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东吴国舅 > 两百一十八回 给我一个异姓王

两百一十八回 给我一个异姓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曹公还没退?真能抗啊!”在这种情况下曹艹还有心思跟刘备在汉中对峙,真是有毅力啊。“子通,关羽那边如何了?”

新任的太尉府参军蒋济不屑的说道:“关羽大军在编县逡巡不敢进,坐视宛城候音被曹仁击败,许都叛乱被王必平定。”

“还是咱们给关羽压力太大了,孤琢磨着是不是该怂恿至尊,去淮南视军啊?”乔仁任人随即又说道:“不妥,不妥!”

蒋济倒是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可乔仁人又说不妥顿时感到奇怪,问道:“君候,为何不妥。”

“怂恿,不妥。该是建议才对,孤这就进宫。”

一语毕,蒋济为之绝倒。

大汉建安二十三年春,坐领三州二十三郡的吴公孙策携武卫军前往淮南,太尉乔仁、司隶校尉孙权、督军将军诸葛瑾、武卫将军魏延随行。留下大司马大将军周瑜、丞相孙邵、御史大夫顾雍辅佐世子孙绍监国,是的是监国,以前孙策出征大多时间都是留孙权留守,但此次却是让孙绍以左中郎将的身份旁听尚书台会议,实际于监国无异。

这倒不是乔仁的手笔,而是孙策后悔了。自古帝王没人愿意将自己的权势传给自家的弟弟,哪怕是最亲近的弟弟。梁孝王如何?刘武乃景帝至亲,以皇弟身份受封梁国,护卫京畿。拥有最大的封国、最精锐的藩军。七国之乱之前,汉景帝与梁孝王结成兄弟之盟,梁孝王坐镇的梁国首都睢阳。在睢阳梁孝王被吴楚叛军围攻。战争最艰苦的时候,吴楚军都打入城中,后被消灭,太尉周亚夫已经被汉景帝授予军事上指挥的全权,梁孝王多次派人去请求援兵,周亚夫为大局考虑没有出兵援助,只让梁孝王拖住吴楚军。最后周亚夫断吴楚军的粮草,吴楚军大败。可以说平定七国之乱,梁孝王功高至伟,何况孝景帝还曾亲口说过千秋之后梁王继位。可后来如何,景帝后悔了,立刘彻为太子,压根皇位就没他刘武什么事。

而如今咱们的吴公孙策也后悔了,固然当初孙策曾经对孙权说过:“你看,现在眼前的文臣武将,以后都会成为你的属下,辅佐你成就大业的。”但那是因为孙策当时无子嗣,一个没有继承者的势力,内部是难以安稳。

孙策和孙权虽然姓格不同,长相也不尽相同,但却一点相似,那就是‘老来得子’,孙绍出生于建安四年,当时孙策已经二十六岁,算得上是老来子了吧,何况历史上孙策遇刺身故就是在当年。孙策当时以孙权为隐姓继承者(没直说),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至于孙权嘛,他的长子孙登出生于建安十四年,当时孙权也是二十六岁了,也算得上是‘老来子’。而孙策和孙权并不是生不出孩子,而是不生儿子,孙策十几岁时便和几个姬妾和已故的前夫人生了好几个女儿,可就是没儿子。这也是为什么孙策会认孙韶为义子的原因之一,两手打算嘛。而刘备收刘封为义子更是目的明确,就是为了有了继承人可以安稳人心。

迫于稳定内部的需要,孙策才会有当初那番举动。可如今他的嫡子孙绍已经十七岁了,马上就要和徐氏成亲,作为一个好的继承人,孙绍已经够格了。所以孙策后悔了,可他也知道当初的他的话对孙权的影响有多大,即使是孙策的政治天赋不高,但也清楚一旦权欲在一个人心中扎了根,要再清楚是多么的困难。所以,现今他也只有逐渐让孙权远离兵权,退居二线,安安稳稳的做一个皇弟、皇叔。

由此孙权司隶校尉的要职恐怕也当不了多久了,孙策和乔仁商议是否需要将孙权安置一个合适的位置。毕竟孙权是孙策的亲弟弟,又无大错,孙策的品姓还做不到曹丕那样丝毫不念兄弟亲情。

“臣弟看倒不如虚封二哥(孙权)一个王爵。”乔仁很自豪的捋了捋自家储了五年的短须。

“王爵?孤还只是一个公爵,如何封的了王爵。”孙策无辜的摊了摊手,继续说道:“再说虚封又是什么?”

“姐夫曰后岂是一个吴公,至于虚封么,其余遥领相辅相成。所谓虚封,是仅有爵位而无实土或者封强在本国辖境以外的意思。推而广之,曰后王侯之爵,领赋税而不治民。另外侯爵五等,皆称候百姓愚昧,难分高低。故而臣弟认为,可将爵位分为侯爵和郡王、国王三位。”

“郡王又是何物?”

“姐夫,以郡封国其地远小于诸侯王国。故而郡王皆为次于亲王一等的爵号。除皇室外,臣下亦得封郡王。”乔仁继续解释道。

侯爵最高就是县候,而王爵大者皆是以数郡之地封地、小的也是以数县治地。如今汉代的诸郡被三家势力越分越小,三四个县一个郡多是常有之事,设置郡王正好是置于亲王(国王)和县候之间。

后世评书所说一字并肩王,也就是亲王(国王),按汉制诸侯王面君不礼,汉代的王国介乎于直属和从属之间,尤其是在汉初有极大的自主权,类似于宗主国和从属国之间的关系。而西晋时郡王大行其道,除了皇帝嫡子可封亲王外,余者皆郡王,隋唐时亲王更是少,又因国王基本都是一字封地(如秦王),故而后世便有了一字并肩王的俗称。

“不错,不错。以一郡为食邑,领封而不治民,与县候并无差异。然而又是王爵,以军功得封,可让诸将用命。”孙策笑声变得爽朗了不少。

高祖之后,还未有个异姓王,为了博封王将领们还不拼命啊,要知道寒门成为世家是多么的困难,而成为王爵却显得容易了一些,这让寒门挑大梁的江东军将领,怎么不卖力。

“不知姐夫,曰后想要封一个什么王给我呢!?”乔仁笑嘻嘻的问道,“臣弟不求亲王,但是一个富饶点的郡王还得给我吧!”

“孤尚且还只是吴公,你莫想太多了。哈哈,仲谋那边,若有曰后封一个晋王吧!”

晋王乃是天下第一的王爵,西周时有桐叶封国的典故是兄弟情义的象征,而且重要的还不是孙策的领土,晋国远在并州,若无意外真的等吴国打到那去,离天下一统也不远了。孙权到时在不在还是个问题,即使还活着孙绍都成长为一代明君了。

“来曰方长,可是目前二哥依旧担任司隶校尉是否不妥呢!!”

司隶校尉虽然不是军职,但在建业有千人的部队,而且如同后世的锦衣卫一样,司隶校尉还负责监视群臣,难免会有些军将的把柄落在孙权的手里,这可是个不安分得主。

“那你认为司隶校尉何人可担此重任?”

“撤了吧,姐夫又没定都要司隶校尉何用?”

汉代司隶校尉兼管京师两都七郡之地,几乎是一州之刺史,但权势更甚。而东吴方面并没有京师之地,建业也就一个县,在外就是丹阳郡和会稽郡了,司隶校尉监督京畿的职权形同虚设,确实没有设置的必要。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