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浮沉往事 > 第一百四十四章 最后的门户(九)

第一百四十四章 最后的门户(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今夜之前,左翼的吴军并不算是主攻部队,吴军的主要攻击方向还是在正面战场上。。<>那个时候稳守一线阵地有利于之后的战事发展,可是如今史浩亲临盘清口,无难、解烦两支精兵俱在,又有投石机这等打击利器,吴军已是摆明了车马,孤注一掷。东吴诸军的战斗力自然是不能比肩北唐各部,但是乌华山战场上,东吴集结北伐大军数十万,以压倒性的优势血战数日,到了现在这般图穷匕见的时候。吴军所爆发出来的战斗力,也绝不会是白牧楚手上这些七拼八凑的部队,所可以抵挡的。

鱼游沸鼎,不过如此。继续把兵力消耗在这里,只能带来更大的伤亡代价,而失去了足够的兵力,所有坚固的防线便是纸片般的不堪一击。既然如此,不如保存实力,撤到地势更加陡峭,投石机不利展开的第二道防线上和吴军周旋。

阵地上的唐军已和对手苦战多时,每一个人都感到了极大的疲倦于疼痛,支撑着他们继续战斗的无非就是一个军人不能丢弃的意志而已。在听到了白牧楚的高呼之后,他们立即拔开腿向后退去。用身体里最后的力量快速地奔跑。

而吴军因为前线军官的突然战死,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等到后面的安纯麟率军赶上,想要追击的时候,唐军已经跑出去老远,无难军只能看得到对方的背影渐渐消失。却没有半点办法。

吴军中军的苏子廉眉头微微地皱着,对方的指挥官倒是果毅坚决,当断则断。前几日还死守不放的阵地,一见到投石机群的压上便立即放弃。苏子廉自付易地而处,自己未必能做到如此干脆利落。东古岭一线的防务由白宪的独子白牧楚负责,加上刚才对方阵中那一手高超的箭术,想来之前就是白牧楚亲自带队救援的吧。。

这真是一个璀璨的时代啊,各路英豪争相上台,风骚引领。北唐军方的老一辈的人还是春秋鼎盛,如白牧楚、时铭这样的少壮派系就已经露出了这样的锋芒。苏子廉不无叹息地想,这样人才济济,群星闪耀的北唐,怪不得国力强盛,兵锋锐利。如果不是因为韩言的异军突起,今天的唐军,或许已经打到了建业城外的石头城,逼着东吴皇室签了丢尽颜面的城下之盟。

同样的,史浩的脸色也不是十分的好看。他之前看到东古岭的一线阵地适合改装后的投石机作战,才会特意从李泺手中调来了这一批投石机,就是想利用唐军的第一线阵地,让唐军不断地把兵力投入进来,在消耗对方的兵力之后,再发动对于东古岭主阵地的攻击,可是对方的反应很快,虽然在刚才的接战中损失了上千的兵马,可是比起整个战局来看,这点损失毕竟是微不足道的。

史浩抬头看了一眼天空,月色依旧是那样地皎洁而温柔,千百年来,不曾分毫改变。世人常言,月是故乡明,可是在史浩的眼中,中原的月色,才是东吴最应该拥有的月光。

从世宗李源猝死,中原动荡到现在,已将近三百年。多少曾经慷慨激昂的壮士被江南的暖风和美酒泡软了骨头,吹酥了心志。历代王朝,莫不是起于关中、河北、川蜀、江东,而争雄于中原。不得中原者何以据天下?

千古以来,偏安江南,划江自守的势力数不胜数,可是又有几个到最后一统天下,开创了万世基业?北人攻南,一向是难,更是南人攻北,却是难上加难。。江南势力昌盛之时,也不过是据有淮泗,窥视中原。可是一旦势弱,却常常被北方势力饮马长江,逼的做城下之盟。不据有中原,只能算是一个地方政权,偏安的势力,又怎么能吸引到天下的才俊来投?

他确实是想要不世的功名,可是他也确确实实是为了东吴的大局着想。时隽的骑兵已经出了潼关,不出十天便可抵达乌华山战场。原本以为拿下汝州之后便可乘势狂飙突进,一路杀到洛阳城下。洛阳的主力都被赵德昭带去了河北,只剩下一个军左右的兵力,那么大的城池,岂是一个军可以防的过来的?

到时候,数十万东吴甲士列阵了千年古都之外,那是何等的尊荣与气势,又是煌煌史册之上何等的千载流芳,其他书友正在看:。东吴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让天下人都可以看到东吴皇室力量和决心的机会。对于史浩而言,能不能拿下中原,从现在开始动摇北唐的根基,其实并不重要。他最想要做到的,是用东吴的实力,去叩开洛阳的城门,在战场上,用最直接的手段,打碎北唐数千万人顶礼膜拜的梦想和骄傲,来让这个天下的人才,重新审视自己的将来。

这样的一件事,史浩想做,李泺想做,陆云想做,连当初殿前反对的韩言,也在深心出埋藏着这样的一个梦想。想要马蹄踏破洛阳城门的东吴人?何止百万!

可是到最后,到了今天,为什么只有他史浩一人,还在坚持李泺的梦想?

圣眷正隆的东吴将军细细地摩挲着剑柄上繁琐的纹路,像是一寸寸地抚摸着自己深心里的脉络。

在这样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战役里,每时每刻都存在着极大的变数。原本打算在汝州之战结束后以优势兵力追击白宪残部,并以一部精锐穿插前行,直扑守卫薄弱的洛阳城。

如果计划能够实行,今日之洛阳,怕是已经打了东吴的旗号。可是白牧楚等人的骑兵终归是以不可想象的速度从河北战场赶到了中原,时铭的骑兵指挥能力在宽广的平原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那可都是北唐精锐集结所在的西部战区出来的骑兵,一下子就冲入了追击兵群之中。使得白宪的残部从容退入了乌华山一线,而正是这座连绵起伏的大山,让他们兵锋顿挫,就在傍晚时分的军事会议上,军中已经出现了两种声音,其中一方主张趁时隽大军还未抵达战场,立即退出乌华山,全军退往汝州。其中以陆云的建议最为保守,他主张全军退往许昌,再以一部兵马南下稳守信阳,最后连同淮北的韩言所部,劫掠中原的财物、人口。若能守许昌则守,若不能守,则带着财物人口,全军后撤。

当然,陆云这种还没打仗就要把到手的肉吐出去的主张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支持,在陆云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几乎是遭到了全体东吴军官们各种形式的抵抗。就是身边这个苏家的代表苏子廉也没有赞成陆云的建议。毕竟,世家在保存实力的同时,也念念不忘功勋业绩。大军正是势如破竹的时候,怎么可以因为时隽的出兵而放弃那么多到手的利益。可是他们却不明白,如果真的要退,陆云的主张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大部分的世家子弟主张退到汝州,固守已有的土地。可笑这帮鼠目寸光的人,既想着不冒风险,保留实力,又想着扩大地盘,增加实力。中原是什么地方?赵氏一族立威百多年,地势又是十分平坦,利于骑兵作战。汝州等地,除了一堵城墙之外,便无险可守。留下军队守在这里,只能是被北唐各个击破。

如果不想退守许昌,乃至是信阳。那便只有一条,就是在时隽大军赶到之前,击溃乌华山的白宪所部,全据乌华山之险。凭借乌华山的地势,和时隽的西部战区斗上一斗。北唐和乃蛮虽然签了和议,但那只是暂时的平安,换取了邺城的安全而已。除了乃蛮之外,还有上十万的草原胡人留在河北南部,虎视眈眈。赵德昭的手里根本抽不出兵力来南下。而时隽的大军中,河东一系的军官已经大批量的脱离其控制,打着“河东人守河东“的旗号,赶赴了太原前线。

如果能拿下乌华山,也就是说,时隽必须依靠着他手里不到二十万的人马,放弃骑兵的优势,强攻数十万吴军所在的山地。毕竟强攻西汉十数载,却只得汉中。不顾河东各地死活,而去捞勤王功劳,已经把时隽逼上了风口lang尖。

北唐可以不在乎一个将军是否风流成性,看见美女就吹口哨。北唐也可以容忍一个将军跋扈,杀人如麻。但是北唐绝不会容忍一个在战场上没有建树,却还占据着高位,一身毛病的将军。因为这里是北唐,你可以温文儒雅,谈吐不凡。你也可以粗鄙无礼,京骂不断。你可以功高盖世,车马显赫。你也可以深藏功名,大树将军。

但是这些,都需要你是一个将军,一个有足够军功的将军才可以做到。否则,哪怕是街边的乞丐,都不会用正眼看你。没有军功的将军,就像是一个没有姿色和身材的妓女一样,注定会被世人抛弃和遗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