然要开的格外娇艳些。不过……自从小时候第一次见到你开始,年年你都要拉着我一起来看着这劳什子的牡丹花。”
少年的脸上有分明的玩味与探究,慢声道:“你一个脑子里只剩下金戈铁马的人,这么也爱干附庸风雅的事。每年牡丹花会,慕名而来的游人数以十万计,但又有几人真正爱这牡丹花开时的美景,不过应个名气,但你总不至于是那种人。”话锋一转,不怀好意地笑道:“韦相爷家的四小姐可是爱极了牡丹,莫非是郎骑竹马来,倚床弄青梅 ?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于是痴念守候至今?要是真喜欢,跟哥说,就是拼了顾恺之的那副女史箴图豁出去不要,也要让韦相爷成全了你们。”
洛阳的公侯巷是朝中显要汇集的地方,如成国公府和梁国公府这等门阀府邸,自然是经年累月坚守在了这里。而白牧楚和时铭的友谊自然而然地可以从一起光着屁股的年代开始算起。
世上常有三岁看到老的说法。这句颠破不灭的真理常常会在人们的身上得到验证,比如白牧楚。当一个小孩在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就知道把掉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放进别人碗里的时候。我们不难想象,他的童年必定会比较不同一点。
公侯巷里大部分的孩子都曾出现在他童年的斑斓色彩里。
他骗过博望侯府的老三,说用开水浇花是最好的。结果张老三真的用烧开的水浇了他老子爱如性命的十八学士,结果……自然免不了一顿竹笋炒肉。
他曾在徐国公府老大的裤子里放过黄泥巴,然后捏着鼻子说好臭。然后,如今进士及第的翰林学士,当年在一众孩子的嘲笑声中,哭着要回家找妈妈。
他曾在池里打上木桩,让水稍稍的覆盖,然后在众人的睽睽目光下,表演轻功水上漂的绝技,告诉身边的玩伴。只要喝下一口神符水,就可以做到这项绝技(所谓神符水就是清水里加了泥的东西)一群孩童纷纷仰着脖子大喝起来,然后勇敢地跳向水池,变成落汤鸡。他则在一边扶手称快。
这些,在白牧楚七岁以前,都已统统干了一遍。按他自己的话说,童年时的他,连自己都无法忍受自己。
然而,时铭,无疑是个例外。
“世上如果有人长得忠厚善良,做事又慷慨有节,那你一定要小心了。这一定是个极不要脸的混蛋!”
白牧楚在和时铭相交多年后,终于得出这般血泪的经验。
两个人真正的认识是在白牧楚五岁那年,那年的他听说成国公府出了个傻儿子,每次别人给他糖吃,他都要放在鼻子上闻一闻是不是臭的。他兴致勃勃地约出了时铭,拿着糖去挑逗,结果发现所言非虚。一高兴,把辛辛苦苦从别人地方骗来的糖全用来挑逗时铭。回去之后一想,大呼上当。
然后,调皮捣蛋和扮猪吃虎的两个人,勾搭在了一起,好看的小说:。
一旁的时铭无所谓地笑着,这些话,每年这个时候总是要听一下的。他和韦四小姐虽然是青梅竹马,可那只是两家隔着比较近,大家一起长大了而已。要说起来,公侯巷子里的人,谁和谁不是青梅竹马?
他是梁国公时隽的长子,像每个渴望战场的男人一样,最大的梦想便是握住刀剑。名山大川留不住太多他的身影,只有每一年的花开时节,才会有他永远地驻足。而他身旁的这位北唐第一军机大臣,成国公白宪的公子。自然要在“好友的热烈请求下”,游遍那姹紫嫣红。
“多看看吧”时隽带着几分感慨地说道:“以后我们两个怕是难得一看了。”
“各人景色入各人眼。”白牧楚随意的笑着“我既然不喜欢,又何必看。否则既蹉跎了自己,又亵渎了美景。”
时铭唯有苦笑,望着东街那一片东吴使团的住所,目光里有炙热的战意,如在落日黄昏下熊熊燃烧的西天晚霞一般炫丽
“怎么?”察觉出好友异样的白少云,半是挪揄半是认真的地笑道:“时兄莫非要在今晚月明之际,效荆轲、聂政之流,做些惊人事情,好让东吴不至于小瞧了北唐。虽然那韩言麾下具是敢死勇斗之人,又行事小心,但时兄家学渊源,又是剑宗亲传弟子,乃是高来高去的顶尖高手,想来是不会把这些放在眼里的。”
“我又不是十四岁的半大孩子,还不至于那么幼稚。”时铭好脾气的笑着,完全没有在意好友话语里的几分尖酸刻薄。“一把剑放在天下会被淹没,一个人单凭武功做不成什么。今后若是能够和韩言在战场上堂堂正正地一战,才是不枉此生。”
时铭是正宗的剑阁弟子,从五岁那年起便开始修炼剑阁秘法,身手在北唐年轻一辈中可在十指之内,那是正儿八经的高手。当年十几岁大的时铭没少在洛阳的各大武馆里惹是生非,碰上偶尔路过洛阳的高手,也会像模像样地给人家下战书。时铭好武的名声远远比白牧楚风流的名声要出来的早。
只不过男生终将要成为一个男人,梁国公的长房长子,也不可能只是一个每天拎着剑到处跑的莽夫。当你生来就已经得到了一些的时候,理所应当的,也该失去一些。
不过,一个男人若是有了谋略,有了武功,便有了不死不休的战场。
“关中跟两淮风牛马不相及,还是我的机会比较大一些。”白牧楚的语气里透着固有的懒散,像是在叙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孟渝这些年兵锋磨砺,这次又在荆襄搞出了动静,武昌的吴庆之也眼热的不行,襄阳的那些混蛋怕是又要捡不少的废铜烂铁去换钱了。皇上想我最近手头比较紧,自然免不得让我也捡上一份。”
自北唐淮西惨败之后,荆襄的情形决不是“坐在城内,捡些废铁”那么简单。时隽虽然得到了一些好友将要从军的消息,但此时从白少云口中亲耳听到他要去襄阳,仍是有些出乎意料“怎么会去襄阳?你一向不太喜欢战争,为什么要去那个绞肉场。”
白牧楚无所谓地耸了耸肩膀,学着时铭的样子,郑重其事道:“大丈夫生当于世,自当握青锋三尺,立不世功名,替君王解忧。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时隽心下默然,喜欢如何,不喜欢又能如何?这天下既然还是乱世,将军才是立足的根本。他们是世家的子弟,理所应当替家族出力。既然要投身军旅,早与晚,本就是没有区别的。
时间,真的过得很快。一眨眼间,他们也终于要像个真正的大人一样,担负起家族的兴衰荣辱,成为新的大树,替别人遮风挡雨。儿时以为要很久很久才能到达的地方,在如今看来,也不过是一个恍惚的瞬间。
“去流云袖喝一杯吧。”时隽微微整理了一下情绪,不顾还停留在原地的白少云,大步向前走去,浑厚的声音从前面慢慢飘来“不走快一点的话,便由你付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