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得一塌糊涂!
杨随想起太子走到自己身边,像小时候那样,拉着自己坐在门框上,两人就这么看向被院子括起来的天空。
“你从小跟在我身边,我记得你刚来时,虽然小心翼翼但眼神里全是狠劲。小时候为了让你能规矩点,下了不少功夫。可现在想想,让你蹑手蹑脚,瞻前顾后地做事对你不公平。”
“你心意的小娘子也去北地了吧?”太子平常地说出这句话,甚至都没扭头看一下杨随。而杨随也只有突然被提到这件事的讶异,并无任何隐瞒:“嗯。”
太子笑笑:“我知道在北地时比你在都城快乐。这次回来虽说是因为官家,可也正好给了我锻炼你的机会。”
“杨随,你做得很好,甚至比我想象的还要好。”太子拍拍杨随的肩,认可他在私下所做的一切。
“在北地时,你只用想怎么镇守北地就行,可回到了都城,你我又变回了小时候那般,要谨慎要算计。演了这么久,累了吧?”太子面上已是了然。
杨随想了想,刚要出声,话却又被太子截了去:“咱俩从小一起长大,我虽有血缘兄弟,可到最后竟然不如你我二人。如今你有了心意的小娘子,便老老实实地在北地呆着,帮着大聿守住北地。”
太子知道安玉这个人,从沈逑然与她相识那日起,太子便查到了安玉的所有信息,他不干涉沈逑然的私交。可没想到的是,安玉这个小娘子最后竟然能让杨随也倾心相待。
想想自己和沈逑然之间因着权力因私这辈子只能错过,太子不忍心看着杨随步自己的后尘。太子在都城从未感受过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的快乐,从出生起便被心机和算计包裹。他看着眼前的杨随,这是他心里最后一片净土。
近几年官家越发昏庸,若说在太子他们小时候,官家还只是在乎皇权的绝对性。那么随着年纪渐长,他在朝堂之上也逐渐变得无能。以银养和这样的绥靖之策被他视为解决大聿北地边防的良策,丝毫没考虑过大聿的百姓如何在每年繁重的赋税上再去供养这样一批银子。
太子不理解自己的父亲,这是从他懂事起便时时产生一种迷茫的情绪,明明是血脉传承的两人为何要互相猜忌,为何明明是能打下整个大聿并且收燕云十六州的赵家人,为何变得如此自私自利,完全为一己之私欲而活。
太子深知,生在皇家被猜忌是躲不过去的一关,可他没想到仅仅是因为出生就变成了大聿最有权势的人的猜忌对象,这不可谓不荒诞。
如今大聿风雨飘摇,南方的起义虽已宋逅投降结束,可这场起义的影响却不会那么容易消散。北地纳克逊虎视眈眈,只想把大聿人赶回燕云十六关内。
可就在这样的紧要时刻,官家仍未醒悟,依旧沉浸在那一方小小的朝堂之上,享受着权力带来的醉意。二皇子不像他的儿子,反倒像是一条目前脖子上还拴着唯一一条链子的疯狗,只不过目前这条链子仍在官家手里。
太子看得明白,他的父亲真的不爱他的孩子。孩子对他来说是威胁,他从不考虑大聿,只考虑自己。就连小时候被安排读书、习武也不过是因为传承了千年的法理正统,可也正是因为这样,父亲更讨厌自己,甚至不惜放弃二皇子来对付自己。
大聿已是命悬一线,看清楚这一点的太子已经开始做一切准备。太子未想过自己的未来,可杨随和沈逑然,太子想要他们过得好。
杨随想反驳,可嘴唇只是动了动,却被太子侍从送了出去。走出视线的最后一刻,杨随回了头,他看见太子,仍坐在门框上,仰头看着天空,面上无悲无喜。杨随想,他或许不是在看天,只是在看自己的未来罢了。
杨随身边的黑衣人是自他去北地后开始联系的,这么多年过去,北地与都城两地的消息从来都是依靠这两人完成,他们彼此都深知对方的可靠。
此时黑衣人锤了杨随一把,笑道:“回去吧。”
杨随转头看向他,黑衣人接着说道:“回去把北地收好,记住,你是在替太子守,替大聿的百姓守,不是如今的官家。”
——
安玉和沈逑然这一路还算顺利,除了天气原因,一路竟然非常平安得到达了新州。到了新州已是冬月,越往北雪便下的越大越频繁。刚开始安玉和沈逑然还有兴致撩开车窗看看雪景,到了后面的路程,两人只想窝在烧着炉子的马车内。
马车里用炉子有讲究,炭必须干净没有杂烟,所以也贵的出奇。安如山并没有准备炉子,而是给周墨和安玉一人准备了手暖和热水袋。沈逑然将周墨接到了她的车厢,周墨并没有太多推辞,与沈逑然相处时不卑不亢,却在细微处时时照顾二人。
沈逑然也不是矫情的性子,一口一个墨姨叫得亲切。三人就这样一路相伴,聊着天之间便到了新州。
新州近海,因为位置偏北,没有温暖的气流,反而是这一路中最冷的一个地方。一行车队在下午时分进了城,没有遭受什么刻意的为难,反而守城的一位士兵认出了安如山,高兴地同他打招呼:“安伍长!您回来了!”恨不得立马跑向安如山。
安如山远远应着:“回来了,回来了。”
新州城不小,进城之后又走了许久才停下车,此时正值中午。安如山来到三人乘坐的马车旁边,敲了敲车梁:“到了。”
安玉闻言激动不已,裹成球状的她翻滚着便下了马车。安玉出来的第一个感受便是刺眼,满目的白,甚至看不到其他颜色。今日有太阳,阳光照在雪堆上折射出不同闪光点。
车队停在了巷子旁,巷子口是两株雪松,已被大雪压得只能看到一点点的绿意。“美!美得一塌糊涂!”沈逑然刚挪到车厢口,便听见安玉发自内心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