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浮沉往事 > 第一百章 那时的月光

第一百章 那时的月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世上总是会有很多,让人感觉到苍凉,无奈的东西

十一月初六,当白牧楚和曾华还在白马原,凭着数千兵马死死阻挡着胡人数万主力的时候。燕京的乃蛮部落早已南下至登山一线,由蒙塔里和崔伯渊亲自统帅的六万乃蛮骑兵,连同原先在登山一线的两万多胡汉杂军,一起猛攻塔山。

而当时的登山守将阮贵城手上还有至少四个整编营以上的正规军,不少于五千人的青壮民兵,可是不到两天。登山沦陷,阮贵城在第一天就战死在阵地上。乃蛮的骑兵几乎是和塔山的求救骑兵同时赶到了涿州前线。

原本占据着战场主动的赵德昭,在乃蛮的出兵之后,立即陷入了被动。得知援军就在城外的塔尔人,更加坚定了守城的决心。而随着登山阵地的陷落,涿州外围的其余阵地的处境也愈发艰难起来。

在登山被攻破之后,越来越多的胡人军队从此进入涿州,不断地汇聚在乃蛮部落的麾下,形成越来越强大的力量。

有孤独的风在这片土地上,在这片即将成为一个名词,无数次被后世提及的土地上,孤独地吹着。

如今北方声势最盛的乃蛮第一谋臣崔伯渊,正静静地立在高冈上,藏青色的衣诀在风中猎猎飘扬,整个人都像是笼罩在一片淡淡的苍凉和惆怅之中。

记忆如同被打翻的酒盏,肆意的浇灌在苍白的心间。往事如同翻滚的泉水,一下子全部涌上了心头。这是他曾经路过的地方,不曾身骑白马,更不曾遇到那个倚窗凝望的妇人。只有苍白的痛苦。只有被人看轻的过去。

那些,永远留在了年少时光里的伤痕,不曾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漠,只是愈加深刻,在每个月光照耀下的晚上,都会在这个老男人的心口,淡入,淡出。引起过往流年里的一声声叹息。

月光是那样的绵长而深刻,崔伯渊透过那皎洁的月光,仿佛看到了多年前那个从此间路过,怀揣着梦想和希望的赶考士子。看到了那一段没有任何信任的悲伤时代。

如今?他的眉眼已然染上风霜,目光也深邃地像是古井一般,再也看不到当年的稚嫩和清澈。如今,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可以被人遗忘,可以被人看轻的落魄书生。而是大名鼎鼎,深谋远虑的草原第一谋士——崔伯渊。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数十年的光阴,像流水一样滚滚流逝。他终于功成名就、富贵荣华。他终于可以将自己的名字刻进那一字万金的史册里,让无数人的人因为他的才华而惊叹,让无数人因为他的选择而去议论。

他做到了,做到了儿时最想做到的事情。可是,父母的坟头早已长满了青草,曾经的姑娘去了遥远的地方,依偎在了别人的胸膛。曾经一起光着屁股长大,可以把自己家房子卖掉替他筹措赶考费用的兄弟,因为不愿和“汉奸”为伍,而在门前贴着“故人已死,有事烧纸!”和他断绝了关系。

他失去了,亲情?友情?爱情?失去了生命里所有可以失去的东西,其他书友正在看:。

有时候,他总是不禁地想,人生?是不是一场太过沉痛,太过冰冷的舍得。我们把我们这辈子最想得到的放在天平的那头,而把我们生命中,所有可以付出。可以割舍的东西,放上天平的另一头。

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在不断地努力,努力地不断地失去。

这真是一件,连想起,都不免感到深切悲哀的事情。

“先生。”蒙塔里低低地叫了一声,唯恐吓到月光下的崔伯渊。

君臣相交十数载,二人亦君亦臣,亦师亦友。蒙塔里很清楚崔伯渊此刻心里的感受。一个身怀大志数十载的谋士终于得到了整个天下的尊重和肯定,从今而后的岁月里,人们提起崔伯渊,可能会骂他无耻,骂他卑鄙,骂他叛国求荣。用一切世上最肮脏,最恶毒的词语去辱骂他。但是再也没有人,可以歇着眼睛,对崔伯渊再骂上一句“无能的废物”。

可是同样的,一个读了孔孟之道数十载的儒生,亲手把自己的名字,永永远远地和“汉奸”这个无耻的字眼牢牢地刻在了一起。

犹如一袭华美的裘皮盖住了鲜血淋漓的身躯,这是一种,透着无尽伤悲的华美。

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遇到蒙塔里,崔伯渊是幸运的,同样也是大不幸的。可是对于蒙塔里而言,遇到崔伯渊,是人生之大幸。

自慕容长峰之后,蒙塔里成为数百年来第一位带领草原部落进入关内,彻底占据河北、河东北部的草原领袖,他将注定成为草原上永远流传的英雄,他的威名将随着草原上四处流动的风,被每一寸草地所熟知。毫无争议,他将成为传说,被人景仰。

“大汗也有雅兴赏月吗?”崔伯渊转过身,嘴角勾勒出极浅的笑意,道:“不知大汗觉得草原上的月亮和中原的月亮,有何不同?”

“先生说笑了。”蒙塔里苦笑着摇头,道:“赏月这么风雅的事,可不是我这种粗人能干的。”

“大汗可是在为战事担忧?”

“是啊,看赵德昭的军营布置,可是个老行伍了。”蒙塔里点了点头,并没有在自己最重要的谋臣面前掩藏一点点自己的担忧,缓缓说道:“赵德昭麾下兵马十余万,其中大部分都是从洛阳带出来的精锐主力,选锋诸军尽在其中。赵德昭以天子之尊御驾亲征,对方士气必定高涨。而我军现在虽也有兵马十多万,但是派系林立,那些部落首领虽然明面上不得不尊我号令,但是背地里却是指望不上他们的。涿州城虽号称大军八万,但是塔尔人能占一半就不错了,这些日子消耗下来,到时候能出城作战的骑兵至多也就是两万。我们兵力上并没有占据优势。在士兵的精锐程度上,唐军也没有落在绝对的下风。而且他们若是固守大营,我们急切之间也很难占到便宜。”

“不知己不知彼,百战百殆。知己而不知彼,一胜一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汗深知敌我两方,此战我军怎么可能有不胜的道理?“

“先生就不要说笑了。“

“如果此刻在河东领兵的是时隽,赵德昭必定死守涿州城外的大营,静候援军。可是如今?“崔伯渊微微一笑,目光里是一些冷静分析下的轻蔑和调笑,到了这一刻,赵德昭还以为河北的问题仅仅靠着兵力上的增多便可以改变,简直是盲人瞎马。认真地说道:“赵德昭至今还看不清形势,将时隽的大军滞留在西南。而时隽更是存了让自己儿子捞军功的想法。将二十多万的军队交给了时铭和傅文召这个守城将军。西军北上多日,居然还不能荡清河东局势。时铭十年之后或许是北唐的栋梁,可是如今,不过是一个新秀罢了,赵德昭绝不会把自己的性命交付给一个黄口小儿的手上。如果不能坚守待援,赵德昭只会选择集中兵力首先击破我们,再从容攻打涿州。毕竟涿州的外围还有不少唐军的部队,要是赵德昭的部队被缠住,这些外围的兵马只能被消灭,其他书友正在看:。而河北的局势,也在逼迫赵德昭迅速地做出抉择。”

“先生以为,明天赵德昭会出兵挑战我军?”

“以赵德昭和其现今麾下的洛阳诸军官的才智,明天下午,他们便会出兵。”

“哦……”蒙塔里一下子就来了精神,和崔伯渊君臣多年,他怎么会没有听出其中未尽的寒意,不由地出声问道:“以先生看来,北唐军中,何人可称名将?”

“当年白宪、时隽、曾布号称北唐军中三杰。不过曾布虽然用兵老辣,但是和白、时两人相比还是有些差距。否则也不至于锁河山惨败,成就韩言名声。而白、时两人之中,又以白宪眼光更为精准。所幸二人一在西南、二在东南,没有帅军北上。除二人之外,襄樊李继业勉强也担得上名将二字。若是这三人中任何一人指挥涿州会战,我们都会遇到不小的麻烦。”

“是吗……“蒙塔里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轻声道:”若是这三人指挥作战,会当如何?“

“李继业为人果敢坚毅,若他为将,今天夜里他就会尽起兵马,趁我军立足未稳之际,实施攻击,不死不休,直到分出胜负。我军若战,当有六成胜算。”崔伯渊的嘴角勾勒着自信的笑意,对着蒙塔里一条一条地仔细分析道:“若是时隽领兵,必定在我军刚到的时候派骑兵冲锋,若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退。如果是白宪为将,在我军赶到之时,他必定壮士断臂,留下偏师阻击我军,而率领大队兵马撤退去回合各外围唐军,重新寻求战机。”

蒙塔里沉默不语,虽然以崔伯渊说来,看似白宪最没有魄力。但实际上,最具眼光的无疑是白循礼。崔伯渊既然敢来,必定是心中已全了准备。如今涿州城下,自己一方的实力和唐军大致持平,而早有准备的一方显然更具有战胜的可能。尽量不让自己陷入被动是每一位将军首先要考虑的东西。而努力寻求对自己更为有利的战机,更是一位将军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他不会对崔伯渊的分析感到一丝一毫的怀疑,因为眼前这个助自己做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的男人,用尽了一生中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在研究这些。

“以先生看来,若是赵德昭惨败。白宪是否会领军北上?“

“不会。“崔伯渊斩钉截铁地说道:”只要赵德昭在涿州惨败,他能不能再回洛阳还是两说,而东吴、西汉绝不会错过这样的绝好机会。尤其是东吴李泺,此人上位以来,励精图治,支持韩言,整顿世家,中原之志显露无疑。若是知道赵德昭惨败,必定尽起东吴精锐北伐。那时节,赵德昭用白宪保住东南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把白宪调来河北。“

“哦……“蒙塔里淡淡笑道:”最近常听先生说起韩言,此人身负大才,又在寿春挫败过白宪军锋。北唐在东南的兵力薄弱,若韩言得到赵德昭的全力支持,恐怕北唐在东南的战局也将不容乐观。“

崔伯渊摇了摇头,脸色凝重,道:“北唐在东南一线的兵力虽然相对薄弱,但是白宪眼光精准,中原一地地势平坦。东吴骑兵一向是软肋,精兵更是少之又少。如果韩言真的能左右李泺想法,东吴必定是养精蓄锐,坐看北唐和我军大战,趁机侵略淮北、山东。可是东吴局势,终不是韩言所能左右。”

“乱了更好!”蒙塔里伸出双臂,目光一直从自己的脚下远远看向北唐的军营,再看向灯火通明的涿州城楼,脸上露出心旷神怡的陶醉神情,像是要把这一切都揽入怀中。许久,他轻轻地笑道:“有先生在我身边,那便去看看,这苍茫大地,到底是谁主沉浮!”

有一股暖流从这位天下闻名的谋士心间迅速地流过,投到乃蛮,身负千载骂名,不是不心痛。可是,却从来都是不悔的。

他抬起头,看着满天的月光,轻轻地在心底呢喃“二十年前的崔伯渊,谢谢你一直不变的坚持和努力,谢谢你没有被世俗的压力所淹没。谢谢你让梦想一直坚持到了今天。明天,二十年后的你,会用一场史诗般的战役,去替你证明,你的不可替代。你等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