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二回 找个好老师,不容易
孙绍的长子孙奉如今已经有十岁了,然而作为正妻徐氏所出-----这位皇帝的嫡长子一直都没有顺利的坐上太子的宝座,而今岁又被封为齐王,在群臣看来似乎宫中那位而立的皇帝陛下不打算立他的长子为太子。
另一方面,由于孙绍除了徐氏所出的孙奉和两位公主以外还有贵妃朱氏所出的皇子孙恭和孙良以及刘基之妹所出孙德。相比于刚刚才封王的孙奉,孙恭可是以三岁的年纪就被封为楚王。
这一来群臣议论之声更是不觉于耳,这下就连太后大乔也看不下去了,下懿旨要给十岁的孙奉找一个老师。同时还将长公主孙尚香招进宫中商量了一下,要乔仁亲自个孙奉物sè一个绝佳的老师人选。
乔府,乔晟和乔丰规规矩矩的跪坐在乔仁身前,这两个小子也十七八岁了,乔仁也允许其参与到自己的核心讨论之中。此次就是把他二人叫来给自己出出主意,选择一个有学识、有品xìng但是没有家室,也就是出身寒门的大才来给孙奉做王太傅。但是毕竟是皇长子的老师,身份也要过得去,故而这个人选的确还真不好选择。
实际上在乔仁心中并不认为孙奉不会成为太子,固然汉代乃至魏晋都有母凭子贵的说法,但是那是有前提的。在宗法制的前提下,历代皇帝但凡有嫡子,则立嫡不立长,母亲是否皇后决定儿子能否做太子;皇帝无嫡子,则立长不立贤,庶子立为太子后,其母多半可以立为皇后,儿子地位提高使母亲地位提高。其他诸侯的世袭爵位基本依据这一原则,就是世家大族之中家主之位也是如此。所以孙奉不能成为太子的唯一可能就是,孙绍废后,但是按照徐家兄弟被重用的程度,怎么看徐氏也不可能被废,再说大乔也不会答应。
所以乔仁认为,孙绍的做法无非就是锻炼自己的长子,不让太子的位置冲昏了他的头脑。因为自古无论多厉害的明君圣主,都挡不住有人在身后拆台,而这些拆台的人,却往往是皇帝的亲人。中国历史上,在这方面做得最差就当属李世民与朱元璋了,因为这两个明君偏偏在对待子嗣上都有污点。
先说李世民,他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功臣、将领犯法,他亲自向大臣请求网开一面,却没有直接下令赦免,可他对自己的儿子就有些放纵,!譬如说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曾经偷盗耕牛,并宰杀食肉。在大唐律法中,私自宰杀耕牛的罪很重,可李世民仅仅将李承乾斥责了一顿,而没有依法处置,就因为李承乾是太子,是李世民的儿子,将来可能要继承皇位!可李世民就没有想过,难道这样做就不是徇私枉法了吗?
再说朱元璋,他一辈子处理贪赃枉法都十分严苛,可到了他儿子身上,即便是杀人,甚至是杀官,也不过是一顿训斥。皇帝带头违法,天下百姓又凭什么要遵守法律?法律的尊严不是一句空话,商君就曾有言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治理一国要的就是法治,什么是法治?就是依法依律治罪,不以犯法之人的身份而有所变动!当然无论在那个时代这也是不可能,在乔仁看来贵族犯法最多也就酌情量刑,而不是庶民刑不上大夫。
“儒家之德虽然好但是太过想当然,故而也需要有法来治。齐王乃是嫡长子,rì后极有可能继承大宝,他的老师必不能是腐儒,你们说说有哪些人合适!!?”乔仁低着头翻阅着尚书台选曹的文书,一眼又一眼的扫过不好江左名士的名字。
“这!!”乔丰低着脸蒙着脑袋就不知道嘀咕了什么,反正好一阵之后突然眼睛一亮,说道:“倒不如父王再做小皇子的老师吧!父王可是顶顶有名的名师,又是帝师!!嘿嘿!!六经jīng通,百家诸子都有涉猎,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马屁少拍!治大国如烹小鲜,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才能将一个国家治理好,一点都不能马虎!为父这些年来忙政务都快吃不上饭了,哪还有时间去做老师呀!再想”乔仁一个暴栗敲在乔丰的头上。
“喏!!”乔丰疼的呲牙咧嘴,心里倒是很想找一个合适人选,但是他自己本就是一个不爱读书和结交士族的货sè,哪里有什么可选之人,于是乎只得拿肘子顶了顶旁边比他小一个多月的乔晟。
这位八岁封侯的,长乐候低头想了一阵,就有了几个人选。“父王,你认为太常卫尉严畯如何!!?”
“彭城严曼才!嗯!!”乔仁点点头说道:“此君自幼好读书,通晓《诗》、《书》、三《礼》,喜好《说文解字》。学问上和诸葛子瑜、步子山齐名,而且又是太常卫尉卿,地位合适。xìng情朴直淳厚,又善于忠言告人。的确是个不错的人选,只是此君太过忠厚,作为老师不错作为太傅差了点。”
乔仁虽然没有直说,但是话里话外就已经言明了,严畯不能教导孙奉法理和权术。乔晟闻言转而又说道:“父亲,你看太尉之子典军校尉张承如何!!?”
“子明啊!(乔晟字)你这是要把江东五君都说一个遍啊!”乔仁听到又一个五君的名字,斜眼瞅了一下乔晟打趣的说道,接着又琢磨了一阵才说道:“张仲嗣学识不差,而且识人善用颇具眼光,然而不通军事,虽是将军却无法统兵作战,不可取。”
“啊!!?”乔晟闻言急得直饶头,最后鼓足勇气说道:“那父王,上大将军如何?”
“子山啊!!子明,你呀!五君之中就差诸葛子瑜了,下一个该不会是他吧!!”乔仁看着乔晟直摇脑袋,又接着说道:“步子山的确倒是个好人选,学识出众兵法谋略具是上佳,而且xìng情高洁,作为王太傅是最好不过的了。但是子山和孤太过亲密了,我们乔家确实不好与皇室再过于密切了。”
“那,父王孩儿无能了!!!”乔晟低耸着头,摊摊手示意自己没人选了。
乔仁倒是不以为意,拿起手中的一份竹简笑道:“为父早有主意,御史大夫虞翻,你看怎么样!?”
“虞大夫!!?”乔晟闻言一愣,看着一旁乔丰明显的打了个寒颤,不由得暗自好笑。几rì前乔丰在大街上纵马被虞翻逮住一通好骂,句句引经据典说得乔丰差点没哭出来,不过此人的确是个好人选。想到这里,乔晟不由得感叹自家父王的眼光的确够开阔。“回父王,虞大夫xìng情疏直,为御史多次犯颜谏争,且xìng多不协俗,屡使先帝大怒。然其人,学识超俗,儒道两家成就皆是非凡,而且尤善易经,其造诣天下少有,就是不少山人仙道也多向其讨教。”
“那就如此,请虞翻为齐王傅,另外让我大司马府的左司马滕胤做齐王友。好了,上书就由你来写吧!!”
“啊!!?”乔晟闻言冷汗直流,写奏章什么的最是难过,引经据典不说还得拿捏方寸斟酌字句,有时候两三百字的奏章可以写上一天。
“父!!???”
一句父王还没有说完,书房的门就被猛地推开了,贾华一身武士服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对着乔仁拱手道“太尉府来人央请大王前去商议《吴律》一事!”
就在今岁早些时rì,在乔仁的牵头下,孙绍下令由太尉张昭为主,加上滕胤、郑礼、骆统、等,仿效周、汉旧制,以及《蜀科》、《魏律》撰定吴国的法律典章。此时张昭遣人来请相比还是进展出了什么问题。
“子夏准备车马,去太尉府。”乔仁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身子,大步往屋外走去,同时还不忘回头说道:“子明记得写奏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