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旧时王谢堂前燕
明媚干净的湖面下涌动不为人知的阴霾,即使是晴空万里,阳光地让所有人都能感觉到温暖的天气里,也总有着一些经年不能让人触碰的阴寒角落,在散着寒气那些流毒无穷的谋划。在这些不会平静的日子里一路磨砂,看不到该有的尽头。
这是乱世,乱世?自古都是干戈不休、谋断天下。
毛竹别院,如水夜色将青竹黑瓦,白墙小院都染上了三分寂静,茶香袅袅,,清越幽长的声音在极远处静静敲响,
"东吴富贵繁华,一切应有尽有,洞庭碧螺春天下一绝,不过信阳的毛峰在这个时侯,确实值得一品。"白宪浅笑吟吟,仿佛同相交好友于月光下品茗论道一般悠然自得。那些让人烦心的世俗故事,像是在这一刻都化作烟云散去。
"先生客气了。"对面的男子神色冷淡,语气里带着几乎可以算作伤害的凌厉,没有一丝一毫的友善,冷冷道:"在下今日不过是来向先生确定一个消息。今日之后?就是不死不休的仇敌,陌路相逢也不过是个杀字。”
白宪全然没有在乎对方的刻薄无礼,轻轻地品了一口杯中的香茗,一派清隽出尘的名士风范。淡淡说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带着轻轻感慨,对着身前男子缓缓说道:"有一些风景若是无力支持,便会颓败,曾经多少流光溢采,满目琳琅。到如今只剩下杂草丛生,遍地疮疫,实在是可惜。“
对面男人的身子轻轻地一颤,月光照耀下,藏在暗处的面目逐渐浮现。这是一个伟岸高旷的男子,乌黑鬓间夹杂着一两缕银白。极端正的相貌,只是眉间怎么也化不开的凌厉破坏了原本的平和宁静,让人望而却步。
"这些日子以来风动云变,韩言强势崛起淮西,方大人认为如今的方家还能如往昔一般权柄在手,一呼百诺吗?“
从韩言清除了北唐在淮西的势力,据守安庆以后,。李泺褪去了曾经的所有和善宽厚,对世家亮起了磨砺许久的利剑,在朝堂上公布了方家所谓的"十大罪"毫无顾及地打压方家一系官员,方信被打入天牢,不等方恒联系其他几大世家作出反应原本忠于方家的一批中下层官员纷纷倒戈,就像是一户富贵人家在暴风雨夜里被吹碎了窗门,原本寄望它能替自己遮 风挡雨的那些人不会再留在这个地方,当船要沉的时候,老鼠总是要拔腿跑掉的。
失去了大量班底力量的方家在同李泺的争斗中落在了绝对的下风。除方恒被降级留任工部尚书外,其他方家一系的核心人物全部遭到贬谪,再无一人留在权力中心,风光无限了数百年的豪门方家就此"没落"
方恒在那一刻有痛彻心扉的悔恨,当初李泺继位的时候,他没有太大的在意,只认为那是个有些才华又有些运气的皇室子弟罢了,纵然他多了些许谋略,些许精明,但这并不能改变世家与皇室之间长久以来的格局,或许他在位的时候会有一些政事清明,民间声誉,有一些气吞万里如虎的金戈铁马,有一些史官妙笔之下的丰功伟绩.但也仅仅只能是这样而已, 就像一粒石子投入了缓缓流淌的溪流一样,会有水花的溅起, 但是这条河流却不可能因为它而改变流淌的方向。
数百年间,东吴不是没有出过这样优秀而富有梦想的帝王,只是最终都不过一声长叹而已。大势之下,又有几人可以力挽狂澜,独木支起将倾广厦?
当数月前李泺提出要北伐寿春的时候,方恒更加确定了这样的想法,这是一个太渴望成功的君王。
东吴历代不知投注了多少精力在那一片总是收获着痛苦的土地,十年前的寿春惨败依稀还在眼前,东吴虽然早已恢复了实力,但还没有把握到一个合适的机会。曾布经营两淮多年,据守各处险要,是天下少有的名将。
虽然有一些暗波汹涌,但远远还不到推翻北唐在两淮霸业的地步。朝中部堂心中各有打算,区区十数人尚且不能统一思想,徨论其他?而军中统军大将之中,陆云久病在床,吴庆之镇守武昌重地,不可轻离。可算是将帅乏人,在如此情况下,这一次的北伐的前景哪怕是瞎子都能看地出来危险。
北伐统帅的位置最终落在了自己弟弟的身上,方恒并没有做出阻拦,不是因为他对收复故土有多大的渴望,只是在不在触碰绝对利益的情况下,没有必要撕破难得的平和,更何况还有李泺那些源源不断的给养。
虽然李泺往方信军中派了一批随军参赞,但并不会让自己那个浸茵斗争之道多年的弟弟感觉到有太大的麻烦,安庆方面会有声势浩大的誓师出征,而后在边缘地区打上漂亮的几仗,赚些许声隆名誉,最后雄兵列于寿春城下."费尽心力"攻打。
数日之后,因为对方强援赶到而不得不退。这样的一场战役,任是谁都无法挑出一点错处。如此一来,方家既堵了东吴千万百姓的悠悠之口,也得了李泺一批可观的军需物品,更保存了方家赖以生存的精锐实力。就像数百年来无数世家豪门所做过的那样一举多得。
在这方面,世家一直是专家级别的表现。
诚然,这十分的无耻。可是对于世家来说,活着?就比什么都重要。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除了李泺.方信的八万余人马遭受到了曾布主力的伏击拦截。嫡系精锐损失殆尽。赖以立于朝堂之间的武力根本于一夕之间风流云散,韩言趁势崛,,接手了方家在淮西的一切,也彻底改变了东吴内部原本的局面。
方恒知道皇室与世家维持了数百年平和将成为历史。
这么多年来,世家之所以能够在朝堂上和皇室的争斗中一直不落下风的一大重要原因,便是淮西与武昌一直掌控在世家手中,也正是因为这等存亡要地在手皇室才会投鼠忌器,不敢过分相逼,否则一拍两散,北唐的大军数日之间便可抵达建业城下,尽管这些年来东吴在淮西屡战屡败,方家的实力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但是安庆、九江依然在控制之中,这就遏制了建业的咽喉,好看的小说:。
而如今,韩言的军队已进驻各个要地,牢牢地占据了地利,凭借着寿春、安庆,向北可以挡住白宪的北唐大军,向西能够抗衡武昌的吴家私兵,使李泺可以安心去做图谋多年的大事,不再有任何制肘。
皇室一旦得到安全,对于世家就不会再有一丝一毫的宽容,方家的前景一片惨淡
"大人总是要为自己的家族做些打算的。"白宪语气平静,带着丝丝温暖,真诚地像是对自己最好的挚友做着打算"洛阳的风景秀丽,不妨看上一看。”
方恒眉头一挑,略带嘲讽地笑道:“先生的好意恐怕是出不了这个院门了,方家无论将来如何,都是东吴的望族。眼前的片刻困难终究会过去,到也没有沦落到叛国投敌的地步,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忍耐与坚持从来都是让人恐惧的武器,大人痛定思痛之下,决定让时间去抚平那些不堪回首的伤痕,以安庆为基础慢慢恢复气力,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稳妥的办法,或许时间会有一些久,,可能需要两三代人,甚至更久,但无疑是最有可能的。"白宪缓缓地往方恒的杯中倾注着茶水,嘴角边挂着随意的笑容,慢声道:“只是大人可曾想过,这一次事情若是成功,淮西是我北唐和吴家,若是失败,淮西是韩言和李家的。留给大人家族的余地又能够有多少?徨论如安庆一般关乎生死的要地。退一步来讲,就算淮西日后局面如大人心中所想,但是这天下局面,怕也不会再给大人家族太多的时间了。”
"先生未免自信太过了,如今北唐尽管实力出众。可西汉与我东吴却也有超过百万的精锐战甲为国效力,血染疆场。军中更不乏功勋彪柄的悍将名帅,关山险阻,铁索横江之下,这纷乱了数百年的结果不会来的如此轻易。"
“哦,是吗?”白宪眉头轻扬,带着些许过分直率的锋利,淡然一笑道:“不知是身在局中,当局者迷?还是抱着一些幻想,不愿看透,天下的大势从西汉彻底失去关中,退守西南的那一刻起便有了结果。东吴朝廷上的那些争斗,大人应该是十分清楚的,皇室与世家的精力怕是放不到西汉的,而没有外力支持的孟氏,在我百万大军狂潮攻势下,又能拖到几时?本来韩言的出现是你们最后的机会。只是可惜,他却是李泺的心腹,摧毁你们世家的屠刀。"
方恒不发一语,只是静静地喝完了杯中的茶水。面上波澜不惊,只是心中已是思绪万千。白宪所说的一切,他并非没有想过,北唐如日中天,已对各方露出獠牙,自己的家族又是这般地步。
可是“叛国”二字实在是不同一般的沉重,一旦做出,便是割绝所有回头道路,丢掉方家数百年名门望族的风光荣誉。百多年来,东吴与北唐在两淮血战连城,不计其数的方氏子弟倒在北唐明晃刀光下。他虽然是一个以家族利益为首的男人,但是身体里流淌的依旧是带有严重东吴烙印的血液,要对着自己曾经的父老同宗……不到万不得已,这样疯狂的想法无论如何也不能在脑子里出现。
"千载以来,无数惊才绝艳的英豪俊杰,拼尽一生努力想要揽月于九天,行不能之事。到头来,跌得粉身碎骨,为天下笑。既然如此,不如对月观赏,身沐月华之中。”
方恒只是自顾自地喝着杯中已有了一些凉意的茶水,像是完全没有听到白宪所说的一切。
"皇上对于大人一直颇多赞赏,大人若是能够仿效陈平故事,前途比之于东吴必定好上许多。尽管方家不可能像往昔一般风光无限,一诺百应。但是同样是数十年的忍性吞气,发愤图强。方氏子弟若是在背唐的军中效力,凭着那些真刀实枪的沙场功勋,未必不能恢复当年光景。”白宪的神色依旧平和,并没有因为方恒的态度冷淡而有丝毫改变,沉声道:"有些机会,一旦错过,怕是今生都不会再有把握的机会,大人如果不愿做出选择,只怕空费了那许多年的心血努力,到最后仍旧免不了白衣出降的局面,大人又如何面对九泉下祖辈先烈?"
月光忽然照耀下,已带了风尘沧桑的男人脸上闪过三分犹豫,三分叹息,三分决绝和一丝无奈,凑成了一段注定地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