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陛下浑说什么?”长孙皇后恰到好处地出现,嗔了他一眼,随后示意侍卫给白羽扶到床上去,给白羽安顿好了,她才坐在李世民的身边。
夫妻两个在九成宫内依偎在一起,李世民缓缓地给她讲述了自己在梦中的经历,长孙皇后听的也是一脸错愕,但却没有很惊讶,只是了然地看着他。
“二郎早有猜测吧。”
李世民摇头:“我只是对她的身世疑惑,不过也无所谓,大唐是越来越好,她也进退有度,我没必要非得拘束她。”
长孙皇后蹙眉:“可是阿羽,自从阿姐故去后,她就变了。”
“嗯。”李世民点点头,“越来越像个人了,像个迟暮的老人。”
“关于下元节的烟火盛会,妾有一些想法。”
“好啊,那这件事就委托观音婢和礼部、鸿胪寺一起办。”李世民有些疲倦地躺在长孙皇后怀里,“我还得处理突厥和吐蕃,还想娶我大唐的公主,我就该把大唐的将军给他们嫁过去。”
长孙皇后失笑:“那妾给他们准备嫁妆,只是一些当地的土仪,可娶不走我们大唐的将军们。”
“嗯,平静没几年,是得好好招呼一番。”李世民这几天也被闹得困倦,也早早地安置了。
第二天的大朝会上,就突厥和吐蕃两处侵犯,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主要是武将们的请命,嗷嗷叫着要过去灭国。
李世民不是很理解,扭头去看房玄龄,房玄龄偷偷递过来一张纸,上面写了泾河龙王的事迹,李世民顿时明白了,这群老伙计似乎误解了什么,这是有了更高的追求。
他索性直接点将,李靖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负责东突厥那边,李世勣、苏定方做副总管,侯君集、薛万均、契苾何力、执失思力等将军出西域负责西突厥,而后两面夹击务必彻底收拾掉突厥。
“互市的茶、酒等物品可以暂时断掉,朕不想再看到他们在我眼皮子底下闹腾,至于吐蕃,朕要亲自出征!”
“不可!”相公们几乎是瞬间就给李世民钉在了龙椅上,你已经一战灭了高句丽,这已经是旷古未有之功劳,前几天的事情你刚回来的事情都忘了么,总而言之不许走!
李世民也很头铁:“朕不想派公主和亲,我不想嫁女儿过去。”
契苾何力给他出主意:“按照大唐的习俗,嫁女儿是需要聘礼和女婿接亲的,吐蕃要是想娶公主,就得让他们付聘礼,然后让他们的赞普亲自来接亲。”
李世民立刻赞同:“这个主意好!”
魏徵看了眼房玄龄,房玄龄点头,然后站起身:“陛下可以挑选宗室女封公主嫁,让留守西域的淮阳王李道玄送嫁公主,顺便让侯将军收回西域,改建安西都护府。”
李世民一想,西域确实可以收回来了,道玄的信也说了这个,民心归附挺强的,就点头同意:“可以,改名西极道。”
敲定了这些事情之后,就是关于下元节的祭祀礼,果不其然又开始了一场争辩。
李靖:“既是道家风俗,还是请王远知道长来主持。”
萧瑀:“不可,既然是大型法会,怎可分僧道?”
李世民:“有没有可能,是朕和诸位爱卿一起?”
魏徵沉着脸瞅他,你知道你在说什么,我给你个机会再组织一下语言。
李世民假装没看到魏徵的黑脸,继续道:“这就是一场祭祀天地的礼仪,我们不效仿前朝皇帝封禅泰山,但是这样与民同乐的大祭祀礼仪还是可以办一场的,也是朕答应了那位娘子,要惩治那些盗欺百姓香火的精怪,正天地之序。”
“谨遵圣命!”
贞观十三年,十月十五下元节,皇帝陛下祭祀长安八水,下令罢朝三日,与民同乐三天,昼夜不息。
当天晚上长安街张灯结彩,烟火繁盛,有纸扎龙、凤、虎、豹龟等神将游街,各式各样的耍百戏的,还有其他的烟火表演。
此外还有道教的科仪,供奉的神像等游街,道士们穿着崭新的道袍诵读经文,佛教的佛陀菩萨等也都装裱一新,由和尚们供奉,敲着木鱼唱诵经文。
十二卫抖索精神盯着各处,一旦有打架斗殴的都要被抓起来,势必要维护好这三天的安保。
当然最精彩的还是画着夸张的脸谱跳祭舞的环节,李世民站在花车上,觉得这个想法简直是好极了,这样既不用他丢面子,也能带动大臣们一起出来跳舞,然后大家都可以尽情放松一天。
当然,他们自然不会跳上三天三夜,只是第一天尽情跳过了之后,后面就有专门的宫人装扮上,然后按照皇帝的意思去撒纸钱。
这些纸钱都是后宫娘娘们做出来的,让百姓们收拾了之前去烧给各家的先祖们,让先祖们也能感受到这样的烟火盛世。
李世民换了衣服带了长孙皇后混迹在百姓丛中,拿着街道两旁卖的小吃,两人就像是普通的民间小夫妻一样,喜滋滋地感受着这样的平静的幸福。
“你们这是赶上好时候了,我们那会儿女子想要出门哪儿能这样,不把全身上下遮的严严实实,不敢出来哟。”旁边的老婆婆正在说教顽皮的小孙女,“哪里敢想象能养成你这样白胖的模样呢?快捡点纸钱,回去给你爹娘烧了,告诉他们咱们现在过得很好。”
小姑娘也笑嘻嘻地答应:“我知道了婆婆,我会好好地捡。”
“真好。”长孙皇后看着老婆婆带着小孙女,轻轻地松了一口气,然后看向李世民,“我记得我当初去军营找你的时候,也是裹得严严实实,很耽误行程,好在哥哥并不在意,现在看到她们这样,可见长安的治安环境能有多好。”
李世民也笑:“还是托了阿姐和阿羽做榜样,她们两个那会儿累,别说裹得严实,衣不遮体也是多的人在,都是一点点地带起来的,后来想要裹得严实也不愿意了。还有食古不化的老夫子非说这是世风日下,然后他家夫人就与他和离了,还带走了孩子和家产,只有他被撵出家门。”
长孙皇后拎着一盏李世民赢来的宫灯,笑道:“以后会越来越好的,食古不化的人少不了,可愿意迎接新生活的人只会更多。二郎常说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并非一人之天下,百姓们愿意呵护这样的天下,江山社稷自然也就更加稳固。”
“没错,只会越来越好。”
夫妻两个与民同乐的同时根本没注意到,一些提着青灯的人影对他们拜了一拜,然后从他们的身边擦肩而过,混入人群,消失于黑暗之中。
水官解厄,更多的大唐子民被他们陛下庇佑着,无论是活着还是已经死去,他们都在这一刻感受到了灾厄离去的快乐。
下元节结束后,各路大军就分拨开拔,吐蕃那边也很识礼,松赞干布派宰相禄东赞来唐,进献黄金五千两及珍玩数百为聘礼,李世民这才松口,然后长孙皇后在宗室女中挑选了一位姑娘,李世民给她封了文成公主。
然后在临走之前,李世民叮嘱她:“你是大唐的公主,可要记得大唐的规矩,你是君他们是臣,驸马不听话要记得来信给我,我会给你做主。”
文成公主本来因为要远嫁,一肚子的愁怨忐忑,结果被李世民的这一句话全给干懵了,她不是负责维护两国和平的么,真的要这么做的话,这是在挑事吧?
可不管怎么样,心里熨帖的文成公主还是应承了李世民的这份恩情:“是。”
公主上了轿之后就觉得不对劲,特别是周围的送亲队伍也有些古里古怪的,送嫁的淮阳王李道玄看起来倒是沉稳,可是这个突然钻进她轿子里的大将军是怎么回事?
“我困了,他们太吵,借你这里睡一觉。”
白羽说完后就在马车里睡着了,文成公主目瞪口呆,不是,送嫁的主角不是她么,怎么突然多了一位大将军?
陛下这是想要把大将军嫁到吐蕃,这到底是谁疯了?
然而,文成公主不知道,炸裂的一幕才刚刚开始,松赞干布亲自到伯海迎接公主,并特为文成公主筑布达拉宫。
淮阳王李道玄迎上松赞干布,两人可谓是交谈甚欢,甚至一度让松赞干布忘了文成公主才是被嫁过来的大唐公主。
同行而来的两位将军,裴行俨和罗士信就静静地站在原地看着李道玄忽悠,他们也是为数不多,知道西域,哦,现在应该叫大唐西极道,那边炸裂收服方式的人。
去过西域的人都不约而同地隐瞒了这个方式,毕竟他家陛下的脸面还要呢,他们做臣子的自然要维护一下。
可是吐蕃这边的方式差不多,尤其是这边佛教也是类似西域那边的小乘,他可是掌握了大乘的王爷,自然拿捏起来轻松肆意。
“我带过来的书籍、手工艺品、耕种用具、蔬菜种子等东西,真的还有用吗?”文成公主感觉到了深深地挫败感,“我怎么觉得淮阳王叔更适合这里呢?”
白羽笑着安慰她:“不怕,将来的你一定会超越他,然后顺利把吐蕃这块土地并入大唐版图,我们慢慢来,我会教你的。”
“好。”
李靖收拾突厥可谓是手到擒来,随军过去的苏定方和李世勣也是锻炼出来的大将,秋风扫落叶般就给薛延陀收拾了,西域那边侯君集取道率领大军夹击西突厥,联合李靖一起收拾掉了突厥。
这一仗干净利落,李世民设置十三州,将草原各部再次打散,以归附的少数民族酋长为都督、刺史,又设立燕然都护府,来负责管理这些边州。
至此,李世民治下的大唐版图,东起朝鲜半岛,西临里海,北至贝加尔湖,南到越南横山,足以被称之为“巨唐”。
“吐蕃看着真不顺眼……”李世民瞧着崭新的大唐舆图,然后把这些指给自己的储君李承乾看,“高明,看到朕给你打下的江山了么。你记住以后疆土不允许少一点,大唐的版图只能越来越大,还有这些位置都是至关重要,必须屯兵守卫,海军如今已经搭起了一个架子,这片海域也必须姓李,这都是我们必须负责起来的责任。”
“唐已经如此强大,父亲还担心什么?”李承乾站在李世民身边,顺着李世民的指点,疑惑地问出了自己心里不理解的地方。
“就是因为大唐太强了。”李世民展开白羽给他画的舆图,“大海虽然是屏障,但是对我们来说并不是那么安全,但是一旦有海外来使,你可以看,我们腹地可有抵挡的办法?”
看着一马平川的舆图,李承乾打了一个冷颤,但还是坚强地说:“可是我大唐铁骑还在……”
“海军都抵挡不住,这里面自然也乱了,到时候四面楚歌,必定是分崩离析。”李世民拍着儿子的肩膀,“我不想让你时时绷着这根弦,但是你也要记住,不必遵守什么祖宗之法,这些都是要顺应时代改革的,回头我会把这句话留在太庙里,让后代子孙都能时时牢记。”
李承乾:“可是那样不会不好管吗?”
李世民洒然一笑:“无妨,只要顺应民意,保证大多数人站在你这边,你就已经站在不败之地。”
李承乾点点头,然后又请教了不少的政务相关的问题,这才告辞离开,然后李世民小儿子李治红着脸进来,悄悄地和他说:“耶耶,我想娶一个姑娘,您可以帮我提亲吗?”
李世民好奇极了:“看中了谁?”
“大将军……”
“不行!”李世民断然拒绝,“大将军虽然看着年轻,可她和耶耶是一辈的人,她不能嫁给你,这是□□!再说了,大将军远在吐蕃,你是怎么看上的她?”
“不是!”李治涨红了脸,期期艾艾,“是武长史,我喜欢她那样明媚大气的姑娘,我想要娶她。”
“哦?”李世民沉默了片刻,“我去和你娘娘商量一下,回头给你消息。”
长孙皇后也沉默了,犹豫道:“这应该不算丑事,武媚当初是女史,然后做了长史,又是大将军的弟子……”
“就是因为涉及到阿羽才难办。”李世民皱眉,“我怕高明多想,又怕我走之后保不住阿羽。”
长孙皇后想了想,反驳:“吐蕃不是一时之功,至少比西域那边难,想来没有十几年应该无法平定,她这个长史说起来也比不得阿姐当初的长史。就是武家恐怕不好处理,万一攀附上来,教坏了雉奴怎么办?”
“那你问问她吧,可怜孩子和你当初一样的经历,应该能……”
“好,请进宫里我问问她。”
武媚被招进宫里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后来见问晋王的事,才落落大方地回禀:“妾属实不知道是晋王,大将军没有府邸,就安排进了学堂,跟里面的先生学习她没有教到的经史子集方面的内容,也日常练习骑射等技巧。”
长孙皇后温和地问她:“既然这样,你可愿意嫁给晋王?”
“我……”武媚其实不怎么愿意,她有光明的未来,其实不愿意困于后宅,可是长孙皇后都亲自问了,她也不好拒绝。
长孙皇后知道她的顾虑,笑着安慰她:“雉奴仁孝,会是守边的贤王,或许会代替任城王守卫汉城都护府,哪怕就是留守在京师,你的能力也不会被辜负,陛下也不会让大将军的弟子止步后宅。”
“那你告诉我,你愿意吗?”
武媚点点头,她心里也是喜欢李治的,这样一个知心合意的人,她也不想放弃。
“那陛下会前往杨家下聘,不过这一切都是因为你,而不是你家,你可以要牢记这一点。”
“是,多谢殿下点拨。”
晋王李治如愿娶了长史武媚,夫妻两个琴瑟和谐,好得蜜里调油,太子和魏王知道这个消息后都有些措手不及。
武长史被所有势力盯着,没想到居然被晋王娶走了,最终花落皇家。
可是私底下的波涛汹涌却是一直存在,只不过始终没有闹到明面上罢了。
转眼已经是贞观十五年,长孙皇后病重垂危,李世民抱着她嚎啕大哭,皇后的神色到是很平静。
“我多活了五年陪着你,现在孩子们也都长大了些,二郎不必太过于伤心,我去那边等着你。”
“好。”
“我死之后,还请陛下不要大赦囚徒并度人入道,您知道这样并不是祈福,而是为祸百姓。”
“好。”
“不要给哥哥太多的恩宠,外戚和重臣双重身份,会让孩子们为难的。房相公和魏相公都是良臣,侍奉陛下良久,若是没有大的过错,还是要留他们一条命。”
“好。”
“孩子们都长大了,高明腿脚不好,陛下要多照顾些,他是太子思虑的也会多一些,你们父子之间还是要多沟通才是。”
“好。”
“孩子们也不用都跟着过来,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
“好……”
贞观十五年六月,长孙皇后崩逝于立政殿,谥号文德皇后,葬于昭陵。
李世民感觉长孙皇后离开之后,他的精神就不大好了,似乎迅速地感受到了自己的衰老,好在他的第四子魏王李泰很懂得讨他欢心,这才觉得精神了不少。
特别是他还撰成《括地志》,这本地理书得到了李世民的大加赞赏,其赏赐甚至超过了太子。至此,太子与魏王的矛盾愈加尖锐。
贞观十七年,魏徵病故,李世民非常伤心,并为此废朝五天。追赠魏徵为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
老臣们一个个都离开了,李世民就想仿照前朝麒麟阁,也想选择二十四位功臣建立凌烟阁,可是功臣这么多,要怎么选?
最后权衡利弊,他还是挑选出了二十四个人,让阎立本作画,若是没有仿照的就可以去白羽当初建造的庙里面看,那些都是惟妙惟肖的各位大臣们的生前模样。
李昭初没有入阁,反而是被他放在了太庙里,在他心里阿姐从来都不是臣属,更像是先皇。
“君不与臣挣功,阿姐就留在这里先与观音婢作伴吧,等朕百年后也会过来,姐夫可要照顾好姐姐啊。”
李世民在心里遥祝了一番,可八月就收到了一个坏消息,长乐公主李丽质病逝,他痛苦不已,下令将公主陪葬昭陵。
或许是太过哀痛,李世民病倒了,然后齐州都督齐王李佑造反,还不等押回来就听说太子李承乾刺杀魏王李泰失败,竟然也造反了。
李世民惊得病床都躺不下了,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他精心培养的孩子,他寄以厚望的储君,太子造反,这是在逗他吗?
“到底是为什么?”李世民深感挫败,他自诩英明神武,怎么就儿子一个比一个不省心呢?
郁结于心的李世民给吐蕃寄过去了一封信,遥远的吐蕃很快寄来回信,并送回来一位风尘仆仆的大将军。
大将军听了前后缘由后,也只能叹气:“溺子如杀子,让高明跟我去一趟汉城吧,我虽然不能保证其他的,但是好歹能让他多活几年。”
“也只能这样了。”李世民叹气,让白羽带走了李承乾,李承乾始终沉默不说话,他真的快要被逼疯了。
白羽安慰他:“没事,想哭就哭吧,压力大了崩溃是很正常的事,这不怪你,好孩子,是你父亲的错。”
李承乾看着白羽,艰涩开口:“将军是不是早就料到了?”
“有一点吧,卫太子刘据就是一个例子,他的父亲雄才大略,他却没有做好太子,我以为你能避过,却没料到他竟然重情义到失了法度。放心,李泰也不可能成为太子,这大位的名义怎么不可能会轻而易举落在他的头上。”
李承乾点头:“只要不是他就行,应该是小九吧,他还娶了武长史,有大将军的名号镇着,或许会受到拥护。”
“嗯?”白羽惊讶地看着他,“我家孩子嫁出去了,怎么没人告诉我?”
李承乾:“已经好几年了……”
“行叭。九五,飞龙在天,他或许会是一个好皇帝。”白羽带着李承乾去汉城,亲自驾驶海船让他见识到了大海,大约半年之后,李承乾终于恢复了精神。
“这里真好,我能留在这里吗?”
“可以啊。”任城王李道宗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现在也老了,你现在就是一个庶人,只要通过我的考验,你就可以成为继任者。”
“好。”
李承乾留在汉城,白羽则是千里迢迢赶往吐蕃,那边的事情还很多,她还有的忙。
李泰果然也没有成为太子,最后还是李治成为了太子,但是李治平时表现有些仁弱,并不如同他这样精明果决。
李世民就私下里对长孙无忌说,他担心太子治不能守社稷,而吴王恪英勇果断,欲立吴王为太子。
长孙无忌立刻劝他认为太子不能多次变动,李世民这才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