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一个姓崔的谋士(下)
帐内的乃蛮将领纷纷议论起来,这些年燕京等地的守军不断南下,他们也是有所耳闻的,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河北守军已经逐步放弃,把百姓迁入内地。但是他们多方打探之下,河北在职的军人,也有近二十万之多。却不至于连十个整编军都凑不出来。
崔伯渊像是看透了他们心中所想,也不着急,只是任他们仔细议论一番,端起茶杯,缓缓喝下了一口茶水。蒙塔里虽然是个胡人,但是对自己,却真的是有知遇之恩。
“不要吵了,像个什么样子。”蒙塔里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随后又对崔伯渊温声道:“先生请继续说下去,好看的小说:。”
“一些将军可能知道,河北一地的军队有近二十万之多,但是……”崔伯渊话锋一转,睿智的光芒缓缓扫过众人,言语之间,尽是胜券在握的决然自信。慢声说道:“其中大多数只是北唐在这一年里招募的新兵,尽管北唐以武立国,但是一个战士的养成,却不是一年半载可以做到的。部落里的儿郎从出生的那一刻,便握紧了弯刀。比之那些新兵,自然是要好出太多太多。现在出兵,河北的唐军虽然不能说是土鸡瓦狗一样不堪一击,可也注定在我们勇士的铁蹄之下,溃败如山。”
“可是河北燕京一地的守军就未有南下的迹象,那个路可照,也不是个好对付的。”
那年北唐十面埋伏围剿契丹等部罗,路可照便已在河北军中任燕京宣抚使这样的重职,这些年凭着军功更是一路升到了河北方面的一镇都督,在河北军中已是说一不二的硬派老资格。若不是河北如今兵力抽调太多,新兵又还不能放心,以路可照这样的年纪,只怕已可以致仕。适以这些乃蛮将领,对于路可照,也是有些敬畏。
“便是因为路可照在燕京,我们才有南下的可能。”崔伯渊耐心地想着众人说道:“路可照用兵沉稳老辣,又久在河北,是北方军中的泰斗人物。有此人在燕京,赵德昭才敢随心所欲地从北方抽调兵力。也正是因为路可照在此,所以赵德昭轻易不会再向燕京派军。燕京一地的新兵还没有练成,只要我们出兵迅速,击溃以路可照为主的燕京守军,不出一个月,我们就可以占据整个河北。”
“可是如先生所说,路可照打了一辈子的仗,什么阵势没有见过?燕京守军更是他带了多年的精兵,我们要想在短时间里将他击败,恐怕不是易事。”
“当然不可能是易事,但是这世间,如果想要做出惊天大事,想要开创千古基业。有哪一样,是容易的?”崔伯渊目光炯炯,看向说话的塔里木,缓缓道:“你也是打了多年大仗的将军了,难道你每一次大战都是容易的?”
一些将领开始小声讨论起来,随着这些年乃蛮部落成为草原上的第一大势力,入关的次数也逐渐增加,前前后后和北唐的交手也有数十次。而塔里木更是这些乃蛮将领中经验最为丰富的一个。所以塔里木对于北唐的顾虑也是最深的一个。
“长生天不可能永远让它的子孙照到阳光,再过一年,北唐新招的士兵便可以可堪一战,到时候河北防线又会稳如泰山。我们如果不能再北唐最虚弱的时候,集中力量给予他们致命的一击。那么以后,便很难在等到这样的机会了。草原上的气候越来越恶劣,牛羊死伤的数量一年多过一年。如果不能在鼎盛的时候进取中原,开创一片新天地,以后的日子,恐怕会越来越艰难。”
虽然当年慕容长峰身死族灭,但是中原的繁华却永远是各大草原部落日夜垂涎的所在。没有哪个草原上的子弟可以忘记中原上的繁华。仅仅是北边的那些小城往往就可以搜刮寻常部族一年放牧牛羊所得更加地多,燕京腹地的财富更是不想可知,而往南的方向,听说江南更是个财富堆积如山的所在,寻常百姓家里都有着让人垂涎的财富。北边的一个大城,只能抵得上南边的一个小邑。
这些草原上的勇士日夜都在梦想着重现当年慕容一族的风光,而且如今的草原,风沙一日严重过一日。虽然乃蛮部落控制着关外最大的一片草原,影响还不算很大。但是草原上的事,变得就像翻书一样快。当年乃蛮能够从一个小部落凭借着机遇,一步步壮大到如今的草原第一部族。今天,别的部落也能踩在乃蛮的尸体上成为新的霸主。如果只靠着草原上的牛羊生活,实在难以预料到今后的局面。
“至于汪古、勃勃等部落,只要大汗愿意出兵南下,许他们一些利益。伯渊愿意替大汗走一趟。”
当年契丹起兵十万来攻,便是崔伯渊孤身前赴上京,口若莲花,纵横契丹朝堂,替乃蛮争取了壮大的时间。如今乃蛮声震大漠,要让这些部落出兵,自然不在话下。
“好了,长生天的勇士,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害怕和怯懦。我们是生来就握紧了弯刀的战士,怎么可以在这里因为一个路可照而瞻前顾后?蒙塔里一下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锐利的目光犹如实质一般扫过众人,其他书友正在看:。这些人都是草原上百战余生的勇士,只是当年契丹便是在南下一战惨败后开始衰败,让他们不得不有所顾虑。然而正如崔伯渊所说,长生天不可能把阳光永远照到一个部族的头上。
没有什么道理,是注定要草原儿女永远活在草原上和那气候作斗争。自当年随着自己的父亲第一次南下见识过中原的富庶和安定之后。蒙塔里就暗暗在心中发誓,终有一天,他也要让他的子民,不再为晚上的暴风雪所担忧,不再为走失的牛羊而着急地睡不着觉。
每个人,都因为梦想而伟大。
年少时,我们把梦想紧紧地铭刻在心间,把汗水洒在路上。数十年的光阴过去了,曾经小小的乃蛮已经成长成草原的霸主,蒙塔里也终于有了将当年梦想实现的可能。
他不禁看向安静坐在那里,气度卓然的崔伯渊。是这个男子,给了十余年的悉心教诲,一步一步地把自己抚上了巅峰。这么多年来,不是没有人在自己的耳边说过这样那样的诛心之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不仅仅是汉人在讲,他也知道,崔伯渊之所以来到大漠,不过是想找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而自己之所以能招揽到他,最大的原因不是因为自己的才识,而是因为自己当时势力小,能最大程度地一展他的所长。
这样的君臣际遇,倒也不是不尴尬。就好像是一对恋人,并非是因为青梅竹马,两情相悦走到一起。只是因而女孩看中了男孩身上的巨大未来。男孩看到了女孩家中可以提供的巨大能量。像是一次没有出口,却是明码标价的谈判,而走到了一起。可是这些年来,蒙塔里反而越来越坚信,能让他完成当年梦想,便是这个当年风雪夜里和自己讨要一杯热酒的孤傲文士。
很多时候,这样的相遇往往才是最好的结果。就好像能够陪你一生走到最后的。既不是那个相濡以沫的所谓良人,也不是那个相忘江湖的白衣少年。而是一个,曾经你梦里都不曾出现的骑马路人。
他缓步走到崔伯渊的身边,目光真诚,沉声说道:“希望先生随蒙塔里开创千古基业。”
崔伯渊不由地心头一暖,不管当年是出于何种目地,确实是眼前这个男人给了自己施展一身才华的机会,十余年的光阴都在各自的脸上刻下了沧桑的痕迹。当年那个刚刚继承汗位,根基未稳的青年早已成了乃蛮数百年来最有作为的大汗。而自己,当年那个风雪夜里求一口热酒暖身的落泊文士。如今,也是威名赫赫的乃蛮崔伯渊了。片刻后,崔伯渊缓缓从椅子上站起,轻轻笑道:“固所愿也。”
满屋子手握重权的乃蛮将军们纷纷把手放在胸前,弯下腰来行礼,朗声道:“愿追随大汗开创千古基业。”
这是一个值得赞叹的时代,在这个像是漫天星辰一样璀璨浩瀚的时代里,有无数的英雄怀揣着梦想,在满是荆棘的道路上孤独地前行。他们挥舞着手臂,成为流星一样耀眼的存在,坦然面对潮水般涌来的掌声。
可是?每一个英雄在年轻的时候,是不是会有那样一段,被人深深怀疑,孤独地在黎明之前,徘徊的时光?
那时的他们,还有一些些的幼稚,还有一些些的固执。
那时的他们,只能在每个没有月光的晚上,自己一个人,握着冰冷的被角,紧紧地相信,自己的梦想。
那时的他们,苦涩地怀揣未来的希望,觉得离成功的那一天是那么远,又是那么地近。
那时的他们,还不曾被时光洗礼,被苦难磨砺,还不曾做到,最完美的自己。
因而,那时的他们。理所当然地,被冷漠和嘲讽埋葬在故乡的土壤,被讽刺和轻视裹挟进岁月的河流。他们理所当然地,不被别人看好,接受着咒怨和寒冷。
后来,很多年过去了。坚持下去的人,终于像今天这样,把当年的梦想,真切地握在了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