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6 章
刘老艮夫妻俩病重了。
刘老艮夫妻俩都七十多岁了,之前感冒都少有,可过了年后,俩人像是约好了一样,一起倒下了。
刘建国把吴白及请到队里去给俩人看病,给出的结论就是油尽灯枯,回天乏术。
俩人身体上都没什么大毛病,不过是人老了到时候了,年轻的时候受了不少罪,能到这个年纪已经是很难得的了,吴白及交代刘建国准备后事,让家里小辈能回来的就回来看看,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在外的刘家人拼命的往回赶,老人年纪大了,早晚会有这么一天,可感情上永远都接受不了。
二丫和白玉书带着孩子,刘建信和向红霞,七个人以最快的速度登上了回六队的火车。
七人到家得时候,刘老艮的情况还好些,可刘李氏到了一天只能清醒两三个小时的地步了。
刘老艮俩人一直在一起,只要刘老艮醒着的时候就抓着刘李氏的手不放。
在刘健仁四口人到家时,刘李氏已经陷入了昏迷,对外界刺激没了反应。
一天后的晚上刘李氏终是坚持不住,先走了。
刘老艮在女儿们的帮助下亲手帮刘李氏擦洗了身子,晚上把要守夜的刘满仓撵了出去,说是要陪刘李氏最后一宿,不让刘满仓打扰他们俩说话。
可等两个小时候之后,刘满仓不放心过去看的时候,刘老艮已经穿好了衣服,躺在刘李氏身边没了气息,俩人的手交叠着。
像是刘老艮夫妻这样无病无疾走的,在郑家镇叫喜丧,更何况是老两口携手共去的,传出去都说是俩位老人共同走过艰难岁月,走时也相携而去,算是一段佳话。
虽然运动的余波还在,可婚丧嫁娶却已经不再像之前那般极简了。
两老的丧事办的极体面,刘家如今是三通村甚至是郑家镇有名的人家,有能耐富裕,带动了六队、三通村共同致富,在整个石县都是有名号的。
家里孩子出息,当队长的、当工人的、大学生、当兵的,随便哪一个都家里的骄傲,可刘家都有,老两口还是无病无灾走的,这份福气,哪个不想来沾沾。
凡是知道的,有没有关系都带份礼来刘家。
老两口的葬礼过后,虽然伤心,可活着的人还得继续前行。
刘健仁请了半个月的假,还能在住几天,白玉书的实验正处在关键时刻,得尽快回京都。
二丫要带伯伯、伯母们和刘满仓夫妻俩去京都住一段时间,缓和缓和,换个环境,让他们从两位老人的离世中走出来。
他们一直说放不下刚分到手里的地,放不下刚抱来的小猪仔,放不下家里的孩子,可还是跟着二丫上了火车。
京都啊,那是全国人民都向往的地方,他们几个当然当然拒绝不了,能在这个年岁进趟京,就是死了都值了。
两位堂伯却是拒绝了二丫的邀请,他们年纪大了,这两年身体也不好,坐那么长时间的火车,他们怕身体受不了,去了再病倒了,那是给孩子添麻烦。
就是去了京都他们腿脚都不便利了也逛不动,就不跟着掺和,只说让刘满仓他们去了多照些照片,让他们瞅瞅京都是个什么样就行,见过了,就当他们去过了。
刘满仓几个离开六队也是不想触景生情,他们几兄弟可是从来没和老父亲老母亲分开过的,他们的离世对三兄弟打击很大,尤其是一直和刘老艮夫妻俩住在一起的刘满福,刘建中兄弟俩极力赞成刘满福和马春芳出去走走。
六位老人虽然没有出过远门,可身子骨都不错,还有八面玲珑的刘满囤在,根本就不用二丫几人怎么照顾,反而能帮着他们看孩子。
刘满仓几个为身体都不错,坐了一天一宿的火车,下车的时候还精神奕奕,在京都的火车站就停留了近一个小时,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么大,人这么多的火车站,可不得好好的看看,这可是他们到了井堵漏见到的第一个大的建筑物,得稀罕够了才行。
二丫把刘满仓几位还有刘建信的孩子们安顿在白玉书最开始收回的那栋房子里,房子是老式小洋楼,地里位置好,交通便利,想去哪里都方便,里面设施也齐全,住起来方便的很。
刘建信一家子暂时也住在这里,主要是想和孩子亲香亲香。
二丫在去年就借给刘建信一笔买房钱,俩人没挑市中心的位置,反而在稍远些的地方买了个空出来的大杂院。
说是大杂院,其实和荒地没什么区别,这房子当时的住户在搬离时闹的很凶,架就打了好几场,要不是房主硬气,这块地还不知道是谁的,闹到最后住户搬走时连砖都拆下来搬走了,那房主嫌晦气,加之本身不缺房子住,便把这块地便宜给卖了。
刘建信算是捡了个漏,他想等白玉书雇的那个装修队忙完二丫和唐欣楠的房子之后再建房子,京都里面建房装修的工人这两年都抢手的很,靠谱的队伍不好找,加上刘建信也不急,还想趁着这个时间他们两口子再多挣点钱,把房子建的敞亮些。
俩人没地住,又想孩子,可不就得住二丫这,住了不到两天,向红霞就忙活了起来,早出晚归的,神秘的很。
二丫是他们这些人里最自由的那一个,自然就成了这个老少团的导游。
其实京都二丫也没有好好的逛过,这回也算是能借着这个便利带上孩子们一起好好走一走。
一连玩了小半个月才停了下来,刘满福几个惦记着家里的春耕,说什么也要回家,见识过京都的繁华之后更想家里那几亩地,一天暖过一天,他住着不安稳。
刘建信却是把刘满仓两口子还有孩子们留了下来。
向红霞是个能吃苦的,她学习任务重,没有大块的时间在校外做兼职,之前就拿着唐欣楠他们厂的产品在学校里推销,不过都是小范围的,挣了些零花钱。
这回孩子们跟着一道进了京都,向红霞受不了再和孩子们分开,便下定决心要挣钱,为了建房子,把孩子们接到京都里来,挣钱丢脸面算什么,一家人好好的在一起才重要。
之前向红霞还抹不开面子,这回孩子们都到了京都了,她把什么面子,大学生的身份都抛开了,她是个妈妈,她要给孩子们提供好的生活上学环境,说到就得做到,她迈出了舒适圈。
向红霞不只是在他们学校里推销,还走向了周围的学校。
就这小半个月,她就挣到了比去年大半年还多的收入,挣到了钱就有了底气,她也敢向二丫借钱建房子。
之前二丫就说要拿钱给他们建房子,可刘建信和向红霞觉得他们还是学生,吃喝有补助,可也存不下钱,都已经借了那么大一笔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上,再借,他们万一还不上,亲妹妹也得明算账,他们受不住。
不过向红霞现在觉着借再多的钱,她也不怕了,她有信心,在年底前就能还上欠二丫的钱。
刘满仓知道大儿子在京都都要建房了,自然是不能回去的,他得帮着儿子把房子建起来。
刘建信的那块地离二丫的这栋房子可是不近,公交就得倒三次,不认字的刘满仓花了三天时间,硬是靠着问路把这一路上的公交给弄了个清楚。
白玉书雇的那个建筑队从老家又拉来一批人,正好够刘建信建房子的人数,钱给的够,刘建信又催的急,自然很快就开工了。
刘小娥就住在家里带孩子,有时候是三个,有时候是六个,白明旭放假的时候就带着弟弟妹妹到姥姥这里来和哥哥弟弟们玩,整个房子都是孩子们的笑声。
刘满仓两口子在京都算是住下了。
刘满囤回了六队之后,心思又活络了起来。
刘满囤之前负责三通村的对外采购销售的联络这块,干的那叫一个风生水起,不过七四年冬,在省城采购一批货回程的时候,车坏在了半路上,生生冻了大半宿,别的倒是没什么,就是当初因着喜狗子被打断的胳膊冻的出了毛病。
当年那胳膊在没恢复前就伤了一次,再经过这一冻,一到阴天下雨的就疼,擦上点药酒,吃上个止疼片能缓解那么一点,就是吴川乌给看过,也说想恢复不容易,年纪大了,恢复能力差,医术再好也抵抗不了岁月。
打那以后刘满囤就慢慢退了下来,唐欣楠全面负责起了这一块,唐欣楠走后,自然有别人扛着,用不着刘满囤一个老头东跑西颠的。
可这一趟京都走的刘满囤又活了心思。
京都这么久繁荣,这么好,去一次哪里够,他也想像刘满仓一样留在京都。
可他儿子们都不争气,不是学习的料,考不到京都去,两个女儿倒是学习还成,可等到她们有能力在京都买房接他过去住的时候,说不得他比满新大堂兄的年纪还大,那住起来还有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