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血战到黎明(二)
西城区一户富贵人家的庄园已经被守军改造成了一个简单却不失坚固的前沿指挥阵地.城内守军的最高军事长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血肉模糊的战场.
战斗进行到现在,守军在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可以说是非常成功.从韩言第一天入主寿春的时候就清楚,无论他如何努力,在没有战胜过白宪的情况下,他永远不可能得到城内那些世家的真正支持,好看的小说:。一个人或者一支军队在没有确立自己的价值和实力的情况下,所能得到的,更多的是不信任。
襄阳的危在旦夕必须要白宪做出一个选择了。既然如此,韩言决定引蛇出洞,放手一搏。在洞察了北唐在城内的绝大部分布置以后,韩言暗中对那些投靠了北唐的世家进行了高层的软禁或清洗.并且將计就计,成功歼灭了数支攻入城内的唐军.
白宪此战,除了要重新夺回寿春,确定北唐在淮泗的绝对地位以外.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韩言的项上人头.所以他采用了铁壁合围,分进合击的策略.
如果韩言此刻手中能有超过四个整编军的实力?白宪此举无疑自取灭亡.但是双方的实力实在是相差过大,韩言虽然有大批民力可以调动.却无法对唐军形成有效打击.
所以今夜对于白宪来说,失败并不可怕,他只需要一次胜利,便可以将韩言费尽心力组建起来的淮西军打入深渊.而这个契机,出现在了西城门.
顾家!成为了韩言整个精密计划里唯一不可预料的漏洞.并且,形成了致命.
布置在前面的一线反攻部队进展并不顺利.对面的指挥官在入城之后并没有并没有像其他部队一样,贪天之功袭击将军府.而是步步推进,牢牢地控制着城门地区.而原先这一地区的戍卫部队不是被迟缓增援,就是军官遇刺身亡,部队陷入瘫痪.使得守军错过了最佳的反击时间.显然,对方早已在暗中筹谋了无数次。
"真是教科书一样的防御."韩言看着对面在极短时间内构筑出来的工事掩体,眼睛里闪烁着不能停息的光芒。今夜的战局已经出现了转折的契机。如果不能迅速地夺回,那么接下来的战斗必然会出现极大的变数。年轻的将军用自有他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人,要成为一场战役的关键了吗?"
城门口的地形相对开阔,并不十分拥挤.这使得守军可以一次性地投入极大的兵力.月色下大批的守军士兵连同那些刚刚踏上战场不久的民兵像海浪一样侵袭着唐军的阵地.
此刻的曾华,手心里是满满的汗水,后背的衣衫像是刚被雨水冲洗过一样.他曾无数次在漆黑的夜晚期待着自己独领一军,决死阵前的模样.却从来都不曾料到,自己会在最初的战役里被委以如此的重任.虽然他和对面的韩言的年纪相仿,但是此刻两人的声名和成就却是天差地别。一个是在淮泗威名赫赫,卷动了天下风云的东吴大将。一个却是刚刚才被白宪点拨的尾流人物。
曾华很清楚地知道,像他这样没有后台背景的小角色。一旦错过机会,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再有出头的机会!
"弓箭手掩护!第一,第二,第三队列出击."
面对着咄咄逼人的守军,曾华并没有一味地退让.寿春这座城池,已再不是那个一队弓箭手就可以让一座城池瑟瑟发抖的时代了.太多的退让和软弱,只会激发他们掩埋在心底多年的愤怒和骄傲。越是虚弱的时候,越是要展现出自己的决心和战力。如今白宪麾下的军队虽然大多都是地方的守备部队,战力无法去和第七军、五十二军这样的队伍相比较。但是其中也有一部分从洛阳走出来的天子禁军。那可不是光会踢正步的样子货。
深沉的黑甲洪流像是从高山顶端突然坠落的瀑布.生硬地撕裂了一切的阻挡.
很快,两个不同阵营的士兵混战在了一起.空气里到处都是金属撞击和尸体倒地的声音.守军尽管在人数上占据优势,却成员复杂.而白宪调给曾华的这个整编营却是实实在在的京畿禁军。
"弓箭手两翼集结!"数百名手持强弓的弓箭手迅速集结,一顿攒射.那些正准备从两翼包抄唐军的守军死伤了大片,只有少量的士兵杀到了出击唐军的身后.
常年在一线作战的好处显露无。遗刚一接触,双方的士兵就密密麻麻地倒下了一片.每个人都已然杀红了眼.残骸断肢,血肉模糊.守军尽管战力稍逊一筹.却几乎个个戮力死战,冒死不顾.纵然身受重伤,鲜血横流.纵然步步艰难,伤痕累累.也没有一个后退半步.战场上最残酷的莫过于此,眼睁睁地看着生命变成最平常最不值得关心的消耗品
曾华的脸色一点点地发白.他很清楚这支军队是什么样的出身,更清楚他们在整个大唐军中排在什么样的地位.但是现在却被一群普通士兵和刚拿起枪的农民逼得占不到丝毫上风.韩言曾经说过“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吴人十万军,其他书友正在看:!”整整的一座城池,都在努力做到从他们嘴巴里说出来的誓言。
有一种人,你觉得自己一直清楚着他的可怕.却在真正面对他的时候,才了解他真正的恐怖.毫无疑问,韩言的可怕,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弓弩手集结上前.出击队列后撤"
第一线的弓弩手随即冲上了最前沿,半蹲下了身子.第二线紧跟而上排成了宽松的阵型,最后一列的弓弩手交错地站在第二列的身后.这本是西汉步兵用于克制北唐轻骑的最常见阵法.时至今日,已然成为各大军镇所熟练的阵法.
它山之石,本可攻玉。
后退的唐军看见令旗挥动后默契地在一百五十步左右的距离突然向两翼散开.一个又一个的守军直挺挺地倒了下来,身上布满了深深浅浅的伤口.后面的士兵完全无视近在眼前的致命伤害.踏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前行.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战役。
前线的弓弩手毫不慌乱的步步后退.而在他们的唐军早已牢牢地占据着工事严阵以待.
唐军在最前沿的工事是由街道两边的数十个民宅组成.曾华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通了这些房屋.道路的中央堆满了一人多高的厚重木材和一些敲落下来的坚硬石料.在高处看去,整条防线像极了围成了半个圈的绳子.而左右的两个住宅区更像是顶在最前的一对牛角.如果不能首先拿下这些民宅,单单攻向中间的话,将不得不面临三面夹击的危险.这些民宅虽然不像那些豪门大院一样坚固高耸,却也颇有些举高临下的意思。
作为一个第一次指挥作战的新人军官来说,曾华已经足够出色。
一阵阵的鼓声从那个简易的指挥所里不断传出.定眼看去,竟是韩言这个一军主将连同数十名军官护卫在亲自擂鼓助威.
前沿的守军几乎是疯了一样地向着两翼的民宅攀爬攻击.一队队的倒下,一队队地前赴后继.鲜血像是最廉价最平常不过的漆料一遍遍地涂染着墙壁.在片刻之间,墙上墙下就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凹凸裂痕.
民宅的顶部,唐军的长枪手往往捅穿一名守军身体后如果不能及时收回,就有可能被那个重伤将死的守军连人带枪拉下墙去.不是撞上锐器就是被底下的守军剁成杂碎,一命换一命.
纵然是当日方信军舍命突围的那一战,狠烈程度也不过就是这样了.对于北唐?寿春可谓是倾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当初韩言赖以成名的锁河山一战,曾华并没有参加。他是在曾布麾下呆过的。虽然遭受到不公的待遇,可是曾布本人的能力却是独挡一面的大将之才。当他听说韩言凭着不到两万人马围歼了十数万淮西军时。还以为是东吴方面的夸大之词。可是在亲身领教了韩言犀利的用兵手段之后。曾华只能说,曾布死的一点都不冤。当今世上,能够和韩言一较高低的。怕也只有那寥寥数人了。
"第五,第六阵列去左翼."此时的民宅顶部已经有守军不断地攀爬而上,几乎人满为患."冲上去,挤也要把吴军挤下去"
曾华所属不过两千兵卒,尽管战斗时间不长,但在守军排山倒海一般的迅猛攻势下兵力耗损严重.这两个阵列的士兵已是曾华手上为数不多的机动力量,前面四个阵列的编制几乎已经打残.
民宅顶部回旋的余地本就不大,唐军登上自然比守军容易很多.手持轻便木盾的士兵不顾长枪在身体内凶狠转圈的剧烈疼痛.和身后的同伴一起生生地将攀爬上来的守军一个个地挤了下去.虽然也有不少唐兵被一起拉了下去,但终归是重新稳住了局面.
谁知还没等唐军缓过来庆幸,就听见轰然地一声巨响.原来是数十个泥瓦匠出身的民兵在不断地凿裂民宅的土墙.冒着被上面坠落的士兵砸伤的危险,终于在这一刻成功.近六十名左右的士兵在促不及防的情况下被活活地砸死在了石料和木材地下,好看的小说:。
大批的守军随即涌入民宅当中.在极其狭小的空间里同唐军展开了短兵相接.一个院子一个院子地争夺开来,战斗最惨烈的地方,一具具的尸体完全覆盖了地面,看不到一点泥土的模样.一些地势稍低的地方更是成了一个个深深浅浅的血泊.
守军阵中军旗挥动,密密麻麻的士兵终于开始冲击防线正面.此时的两翼民宅早已陷入一片混战,每个院子都在反复拉锯,自然是不能像以往一样对冲锋的守军构成的威胁.
唐军的弓箭手此刻已全部集结在了第一线.随着曾华的一声令下.密密麻麻地羽箭从夜空里呼啸而至.寿春虽然是两淮重镇,城中军械粮草极多,却也不可能给每个人都配上军方的轻便木盾.因而民兵之中也不乏自带防御类武器者,比如锅盖……
中箭身亡者不在少数,守军还没来得及伤心,第二轮箭雨又铺天盖地般袭来.
如此情况下不进便死,北唐的弓箭虽利,却也不能阻挡人们对于自由和尊严的渴望.
曾华此刻面沉如水.吴军士气如虹,若只是一味依托地势,阵地迟早易手.心中血气翻涌,他在两淮从军多年,虽然一直戮力死战,却始终不得升迁.如今能率千军决死阵前,夫复何求!
他一把抽出了腰间的利剑.清澈的寒光在这样战火纷飞的夜里更加夺人心魄.
此战曾华被委以重责,白宪怕他根基尚无,压不住这一些天子禁军,特意赐了自己的配剑给他.此剑本是当今北唐天子从军时的数把配剑之一.后来白宪一举攻破关中,尽挫蜀中精锐.赵德昭为彰显其劳苦功高,特赏此剑.
莫看如今时家驻节西京,经略河东、关中、陇右等诸多军镇,俨然为北唐镇侯之执牛耳者.但是这"天子剑"却从来都是没有的.有了此剑,便表明了白宪对于曾华的坚决态度.纵然是簪缨世家的弟子或出身皇族,也不得不尽心竭力.
"诸位都是千挑万选的天子禁军."曾华的目光缓缓地扫过在场的所有人,淡淡道"可要是我们连一群刚拿起刀的农民都挡不住..."
第一次指挥作战的年轻军官微微摇了摇头,后面的话虽然没有再说,但是此间的意思却是再明显不过了.
历史很难记得住细节,如果他们今夜守不住这个阵地?人们不会记得他们在战场上曾今是很等地浴血奋战,生死度外.更不愿意去了解在这一刻双方的差距有多大.他们只会记得,某年某日,天子禁军败给了土鸡瓦狗.然后在茶余饭后的闲聊时光里常常提及.
诸人纷纷沉默不语.他们本不过是先遣之军,白宪的主力增援在即.却不想吴军攻势如此强悍.若不是眼前这人指挥还算镇定,这个阵地早就丢了.此刻曾华的身边连同那些身上带着轻伤的,也不过只剩下两三百人.若是放弃阵地出城去寻主力,未免有些可惜.但要是一战...
而曾华的一番话,显然是已做好决死阵前的准备.他们倒也能不顾这个没有后台背景的小军官独自撤离。可是这样一来,这辈子的仕途算是断了。北唐这个地方,怕死的军人比贪钱的官吏更容易遭受到臭鸡蛋的近距离招待。
"愿随将军死战"
"愿随将军死战"
已剩下不多的唐军纷纷高举着兵刃.眼睛里是满满的狂热而无畏的火光.如曾华所说,既然决定一战,那边让今天,成为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