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宛即为董鄂妃
柳如是虽身在青楼,却怀有报国之志,她曾写诗表达国难当头,自己想投笔从戎之心。
“千金元节藏何易,一纸参军答亦难。
我欲荥阳探龙蛰,心雄翻是有阑珊。”
这个性情也很像湘云,红楼梦里黛玉曾说:
【黛玉笑道:“你要是个男人,出去打一个报不平儿。你又充什么荆轲聂政,真真好笑。”】
后来年方二十多岁的柳如是,嫁给了当时已经年近六旬的明前礼部侍郎、28岁即得探花的钱谦益。
钱益谦以嫡配之礼迎娶,并在婚后建了一座精美的藏书楼,名为绛芸轩。
《红楼梦》里宝玉的居所就叫绛芸轩。书中第八回回目就有【贾宝玉大醉绛芸轩】,宝玉从外面回来,晴雯正在贴字,贴的就是绛芸轩三个字。
【一时黛玉来了,宝玉便笑道:“好妹妹,你别撒谎,你看这三个字那一个字好?”黛玉仰头看里间门斗上,新贴了三个字,写着“绛芸轩”。】
前文提到的,贾宝玉在大观园写的《秋夜即事》亦提到绛芸轩。
【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
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
顺便提一句,当初冒辟疆没钱替董小宛清偿债务,也是钱谦益带着柳如是来到半塘,仗义相助,自掏腰包了结了董家的所有欠债,还动用关系助董小宛脱籍。做完这两件事之后,钱谦益还不忘雇一艘客船,将董小宛送往冒辟疆的故乡。
后清兵入关,柳如是极力支持钱谦益任南明礼部尚书。
清兵兵临城下,柳如是劝钱谦益以死全节,表忠贞之心。钱谦益考虑再三,终于同意了她的建议,两人说好同投西湖自尽。钱谦益下了水,又以水凉为由上来了,柳如是投水,也被钱谦益强拉了回来。
五月十五日,钱谦益率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开城向清军统帅多铎迎降。大清统一江山后,钱益谦接受招安,并带头剃了发,官拜礼部侍郎兼明史编纂。
这让柳如是很无奈。她做诗道:
“夫君本志期安桨,贱妾宁辞学归舟”,
柳如是选择独自留在南京以表明自己的志向。
柳如是也配得上史湘云词曲中那句【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黛玉做的《五美吟》中最后一首是红拂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作者将钱益谦比做“尸居余气杨公幕” ,鼓励柳如是能勇敢的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所以相信史湘云也能有一个好的结局,这个后面再说。
据《板桥杂记》记载:秦淮河经常举办各种选美比赛,产生了许多名号,诸如“秦淮四美”、“秦淮十二钗”、“秦淮八仙”、“秦淮三十六眷”,据说《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就源于“秦淮十二钗”。
有一次秦淮的选美比赛花魁是王月,王月,字微波,家中姐妹三人:长女王月,次女王节,小女儿王满,都有殊色。
王月尤其慧妍,善于修饰,颀身玉立,皓齿明眸,异常妖冶,名动公卿。桐城的孙武公将她带到栖霞山下的雪洞别墅中,数月不出。
次女王节,有姿色。先归顾不盈,后归王恒之。甘淡泊,怡然自得,虽为姬侍,有荆钗裙布风。
小妹王满,幼小,好戏弄,窈窕轻盈,作娇娃之态。
薛宝钗住处像个雪洞一样,薛宝琴的意象之一又是霞,总是莫名感觉作者对这两个人物有些不友好。
为什么如此呢?我认为还是跟董小宛入宫一事有关。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黛玉前一天去怡红院,因丫鬟不给开门跟宝玉斗气,宝玉说:
【如今谁承望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里,倒把外四路的什么宝姐姐、凤姐姐的放在心坎儿上,倒把我三日不理四日不见的。
我又没个亲兄弟、亲姊妹。--虽然有两个,你难道不知道是和我隔母的?我也和你是独出,只怕同我的心一样。】
宝玉这话就很奇怪,因为大家都知道贾政有四个孩子,宝玉跟元春都是王夫人生的,剩下贾环和探春是赵姨娘生的,宝玉却说虽有两个,是和他隔母的,直接把元春忽略了,并进一步说他是独出。黛玉也没有反驳。
也就是说元春根本不是贾政的孩子。
前面宝玉还说外四路的宝姐姐、凤姐姐,这个凤姐姐显然不是指凤姐,凤姐是贾赦的儿媳妇,嫁进贾府就是贾家的人,又是他嫂子,根本影响不到他和林黛玉,所以这个外四路的凤姐姐只能是元春,这是怕读者不注意,又提示一下。
而且宝玉对姐妹感情深厚,就连听闻邢岫烟定亲,还发了一顿感慨,可是他对元春这个从小亲自教养他的人,表现的出奇的冷漠。
在听说元春封妃后,他毫不介意。
因秦钟病了,【宝玉心中怅然如有所失。虽闻得元春晋封之事,亦未解得愁闷。贾母等如何谢恩,如何回家,亲朋如何来庆贺,宁、荣两处近日如何热闹,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曾介意。因此众人嘲他越发呆了。】
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所在,都是在表明元春并非贾家亲生女儿,用意是在影射进宫的董小宛。
元春最初进宫,做“女史”。女史并非什么高级职位,其实就是懂点文化的宫女,可以处理文书工作。本质上依然是个以服侍主子为主的宫女奴婢。
清初时,宫女由内务府包衣的女儿通过选秀产生。也就是上三旗满清贵族的家奴的女儿。这些人要在宫中工作10年,到25岁才发配出宫婚配。
以贾家国公之后的地位,其嫡长女不可能进宫去当一个地位低下的宫女。
我们再看董小宛的别号就是青莲女史。作者让元春初入宫做女史,显然在影射董小宛。
董小宛流传下来的《彩蝶图》,是她十五岁所画,上面的落款就是“青莲女史”。还有其他作品上的印章,分别有:青莲、董白、女史。
董小宛的别号“女史”出自宋《内观日疏》:天上有颗星星,名为“观星”,也叫“女史星”,姚姥梦到观星坠在地上,化作水仙花,她摘下来吃了,醒来后生了一个女儿。因此现在称水仙花为女史花,又名姚女花。
前文提到董小宛爱水仙,流传至今的作品,便有一幅水仙图。她别号女史,就是自喻水仙,所以宝玉祭奠金钏到水仙庵,金钏即为董小宛之影。
《红楼梦》中贾元春点了四出戏,其中一出《乞巧》就是《长生殿》,《长生殿》为清初剧作家洪昇所做。
毛奇龄在《长生殿院本序》说:这个剧“相传应庄亲王世子之请,取唐人《长恨歌》事,作《长生殿》院本,一时勾栏多演之。”
庄亲王世子,就是和硕承泽亲王硕塞的儿子,博果铎。袭爵后,改号和硕庄亲王。
博果硕为什么要让洪昇写这个剧呢?因为顺治就是从硕塞那里抢走的董小宛。
汤若望是一位德国传教士,顺治很信任他,封他为“通玄教师”,当时顺治称呼这位比自己大了46岁的外国人为爷爷。
《汤若望传》是关于汤若望的一本回忆录,里面有这样一段记载:
汤若望回忆说:“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燃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他竟被对此有所闻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掴。
这位军人于是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皇帝随即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
这位贵妃于1660年产一子,是皇帝要规定他为将来的皇太子的,但是数星期后,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于其后不久亦薨逝。”
朝鲜人李渲在《燕途纪行》中记载,顺治亲兵哨官朝鲜人金汝辉说:“宫中贵妃一人,曾是军官之妻也,因庆吊出入禁闼,帝频私之,其夫则构罪杀之,勒令入宫,年将三十。
可见是顺治杀了董鄂妃的前夫。
因为顺治弟弟博穆博果尔死于1656年,正好是史料记载董鄂妃入宫的那一年,所以有很多猜测顺治抢的是博果尔的妻子。我记得邓超演的少年天子就是这样演绎的。
其实博果尔是皇太极的第十一子,死时只有十五岁,没参与过任何政务,更没打过仗,所以不可能是汤若望所说的满族军人。
而且据皇帝的家族宗谱《爱新觉罗宗谱》中记载:顺治弟弟博穆博果尔的妻子是硕达尔汗巴图鲁亲王的女儿,并且,没有其他的妻子。
而硕塞是皇太极第五子,屡立战功,死于1655年,死时27岁。
硕塞死后第二年,董鄂妃即以内大臣鄂硕之女的身份以德选入掖庭。
洪昇《长生殿》中设定杨玉环原为宫女,第二出《定情》中,杨玉环说自己“寒门陋质”,皇上却说她是“世胄名家”。洪昇正是借此暗讽顺治假托董贵妃为内大臣鄂硕之女,掩盖其真实出身。
“(旦)臣妾寒门陋质,充选掖庭,忽闻宠命之加,不胜陨越之惧。
(生)妃子世胄名家,德容兼备。取供内职,深惬朕心。”
《红楼梦》里,贾妃与贾政的这段对话,与《长生殿》同为一讽:
贾妃【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贾政亦含泪启道:“臣,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
贾妃自称富贵已极,贾政却说寒门,鸠群鸦属之中,揭穿贾妃出身真相。
董鄂妃1656年进宫,8月25日即被立为贤妃,之后仅一月有余便晋封为皇贵妃,12月行皇贵妃册立礼,并大赦天下,这在满清近三百年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元春在书中最初被封为贤德妃,到省亲时贾府中人已经称其为贵妃了。
据《清世祖实录》记载,硕塞死后,顺治未依礼制辍朝、未遣官致祭、未赐谥、未依礼制御制碑文。五个月后,才遣官致祭,表示追补抚慰。
据说董小宛1650年被抢,是先归了摄政王多尔衮,同年12月,诸亲王瓜分多尔衮家人,董小宛归了硕塞。
董小宛跟了硕塞四年,进宫入侍皇太后、皇后时,被顺治看上,据《清世祖实录》记载,1654年4月5日,孝庄太后命停止命妇入侍皇太后、皇后,12月5日硕塞暴死。
所以红楼梦开篇先写“造衅开端始在宁”。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都传他才是顺治亲爹。等于多尔衮这个小叔子睡了嫂子,生下顺治。正对应贾珍他妈和小叔子生下惜春,惜春一心向佛,最后出家对应顺治出家。
顺治抢了董小宛,等于多尔衮睡过自己儿媳妇,就是贾珍爬灰。
所以秦可卿从病,到葬礼都影射董小宛,即董鄂妃。